4. 燃烧和灭火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理解燃烧与灭火的联系、灭火方法。
2、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适用范围和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3、能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4、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自己归纳现象和结论,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实验、类比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小组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2、通过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式教学、分析—归纳法。
【教学材料】
多媒体课件、镊子、酒精灯、玻璃蜡烛、玻璃杯、火柴、木条、石头、布条、烧杯、纸、铁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新课伊始,我通过原始人使用火,燃烧帮助人类进化的小故事引入了课题。大概在200万年前,原始人开始使用火,火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带来了温暖,带来了熟食,火是原始人漫漫黑夜里驱赶野兽的最有利工具。火,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开来! 火的使用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火既然这么重要,那它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燃烧与灭火》这一课,一起来探究产生燃烧的条件。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燃烧。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二、分层实验:明确燃烧需要的条件。
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根据已有经验并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知道燃烧需要可燃物。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燃烧条件。为学生提供相关材料,确定哪些是可燃物。
第二部分:在学生明确了燃烧需要可燃物之后,我拿出一盒火柴,问道:现在我们知道火柴是可燃物,那它会不会自动燃起来呢?这一问题的抛出,让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燃了。于是我在学生讨论后接着进行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把火柴放在铁盘上,火柴并不会自动燃烧。可一旦用酒精灯把铁盘加热后,火柴就燃烧 起来了。然后判断出是由于酒精灯加热升温导致火柴燃烧,从而使学生知道燃烧还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第三部分:通过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蜡烛燃烧 的现象,分析用烧杯罩着的蜡烛为什么会熄灭。探究使燃烧熄灭的原因。
第四部分:最后通过一个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尝试设计让木炭燃烧得更旺的方法。引导学生从燃烧 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出发进行全面考虑。
学生分小组探究、讨论,并形成燃烧的概念,知道燃烧的首要条件是需要可燃物。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表格,然后再让一两组学生上台演示表格。通过学生的演示,相信同学们都会明白有些物质是可以燃烧的,而有些物质是不可以燃烧的,这样就进一步明确了燃烧需要可燃物。再让学生说说火柴不用火焰点燃它,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使它燃烧起来。
这个活动通过学生对可燃物的判断练习,让学生理解燃烧需要可燃物,培养学生根据事实进行分析、预测的能力。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烧杯罩住燃烧的蜡烛的实验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维持燃烧的条件,认识燃烧需要氧气,同时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模拟实验活动则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们通过实验现象验证自己的推理,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增强探究知识的信心,培养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学生们探究中探索,在合作中交流,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实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创新能力,真正达到了课堂上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三、联系实际知道灭火的方法。
提出问题:灭火的方法较多,是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用于任何火灾呢?当大型火灾发生时,消防队员都采取了哪些灭火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各种火灾发生时所采取的不同的方法。
学生以竟猜的方式去了解火灾的扑灭方法,了解三种常见灭火器,了解每种灭火器适用的范围及依据的原理。
使学生形成辨证地看待问题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解释成语“釜底抽薪”、“抱薪救火”的含义。
学生自由发言。
注重了学科间的整合。
五、展示消防安全标志。
学生自由发言。
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到火灾与爆炸的危害。增强学生防火意识。
六、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制作一张板报,向周围的人宣传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以及发生火灾时需采取的灭火方法和自救的措施。
学生课后登陆《小学科学网》查找有关火灾与自救方面的知识。
深化课堂学习要点,通过开放性习题的布置,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课堂教学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宽了学习的渠道。
课件25张PPT。 火,第一
次支配了一
种自然力,
从而把人从
动物界分离
开来!
—恩格斯1、用火柴点燃蜡烛时要注意用火安全,不要随意点燃火柴。
2、不要打碎玻璃。
3、吹灭火时要轻、慢。
4、燃烧物体要用镊子夹住,不要烫到手。实验时请注意:判断练习分组实验√露在空气中的蜡烛一直在燃烧,而杯子中的蜡烛火焰慢慢变小,最后熄灭了。没有氧气,蜡烛就不会燃烧。拓展活动怎样让木炭燃烧得更旺?如何让木炭燃烧的更旺1、扇风,增加氧气的输送。
2、增加木炭的数量。木炭燃烧的更旺,发出红光。我的方法:实验现象: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