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高三历史9月月考卷
5.(本题3分)19世纪末,上海(申报》评论指出:“天下利之所在,人竞
考试范国:刚要下5-7单元:考试时间:75分钟:命思人:王占军
趋之。何况利本为吾之所当有,一旦忽为他人所夺去,其不处心积虑,设法
注意事项:
以求夺还者,有是理乎?此招商轮船局之所由起也”。据此可知,轮船招商
1.答愿前填写好自已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局的创办()
第I卷(选择题75分)
A,具有抵制列强经济侵略的民族性B.推动近代工业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单选题(共75分)
C.刺激了民间资本投资近代工商业D.依赖外资和技术维持自身运转
1.(本愿3分)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对外交往由礼部和理藩院负贵。鸦片
6.(本题3分)19世纪末,某官员在奏折中称:“窃谓中国欲自强,则莫如
战争后,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通商和交涉事务,起初
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
由两江总督兼任,后移驻上海,由江苏巡抚兼任。这说明晚清()
人。”这一主张的局限性在于()
A.外交机构设置渐趋周定
B.外交机构地位明显提升
A.忽视了封建制度对技术革新的阻碍
C.地方势力主导官方外交
D.外交体制出现转型迹象
B.未能发动群众进行广泛社会动员
2.(本题3分)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变法之本,在育
C.缺乏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
D.排斥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官制。这一论述()
7.(本题3分)1843年,英国驻华公使在报告中称:“中国市场开放后,曼
A.确立了维新变法的指导思想
B.强调了政治改革的核心地位
彻斯特的棉纺织品将取代江南土布。”而实际至1850年,英国棉纺织品在华
C.否定了传统教育的历史价值D.提出了完整的变法实施方案
年销量仅占其总产量的1.6%。这一现象说明()
3.(本题3分)1861年,曾国蒂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
A.自然经济具有顽强抵抗力
B.清政府的贸易政策成效显著
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相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
C.英国工业品的竟争力不足
D.列强侵略目标转向资本输出
访募草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
8.(本题3分)义和团运动中既有社会下层民众,也有部分爱国官兵,甚至
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这表明曾国藩()
王公贵族也有参与,正所谓“上自王公卿相、下自倡优隶卒、几乎无人不团”,
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制度
B.认识到工业强国的重要性
这种现象反映出()
C.旨在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D.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A,人民群众普遍觉醒
B.清政府始终支持义和团
4.(本题3分)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既得各县地粮征收之册,得以按亩
C.中外民族矛盾激化
D.义和团的组织十分严密
计数,若佃追完。”此外,太平天国还会利用地方志、《大清缙绅录》所载收
9.(本题3分)甲午中日战争后,我国城市人口迅速增加。1890年上海有
道数作田单,“或得志书一部献之,悉其田赋。”这些举措旨在()
168129人,而到甲午战后的1910年时激增至1185859人,二十年中增加六
A.传播《资政新篇》理念
B.为军事斗争提供经济基础
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江渐地区的手工业者和农民。这一变化源于()
C,践行《天朝田亩制度》
D.调动各个阶层革命积极性
A.农村人口的转移
B.实业数国的兴起C.对外贸易的
第1页共8页
第2项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延3亿人菌在用的扫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