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质量与密度中考(2025)真题汇编(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质量与密度中考(2025)真题汇编(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26 17:0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2025 四川)小唐同学在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先测出液体及烧杯的总质量(如图甲),然后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如图乙),再测出此时烧杯的质量(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是154.2g
B.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是114.2g
C.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40mL
D.被测液体的密度是3.86g/cm3
2.(2025 长春)我国某科研团队开发的新一代铝合金材料——高镁轻强铝,可将铝合金结构件进一步减重5%~10%。实现减重的原因是该材料的(  )
A.密度小 B.硬度小C.弹性好 D.磁性强
3.(2025 辽宁)我国自主研发的IGBT芯片是高铁强劲有力的心脏。制造芯片的硅材料是(  )
A.导体 B.绝缘体C.半导体 D.超导体
4.(2025 威海)为应对低温环境,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秦岭站主楼外墙采用了30cm厚的聚苯乙烯泡沫作为保温材料,如图所示。下列物品应用材料的性质与其不同的是(  )
A.羽绒服——鹅绒
B.暖水瓶塞——软木
C.铁锅——铁
D.冰箱壁填充物——发泡棉
5.(2025 吉林)根据生活经验,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g
B.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
D.中学生大课间的时间约为3min
6.(2025 贵州)你的质量(俗称体重)与下列各质量值最接近的是(  )
A.50tB.50kg C.50g D.50mg
7.(2025 黑龙江)有一个容器的质量是20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570g,装满某液体后总质量是460g。则该容器的容积和某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
A.550mL、0.75×103kg/m3
B.440mL、0.75×103kg/m3
C.500mL、0.8×103kg/m3
D.550mL、0.8×103kg/m3
8.(2025 福建)空间站中,发光二极管为金鱼藻提供光照,其主要材料属于(  )
A.导体B.半导体 C.绝缘体 D.超导体
9.(2025 山西)在AI时代,大数据中心的计算机主机在处理海量数据时会产生大量电热。如图所示,将主机直接浸泡在氟化液中,可有效冷却且能使电路元件长期稳定工作。由此可知,氟化液除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外,还应具有良好的(  )
A.导电性 B.腐蚀性C.绝缘性 D.磁性
10.(2025 山西)制作航天器部件的材料常需要满足“低密度、高强度”等条件。航天小组的同学们调查了铝合金和碳纤维两种材料,其质量与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A.铝合金的密度为5.4g/cm3
B.碳纤维的密度是铝合金的2倍
C.质量相同时,用铝合金制成的实心部件体积较大
D.体积相同时,用碳纤维制成的实心部件质量较小
11.(2025 湖南)如图,某学生发明的塑料插座盖,将暂时不用的插座孔盖起来防止触电。这主要是利用塑料的(  )
A.绝缘性 B.弹性C.导电性 D.导热性
12.(2025 甘肃)小栋了解到伽利略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后,想自己动手设计一个粗略测温的装置,他的设计思路如下: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装上一种密度会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特殊液体,液体中有5个体积相等,密度不同且标有温度示数的小球,小球不吸收液体且热胀冷缩可以忽略不计,当有小球悬浮时,悬浮小球上标有的温度值就是当前环境的温度。如图所示,是这个测温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小球3上所标温度值为25℃。相邻标号的小球上所标的温度值间隔为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7℃时,小球2处于漂浮状态
B.小球2在27℃时所受的浮力小于25℃时所受的浮力
C.若有3个小球漂浮,2个小球沉底,则环境温度在23℃至25℃之间
D.若要增大该装置能测得的最高温度,可增加一个与小球5体积相等但质量更大的小球
13.(2025 上海)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
A.5000克 B.500克C.50克 D.5克
14.(2025 南充)南充市各学校认真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强化五育并举要求,开展了各种活动。下列活动中有关物理量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图甲中挑货物的扁担长度约2dm
B.图乙中扔出的实心球质量约2kg
C.图丙中大合唱的声音响度约10dB
D.图丁中画画的纸张面积约10cm2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5.(2025 兰州)小明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先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94.2g,再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最后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天平横梁水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    g,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
16.(2025 贵州)由轻量化材料制成的飞机部件,在体积相同时质量更小,是由于这类材料密度较     (选填“大”或“小”)的缘故。
17.(2025 宜宾)超导材料,又称为超导体,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电阻降为零的导体,具有零电阻和抗磁性两个基本性质。当电流流经超导体时,不发生热损耗,还可以形成强磁场,因此人们对超导体的研究从未停歇。1911年,荷兰科学家卡末林 昂内斯用液氮冷却汞,当温度下降到4K时,汞的电阻完全消失,属于低温超导现象。为了使超导材料具有实用性,入们开始了探寻高温超导体的历程,高温超导体是指温度为77K以上的超导材料。我国科学家赵忠贤等曾在铱﹣钡﹣铜﹣氧系材料上把临界超导温度提高到90K。2018年,物理学家发现,氢化镧在大约170万个标准大气压、温度约为﹣23℃时转变为超导体。目前,已有科学家投入到15℃室温环境下的常温超导的研究,未来,超导材料可能将主要用于远距离输电、磁悬浮等科技领域。[注:热力学温标(符号为T,单位为K)与摄氏温标的换算关系是T=t+273.15K]
根据以上材料判断温度约为﹣23℃的超导体    (填“属于”或“不属于”)高温超导体,解释超导体用于远距离输电的好处:    。
18.(2025 天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采集样品1935.3g,合    kg;把这些样品从月球带回地球,其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2025 湖北)律管是古人用来给乐器定音的工具。用十二根长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低不同的标准音,十二根律管吹出的声音     (填声音的特性)不同。其中最长的一根叫黄钟律管,如图。据文献记载,它还曾作为汉代统一度量衡的标准,管长九寸(约20cm),在管腔中装满大小适中的黍,体积为一龠(约10mL),质量为十二铢(约7.8g),由此推算汉代一寸约为     cm(保留两位小数),黍的密度约为     g/cm3。
20.(2025 眉山)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测量一块不溶于水的新材料密度,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材料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材料块的质量为     g;通过采用图乙和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得该材料块的体积,则材料块的密度是     kg/m3。
21.(2025 烟台)小明用天平测量牛奶密度时,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天平平衡后,他将标有250mL的整盒牛奶放在天平左盘进行称量,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乙所示,则整盒牛奶的质量为     g。若空奶盒的质量为56.4g,则牛奶的密度为     kg/m3。
22.(2025 连云港)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是75g。
(2)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此时量筒内盐水的体积是20mL。
(3)在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减质量最小的砝码仍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     使天平平衡。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是     g,倒入量筒内的盐水的质量是     g,盐水的密度为     g/cm3。
23.(2025 成都)小殷测量红砖的密度,他采集了一块红砖样本,先用天平测出其质量,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出其体积。由于红砖吸水,导致他计算出的红砖密度偏     ;要想更准确测出红砖样本的体积,可采取的方法有     。(写出一条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共10小题)
24.(2025 内蒙古)物理课外实践小组在制作面皮活动中,需要用面粉和水调制出最佳密度为1.1~1.2g/cm3的面浆水,如图甲所示。为了检验调制的面浆水是否合格,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处,发现指针左右摆动情况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使横梁水平平衡。
(2)如图丙,测出面浆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将烧杯中适量的面浆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丁,量筒中面浆水的体积为     cm3;如图戊,再测出剩余面浆水和烧杯的质量。根据测量数据可知倒出的面浆水的质量为     g,面浆水的密度为     g/cm3;
(3)根据上述结果,为了得到最佳密度的面浆水,需要向面浆水中加适量的     ;
(4)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将烧杯中的面浆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写出一条即可)
25.(2025 宜宾)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估测满车厢小石子(如图甲,上表面可视为一平面)的总质量,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测得该车厢的长、宽、高分别为4m、2m、0.5m,则车厢内小石子的总体积约为    m3。
(2)从车厢中取一些小石子用保鲜膜包裹、扎紧(保鲜膜质量忽略不计且可防水),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上进行测量。先在右盘中放上一定量的砝码,天平横梁左低右高,再添加5g砝码,天平横梁左高右低,取下5g砝码,接下来应该调节    (填“平衡螺母”或“游码”)的位置,平衡后如图乙所示。测得这些小石子质量为    g。
(3)如图丙,将这些小石子缓慢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用量筒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    mL。
(4)计算出这些小石子的密度为    kg/m3。
(5)由此估算该车厢小石子的总质量为    kg。
(6)若只取其中一个较大的石子进行密度测量,由此估算出该车厢小石子的总质量,结果会    (填“偏大”或“偏小”)。
26.(2025 绥化)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某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测量盐水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横梁平衡;再将装有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当右盘放入80g砝码时,天平刚好平衡。
(2)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cm3。
(3)如图丙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    g,则所测盐水的密度是    kg/m3。
(4)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改用量筒、水和细线测量橡皮泥的密度。(不考虑橡皮泥吸水及质量变化)如图丁所示。
步骤一: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1;
步骤二:将橡皮泥用细线拴好慢慢浸没于水中,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2;
步骤三:将橡皮泥捏成空心碗,放入量筒中使其浮在水面,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3;
①请写出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ρ=    (用V1、V2、V3、ρ水表示)。
②如果步骤三中量筒里的水有少量进入橡皮泥捏成的空心碗中,则所测橡皮泥密度的结果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2025 广西)小桂和小明利用所学知识测量芒果的密度。
(1)把托盘天平放到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将芒果放在天平的     (选填“左”或“右”)盘,在另一盘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当天平平衡时,盘内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芒果的质量为     g。
(3)用如图乙所示量杯来测量芒果的体积,该量杯的最大测量值为     mL,将芒果放入量杯中,往量杯中倒入适量     (选填“已知”或“未知”)体积的液体,得到芒果的体积为200cm3。
(4)小桂通过计算得到芒果的密度为     g/cm3。
(5)若小明使用其他方法测量得出该芒果的质量和体积均比小桂测出的大,小明得到的密度一定比小桂得到的密度大吗?答:    (请写出结论并简述理由)。
28.(2025 新疆)小华在实验室里测量土豆的密度,实验操作如下:
(1)用     (选填“天平”或“测力计”)测出洗净的土豆样品的质量为220g;
(2)用细线系住土豆样品,缓慢放入装有400mL水的量筒内,土豆排开的水的体积越大,土豆受到的浮力越     (选填“大”或“小”);土豆最终在量筒内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土豆样品的密度为     g/cm3;
(3)小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土豆密度越大,淀粉含量越高,土豆品质越好。可以采取如下方法来评定土豆的品质: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土豆样品的重力G;然后把土豆样品浸没在水中(未接触容器底)静止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则的值越     (选填“大”或“小”),土豆品质越好。
29.(2025 湖南)小红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块橡皮的质量。
(1)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2)调节天平平衡后,把橡皮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后,观察到指针左偏,于是进行如图乙所示的操作,请指出其操作的不当之处:    。
(3)经过正确操作,横梁达到水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此橡皮质量为     g。
30.(2025 扬州)学习小组利用电子秤、注射器做“测量液体密度”实验。
电子秤置于水平桌面上,将量程为10mL的空注射器放在秤盘上。按“清零”键,数码显示屏显示“0.0”,再放上质量为100g的标准砝码,数码显示屏显示“100.0”,可认为电子秤只测量了砝码的质量。
(1)撤掉砝码,若用注射器吸取10mL水,放在秤盘上,数码显示屏应显示“    ”。
(2)将此电子秤和注射器改装成准确度高的电子密度计。如图,在数码显示屏右侧贴一张标签纸,请完成密度计的读数面板设计。
(3)请完善操作说明书。
电子密度计操作说明书 ①将电子秤放置于平稳无风的水平台面上,按电源键开机; ②    ,按“清零”键; ③    ; ④将注射器放在秤盘上,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⑤开机状态下按电源键关机。
31.(2025 江西)【实验名称】测量液体的密度
某同学在放学途中看到一群小朋友吹泡泡,回家后配制了一些泡泡水,测量了该液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量筒、烧杯、泡泡水等
【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并且读出图中标尺的分度值为     g;
(2)测出烧杯和泡泡水的总质量m1(如图甲所示),再将烧杯中部分泡泡水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3)按照如图乙所示测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m2;
(4)计算量筒中泡泡水的质量m为     g;
(5)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中,并计算泡泡水的密度ρ。
【实验数据】请你将表中①、②和③的内容补充完整填写到横线上:①    、②    、③    。
烧杯和泡泡水的总质量m1/g ①中泡泡水的体积V/cm3 ②的质量m2/g 量筒中泡泡水的质量m/g 泡泡水的密度ρ/(③)
【交流】
在读量筒内泡泡水的体积时,观察到液体中有一些气泡,则应     (选填“立即”或“待气泡消失后”)读数。
32.(2025 遂宁)小明学习密度知识时,发现课本密度表中没有酱油的密度,于是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进行测量。
器材:烧杯、托盘天平和量筒。
乙步骤:(1)将装有酱油的烧杯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里,用镊子在右盘里加(或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再次平衡,盘里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     g;
(2)将烧杯中的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测得体积为40mL;
(3)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为39.4g;
(4)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     g/cm3;
(5)整理器材时,他发现量筒侧壁沾有少许酱油,于是推断出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     ;
(6)他想重新测量时,不小心损坏了量筒。经过思考,他想出了另一种测量酱油密度的方法。
①在两个相同烧杯的同一高度作标记线,如图乙所示;
②测出一个空烧杯的质量为20g;
③分别将水和酱油倒入两个烧杯,液面均到达标记位置,如图丙所示;
④测出装水烧杯的总质量为100g,装酱油烧杯的总质量为114.4g;
⑤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     g/cm3。(ρ水=1.0×103kg/m3)
33.(2025 甘肃)小童外出游玩时捡到一颗白色的小石头,看着很像和田白玉,他想到可以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是不是和田白玉,具体方法如下: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侧垫圈后,将游码移至标尺     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头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数量和游码对应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     g;
(3)测体积时,先往量筒内倒入40mL的水,然后用细线拴住石头放入水中,石头沉底后,量筒中液面的高度如图乙所示,由此计算出石头的密度为     g/cm3;
(4)小童查阅资料发现,和田白玉的密度在2.9g/cm3至3.1g/cm3之间,通过对比可知此石头     (选填“是”或“不是”)和田白玉;
(5)小童在实验评估时,考虑到石头会吸水,请你说明这对密度测量结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并说明理由(石头体积变化不计):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解答】解:AB、由图甲可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总=100g+50g+4.2g=154.2g,
由图丙可知,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m剩=100g+10g+4.2g=114.2g,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m=m总﹣m剩=154.2g﹣114.2g=40g,故AB错误;
C、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40mL=40cm3,故C正确;
D、液体的密度为:ρ1.0g/cm3,故D错误。
故选:C。
2.【解答】解:根据ρ可知,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所以根据“高镁轻强铝可将铝合金结构件进一步减重5%~10%”可知,实现减重的原因是该材料的密度小。
故选:A。
3.【解答】解:硅材料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它属于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且可以通过掺杂等工艺调整其导电性能,是制造各种电子器件的基础材料;在IGBT芯片中,硅材料的应用使得芯片具有高效、可靠和耐高温等特性,为高铁的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故选:C。
4.【解答】解:羽绒服里面的鹅绒、暖水瓶塞、冰箱填充物都是为了保温,具有保温性质,与苯乙烯泡沫性质一致,而铁锅主要利用的是铁的导热性,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解答】解:A、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50g到300g左右,20g太轻了,故A不符合实际情况。
B、根据中国国家标准,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通常在64cm 到76cm之间,75cm在此范围内,所以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故B符合实际。
C、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一般在18﹣20℃左右,40℃温度过高,人会感觉炎热难受,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大课间的时间一般在 20 到 30 分钟左右,3min 时间太短,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6.【解答】解: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0.05t=5×104g=5×107mg左右,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解答】解:根据总质量等于液体质量与瓶子质量总和;
m总=m0+m液=m0+ρ液V,代入数据有:
570g=20g+1.0g/cm3×V;
460g=20g+ρ液×V;
解得V=550cm3;ρ液=0.8g/cm3=0.8×103kg/m3。
故选:D。
8.【解答】解: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9.【解答】解:将计算机主机直接浸泡在氟化液中进行冷却,电路元件需要在液体环境中正常工作,这就要求氟化液不能导电,否则会导致电路短路,损坏电子元件,所以氟化液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以保障电子器件的正常运行。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解答】解:AB、根据图像可知,当V=20cm3时,铝合金材料的质量为m铝=54g,碳纤维材料的质量为m碳=27g,
则两种材料的密度分别为ρ铝2.7g/cm3,ρ碳1.35g/cm3,
比较可知,碳纤维的密度是铝合金的倍,故AB错误;
CD、已知碳纤维的密度较小,铝合金的密度较大,
当质量相同时,由V可知,用铝合金制成的实心部件体积较小;
当体积相同时,由m=ρV可知,用碳纤维制成的实心部件质量较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解答】解:用塑料包裹插座的导体部分,是利用塑料的绝缘性好,防止漏电、短路和触电的发生。
故选:A。
12.【解答】解:A、根据题意,液体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27℃时液体密度小于25℃时液体密度,小球2的密度小于25℃时液体密度,但不一定小于27℃时液体密度,小球2不一定处于漂浮状态,故A错误。
B、因为小球2在27℃时的状态无法确定,所以无法和25℃时处于漂浮状态的浮力相比,故B错误。
C、若有3个小球漂浮,2个小球沉底,说明此时液体密度介于标号为3和4的小球密度之间,则环境温度在 23℃至 25℃之间,故C正确。
D、增加一个与小球1体积相等但质量更小的小球,其密度更小,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其他小球都下沉时,这个小球可能悬浮,能增大该装置能测得的最高温度,故D错误。
故选:C。
13.【解答】解:通常情况下,一个中等大小的鸡蛋重量约为 50﹣60 克。一斤鸡蛋大约有 8﹣10 个,而一斤等于 500 克,所以单个鸡蛋质量大约在 50﹣60 克之间。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解答】解:A.图甲中挑货物的扁担长度约和人的身高相近,约为1.6m=16dm,故A不正确;
B.中考体育测试所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2kg,故B正确;
C.人正常说话的声音响度约为40﹣50dB,图丙中大合唱的声音响度约80﹣90dB,故C错误;
D.图丁中画画的纸张面积约为4个物理课本的面积,一个课本长为25cm、宽为18cm,面积约为450cm2,纸张面积约为1800cm2,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5.【解答】解: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天平横梁水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
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V=30ml=30cm3;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为m2=50g+10g+1.2g=61.2g;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m=m1﹣m2=94.2g﹣61.2g=33g,
液体的密度为:ρ1.1g/cm3。
答案为:61.2;1.1。
16.【解答】解:根据ρ可知,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所以由轻量化材料制成的飞机部件,在体积相同时质量更小,是由于这类材料密度较小的缘故。
故答案为:小。
17.【解答】解:热力学温标(符号为T,单位为K)与摄氏温标的换算关系是T=t+273.15K;
﹣23℃的热力学温度是T=﹣23+273.15K=250.15K;高温超导体是指温度为77K以上的超导材料,故是超温超导;
超导体用于远距离输电,根据Q=I2Rt知,电阻为0时,不会发热而损失电能。
故答案为:属于;超导不会由于发热而损失电能,故提高输电效率。
18.【解答】解:
1935.3g=1935.3×10﹣3kg=1.9353kg;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变化而变化。样品从月球带回地球,位置改变,但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1.9353;不变。
19.【解答】解:因十二根长度不同的律管可以吹出十二个高低不同的标准音,说明十二根律管吹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管长九寸约20cm,则汉代一寸的长度为:
l2.22cm/寸;
在管腔中装满大小适中的黍,体积为一龠约10mL,质量为十二铢约7.8g,则黍的密度约为:
ρ0.78g/cm3。
故答案为:音调;2.22;0.78。
20.【解答】解: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游码分度值为0.2g,示数为1.6g,则材料块的质量为
m=10g+10g+1.6g=21.6g
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材料块的体积为
V=68mL﹣38mL=30mL
则材料块的密度为
ρ0.72g/cm3=0.72×103kg/m3
故答案为:21.6;0.72×103。
21.【解答】解:(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下沉,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
(2)整盒牛奶的质量为:m1=200g+100g+20g+1.4g=321.4g;
若空奶盒的质量为56.4g,则牛奶的质量为:
m=m1﹣m0=321.4g﹣56.4g=265g,
牛奶的体积为:V=250mL=250cm3,
牛奶的密度为:ρ1.06g/cm3=1.06×103kg/m3。
故答案为:右;321.4;1.06×103。
22.【解答】解:(3)在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减质量最小的砝码仍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游码在标尺对应的示数为4g,则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是
m′=50g+4g=54g
倒入量筒内的盐水的质量是
m=75g﹣54g=21g
盐水的密度为
ρ1.05g/cm3
故答案为:移动游码;54;21;1.05。
23.【解答】解:因为红砖吸水后,放入红砖后水面上升,还包含了被红砖吸收的水的体积,使得测量出的红砖体积偏小,而质量测量是准确的,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V偏小,计算出的密度ρ就会偏大。要想更准确测出红砖样本的体积,可采取的方法有:让红砖吸足水后再测量:在测量体积前,先将红砖样本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吸水达到饱和状态,然后再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测量体积,这样可以减少因红砖吸水而导致的体积测量误差。
故答案为:大;让红砖吸足水后再测量:在测量体积前,先将红砖样本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吸水达到饱和状态,然后再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测量体积,这样可以减少因红砖吸水而导致的体积测量误差。
三.实验探究题(共10小题)
24.【解答】解:(1)调节天平平衡时,首先要游码归零,并遵循“左偏右调”的原则,发现指针向右偏,故应该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2)由丁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所以浆水的体积为V=40mL=40cm3;丙图可知浆水和烧杯的总质量是m1=50g+10g+2g=62g;戊图可知剩余浆水和烧杯的质量为m2=10g,倒出浆水的质量m=m1﹣m2=62g﹣10g=52g;代入密度公式ρ;
(3)最佳密度为1.1~1.2g/cm3的面浆水,目前浆水的密度为1.3g/cm3,需要降低其密度,故需要向里面加入适量的水;
(4)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将烧杯中的面浆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让浆水沾到量筒侧壁上。
故答案为:(1)零刻度;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2)40;52;1.3;
(3)水;
(4)不要让浆水沾到量筒侧壁上。
25.【解答】解:(1)则车厢内小石子的总体积约V=abc=4m×2m×0.5m=4m3。
(2)测量过程必须增加砝码移动游码使得天平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小石子质量为m=50g+10g+3g=63g;
(3)将这些小石子缓慢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用的量筒分度值为2mL,测得溢出水的体积V=30mL=30cm3;
(4)这些小石子的密度ρ2.1g/cm3=2.1×103kg/m3。
(5)该车厢小石子的总质量m'=ρV=2.1×103kg/m3×4m3=8.4×103kg;
(6)由于石子之间有空隙,故计算所用的体积偏大,故总质量偏大。
故答案为:(1)4;(2)游码;63;(3)30;(4)2.1×103;(5)8.4×103;(6)偏大。
26.【解答】解:(1)平衡螺母的调节:根据天平平衡螺母的调节规则“右偏左调,左偏右调”,由图甲可知指针偏左,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横梁平衡。
(2)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图乙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mL,凹液面对应的刻度为40mL,根据1mL=1cm3,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40cm3。
(3)图丙中天平的砝码质量为 20g+10g+5g,游码示数为3g,根据天平读数方法,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示数,则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 = 20g+10g+5g+3g=38g。已知倒入量筒前烧杯和盐水总质量为 80g,则倒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盐=80g﹣38g=42g,可得盐水密度ρ盐水1.05g/cm3 = 1.05×103kg/m3。
(4)橡皮泥密度表达式及误差分析:
①根据步骤一和步骤二可知,橡皮泥的体积V = V2﹣V1。
根据步骤一和步骤三,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橡皮泥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G=F浮=ρ水gV排=ρ水g(V3﹣V1),可得橡皮泥的质量m=ρ水(V3﹣V1),再根据密度公式可得橡皮泥密度ρρ水。
②如果步骤三中量筒里的水有少量进入橡皮泥捏成的空心碗中,从力的平衡和体积变化角度看,进入碗的水重力,和碗因多装水多排开的水的重力相等(G水=ΔF),量筒中,碗内水使液面降的体积,与碗漂浮时多排开的水的体积抵消,橡皮泥的质量m=ρ水(V3﹣V1)不变,橡皮泥的体积不变,可知所测橡皮泥密度的结果会不变。
故答案为:(1)右(2)40(3)38;1.05×103;(4)①ρ水;②不变。
27.【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将芒果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另一盘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其质量:m=100g+100g+4g=204g;
(3)由图乙可知,该量杯的最大测量值为500mL;将芒果放入量杯中,往量杯中倒入适量已知体积的液体,利用排水法得到芒果的体积为200cm3;
(4)芒果的密度为ρ1.02g/cm3;
(5)小明使用其他方法测量得出该芒果的质量和体积均比小桂测出的大,由ρ可知小明得到的密度不一定比小桂得到的密度大。
故答案为:(1)零;(2)左;204;(3)500;已知;(4)1.02;(5)测量该芒果的质量和体积都增大,由ρ可知密度不一定偏大。
28.【解答】解:(1)用天平测出洗净的土豆样品的质量为220g;
(2)用细线系住土豆样品,缓慢放入装有400mL水的量筒内,土豆排开的水的体积越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土豆受到的浮力越大;土豆最终在量筒内静止时如图所示,由排水法,土豆的体积为
V=600mL﹣400mL=200mL
则土豆样品的密度为
1.1g/cm3
(3)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土豆样品的重力G;然后把土豆样品浸没在水中(未接触容器底)静止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在土豆的质量一定时,土豆密度越大,品质越好,由密度公式可知其体积越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受到的浮力越小,由称重法,F示数越大,则的值越小,土豆品质越好。
故答案为:(1)天平;(2)大;1.1;(3)小。
29.【解答】解:(1)指针偏左,说明天平左端下沉,根据“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的原则,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2)在称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当指针左偏时,应向右盘中添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来使天平平衡。图乙中操作的不当之处是在称量时调节了平衡螺母。
(3)天平在读数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图中砝码为10g一个,游码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左侧指在1g后面第1个小格上,即游码示数为1.2g,则橡皮质量m=10g+1.2g=11.2g。
故答案为:(1)右;(2)在称量时调节了平衡螺母;(3)11.2。
30.【解答】解:(1)撤掉砝码,若用注射器吸取10mL水,则水的质量为
m=ρV=1g/cm3×10cm3=10g
放在秤盘上,数码显示屏应显示“10.0g”。
(2)(3)根据题干知,要先清零,再得出注射器吸取10mL待测液体的质量:
电子密度计操作说明书 ①将电子秤放置于平稳无风的水平台面上,按电源键开机; ②将量程为10mL的空注射器放在秤盘上,按“清零”键; ③用注射器吸取10mL待测液体; ④将注射器放在秤盘上,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⑤开机状态下按电源键关机。
④中读数为m(克),则待测液体的密度为
ρ
标签纸上的内容为ρ。
故答案为:(1)10.0g; (3)标签纸上的内容为ρ;将量程为10mL的空注射器放在秤盘上;用注射器吸取10mL待测液体。
31.【解答】解:【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侧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标尺上一个大格表示1g,一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所以,分度值为0.2g;
(4)由图甲知,测出烧杯和泡泡水的总质量m1=100g+20g+4g=124.2g,
由图乙知,烧杯和剩余泡泡水的质量m2=20g+20g+2.2g=42.2g,
则量筒中泡泡水的质量m=m1﹣m2=124.2g﹣42.2g=82.0g;
【实验数据】由实验步骤知,①量筒中泡泡水的体积V/cm3、②烧杯和剩余泡泡水的质量m2/g、③泡泡水的密度ρ/(g cm﹣3);
【交流】在读量筒内泡泡水的体积时,观察到液体中有一些气泡,导致体积偏大,由ρ可知密度会偏小,所以应待气泡消失后读数。
故答案为:【实验步骤】(1)零;0.2;(4)82.0;【实验数据】,①量筒;②烧杯和剩余泡泡水;③g cm﹣3;【交流】待气泡消失后。
32.【解答】解:(1)天平的读数为砝码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总=50g+20g+10g+5g+2.4g=87.4g。
(4)酱油的密度:首先算出倒入量筒中酱油的质量m=m总﹣m剩=87.4g﹣39.4g=48g。已知量筒中酱油体积V=40mL=40cm3。
酱油的密度为ρ1.2g/cm3。
(5)判断测量结果的偏差:量筒侧壁沾有少许酱油,会导致测量的酱油体积V偏小。根据ρ,m测量准确,V偏小,则计算出的密度ρ比真实值偏大。
(6)⑤水的质量:装水烧杯的总质量为100g,空烧杯质量为20g,则水的质量m水=100g﹣20g=80g。水的体积V水80cm3。
酱油的质量:装酱油烧杯的总质量为114.4g,空烧杯质量为20g,则酱油的质量m酱油=114.4g﹣20g=94.4g。
因为水和酱油的体积相同,所以酱油的密度ρ酱油1.18g/cm3。
故答案为:(1)87.4;(4)1.2;(5)大;(6)⑤1.18。
33.【解答】解:(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侧垫圈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由图可知,右盘中砝码的质量m1=20g+20g+5g=45g,标尺上游码对应的示数m2=2.6g,
则石块的质量:m=m1+m2=45g+2.6g=47.6g;
(3)由图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4mL,根据液面位置可知,量筒内水和石头的总体积V2=60mL,
则石头的体积V=V2﹣V1=60mL﹣40mL=20mL=20cm3,
石头的密度:ρ2.38g/cm3;
(4)由于石头的密度不在2.9g/cm3至3.1g/cm3之间,所以石头不是和田玉;
(5)石头会吸水,在测量石头和水的总体积时会偏小,导致求出的石头的体积偏小,由ρ可知,密度测量结果会偏小。
故答案为:(1)左端零刻线;(2)47.6;(3)2.38;(4)不是;(5)石头会吸水,在测量石头和水的总体积时会偏小,导致求出的石头的体积偏小,由ρ可知,密度测量结果会偏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