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氧气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氧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能支持燃烧,了解氧气的用途。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人只有了解自然,才能更好的利用自然。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节课认识了空气的组成,也知道了氧气的含量占空气组成的21%,是第二多的气体,上节课了解了氮气的用途,作用很大,氧气含量也很高,也会有相应的用途,作用,于是顺理成章的想要了解氧气的性质。
3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知道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有能支持燃烧的性质;并了解氧气的用途。
难点:木炭、铁丝在空气、氧气中的对比实验。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发兴趣
1提出问题:我们上节课研究了空气。空气是由哪些气体混合而成的?
2教师为每小组提供了一瓶气体。猜一猜它是哪种气体?
活动2【活动】指导学生以观察实验的方法研究氧气的性质
1认识氧气
提问:在我们的桌上已经放好了两个集气瓶,其中一瓶是氧气,另一瓶是空气。你能把它们区分开吗?你的根据是什么?
2做氧气支持燃烧的观察和实验
木炭燃烧的实验
谈话:讲解实验方法注意事项。
铁丝燃烧的实验(由于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选择视频演示实验)
参照上述实验方法进行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3.讨论: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活动3【活动】指导学生以搜集资料的方法,了解氧气的用途
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搜集氧气的资料。
教师可提供一些寻找资料的设备如:电脑、放录像等。
活动4【活动】阅读资料
1.阅读资料后,进行资料整理。
2.指导交流资料。
活动5【活动】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通过假设、观察、对比实验、交流、得出结论等方法认识了氧气。下节课我们继续利用这些方法认识别的气体。
2. 氧气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氧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能支持燃烧,了解氧气的用途。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人只有了解自然,才能更好的利用自然。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节课认识了空气的组成,也知道了氧气的含量占空气组成的21%,是第二多的气体,上节课了解了氮气的用途,作用很大,氧气含量也很高,也会有相应的用途,作用,于是顺理成章的想要了解氧气的性质。
3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知道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有能支持燃烧的性质;并了解氧气的用途。
难点:木炭、铁丝在空气、氧气中的对比实验。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发兴趣
1提出问题:我们上节课研究了空气。空气是由哪些气体混合而成的?
2教师为每小组提供了一瓶气体。猜一猜它是哪种气体?
活动2【活动】指导学生以观察实验的方法研究氧气的性质
1认识氧气
提问:在我们的桌上已经放好了两个集气瓶,其中一瓶是氧气,另一瓶是空气。你能把它们区分开吗?你的根据是什么?
2做氧气支持燃烧的观察和实验
木炭燃烧的实验
谈话:讲解实验方法注意事项。
铁丝燃烧的实验(由于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选择视频演示实验)
参照上述实验方法进行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3.讨论: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活动3【活动】指导学生以搜集资料的方法,了解氧气的用途
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搜集氧气的资料。
教师可提供一些寻找资料的设备如:电脑、放录像等。
活动4【活动】阅读资料
1.阅读资料后,进行资料整理。
2.指导交流资料。
活动5【活动】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通过假设、观察、对比实验、交流、得出结论等方法认识了氧气。下节课我们继续利用这些方法认识别的气体。
课件7张PPT。 生活中的空气 氧 气氧气观察:空气氧气是 的气体 无色、透明氧气氧气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实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一:现象: 在氧气中:在空气中:实验二:铁丝燃烧实验铁丝不能燃烧,发生红热
现象。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氧气的用途(书6页)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医疗、登山、
潜水、航空等炼钢、气焊助燃剂、
宇航助燃2、证明集气瓶里盛的是氧气,其最简便的方法是( )
A、能使蜡烛燃烧的是氧气
B、放入带火星的木条,可使木条复燃的
是氧气 练习1、氧气是( )、( )、能( )的气体3、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可供登山运动员呼吸
B、液氧用于宇航飞行器发动机的燃料
C、氧气用于气焊、气割时气体燃料的助燃剂
D、氧气可用于炼钢工业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