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6 14:2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
一、专栏导语
1.(14分)奇奇准备参加“妙趣童声”节目,朗读书中美景,下面是其中一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题。
①kù shǔ     之夏,我们曾跟随巴金先生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去时,看到了绿叶间不留一点缝隙的大róng     树,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yào     着我们的眼睛;第二次去时,眼睛应接不xiá     ,看到了许多小鸟。
②那竹窗帘儿里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的月亮,好美!后来,我们在院中寻找它,看到了桂树虽没有开花,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在天[1]下,像qiàn     在画kuàng     里,好有诗意!③按照“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人才能保持平héng     。恰当的间隔,使得无名溪上清波漾漾,人影chuò chuò     。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按顺序写出字词,注意正确、规范、整洁。
(2)下面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缝隙(fèng)
B.累累(léi)
C.间隔(jiàn)
D.悄没声地(qiāo)
(3)联系上下文,横线上[1]的位置,应选的字是     。
A.目
B.幕
C.慕
D.墓
(4)下列词语与“款款地……进来”中加点字“款”意思相同的是     。
A.条款
B.落款儿
C.款步
D.新款
二、栏目一共筑文化梦★同学们在准备栏目素材,以下是素材中出现的部分词句,请你帮助理解并判断。(共6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2分)
2.(2分)小吉发现来稿中常出现错别字,请帮她找出完全正确的一组。(  )
A.树梢 讯期 嗜好 同心胁力
B.黎明 隐蔽 煤碳 难以致信
C.崩塌 象征 烦锁 民不聊生
D.渔船 爱慕 辛酸 金碧辉煌
3.(2分)下列词语中的“履”与“地履其黄”中的“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郑人买履 B.履行 C.如履薄冰 D.步履
4.(2分)唐朝诗人林杰写了一首诗,题目叫《乞巧》。诗中引用的一个民间故事是(  )
A.《田螺姑娘》 B.《牛郎织女》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八仙过海》
5.(2分)以下不是“有一定速度地阅读”阅读策略的一项是(  )
A.带着问题,用较快速度默读。
B.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词析句,细致品读。
C.用较快的速度默读,集中注意力读,不回读。
D.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默读。
6.(2分)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地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B.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
C.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成语。
D.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7.(2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句“是知也”中“知”的意思是_____,填入正确的一项是(  )
A.同“智”,智慧。
B.知道,明白。
C.知识,学识,学问。
D.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厚的人。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
8.(8分)我会填空。
(1)诗中有景。《山居秋暝》中的“    ,    ”被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句。《长相思》中“    ,    ”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    ,    ”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恶劣。诗中有情。“    ,    。”是文天祥的生死无畏:“    ,    ”是陆游临终前的嘱托“    ,    ”是王昌龄的豪情壮志。
(2)“    ,不弃功于寸阴”,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认真学习。
四、栏目二传承经典梦
9.(8分)温州少儿图书馆开展2025“巳巳(sìsì)如意生生不息”庆新春游园活动。
(1)“巳巳如意”蕴含“事事如意”的美好祝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中的“巳蛇”常被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下面最能体现“巳蛇”与“事事如意”有联系的选项是     。
A.巳蛇的形态灵活多变,象征着生活中的变化无穷,事情都能如意变化。
B.巳蛇与“事”字谐音,因此人们常将已蛇作为事事如意的吉祥象征。
C.巳蛇的智慧和敏锐,寓意着人们能够洞察先机,从而先发制人。
D.巳蛇在古代神话中常作为守护神,保护人们事事平安如意。
(2)走进游园会,大家纷纷发表关于“传统节日”的感受。下面说法中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
A.除夕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彰显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B.春节期间,各地开展了许多节日活动,真是多事之秋啊!
C.元宵节灯会上,琳琅满目的花灯,让人应接不暇。
D.中秋节夜晚,明月高悬,映照出国泰民安的祥和氛围。
(3)温州少儿图书馆给小朋友们献上了新春寄语,请你一起完成。
蛇年新春,游园灯火映笑脸。小朋友们,新的一年,愿你们如蛇般智慧,保持对知识的渴望,谨记“    ,不知而不知,    ”,做到“敏而好学,    ”,勇于提问,敢于探索,不断攀登学习的高峰。 新的一年,愿你们胸怀壮志,将“王师北定中原日,    ”的精神铭记于心,带着对家国深深的热爱,肩负起“    ,少年强而国强”的担当,勇敢地踏上学习和探索的征途。 蛇年大吉,愿你们智慧与勇气并存,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4)小嘉要制作一张书签,提醒自己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下面最适合写在书签上的是     。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B.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C.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剪纸作品正在展出。看到如图,你会想到的民间故事是     。
A.《白蛇传》《牛郎织女》
B.《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C.《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D.《白蛇传》《田螺姑娘》
五、栏目三实现强国梦
10.(11分)【材料一】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育家陶行知最早提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劳动教育观点。他给出了生活的定义——“劳动即生活”,揭示了生活的基本内涵。陶行知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从而培养造就手脑并用的一代新人。他认为,“一个人要有贡献于社会,一定要手与脑缔结大同盟”。他还专门创作了一首《手脑相长歌》,后来被改编为儿歌《两件宝》:
人有两件宝,
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
大脑会思考。
用手又用脑,
事情做不好。
用脑不用手,
啥也办不到。
用手不用脑,
才能有创造。
【材料二】
新学期,学校少先队大队部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劳动意识,增强大家的动手能力,开展了“自己动手,美化校园”的绿萝领养活动,号召同学们通过阅读“绿萝栽种方法及注意事项”,来学习栽种。
五年级1班的王力同学积极响应号召,和同学们一起,每人领养了一棵绿萝,兴致勃勃地拿到班级,整齐地摆放在窗台上,准备按照说明方法进行栽种。
绿萝栽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绿萝喜欢松软的土壤,土壤中包含一些枯树叶和动物粪便等,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使土壤疏松透气。
②绿萝生长愿意接受明亮的散射光,在养护过程中,过于强烈的阳光照射会灼(zhuó)伤绿萝的叶片。
③绿萝的盆土需要保持湿润,长期干燥会使叶片出现黄尖儿,而且越长越小。如果盆土处于长期积水的状态,就会发生烂根、叶片掉落。冬季供暖之前,植株的土壤蒸发较慢,每15天左右浇一次水,一次浇水量应控制在原来的﹣之间。即使供暖之后,浇水也不可过勤,每3﹣4天浇一次水就可以了。
④绿萝生长比较快,肥料需求量也比较大。养护过程中,每1﹣2年换一次盆土,来满足它的长期需求。在一年的生长期中,可每半个月给它施一次稀薄的肥料。
⑤   
(1)阅读【材料一】,以下选项中,陶行知对劳动教育的观点是     。
①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结合
②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
⑧一个人要有贡献于社会
④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
(2)阅读【材料二】,要想种好绿萝,请你认真阅读“绿萝栽种方法及注意事项”,这份材料从“土壤、    、浇水和     ”四个方面,详细地为我们进行了讲解。
(3)为了更好地种植绿萝,王力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发现了以下两张“资料卡”。请你选择图片资料提供的信息,用上说明方法,在第⑤自然段的横线上,补写一条注意事项。
资料卡 植物名称:绿萝 种植适宜温度:20﹣30℃ 资料卡 植物名称:仙人掌 种植适宜温度:20﹣35℃
(4)新年快到了,王力希望自己这盆绿萝能长得再快一些,于是,他每天都去给绿萝浇水……作为王力的同学,你看到他这样做,结合【材料二】的内容,你会对王力说什么呢?请把你对他说的话,写下来。
六、栏目四追寻生态梦
11.(17分)课外阅读。
庐山落霞
①傍晚,雨后初霁。我们走上庐山山梁,面对锦绣谷的方向一抬眼,一幅从未见过的瑰丽图画出现在眼前。
②一轮橘红色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长江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神采奕奕。长江上展开一个像天空一样雄伟宽广的“广场”,“广场”上铺展开一幅同样宽广的巨型地毯:橘黄色、橘红色、琥珀色、靛青色、天蓝色……交织、融合在一起。
③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沿“海”周围,是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像一座座高原。
④这像一幅什么图画?同游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恰当的比喻。有的说,像阅兵场;有的说,像仙山琼海;有的说,像辉煌宫殿……
⑤我暗想:这不是一幅送行图吗?
⑥你看,那云障雾壁,雍容、肃静,不正是从千山万谷聚集而来的云神雾仙吗?早晨太阳从鄱阳湖升起的时候,它们云霞万朵,彩衣百重,迎候在九奇峰与含鄱口的奇峰异谷;现在,当太阳要休息的时候,它们又赶到锦绣谷来送行了。
⑦好像要证明我的想法似的,太阳接近江面的时候,随着传令兵似的一缕烟云飞过,云障雾壁翻涌起来,江边像点起了万千火把,霎时,色彩明暗斑驳,一片欢腾:或乘龙乘凤,骑象骑虎,或驾车驾舟,一起向夕阳奔去,欢呼,雀跃,挥手,直到夕阳沉下。
⑧天边留下了一幅无比宽大的五彩斑斓的织锦。这最后一个镜头像烙印一样刻在我的脑海:这是不是太阳给送行者回赠的礼物呢?我痴痴地想。
(有删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开朗     五彩斑斓    
(2)理解短文内容,并填空。
①第②段中的“广场”指的是     ,第③段中的“海”指的是     。
②“一轮橘红色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长江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神采奕奕。”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
③随着夕阳下落,云雾在色彩和形态这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夕阳照耀锦绣谷,云雾如     ,“雍容、肃静”,这属于     描写;夕阳接近江面,云雾如     ,色彩明暗斑驳,翻涌起来,这属于     描写。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请你展开想象续写一个比喻句:有的说,    。
(4)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第二个“这”指的是什么?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栏目五妙笔生花梦
12.(30分)习作。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活泼可爱的小松鼠,了解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试试看,运用你掌握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你最爱的动物。注意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有条理地写清楚,写具体,写生动。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题号 2 3 4 5 6 7
答案 D C B B B A
一、专栏导语
1.(14分)奇奇准备参加“妙趣童声”节目,朗读书中美景,下面是其中一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题。
①kù shǔ  酷暑  之夏,我们曾跟随巴金先生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去时,看到了绿叶间不留一点缝隙的大róng  榕  树,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yào  耀  着我们的眼睛;第二次去时,眼睛应接不xiá  睱  ,看到了许多小鸟。
②那竹窗帘儿里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的月亮,好美!后来,我们在院中寻找它,看到了桂树虽没有开花,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在天[1]下,像qiàn  嵌  在画kuàng  框  里,好有诗意!③按照“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人才能保持平héng  衡  。恰当的间隔,使得无名溪上清波漾漾,人影chuò chuò  绰绰  。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按顺序写出字词,注意正确、规范、整洁。
(2)下面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D  。
A.缝隙(fèng)
B.累累(léi)
C.间隔(jiàn)
D.悄没声地(qiāo)
(3)联系上下文,横线上[1]的位置,应选的字是  B  。
A.目
B.幕
C.慕
D.墓
(4)下列词语与“款款地……进来”中加点字“款”意思相同的是  C  。
A.条款
B.落款儿
C.款步
D.新款
【解答】(1)认真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汉字。
(2)A、B、C正确。
D.有误。悄:[qiāo]偷偷;(行动)不让人知道。[qiǎo]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悄没声地”中“悄”应读“qiǎo”。
(3)A.目:眼睛。B.幕:覆盖在上面的大块的布、绸、毡子等。C.慕:钦佩;羡慕。D.墓:坟墓。故为“天幕”,指笼罩大地的天空。故选B。
(4)“款款地”意思是慢慢地,“款”的意思是:缓慢。A.条款:条文、项目。“款”的意思是:法规条文里分的项目。C.落款:在书画、书信、礼品等上面题上款和下款。“款”的意思是器物上刻的字,书画、信件头尾上的名字。C.款步:意思是慢慢地走;舒缓地步行,“款”的意思是:缓慢。D.新款:新的样式。“款”的意思是样式。故选C。
故答案为:
(1)酷暑 榕 耀 睱 嵌 框 衡 绰绰;
(2)D;
(3)B;
(4)C。
二、栏目一共筑文化梦★同学们在准备栏目素材,以下是素材中出现的部分词句,请你帮助理解并判断。(共6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2分)
2.(2分)小吉发现来稿中常出现错别字,请帮她找出完全正确的一组。(  )
A.树梢 讯期 嗜好 同心胁力
B.黎明 隐蔽 煤碳 难以致信
C.崩塌 象征 烦锁 民不聊生
D.渔船 爱慕 辛酸 金碧辉煌
【解答】A.有误,汛期:洪水季节,江河定时性的水位上涨时期。故“讯期”的“讯”错误。同心协力:统一认识,共同努力。故“同心胁力”的“胁”错误。
B.有误,煤炭:即“煤”。植物残体经受不同程度的腐解转变而成的一种黑色或褐黑色固体可燃矿物物质。故“煤碳”的“碳”错误。难以置信:不容易相信。故“难以致信”的“致”错误。
C.有误,烦琐:繁杂琐碎。故“烦锁”的“锁”错误。
D.正确。
故选:D。
3.(2分)下列词语中的“履”与“地履其黄”中的“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郑人买履 B.履行 C.如履薄冰 D.步履
【解答】地履其黄:指脚踏着黄土大地。故“履”踩过,走过。
A.郑人买履:指照搬条文,不考虑客观实际的教条做法。故“履”指鞋。
B.履行:实际地做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故“履”指执行,实行。
C.如履薄冰:像踩在薄冰上。比喻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做事极为小心谨慎。故“履”践、踩在上面。
D.步履:(书)(动)行走。故“履”步伐。
故选:C。
4.(2分)唐朝诗人林杰写了一首诗,题目叫《乞巧》。诗中引用的一个民间故事是(  )
A.《田螺姑娘》 B.《牛郎织女》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八仙过海》
【解答】《乞巧》翻译: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诗中引用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故选:B。
5.(2分)以下不是“有一定速度地阅读”阅读策略的一项是(  )
A.带着问题,用较快速度默读。
B.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词析句,细致品读。
C.用较快的速度默读,集中注意力读,不回读。
D.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默读。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词析句,细致品读,不利于提高阅读速度。
故选:B。
6.(2分)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地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B.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
C.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成语。
D.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解答】通过阅读可知,这段文字先总写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然后从两个方面分说。因此概括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
故选:B。
7.(2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句“是知也”中“知”的意思是_____,填入正确的一项是(  )
A.同“智”,智慧。
B.知道,明白。
C.知识,学识,学问。
D.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厚的人。
【解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大智慧。知:同“智”,聪明,智慧。
故选:A。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
8.(8分)我会填空。
(1)诗中有景。《山居秋暝》中的“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被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句。《长相思》中“ 山一程  , 水一程  ”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 风一更  , 雪一更  ”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恶劣。诗中有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文天祥的生死无畏:“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是陆游临终前的嘱托“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是王昌龄的豪情壮志。
(2)“ 不饱食以终日  ,不弃功于寸阴”,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认真学习。
【解答】(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明月照耀在松林间、清泉在石头上流淌的景象,生动展现了山居秋夜的宁静与美丽,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山一程,水一程”这句诗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词人通过翻山越岭、登舟涉水等动作,描绘了一幅旅程中充满艰辛和曲折的画面。“风一更,雪一更”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恶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
(2)“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认真学习。
故答案为:
(1)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山一程 水一程 风一更 雪一更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2)不饱食以终日。
四、栏目二传承经典梦
9.(8分)温州少儿图书馆开展2025“巳巳(sìsì)如意生生不息”庆新春游园活动。
(1)“巳巳如意”蕴含“事事如意”的美好祝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中的“巳蛇”常被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下面最能体现“巳蛇”与“事事如意”有联系的选项是  B  。
A.巳蛇的形态灵活多变,象征着生活中的变化无穷,事情都能如意变化。
B.巳蛇与“事”字谐音,因此人们常将已蛇作为事事如意的吉祥象征。
C.巳蛇的智慧和敏锐,寓意着人们能够洞察先机,从而先发制人。
D.巳蛇在古代神话中常作为守护神,保护人们事事平安如意。
(2)走进游园会,大家纷纷发表关于“传统节日”的感受。下面说法中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B  。
A.除夕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彰显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B.春节期间,各地开展了许多节日活动,真是多事之秋啊!
C.元宵节灯会上,琳琅满目的花灯,让人应接不暇。
D.中秋节夜晚,明月高悬,映照出国泰民安的祥和氛围。
(3)温州少儿图书馆给小朋友们献上了新春寄语,请你一起完成。
蛇年新春,游园灯火映笑脸。小朋友们,新的一年,愿你们如蛇般智慧,保持对知识的渴望,谨记“ 知之为知之  ,不知而不知, 是知也  ”,做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勇于提问,敢于探索,不断攀登学习的高峰。 新的一年,愿你们胸怀壮志,将“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的精神铭记于心,带着对家国深深的热爱,肩负起“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而国强”的担当,勇敢地踏上学习和探索的征途。 蛇年大吉,愿你们智慧与勇气并存,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4)小嘉要制作一张书签,提醒自己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下面最适合写在书签上的是  A  。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B.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C.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剪纸作品正在展出。看到如图,你会想到的民间故事是  B  。
A.《白蛇传》《牛郎织女》
B.《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C.《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D.《白蛇传》《田螺姑娘》
【解答】(1)考查传统文化、知识百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利用谐音来寓意吉祥,这里的“巳蛇”与“事事”谐音,因此被赋予“事事如意”的美好祝福。选项B直接指出了这一点,所以B是最能体现“巳蛇”与“事事如意”有联系的选项。故选:B。
(2)考查成语运用。成语“多事之秋”通常用来形容局势动荡不安或事情纷繁复杂的时候,带有贬义。而春节期间各地开展节日活动,是一个喜庆、祥和的时刻,与“多事之秋”的含义不符。因此,B选项中的成语使用不当。故选:B。
(3)考查古诗文默写。“知之为知之,不知而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 为政》,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 公冶长》,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是陆游临终前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渴望和对子孙的殷切期望的生动写照。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出自近现代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句话强调了少年(年轻一代)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4)考查名言警句。最适合写在书签上提醒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的是A选项:“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句话直接表达了珍惜时光、努力奋斗的重要性,与书签的提醒功能相契合。故选:A。
(5)考查图表(漫画)分析、民间故事。根据剪纸作品的内容,左边剪纸中男女站在云朵上的形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牛郎织女》故事中牛郎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情景。而右边剪纸中的蝴蝶和心形图案,则可能象征着爱情和美好愿望,《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也有化蝶的传说,而且是以蝴蝶作为两人爱情永恒和美好的象征。故选:C。
故答案为:
(1)B;
(2)B;
(3)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 不耻下问 家祭无忘告乃翁 少年智则国智;
(4)A;
(5)B。
五、栏目三实现强国梦
10.(11分)【材料一】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育家陶行知最早提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劳动教育观点。他给出了生活的定义——“劳动即生活”,揭示了生活的基本内涵。陶行知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从而培养造就手脑并用的一代新人。他认为,“一个人要有贡献于社会,一定要手与脑缔结大同盟”。他还专门创作了一首《手脑相长歌》,后来被改编为儿歌《两件宝》:
人有两件宝,
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
大脑会思考。
用手又用脑,
事情做不好。
用脑不用手,
啥也办不到。
用手不用脑,
才能有创造。
【材料二】
新学期,学校少先队大队部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劳动意识,增强大家的动手能力,开展了“自己动手,美化校园”的绿萝领养活动,号召同学们通过阅读“绿萝栽种方法及注意事项”,来学习栽种。
五年级1班的王力同学积极响应号召,和同学们一起,每人领养了一棵绿萝,兴致勃勃地拿到班级,整齐地摆放在窗台上,准备按照说明方法进行栽种。
绿萝栽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绿萝喜欢松软的土壤,土壤中包含一些枯树叶和动物粪便等,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使土壤疏松透气。
②绿萝生长愿意接受明亮的散射光,在养护过程中,过于强烈的阳光照射会灼(zhuó)伤绿萝的叶片。
③绿萝的盆土需要保持湿润,长期干燥会使叶片出现黄尖儿,而且越长越小。如果盆土处于长期积水的状态,就会发生烂根、叶片掉落。冬季供暖之前,植株的土壤蒸发较慢,每15天左右浇一次水,一次浇水量应控制在原来的﹣之间。即使供暖之后,浇水也不可过勤,每3﹣4天浇一次水就可以了。
④绿萝生长比较快,肥料需求量也比较大。养护过程中,每1﹣2年换一次盆土,来满足它的长期需求。在一年的生长期中,可每半个月给它施一次稀薄的肥料。
⑤ 绿萝种植适宜温度是20—30℃,温度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 
(1)阅读【材料一】,以下选项中,陶行知对劳动教育的观点是  ①  。
①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结合
②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
⑧一个人要有贡献于社会
④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
(2)阅读【材料二】,要想种好绿萝,请你认真阅读“绿萝栽种方法及注意事项”,这份材料从“土壤、 光照  、浇水和  施肥  ”四个方面,详细地为我们进行了讲解。
(3)为了更好地种植绿萝,王力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发现了以下两张“资料卡”。请你选择图片资料提供的信息,用上说明方法,在第⑤自然段的横线上,补写一条注意事项。
资料卡 植物名称:绿萝 种植适宜温度:20﹣30℃ 资料卡 植物名称:仙人掌 种植适宜温度:20﹣35℃
(4)新年快到了,王力希望自己这盆绿萝能长得再快一些,于是,他每天都去给绿萝浇水……作为王力的同学,你看到他这样做,结合【材料二】的内容,你会对王力说什么呢?请把你对他说的话,写下来。
【解答】(1)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教育家陶行知最早提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劳动教育观点”可知,陶行知对劳动教育的观点是: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结合。故选①。
(2)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材料二“绿萝生长愿意接受明亮的散射光,在养护过程中,过于强烈的阳光照射会灼伤绿萝的叶片”“绿萝生长比较快,肥料需求量也比较大。养护过程中,每1﹣2年换一次盆土,来满足它的长期需求。在一年的生长期中,可每半个月给它施一次稀薄的肥料”可知,这份材料从“土壤、光照、浇水和施肥”四个方面,详细地为我们进行了讲解。
(3)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资料卡,补充注意事项即可。如:绿萝种植适宜温度是20—30℃,温度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
(4)考查了扩展写话。结合材料二中的“如果盆土处于长期积水的状态,就会发生烂根、叶片掉落。冬季供暖之前,植株的土壤蒸发较慢,每15天左右浇一次水,一次浇水量应控制在原来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即使供暖之后,浇水也不可过勤,每3﹣4天浇一次水就可以了”,我会告诉王力:“你这样每天都去给绿萝浇水,绿萝会发生烂根、叶片掉落的,每15天左右浇一次水,一次浇水量控制在原来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即使供暖之后,浇水也不可过勤,每3﹣4天浇一次水就可以了。”
故答案为:
(1)①;
(2)光照 施肥;
(3)绿萝种植适宜温度是20—30℃,温度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
(4)你这样每天都去给绿萝浇水,绿萝会发生烂根、叶片掉落的,每15天左右浇一次水,一次浇水量控制在原来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即使供暖之后,浇水也不可过勤,每3﹣4天浇一次水就可以了。
六、栏目四追寻生态梦
11.(17分)课外阅读。
庐山落霞
①傍晚,雨后初霁。我们走上庐山山梁,面对锦绣谷的方向一抬眼,一幅从未见过的瑰丽图画出现在眼前。
②一轮橘红色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长江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神采奕奕。长江上展开一个像天空一样雄伟宽广的“广场”,“广场”上铺展开一幅同样宽广的巨型地毯:橘黄色、橘红色、琥珀色、靛青色、天蓝色……交织、融合在一起。
③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沿“海”周围,是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像一座座高原。
④这像一幅什么图画?同游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恰当的比喻。有的说,像阅兵场;有的说,像仙山琼海;有的说,像辉煌宫殿……
⑤我暗想:这不是一幅送行图吗?
⑥你看,那云障雾壁,雍容、肃静,不正是从千山万谷聚集而来的云神雾仙吗?早晨太阳从鄱阳湖升起的时候,它们云霞万朵,彩衣百重,迎候在九奇峰与含鄱口的奇峰异谷;现在,当太阳要休息的时候,它们又赶到锦绣谷来送行了。
⑦好像要证明我的想法似的,太阳接近江面的时候,随着传令兵似的一缕烟云飞过,云障雾壁翻涌起来,江边像点起了万千火把,霎时,色彩明暗斑驳,一片欢腾:或乘龙乘凤,骑象骑虎,或驾车驾舟,一起向夕阳奔去,欢呼,雀跃,挥手,直到夕阳沉下。
⑧天边留下了一幅无比宽大的五彩斑斓的织锦。这最后一个镜头像烙印一样刻在我的脑海:这是不是太阳给送行者回赠的礼物呢?我痴痴地想。
(有删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开朗  爽朗  五彩斑斓  五彩缤纷 
(2)理解短文内容,并填空。
①第②段中的“广场”指的是  倒映着晚霞的江面  ,第③段中的“海”指的是  被云雾包围的锦绣谷  。
②“一轮橘红色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长江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神采奕奕。”这句话运用了  拟人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将落时的美好画面  。
③随着夕阳下落,云雾在色彩和形态这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夕阳照耀锦绣谷,云雾如  碧玉  ,“雍容、肃静”,这属于  静态  描写;夕阳接近江面,云雾如  万千火把  ,色彩明暗斑驳,翻涌起来,这属于  动态  描写。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请你展开想象续写一个比喻句:有的说, 像仙气飘飘的舞台  。
(4)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第二个“这”指的是什么?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个“这”指天边留下的一幅无比宽大的五彩斑斓的织锦。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庐山落霞的赞叹、喜爱与不舍之情。 
【解答】(1)考查近义词。开朗:开阔明朗;人性格豁达;乐观。近义词:明朗、爽朗、豁达;五彩斑斓: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近义词: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2)考查文章内容理解。①结合第①自然段“傍晚,雨后初霁。我们走上庐山,面对锦绣谷的方向一抬眼,一轮橘红色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江面上展开一个像太空一样雄伟宽广的‘广场’”可知,作者将江面比作广场;
从第③自然段“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沿‘海’周围,是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像一溜高原。”可知,作者将锦绣谷比作海。
②结合所给句子,抓住关键词“开朗地笑着”可知赋予了太阳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太阳的样子,让句子更有画面感。
③结合第⑦自然段中“色彩明暗斑驳,一片欢腾:或乘龙乘凤,或骑象骑虎,或驾车驾舟,一起向夕阳奔去,欢呼,雀跃,挥手,直到夕阳沉下。”这两句话可以得知云雾随着夕阳下落,在色彩和形态这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
结合第③自然段“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沿“海”周围,是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像一溜高原。”的内容可以得知云雾如碧玉,雍容,肃静,这属于静态描写。
结合第⑦自然段中“江边像点起了万千火把,霎时,色彩明暗斑驳,一片欢腾:或乘龙乘凤,或骑象骑虎,或驾车驾舟,一起向夕阳奔去,欢呼,雀跃,挥手,直到夕阳沉下。”这几句话可以得知夕阳接近江面,云雾如火把,色彩明暗斑驳,翻涌起来,这属于动态描写。
(3)考查补充句子。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同游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恰当的比喻。有的说,像阅兵场;有的说,像仙山琼海;有的说,像辉煌宫殿……”,展开想象,想象图画像什么,组织语言表达,如:有的说,像巨型舞台。
(4)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和体会思想感情。结合第⑧自然段中“天边留下了一幅无比宽大的五彩斑斓的织锦”可以得知“这”指的是斑斓的彩霞。本文用优美的语句,描写了庐山夕阳西下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庐山落霞的无比热爱与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
(1)爽朗 五彩缤纷;
(2)①倒映着晚霞的江面 被云雾包围的锦绣谷;
②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将落时的美好画面;
③碧玉 静态 万千火把 动态;
(3)像仙气飘飘的舞台;
(4)第二个“这”指天边留下的一幅无比宽大的五彩斑斓的织锦。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庐山落霞的赞叹、喜爱与不舍之情。
七、栏目五妙笔生花梦
12.(30分)习作。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活泼可爱的小松鼠,了解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试试看,运用你掌握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你最爱的动物。注意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有条理地写清楚,写具体,写生动。
【解答】范文:
可爱的小狗
我家养了一只小狗,名字叫“雪儿”,它全身雪白雪白的,两只毛茸茸的大耳朵,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像两颗黑珍珠,水汪汪的。它的鼻子扁扁的,旁边还长了几根小胡须。四条健壮的小腿,有一条毛绒绒的尾巴摇来摇去可爱极了。
雪儿特别能吃,饿了的时候总是来舔我的脚,我就知道它饿了。我拿它最喜欢的肉丸来逗它。雪儿眼里充满了乞求的目光,好像在说:“主人我求你了,快给我吧,我都快饿晕了。”我不忍心再逗它了,把肉丸放在碗里,雪儿连忙跑过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饱后,雪儿在沙发上缩成一团,呼呼大睡起来,像一个小绒球。有陌生人来时,雪儿会“汪汪汪……”叫,好像在告诉主人有人来了。有熟人来的时候,它就会摇头摆尾地欢迎你的到来。
我喜欢这只小狗﹣﹣雪儿,你们喜欢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