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6 14:3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
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3分,每小题3分)
1.(3分)默写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书写提示 ①书写内容:诗题,诗人朝代、姓名,诗的内容。 ②书写要求:写楷书,规范、端正、整洁。居中写,注意诗句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
二、积累运用。(共1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5分)
2.(5分)阅读倡议。请根据拼音填写词语,倡议广大师生参与阅读节活动。
阅读可以qǐ dí     智慧,让人克服dǎn qiè     ,克服lǎn duò     ,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走进书籍的diàn táng     ,用阅读lián jiē     你我,jīn jīn yǒu wèi     地读起来吧!让我们触摸文字脉搏,在阅读中lǐng lüè     生活百态,读出shī qíng huà yì     的人生!
三、选择符合题意要求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小题,满分1分,每小题1分)
3.(1分)小吉发现来稿中常出现错别字,请帮她找出完全正确的一组。(  )
A.树梢 讯期 嗜好 同心胁力
B.黎明 隐蔽 煤碳 难以致信
C.崩塌 象征 烦锁 民不聊生
D.渔船 爱慕 辛酸 金碧辉煌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分,每小题1分)
4.(1分)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括号里最恰当的字、词用“√”标出。
地面上的水     (把 被)太阳晒着的时候,    (吸收 吸引)了热,变成了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     (下调 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    (飘 漂)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     (分 聚)越多,就变成雨     (或 和)雪落下来。
——节选自《太阳》
五、选择题(共1小题,满分1分,每小题1分)
5.(1分)借助事物表达的情感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野菊花展示着生命中个性顽强的一面,微黄地装扮着了无生机的冬景。野菊花,真是冬天里的一朵花。(发现野菊花的惊喜之情)
C.但是它(白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对白杨的赞美之情)
D.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六、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32分)
6.(1分) 舐犊之情,血液骨肉流着挚爱。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这样几位父亲:许地山笔下的父亲,鼓励我们要像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     ;吴冠中笔下的《父爱之舟》,浓浓的父爱就体现在梦中那些难忘的场景和细节之中,父亲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万花筒里那     的图案纹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还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那位严厉的父亲,截然不同的爱与表达:“写得不怎么样,但也不是     。”……不管是哪位父亲其实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
7.(1分)近期,班上要开展“父母之爱”口语交际活动,表达自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在交际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本次交际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多选)
A.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B.尊重别人的观点
C.积极回应别人的发言
D.观点不同可以不尊重对方发言
8.(5分)下面的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请选一选。(填序号)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1)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2)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皲裂的手指数着。    
(3)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4)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9.(6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2)比较“新鲜”的不同意思,并根据不同意思用“新鲜”写句子。
形容新奇、稀罕:   
形容(食物等)没有变质:   
(3)蔺相如对秦王说:“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改为转述句)
   
(4)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明白了读书带来的乐趣是无穷的。(修改病句)
10.(10分)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中国诗词博大精深。诗词能叙事,林杰说:“家家乞巧望秋月,    。”诗词能绘景,王之涣说:“白日依山尽,    。”诗词能抒情,林升说:“暖风熏得游人醉,    。”诗词能言志,陆游说:“    ,家祭无忘告乃翁。”
(2)看到食堂里贴的名言“    ,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    ”,我明白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3)《长相思》中,写词人因风雪交加而难以入眠,点明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4)本学期,我不仅被《搭石》中乡亲们     的美好品质感动,还从《父爱之舟》所讲述的平凡小事中感受到     。
11.(5分)根据语境补充内容。
乐学,做一个会学习的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    ,句意:    。
立志,做一个品行高洁的人。如《蝉》“    ,    。”只有这样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惜时,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天地转,    ”,我要     ,不弃功于寸阴。”
善思,《父爱之舟》围绕     这一中心,作者在梦境中回忆了生活的几个场景,表现了     ,表达了作者     和     之情。
12.(4分)我能看懂漫画。
(1)这两则漫画想表达的共同主题是    
A.呼吁当今社会的人们不要过于依赖手机。
B.科技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捷。
C.在马路上看手机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D.手机辐射对人们造成很大的伤害。
(2)描述第一幅漫画的内容。
   
(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依赖症形成普遍现象,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面对沉浸在手机世界里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七、阅读理解。(共2小题,满分27分)
13.(13分)
《少年中国说(节选)》片段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第1自然段中用红日、河流、    、    、鹰隼、    、干将这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2)下列对第2自然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表达了作者对少年中国与天齐寿的祝福,以及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运的呼唤。
B.两个感叹句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感染力,读后使人心潮澎湃。
C.老年人都已老了,建设国家只能靠身强力壮的年轻人。
(3)第1自然段逢双句押韵,句式整齐,朗读时,要读出少年中国的     。
(4)作为当代少年,为自己写一条座右铭吧,激励自己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14.(14分)对比阅读
(一)董永遇仙记
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①。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②,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③,但令妇为我织缣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注释]①收藏:埋葬。②服勤致力:出力干苦活。③必尔者:一定要这样的话。④缣(jiān):细绢。
(二)天仙配
相传玉帝有七个女儿,都深得玉帝的宠爱,其中最受宠的是活泼可爱的小妹妹七仙女。
这一天,七个姐妹外出玩耍。七仙女禁不住好奇心,悄悄地拨开云层偷看人间。这时,她看见一个年轻的庄稼人清瘦英俊的脸上流露着悲凄愁苦的神色。七仙女问大姐这是何许人,大姐告诉她:“妹妹,他叫董永。董永家境贫寒,为安葬刚刚去世的父亲,卖身去给地主傅员外当三年的长工。”
好心肠的七仙女不禁潸然泪下,她既同情董永悲苦的身世,也爱上了董永的忠厚、朴实,决定下凡嫁给董永。
在大姐的帮助下,七仙女瞒着玉帝来到凡间,和董永结为夫妇。结婚后,夫妻双双来到傅员外家上工。傅员外提出一个苛刻的条件——限定他们当天晚上织成十匹云锦。如果织得出来,三年长工改为百日;如果织不出来,三年之后还要再加三年。这却难不倒聪明能干的七仙女,她一口答应下来。
晚上,七仙女等董永睡熟后,在自己屋中点起一炷神香。顷刻之间,天上的姊妹们闻香赶来。这些灵巧的姑娘们都是天庭的织造能手,不到一夜工夫,她们就织出了十匹绚烂多彩的云锦。第二天,七仙女把云锦交给了傅员外。傅员外惊诧万分,可也没有办法,只好答应给董永减了工期。
一百天到了,董永和七仙女离开了地主家,他们高高兴兴地向家里走去。忽然,天空乌云翻滚、狂风大作,从乱云中下来一位怒气冲冲的天神,大声喝道:“七仙女私下凡尘,与凡人结为夫妻,玉帝龙颜大怒,传旨命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庭。如若不然,定派天兵天将前来捉拿,并将董永碎尸万段!”
幸福的美梦一下子破碎了。七仙女为了让丈夫免遭毒手,两人只好忍痛分离。七仙女哭着和董永约定:“来年碧桃开花日,槐荫树下把子交。”说罢,便随着天神上天去了。董永望着远去的妻子,哭得昏倒在地。
(1)为了把故事《天仙配》复述得更有意思,明明打算来点儿小创作,为故事增加情节,下列哪个情节不合适?   
A.大姐是如何知道董永卖身葬父的。
B.董永知道七仙女要来帮助自己,就痛快地答应了傅员外的要求。
C.七仙女化作飞鸟来到天宫,叫姊妹们来到人间帮自己织云锦。
D.碧桃花开的时候,董永终于与分别一年的七仙女见面了。
(2)梳理这两则故事的情节,把下面导图补充完整。
(3)根据故事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两则故事中都对董永的家境做了介绍。    
②故事“(一)”中的主人与故事“(二)”中的傅员外为同一人。    
③故事“(一)”中的妇人和故事“(二)”中的七仙女都有“能织”的手艺,都凭自身本事完成了承诺。    
④故事“(一)”中的天帝和故事“(二)”中的玉帝的做法是相同的。    
(4)读故事“(一)”中的画“_______”句子,这句话与故事“(二)”中的情节“    ”相对应。从中看出董永是一个     、    的人。
(5)这两篇文章描述的是同一个民间故事,结合你对民间故事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民间故事是口耳相传的,因此同一个故事可能有不同的版本。
B.民间故事中有感人的情节,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C.民间故事的结尾必须是悲剧性质的,这正好体现了古时老百姓生活得艰难。
D.民间故事往往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
(6)故事“(一)”中的结尾是“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请你展开想象,把这一情节写具体。
八、习作与表达。(共1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0分)
15.(30分) 生活是一本无字大书,读它,你会发现处处有风景: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的愉悦是一道风景,埋头苦学的少年是一道风景,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是一道风景……请以“那是一道风景”为题,运用本学期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习作,要求情感真挚,内容具体,不少于400字。
写作提示:可以运用动静结合写景,也可以运用场景和细节描写写人或写事。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小题)
题号 3 5
答案 D B
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3分,每小题3分)
1.(3分)默写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书写提示 ①书写内容:诗题,诗人朝代、姓名,诗的内容。 ②书写要求:写楷书,规范、端正、整洁。居中写,注意诗句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
【解答】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的全诗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全诗译文为: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面对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我忧愁难眠。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故答案为: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二、积累运用。(共1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5分)
2.(5分)阅读倡议。请根据拼音填写词语,倡议广大师生参与阅读节活动。
阅读可以qǐ dí  启迪  智慧,让人克服dǎn qiè  胆怯  ,克服lǎn duò  懒惰  ,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走进书籍的diàn táng  殿堂  ,用阅读lián jiē  连接  你我,jīn jīn yǒu wèi  津津有味  地读起来吧!让我们触摸文字脉搏,在阅读中lǐng lüè  领略  生活百态,读出shī qíng huà yì  诗情画意  的人生!
【解答】故答案为:
启迪 胆怯 懒惰 殿堂 连接 津津有味 领略 诗情画意
三、选择符合题意要求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小题,满分1分,每小题1分)
3.(1分)小吉发现来稿中常出现错别字,请帮她找出完全正确的一组。(  )
A.树梢 讯期 嗜好 同心胁力
B.黎明 隐蔽 煤碳 难以致信
C.崩塌 象征 烦锁 民不聊生
D.渔船 爱慕 辛酸 金碧辉煌
【解答】A.有误,汛期:洪水季节,江河定时性的水位上涨时期。故“讯期”的“讯”错误。同心协力:统一认识,共同努力。故“同心胁力”的“胁”错误。
B.有误,煤炭:即“煤”。植物残体经受不同程度的腐解转变而成的一种黑色或褐黑色固体可燃矿物物质。故“煤碳”的“碳”错误。难以置信:不容易相信。故“难以致信”的“致”错误。
C.有误,烦琐:繁杂琐碎。故“烦锁”的“锁”错误。
D.正确。
故选:D。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分,每小题1分)
4.(1分)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括号里最恰当的字、词用“√”标出。
地面上的水  被  (把 被)太阳晒着的时候, 吸收  (吸收 吸引)了热,变成了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  下降  (下调 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 飘  (飘 漂)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  聚  (分 聚)越多,就变成雨  或  (或 和)雪落下来。
——节选自《太阳》
【解答】根据所学课文《太阳》,选字、词填空为:《太阳》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故答案为:
被 吸收 下降 飘 聚 或
五、选择题(共1小题,满分1分,每小题1分)
5.(1分)借助事物表达的情感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野菊花展示着生命中个性顽强的一面,微黄地装扮着了无生机的冬景。野菊花,真是冬天里的一朵花。(发现野菊花的惊喜之情)
C.但是它(白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对白杨的赞美之情)
D.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解答】ACD.正确。
B.有误,“野菊花展示着生命中个性顽强的一面,微黄地装扮着了无生机的冬景。野菊花,真是冬天里的一朵花”,这里更多的是对野菊花顽强生命力的赞美,而非仅仅是发现野菊花的惊喜之情。
故选:B。
六、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32分)
6.(1分) 舐犊之情,血液骨肉流着挚爱。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这样几位父亲:许地山笔下的父亲,鼓励我们要像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  很有用  ;吴冠中笔下的《父爱之舟》,浓浓的父爱就体现在梦中那些难忘的场景和细节之中,父亲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万花筒里那  千变万化  的图案纹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还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那位严厉的父亲,截然不同的爱与表达:“写得不怎么样,但也不是  毫无希望  。”……不管是哪位父亲其实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
【解答】本题可结合所学课文内容进行填空。
许地山《落花生》中,父亲借花生告诉“我们”:“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并鼓励“我们”要像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吴冠中《父爱之舟》中提到“父亲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父亲看完“我”写的诗后评价“写得不怎么样,但也不是毫无希望。”
故答案为:
很有用 千变万化 毫无希望
7.(1分)近期,班上要开展“父母之爱”口语交际活动,表达自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在交际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本次交际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BC  (多选)
A.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B.尊重别人的观点
C.积极回应别人的发言
D.观点不同可以不尊重对方发言
【解答】在活动中应注意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积极回应别人的发言。
故选:ABC
8.(5分)下面的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请选一选。(填序号)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1)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C 
(2)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皲裂的手指数着。  B 
(3)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BD 
(4)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A 
【解答】(1)结合提示语“我想”可知,后面内容是对心理活动的描写。
(2)结合句中“掏”“数着”可知,为动作描写。
(3)结合“塞”可知,为动作描写,结合提示语“大声回答那个女人”可知,引号中的内容是语言描写。
(4)结合句中“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可知,是神态描写。
故答案为:
(1)C;
(2)B;
(3)BD;
(4)A。
9.(6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全都浸在桂花香里。 
(2)比较“新鲜”的不同意思,并根据不同意思用“新鲜”写句子。
形容新奇、稀罕: 今年暑假到农村去,听到很多新鲜事。 
形容(食物等)没有变质: 商店里,各种各样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散发着芳香。 
(3)蔺相如对秦王说:“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改为转述句)
 蔺相如对秦王说,如果秦王不答应,他就跟秦王同归于尽。 
(4)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明白了读书带来的乐趣是无穷的。(修改病句)
【解答】(1)考查了句式转换。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把“没有不”改为“全都”,去掉“的”。
(2)考查了造句。造句:①形容新奇、稀罕。②形容(食物等)没有变质。根据词语不同的意思造句即可。
(3)考查了改为转述句。把引号中的“您”改为“秦王”,“我”改为“他”,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
(4)考查了修改病句。缺少主语,在“明白了”前面加上“我”即可。
故答案为:
(1)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全都浸在桂花香里。
(2)今年暑假到农村去,听到很多新鲜事。
商店里,各种各样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散发着芳香。
(3)蔺相如对秦王说,如果秦王不答应,他就跟秦王同归于尽。
(4)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我明白了读书带来的乐趣是无穷的。
10.(10分)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中国诗词博大精深。诗词能叙事,林杰说:“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诗词能绘景,王之涣说:“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诗词能抒情,林升说:“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词能言志,陆游说:“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看到食堂里贴的名言“ 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  ”,我明白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3)《长相思》中,写词人因风雪交加而难以入眠,点明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4)本学期,我不仅被《搭石》中乡亲们  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  的美好品质感动,还从《父爱之舟》所讲述的平凡小事中感受到  父爱的伟大与深沉  。
【解答】(1)书写时要注意“丝”“流”“汴”“州”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要注意“粥”“念”“维”的正确写法。
(3)出自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全词: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意思是: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由此可知,写词人因风雪交加而难以入眠,点明思乡之情的句子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课文《搭石》作者(刘章)写了自己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每年汛期,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作者借摆搭石、走搭石来赞扬家乡人们之间美好的情感,赞扬那些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课文《父爱之舟》,一文围绕“父爱”这一中心,写出了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父爱的深深感谢。“父爱之舟”,既是指姑爹的渔船,也是指父亲的爱,两者已经融为一体。就是这一只小船,送“我”走到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关口,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深切期望和浓重的爱。平凡的语言,平凡的小事,却因父爱的伟大,使文章充满了魅力。
故答案为:
(1)穿尽红丝几万条 黄河入海流 直把杭州作汴州 王师北定中原日;
(2)一粥一饭 恒念物力维艰;
(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 父爱的伟大与深沉。
11.(5分)根据语境补充内容。
乐学,做一个会学习的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 智慧  ,句意: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
立志,做一个品行高洁的人。如《蝉》“ 居高声自远  , 非是藉秋风  。”只有这样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惜时,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天地转, 光阴迫  ”,我要  不饱食以终日  ,不弃功于寸阴。”
善思,《父爱之舟》围绕  父爱  这一中心,作者在梦境中回忆了生活的几个场景,表现了  父爱的伟大  ,表达了作者  对父亲的思念  和  对父亲的感激  之情。
【解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即诚实地承认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知:指智慧。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出自唐代虞世南的《蝉》,描绘了蝉高处鸣叫,声音远播的景象,体现了品行高洁的人,其言行举止自然会得到广泛认可。
“天地转,光阴迫”出自毛泽东的《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表达了时间流逝的紧迫感,呼吁人们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父爱之舟》以梦境为载体,回忆了作者与父亲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父亲对作者的深沉的爱,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故答案为:
智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光阴迫 不饱食以终日
父爱 父爱的伟大 对父亲的思念 对父亲的感激
12.(4分)我能看懂漫画。
(1)这两则漫画想表达的共同主题是  A 
A.呼吁当今社会的人们不要过于依赖手机。
B.科技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捷。
C.在马路上看手机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D.手机辐射对人们造成很大的伤害。
(2)描述第一幅漫画的内容。
 周末的时候,孩子们来到父母家团聚。饭桌上,只有母亲一个人忙活,其他人都在忙着看手机。 
(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依赖症形成普遍现象,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面对沉浸在手机世界里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请大家放下手机,关注一下周围的人,多一些交流与沟通,也就多一份理解与温暖。 
【解答】(1)考查了信息提取。从这两则漫画中可以看出,漫画想表达的共同主题是“呼吁当今社会的人们不要过于依赖手机”。
(2)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从漫画中可以看出,一家人吃饭都在看手机,只有妈妈在那里忙活。
(3)考查了看法建议。根据这一现象,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故答案为:
(1)A;
(2)周末的时候,孩子们来到父母家团聚。饭桌上,只有母亲一个人忙活,其他人都在忙着看手机。
(3)请大家放下手机,关注一下周围的人,多一些交流与沟通,也就多一份理解与温暖。
七、阅读理解。(共2小题,满分27分)
13.(13分)
《少年中国说(节选)》片段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第1自然段中用红日、河流、 潜龙  、 乳虎  、鹰隼、 奇花  、干将这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2)下列对第2自然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表达了作者对少年中国与天齐寿的祝福,以及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运的呼唤。
B.两个感叹句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感染力,读后使人心潮澎湃。
C.老年人都已老了,建设国家只能靠身强力壮的年轻人。
(3)第1自然段逢双句押韵,句式整齐,朗读时,要读出少年中国的  朝气蓬勃  。
(4)作为当代少年,为自己写一条座右铭吧,激励自己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短文中“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可知,短文用红日、河流、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这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短文中“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两个感叹句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感染力,读后使人心潮澎湃。表达了作者对少年中国与天齐寿的祝福,以及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运的呼唤。故选C。
(3)本题考查了朗读。结合短文中“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可知,第1自然段逢双句押韵,句式整齐,朗读时,要读出少年中国的朝气蓬勃。
(4)本题考查开放探究。结合自己对短文的理解,为自己写一条座右铭即可。如:少年当自强,树雄心,立壮志,报效祖国!
故答案为:
(1)潜龙 乳虎 奇花;
(2)C;
(3)朝气蓬勃;
(4)少年当自强,树雄心,立壮志,报效祖国!
14.(14分)对比阅读
(一)董永遇仙记
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①。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②,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③,但令妇为我织缣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注释]①收藏:埋葬。②服勤致力:出力干苦活。③必尔者:一定要这样的话。④缣(jiān):细绢。
(二)天仙配
相传玉帝有七个女儿,都深得玉帝的宠爱,其中最受宠的是活泼可爱的小妹妹七仙女。
这一天,七个姐妹外出玩耍。七仙女禁不住好奇心,悄悄地拨开云层偷看人间。这时,她看见一个年轻的庄稼人清瘦英俊的脸上流露着悲凄愁苦的神色。七仙女问大姐这是何许人,大姐告诉她:“妹妹,他叫董永。董永家境贫寒,为安葬刚刚去世的父亲,卖身去给地主傅员外当三年的长工。”
好心肠的七仙女不禁潸然泪下,她既同情董永悲苦的身世,也爱上了董永的忠厚、朴实,决定下凡嫁给董永。
在大姐的帮助下,七仙女瞒着玉帝来到凡间,和董永结为夫妇。结婚后,夫妻双双来到傅员外家上工。傅员外提出一个苛刻的条件——限定他们当天晚上织成十匹云锦。如果织得出来,三年长工改为百日;如果织不出来,三年之后还要再加三年。这却难不倒聪明能干的七仙女,她一口答应下来。
晚上,七仙女等董永睡熟后,在自己屋中点起一炷神香。顷刻之间,天上的姊妹们闻香赶来。这些灵巧的姑娘们都是天庭的织造能手,不到一夜工夫,她们就织出了十匹绚烂多彩的云锦。第二天,七仙女把云锦交给了傅员外。傅员外惊诧万分,可也没有办法,只好答应给董永减了工期。
一百天到了,董永和七仙女离开了地主家,他们高高兴兴地向家里走去。忽然,天空乌云翻滚、狂风大作,从乱云中下来一位怒气冲冲的天神,大声喝道:“七仙女私下凡尘,与凡人结为夫妻,玉帝龙颜大怒,传旨命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庭。如若不然,定派天兵天将前来捉拿,并将董永碎尸万段!”
幸福的美梦一下子破碎了。七仙女为了让丈夫免遭毒手,两人只好忍痛分离。七仙女哭着和董永约定:“来年碧桃开花日,槐荫树下把子交。”说罢,便随着天神上天去了。董永望着远去的妻子,哭得昏倒在地。
(1)为了把故事《天仙配》复述得更有意思,明明打算来点儿小创作,为故事增加情节,下列哪个情节不合适? B 
A.大姐是如何知道董永卖身葬父的。
B.董永知道七仙女要来帮助自己,就痛快地答应了傅员外的要求。
C.七仙女化作飞鸟来到天宫,叫姊妹们来到人间帮自己织云锦。
D.碧桃花开的时候,董永终于与分别一年的七仙女见面了。
(2)梳理这两则故事的情节,把下面导图补充完整。
(3)根据故事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两则故事中都对董永的家境做了介绍。  √ 
②故事“(一)”中的主人与故事“(二)”中的傅员外为同一人。  × 
③故事“(一)”中的妇人和故事“(二)”中的七仙女都有“能织”的手艺,都凭自身本事完成了承诺。  √ 
④故事“(一)”中的天帝和故事“(二)”中的玉帝的做法是相同的。  × 
(4)读故事“(一)”中的画“_______”句子,这句话与故事“(二)”中的情节“ 七仙女等董永睡熟后,在自己屋中点起一炷神香。顷刻之间,天上的姊妹们闻香赶来。这些灵巧的姑娘们都是天庭的织造能手,不到一夜工夫,她们就织出了十匹绚烂多彩的云锦  ”相对应。从中看出董永是一个  孝顺  、 忠厚老实  的人。
(5)这两篇文章描述的是同一个民间故事,结合你对民间故事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A.民间故事是口耳相传的,因此同一个故事可能有不同的版本。
B.民间故事中有感人的情节,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C.民间故事的结尾必须是悲剧性质的,这正好体现了古时老百姓生活得艰难。
D.民间故事往往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
(6)故事“(一)”中的结尾是“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请你展开想象,把这一情节写具体。
【解答】(1)本题考查对故事原有情节逻辑以及人物形象塑造的理解,判断新增情节是否契合故事整体风格与情节发展。在《天仙配》原本的故事设定里,七仙女是出于对董永的同情与爱,瞒着董永去请天上的姊妹们帮忙织云锦,以此来应对傅员外苛刻的要求,这样的情节体现出七仙女的善良、聪慧以及她对董永默默的付出。而如果增加“董永知道七仙女要来帮助自己,就痛快地答应了傅员外的要求”这一情节,首先不符合故事中七仙女不想让董永知晓自己仙家手段去帮忙的初衷,改变了七仙女独自承担、暗中相助的情节走向;其次也会让董永的形象变得好像是在利用七仙女的能力,破坏了董永原本忠厚、朴实的人设,与整个故事营造出的那种充满温情、略带神秘又感人至深的氛围不相匹配,所以这个情节不合适,答案选B。
(2)本题考查对两则故事主要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能力。对于《董永遇仙记》和《天仙配》这两则故事,开头都是“董永卖身葬父”,这是故事的起因。接下来在《董永遇仙记》里,董永守丧三年后“遇妇人愿为妻”,妇人跟着董永去见主人,然后“主人(提出)让妇人织缣百匹”的要求,妇人凭借自己的能力“织缣十日而毕”,完成要求后“妇人表明身份是织女,称天帝派她来助董永偿债”。在《天仙配》中,董永卖身葬父后遇到七仙女,七仙女与董永结为夫妇后去傅员外家上工,傅员外“提要求(限定当晚织成十匹云锦)”,之后“仙女(在姊妹们帮助下)织云锦完成要求”,最后出现“天神带走仙女”的情节。所以依次填入的情节为遇妇人愿为妻、主人(傅员外)提要求、仙女(妇人)织绢(云锦)完成要求、仙女(妇人)表明身份。
(3)①本题考查对两则故事内容细节的关注与把握能力。在《董永遇仙记》中提到“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说明了董永家境贫寒,没钱安葬父亲的状况;《天仙配》里也有“董永家境贫寒,为安葬刚刚去世的父亲,卖身去给地主傅员外当三年的长工”这样的表述,都对董永的家境做了介绍,所以该说法正确,应打“√”。②本题考查对两则故事中人物角色关联性的辨析能力。《董永遇仙记》里只是简单提及“主人”,并没有明确表明其身份等更多具体信息;而《天仙配》中明确指出是“地主傅员外”,从文本内容来看,没有足够依据能证明二者是同一个人,所以该说法错误,应打“×”。③本题考查对两则故事中关键情节及人物本领、行为的对比理解能力。在《董永遇仙记》中,妇人答应主人“能织”,然后“十日而毕”织出百匹缣,完成了承诺;《天仙配》里七仙女同样有着织云锦的本领,面对傅员外苛刻要求,在姊妹们帮助下织出十匹云锦,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所以该说法正确,应打“√”。④本题考查对两则故事中神仙角色做法及意图的分析能力。《董永遇仙记》里天帝是因为董永至孝,派织女来助董永偿债,是出于对董永孝行的认可与褒奖;而《天仙配》中玉帝是因为七仙女下凡与凡人结为夫妻而龙颜大怒,要强行把七仙女带回天庭,二者做法和出发点截然不同,所以该说法错误,应打“×”。
(4)本题考查对两则故事情节关联以及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故事“(一)”中画横线句子“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体现了董永即便处于奴仆身份,也要通过出力干活来报答主人恩情的想法和决心。与之对应的情节在故事“(二)”里是“七仙女等董永睡熟后,在自己屋中点起一炷神香。顷刻之间,天上的姊妹们闻香赶来。这些灵巧的姑娘们都是天庭的织造能手,不到一夜工夫,她们就织出了十匹绚烂多彩的云锦”,董永并不知道七仙女用仙家手段去完成傅员外的要求,他只是一心想着履行自己的长工职责,好好干活来回报傅员外。从这些情节可以看出董永是一个孝顺的人,因为他最初是为了安葬父亲才卖身;同时也是忠厚老实的人,他没有想着投机取巧,而是踏踏实实地想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偿债、去生活,所以填入相应情节后,能看出董永孝顺、忠厚老实的人物特点。
(5)本题考查对民间故事特点的全面理解能力。ABD.正确;C.有误,民间故事的结尾不一定必须是悲剧性质的,有很多民间故事结尾是美好的,比如一些夫妻团圆、好人得到好报之类的结局,民间故事的结局形式多样,主要是寄托着人们各种朴素的愿望,所以说结尾必须是悲剧性质的这种说法错误。故选:C。
(6)本题考查基于故事现有情节发挥想象进行细节描写的能力。在故事“(一)”结尾处,织女表明身份后“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要把这一情节写具体,可以从织女离去时的神态、动作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等方面去展开想象。比如先写织女“衣袂飘飘”,描绘出她衣服随风飘动的轻盈姿态,“周身渐渐泛起柔和的光芒,光芒越来越亮,竟似要与这日光争辉一般”,通过光芒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奇幻又神圣的氛围,显示出她仙家的不凡;接着写“她脚下缓缓升起一团云雾,那云雾起初如轻纱,而后越发浓郁,将她的身形慢慢托起”,细致刻画云雾的变化以及托起她的过程,让她的离去更具画面感;再描述“她朝着董永微微颔首,眼神中满是怜惜与不舍,却又带着几分决然”,从神态上体现出她对董永的感情以及不得不离去的无奈;最后“随着云雾不断升高,她的身影也越来越小,眨眼间便冲入云霄,消失在了那湛蓝的天际之中,独留董永呆立原地,痴痴地望着天空,眼中满是惊愕与怅惘,不知所在何方去寻那刚刚还在身边的妻子了”,通过对两人不同状态的描写,既展现出织女离去的彻底,也体现出董永的不舍与茫然,使得整个情节更加丰富生动,符合故事整体的奇幻风格,让读者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这一场景的凄美与无奈。(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B;
(2)遇妇人愿为妻 傅员外提要求 仙女织绢云锦完成要求 仙女表明身份;
(3)①√;②×;③√;④×;
(4)七仙女等董永睡熟后,在自己屋中点起一炷神香。顷刻之间,天上的姊妹们闻香赶来。这些灵巧的姑娘们都是天庭的织造能手,不到一夜工夫,她们就织出了十匹绚烂多彩的云锦;孝顺、忠厚老实;
(5)C;
(6)语毕,只见那妇人衣袂飘飘,周身渐渐泛起柔和的光芒,光芒越来越亮,竟似要与这日光争辉一般。她脚下缓缓升起一团云雾,那云雾起初如轻纱,而后越发浓郁,将她的身形慢慢托起。她朝着董永微微颔首,眼神中满是怜惜与不舍,却又带着几分决然。随着云雾不断升高,她的身影也越来越小,眨眼间便冲入云霄,消失在了那湛蓝的天际之中,独留董永呆立原地,痴痴地望着天空,眼中满是惊愕与怅惘,不知所在何方去寻那刚刚还在身边的妻子了。
八、习作与表达。(共1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0分)
15.(30分) 生活是一本无字大书,读它,你会发现处处有风景: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的愉悦是一道风景,埋头苦学的少年是一道风景,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是一道风景……请以“那是一道风景”为题,运用本学期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习作,要求情感真挚,内容具体,不少于400字。
写作提示:可以运用动静结合写景,也可以运用场景和细节描写写人或写事。
【解答】范文:
那是一道风景
风景,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是说一处地方好与坏而加上的一个修饰性词语,而我,却对它有着独特的见解,在我看来,风景就是指好人好事,好风景就应该留在心底珍藏,在我内心深处的某个脚落,也有一处风景充实着我的心灵。
那是一年春天,春花绽放,桃花,杜鹃花都争先恐后的开放,我高高兴兴地骑着爸爸买给我的自行车,毕竟是新手上路,还是有点紧张的,只见一部小轿车飞奔而来,这时的我早以吓的腿脚麻木,不知如何是好,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交警叔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我抱了过去。我的自行车被碾坏了,但幸亏人没事,我心里害怕极了,因为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这时,交警叔叔走过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朋友,骑车一定要注意安全。”我泪水不由自主地涌了出来,交警叔叔将那碾坏的自行车送到了修理店,不出10分钟,那自行车就修好了,这时交警叔叔对我说:“小朋友,车还你,下次出门一定要注意安全哦!”我骑着自行车,说了一声谢谢,看着交警叔叔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浓雾中。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故地重游,走到我依然熟悉的这条街上,一打听才知道那位交警叔叔已经去了外地,但我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交警叔叔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这道风景,将是我心中永远的记忆,时光消逝,记忆长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