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
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7分,每小题7分)
1.(7分)阅读倡议。请根据拼音填写词语,倡议广大师生参与阅读节活动。
阅读可以qǐ dí 智慧,让人克服dǎn qiè ,克服lǎn duò ,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走进书籍的diàn táng ,用阅读lián jiē 你我,jīn jīn yǒu wèi 地读起来吧!让我们触摸文字脉搏,在阅读中lǐng lüè 生活百态,读出shī qíng huà yì 的人生!
二、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共3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2分)
2.(2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家雀(qiǎo) 嫩茎(jīng) 溃败(guì)
B.宁(nìng)可 洞穴(xué) 即使(jì)
C.殷(yīng)切 分量(fèn) 违抗(wěi)
D.哄(hōng)堂大笑 成熟(shú) 角色(jué)
3.(2分)小吉发现来稿中常出现错别字,请帮她找出完全正确的一组。( )
A.树梢 讯期 嗜好 同心胁力
B.黎明 隐蔽 煤碳 难以致信
C.崩塌 象征 烦锁 民不聊生
D.渔船 爱慕 辛酸 金碧辉煌
4.(2分)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金碧辉煌 碧:翠绿色。
B.千真万确 确:确实。
C.寸草不生 寸:短小。
D.奇珍异宝 珍:珍惜。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5.(6分)句子训练营。
(1)根据“结实”的不同意思,分别用该词写一句话。
①指身体健壮:
②指物体坚固: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唐 宋 元 明 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3)把成语“怒气冲冲”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6.(14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1)黄昏的空中 ,更是乡居生活中的 。那是 ,而且具有生命了。
(2)鹰隼试翼 , ,矞矞皇皇。干将发硎, , ,地履其黄。
(3)孔子认为:学如不及, 。”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 , , 。
(4)诗中有画,诗中有情:王维用“明月松间照, ,描绘了明月朗照,泉水淙淙的画面;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期盼收复失地,他反复叮嘱儿子:“ , 。”张继用“ , 。”表达旅途中的满怀愁绪。
四、阅读鉴赏。(共3小题,满分32分)
7.(10分)
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
【选文一】河南省运动会,简称“省运会”,每四年一届,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是全省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综合性运动会。1959年4月26日,河南省第一届运动会开幕,至今已走过了十四届、六十多年的历程。
附:历届河南省运动会概况一览
【选文二】运动会会徽的设计,往往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主题明确:能反映运动会的核心主题或精神。
2.创新独特:能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3.图形元素:能融入和运动或举办地相关的特殊元素,宣传或传承文化。
【选文三】2023年8月18日晚,以“奋进河南新时代,健康中原更出彩”为主题,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暨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开幕。
作为本届省运会的重头戏,开幕式首次从室内转向室外,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应天门举办,以城市为背景、以遗址为舞台,通过场景化表演和全景式影像,呈现一场融合文体和旅游元素的多彩嘉年华。
(1)迄今为止,洛阳已分别在 年、 年和 年,成功举办 届河南省运动会。第十四届河南省运动会的主题是: ,开幕式的亮点是: 。
(2)【选文一】“_____”是 。
(3)如果请你重新为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设计会徽,你重点想突出的一个图形元素是什么?请结合【选文二】写一写,并说明理由。
8.(13分)小禺展示了一袋零食,并讲述了下面的故事。请读一读,完成题目。
枕下的零食
①在我幼年的时候,每天晚上临睡之前,父亲必在床前陪我们,讲故事给我们听,讲到我们睡眼蒙眬的时候,我们就说:“爸,我们要睡了,给我们留一点儿好吃的东西,明天早晨吃。”父亲总是微笑着点头答应。于是我们便抱着希望入睡。
②到了第二天早晨,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伸手向枕下摸。我们所摸到的多半是干果类的小零食——包括花生、核桃、杏干、柿饼、山楂片、脆枣等。虽然为数不多,但每天必定可以摸到。当我们摸到了父亲为我们放在枕下的这些零食时,心里立刻就充满了快乐,觉得生活是如此轻快、顺利,又如此光明、惬意。于是,我们嘻嘻哈哈地从床上跃起,又迅速地跑去洗漱,好赶快来享受这些小小的零食。
③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想,世上可能很少有人这样做。父母疼爱子女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宠溺子女也各有不同的程度,但像父亲这样,用如此有趣的方式来宠我们,却是少见的。
④那时,我们住在小镇上,那里不像现在的都市这样繁荣,只在离家约四五百米处,有一家小小的店铺,名叫“海家店”,那里是专卖零食的。除此之外,每到深夜,有来叫卖清水萝卜和糖葫芦的,有时也有卖兔子肉或五香花生的,这就是父亲给我们留在枕下的零食的来源了。当然,由于清水萝卜和糖葫芦不适合放在枕下,所以如果我们在枕下摸不到零食的话,大概会在离床头不远的橱柜上发现这两件漂亮而可口的食物。假如遇到冬天刮风下雪的坏天气,小贩们多半不会出来,那时父亲就必须跑到“海家店”去买了。
⑤北方的冬天很冷,特别是到了夜晚,经常刮着强风。那风呼啸着,发出哨子般的声音,所以我们叫它“哨子风”。有时下大雪,风雪交加,院中积雪盈尺,即使在这样的天气,父亲也仍不忽略我们的零食。我可以想象出他等我们睡了之后,穿起皮袍,戴上风帽,提着风灯,冒寒出去为我们买零食的样子。由于我们的零食充满变化,并非天天相同,所以我知道父亲常常是特地为我们出去买的。
⑥我猜想父亲这样做,可能不只是单纯为了疼爱我们,最主要是为了让我们自幼养成乐观的心态与对世界的信心。因为父亲经常逗我们说:“你许一个愿,试试看,只要你心诚,明天它就会成为真的。”然后他就问我们要许什么愿,小孩子会许什么愿呢?无非是吃的或玩的。
⑦在我们的童年里,一直觉得这世界是可爱的,人间是温暖的,亲情是可以信赖的,而希望是一定会达成的。父亲当年很守信用地逐天为我们准备一些可爱的小收获,在我们的生命中织入了光明积极的人生观……
[阅读链接]本文作者罗兰,原名靳佩芬。1948年,罗兰渴望多年的大学梦破灭。她没有意志消沉,考进“台湾广播电台”主持音乐及教育节目,开启她积极精彩人生。她的作品《罗兰小语》曾经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年热衷的“励志书”,充满关爱、光明、积极和温暖。
(1)请把小禺讲故事的提纲补充完整。
(1﹣3) →(4﹣5) →(6﹣7)父亲的影响
(2)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里。
①第⑤自然段“积雪盈尺”的意思是
A.积雪轻盈松软
B.积雪有数尺深
C.积雪足有一尺深
D.积雪厚实沉重
②第①自然段,关于父亲的描写方法是
A.心理与动作描写
B.语言与动作描写
C.神态与语言描写
D.神态与动作描写
③父亲在我枕头下放零食的原因是
A.父亲对我们的疼爱
B.故事已经讲完了
C.我们每天必定可以摸到零食
D.父亲可以满足我们任何愿望
④文章以《枕下的零食》为题,下面说法有误的是
A.“枕下的零食”贯穿全文
B.“枕下的零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C.父亲准备的零食全都放枕下
D.借“枕下的零食”表达了对父爱的感激
(3)在⑤自然段中用“_____”画出一处人物细节描写,并写下你的体会。
(4)结合短文和“阅读链接”,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的理解。
9.(9分)文言文阅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①,必有我师焉。择其善②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③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时习④之,不亦说⑤乎?
——《论语》
【注释】①行:行走。②善:好的。③故:旧的知识。④习:复习。⑤说:同“悦”,高兴。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中,“敏”的意思是 “耻”的意思是 。
(2)选出下面这句话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
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是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B.“温故而知新”和“学而时习之”都强调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时经常复习学过的内容可以令人感到高兴。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自己知道不知道,都要及时回答别人的问题。
(4)文中的哪句话让你有所启发?任选一句,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写一写。
五、习作。(共1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0分)
10.(30分)题目:我的 是
我的奶奶是“消防员”,因为她古道热肠,经常帮助别人解决邻里纠纷;我的爸爸是“森林之王”,因为他是护林员,视“树”如子;我的妈妈是“侦探”,因为我和爸爸做错了任何事她都能发现……我们熟悉的人真是各有特点!请你选一两件能突出这一特点的事件展示一下他的风采吧!别忘记先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哟!400字左右。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题号 2 3 4
答案 D D D
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7分,每小题7分)
1.(7分)阅读倡议。请根据拼音填写词语,倡议广大师生参与阅读节活动。
阅读可以qǐ dí 启迪 智慧,让人克服dǎn qiè 胆怯 ,克服lǎn duò 懒惰 ,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走进书籍的diàn táng 殿堂 ,用阅读lián jiē 连接 你我,jīn jīn yǒu wèi 津津有味 地读起来吧!让我们触摸文字脉搏,在阅读中lǐng lüè 领略 生活百态,读出shī qíng huà yì 诗情画意 的人生!
【解答】故答案为:
启迪 胆怯 懒惰 殿堂 连接 津津有味 领略 诗情画意
二、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共3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2分)
2.(2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家雀(qiǎo) 嫩茎(jīng) 溃败(guì)
B.宁(nìng)可 洞穴(xué) 即使(jì)
C.殷(yīng)切 分量(fèn) 违抗(wěi)
D.哄(hōng)堂大笑 成熟(shú) 角色(jué)
【解答】A.有误,“溃败”的“溃”应读作“kuì”。
B.有误,“即使”的“即”应读作“jí”。
C.有误,“殷切”的“殷”应读作“yīn”,“违抗”的“违”应读作“wéi”。
D.正确。
故选:D。
3.(2分)小吉发现来稿中常出现错别字,请帮她找出完全正确的一组。( )
A.树梢 讯期 嗜好 同心胁力
B.黎明 隐蔽 煤碳 难以致信
C.崩塌 象征 烦锁 民不聊生
D.渔船 爱慕 辛酸 金碧辉煌
【解答】A.有误,汛期:洪水季节,江河定时性的水位上涨时期。故“讯期”的“讯”错误。同心协力:统一认识,共同努力。故“同心胁力”的“胁”错误。
B.有误,煤炭:即“煤”。植物残体经受不同程度的腐解转变而成的一种黑色或褐黑色固体可燃矿物物质。故“煤碳”的“碳”错误。难以置信:不容易相信。故“难以致信”的“致”错误。
C.有误,烦琐:繁杂琐碎。故“烦锁”的“锁”错误。
D.正确。
故选:D。
4.(2分)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金碧辉煌 碧:翠绿色。
B.千真万确 确:确实。
C.寸草不生 寸:短小。
D.奇珍异宝 珍:珍惜。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奇珍异宝:珍异难得的宝物。珍:珍贵。
故选:D。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5.(6分)句子训练营。
(1)根据“结实”的不同意思,分别用该词写一句话。
①指身体健壮: 他的身体非常结实。
②指物体坚固: 这双鞋真结实。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
下至唐 、 宋 、 元 、 明 、 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3)把成语“怒气冲冲”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看着一地的狼藉,妈妈皱着眉头开始收拾,可当她发现床上的棉絮也被小狗撕扯得七零八落时,再也忍不住了,她咬牙切齿地冲我嚷道:“明天就把小狗送走,我再也不想看见它了。”
【解答】(1)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即可。
(2)一句话说完用句号;表示词语间的停顿用顿号;句子间的停顿用逗号。
(3)怒气冲冲:盛怒的样子。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故答案为:
(1)①他的身体非常结实。
②这双鞋真结实。
(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3)看着一地的狼藉,妈妈皱着眉头开始收拾,可当她发现床上的棉絮也被小狗撕扯得七零八落时,再也忍不住了,她咬牙切齿地冲我嚷道:“明天就把小狗送走,我再也不想看见它了。”
6.(14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1)黄昏的空中 偶见白鹭的低飞 ,更是乡居生活中的 一种恩惠 。那是 清澄的形象化 ,而且具有生命了。
(2)鹰隼试翼 风尘吸张 , 奇花初胎 ,矞矞皇皇。干将发硎, 有作其芒 , 天戴其苍 ,地履其黄。
(3)孔子认为: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 。”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 , 眼到 , 口到 。
(4)诗中有画,诗中有情:王维用“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描绘了明月朗照,泉水淙淙的画面;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期盼收复失地,他反复叮嘱儿子:“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张继用“ 月落乌啼霜满天 , 江枫渔火对愁眠 。”表达旅途中的满怀愁绪。
【解答】(1)出自郭沫若的散文《白鹭》。《白鹭》以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白鹭的生态特征,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隐晦地借孤独而优美的白鹭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
(2)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和进取精神。
(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出自《论语 泰伯》,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出自南宋朱熹的《训学斋规》,强调了读书时要用心、用眼看、用口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南宋陆游的《示儿》,全诗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之情。“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全诗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表达了作者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情思。
故答案为:
(1)偶见白鹭的低飞 一种恩惠 清澄的形象化;
(2)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 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
(3)犹恐失之 谓心到 眼到 口到;
(4)清泉石上流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四、阅读鉴赏。(共3小题,满分32分)
7.(10分)
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
【选文一】河南省运动会,简称“省运会”,每四年一届,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是全省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综合性运动会。1959年4月26日,河南省第一届运动会开幕,至今已走过了十四届、六十多年的历程。
附:历届河南省运动会概况一览
【选文二】运动会会徽的设计,往往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主题明确:能反映运动会的核心主题或精神。
2.创新独特:能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3.图形元素:能融入和运动或举办地相关的特殊元素,宣传或传承文化。
【选文三】2023年8月18日晚,以“奋进河南新时代,健康中原更出彩”为主题,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暨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开幕。
作为本届省运会的重头戏,开幕式首次从室内转向室外,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应天门举办,以城市为背景、以遗址为舞台,通过场景化表演和全景式影像,呈现一场融合文体和旅游元素的多彩嘉年华。
(1)迄今为止,洛阳已分别在 1986 年、 2010 年和 2023 年,成功举办 三 届河南省运动会。第十四届河南省运动会的主题是: 奋进河南新时代,健康中原更出彩 ,开幕式的亮点是: 从室内转向室外,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应天门举办,以城市为背景、以遗址为舞台,通过场景化表演和全景式影像,呈现一场融合文体和旅游元素的多彩嘉年华 。
(2)【选文一】“_____”是 指出河南省第一届运动会开幕至今走过的历程 。
(3)如果请你重新为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设计会徽,你重点想突出的一个图形元素是什么?请结合【选文二】写一写,并说明理由。
我重点想突出的一个图形元素是:能融入和运动或举办地相关的特殊元素,宣传或传承文化。理由是:让全国乃至世界了解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增加旅游元素。
【解答】(1)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通读【选文一】,从历届河南省运动会概况一览表内容可知,本题应填空为:迄今为止,洛阳已分别在1986年、2010年和2023年,成功举办三届河南省运动会。第十四届河南省运动会的主题是:奋进河南新时代,健康中原更出彩,开幕式的亮点是:从室内转向室外,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应天门举办,以城市为背景、以遗址为舞台,通过场景化表演和全景式影像,呈现一场融合文体和旅游元素的多彩嘉年。
(2)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通读【选文一】可知,文中的“1959年4月26日,河南省第一届运动会开幕,至今已走过了十四届、六十多年的历程”这句话,是指出河南省第一届运动会开幕至今走过的历程。
(3)考查实践作业。如果让我重新为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设计会徽,我重点想突出的一个图形元素是:能融入和运动或举办地相关的特殊元素,宣传或传承文化。理由是:让全国乃至世界了解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增加旅游元素。
故答案为:
(1)1986 2010 2023 三 奋进河南新时代,健康中原更出彩 从室内转向室外,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应天门举办,以城市为背景、以遗址为舞台,通过场景化表演和全景式影像,呈现一场融合文体和旅游元素的多彩嘉年;
(2)指出河南省第一届运动会开幕至今走过的历程;
(3)我重点想突出的一个图形元素是:能融入和运动或举办地相关的特殊元素,宣传或传承文化。理由是:让全国乃至世界了解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增加旅游元素。
8.(13分)小禺展示了一袋零食,并讲述了下面的故事。请读一读,完成题目。
枕下的零食
①在我幼年的时候,每天晚上临睡之前,父亲必在床前陪我们,讲故事给我们听,讲到我们睡眼蒙眬的时候,我们就说:“爸,我们要睡了,给我们留一点儿好吃的东西,明天早晨吃。”父亲总是微笑着点头答应。于是我们便抱着希望入睡。
②到了第二天早晨,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伸手向枕下摸。我们所摸到的多半是干果类的小零食——包括花生、核桃、杏干、柿饼、山楂片、脆枣等。虽然为数不多,但每天必定可以摸到。当我们摸到了父亲为我们放在枕下的这些零食时,心里立刻就充满了快乐,觉得生活是如此轻快、顺利,又如此光明、惬意。于是,我们嘻嘻哈哈地从床上跃起,又迅速地跑去洗漱,好赶快来享受这些小小的零食。
③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想,世上可能很少有人这样做。父母疼爱子女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宠溺子女也各有不同的程度,但像父亲这样,用如此有趣的方式来宠我们,却是少见的。
④那时,我们住在小镇上,那里不像现在的都市这样繁荣,只在离家约四五百米处,有一家小小的店铺,名叫“海家店”,那里是专卖零食的。除此之外,每到深夜,有来叫卖清水萝卜和糖葫芦的,有时也有卖兔子肉或五香花生的,这就是父亲给我们留在枕下的零食的来源了。当然,由于清水萝卜和糖葫芦不适合放在枕下,所以如果我们在枕下摸不到零食的话,大概会在离床头不远的橱柜上发现这两件漂亮而可口的食物。假如遇到冬天刮风下雪的坏天气,小贩们多半不会出来,那时父亲就必须跑到“海家店”去买了。
⑤北方的冬天很冷,特别是到了夜晚,经常刮着强风。那风呼啸着,发出哨子般的声音,所以我们叫它“哨子风”。有时下大雪,风雪交加,院中积雪盈尺,即使在这样的天气,父亲也仍不忽略我们的零食。我可以想象出他等我们睡了之后,穿起皮袍,戴上风帽,提着风灯,冒寒出去为我们买零食的样子。由于我们的零食充满变化,并非天天相同,所以我知道父亲常常是特地为我们出去买的。
⑥我猜想父亲这样做,可能不只是单纯为了疼爱我们,最主要是为了让我们自幼养成乐观的心态与对世界的信心。因为父亲经常逗我们说:“你许一个愿,试试看,只要你心诚,明天它就会成为真的。”然后他就问我们要许什么愿,小孩子会许什么愿呢?无非是吃的或玩的。
⑦在我们的童年里,一直觉得这世界是可爱的,人间是温暖的,亲情是可以信赖的,而希望是一定会达成的。父亲当年很守信用地逐天为我们准备一些可爱的小收获,在我们的生命中织入了光明积极的人生观……
[阅读链接]本文作者罗兰,原名靳佩芬。1948年,罗兰渴望多年的大学梦破灭。她没有意志消沉,考进“台湾广播电台”主持音乐及教育节目,开启她积极精彩人生。她的作品《罗兰小语》曾经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年热衷的“励志书”,充满关爱、光明、积极和温暖。
(1)请把小禺讲故事的提纲补充完整。
(1﹣3) 父亲在“我们”的枕下放零食 →(4﹣5) 父亲为“我们”买零食 →(6﹣7)父亲的影响
(2)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里。
①第⑤自然段“积雪盈尺”的意思是 C
A.积雪轻盈松软
B.积雪有数尺深
C.积雪足有一尺深
D.积雪厚实沉重
②第①自然段,关于父亲的描写方法是 D
A.心理与动作描写
B.语言与动作描写
C.神态与语言描写
D.神态与动作描写
③父亲在我枕头下放零食的原因是 D
A.父亲对我们的疼爱
B.故事已经讲完了
C.我们每天必定可以摸到零食
D.父亲可以满足我们任何愿望
④文章以《枕下的零食》为题,下面说法有误的是 C
A.“枕下的零食”贯穿全文
B.“枕下的零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C.父亲准备的零食全都放枕下
D.借“枕下的零食”表达了对父爱的感激
(3)在⑤自然段中用“_____”画出一处人物细节描写,并写下你的体会。
那风呼啸着,发出哨子般的声音。有时下大雪,风雪交加,院中积雪盈尺,即使在这样的天气,父亲也仍不忽略我们的零食。我可以想象出他等我们睡了之后,穿起皮袍,戴上风帽,提着风灯,冒寒出去为我们买零食的样子。
此处是“我们”对父亲冒寒外出为“我们”买零食的细节描写,从外貌、动作、环境描写,可体会到父亲对“我们”的爱。
(4)结合短文和“阅读链接”,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的理解。
父亲以放零食到枕头下这种有趣的方式来宠爱我们,让我们觉得世界的可爱。父亲的疼爱给了我们快乐,在一家人的快乐中我们想到人间的温暖;而父亲不管天气怎样恶劣,都要实现我们的愿里,培养了我们亲情可以信赖,希望可以达成的人生观。正是在父亲的教育下作者由来积极精彩的人生,写出了充满关爱、光明、积极和温暖的《罗兰小语》。
【解答】(1)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通读(1﹣3)段,可知文中回忆的事件是父亲在“我们”的枕下放零食;阅读(4﹣5)段可知主要是回忆了父亲为“我们”买零食的故事;(6﹣7)段写出了父亲这样做对“我们”的人生观的影响。
(2)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①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积雪盈尺:地面上的雪堆积得非常厚,深度足有一尺。故选C。②考查了描写方法。从第一段描写父亲的句子“父亲总是微笑着点头答应。”中的“微笑”是对父亲的神态描写;从“点头”可以知道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故选D。③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我猜想父亲这样做,可能不只是单纯为了疼爱“我们”,最主要是为了让“我们”自幼养成乐观的心情与对世界的信心”“在我们的童年里,一直觉得这世界是可爱的,人间是温暖的,亲情是可以信赖的,而希望是一定会达成的”可知:父亲在我枕头下放零食的原因是父亲可以满足我们任何愿望。故选D。④考查对标题的理解。文章以《枕下的零食》为题,通过回忆父亲给我们枕下放零食的事情,表现了一位父亲独特的父爱。“枕下的零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贯穿全文。故说法错误的是C父亲准备的零食全都放枕下。故选C。
(3)考查了细节描写。第五自然段“那风呼啸着,发出哨子般的声音。有时下大雪,风雪交加,院中积雪盈尺,即使在这样的天气,父亲也仍不忽略我们的零食。我可以想象出他等我们睡了之后,穿起皮袍,戴上风帽,提着风灯,冒寒出去为我们买零食的样子。”是对父亲冒寒外出为“我们”买零食的细节描写。此处从外貌、动作、环境描写,可体会到父亲对“我们”的爱。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我们从父亲的做法收获了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爸爸对我们的教育是讲究方法的,是以特有的方式潜移默化渗透的。爸爸对我们的教育过程是长期的,他一直这样爱我们。正是在父亲的教育下作者拥有了积极精彩的人生,写出了充满关爱、光明、积极和温暖的《罗兰小语》。
故答案为:
(1)父亲在“我们”的枕下放零食 父亲为“我们”买零食;
(2)①C ②D ③D ④C;
(3)那风呼啸着,发出哨子般的声音。有时下大雪,风雪交加,院中积雪盈尺,即使在这样的天气,父亲也仍不忽略我们的零食。我可以想象出他等我们睡了之后,穿起皮袍,戴上风帽,提着风灯,冒寒出去为我们买零食的样子。
此处是“我们”对父亲冒寒外出为“我们”买零食的细节描写,从外貌、动作、环境描写,可体会到父亲对“我们”的爱;
(4)父亲以放零食到枕头下这种有趣的方式来宠爱我们,让我们觉得世界的可爱。父亲的疼爱给了我们快乐,在一家人的快乐中我们想到人间的温暖;而父亲不管天气怎样恶劣,都要实现我们的愿里,培养了我们亲情可以信赖,希望可以达成的人生观。正是在父亲的教育下作者由来积极精彩的人生,写出了充满关爱、光明、积极和温暖的《罗兰小语》。
9.(9分)文言文阅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①,必有我师焉。择其善②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③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时习④之,不亦说⑤乎?
——《论语》
【注释】①行:行走。②善:好的。③故:旧的知识。④习:复习。⑤说:同“悦”,高兴。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中,“敏”的意思是 天资聪明 “耻”的意思是 以……为耻 。
(2)选出下面这句话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 B
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是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B.“温故而知新”和“学而时习之”都强调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时经常复习学过的内容可以令人感到高兴。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自己知道不知道,都要及时回答别人的问题。
(4)文中的哪句话让你有所启发?任选一句,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写一写。
【解答】(1)考查字词解释。根据译文可知,敏:天资聪明;耻:以……为耻。
(2)考查朗读节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故朗读节奏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故选B。
(3)考查内容理解。ABC正确,D有误。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态度要诚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能不懂装懂,随便回答别人的问题。故选D。
(4)考查扩展延伸。结合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语句通顺,合理即可。示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给我的启发最深,这句话告诉我在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不能有任何的虚假,不能不懂装懂。
故答案为:
(1)天资聪明 以……为耻;
(2)B;
(3)D;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给我的启发最深,这句话告诉我在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不能有任何的虚假,不能不懂装懂。
五、习作。(共1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0分)
10.(30分)题目:我的 是
我的奶奶是“消防员”,因为她古道热肠,经常帮助别人解决邻里纠纷;我的爸爸是“森林之王”,因为他是护林员,视“树”如子;我的妈妈是“侦探”,因为我和爸爸做错了任何事她都能发现……我们熟悉的人真是各有特点!请你选一两件能突出这一特点的事件展示一下他的风采吧!别忘记先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哟!400字左右。
【解答】范文:
我的爸爸是工作狂
叮铃铃闹钟响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妈妈做好了早餐,疲惫不堪的爸爸说:“让我多睡一会儿,昨天因为工作只睡了两小时。”说完爸爸又开始呼呼大睡了。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伴随着好听的音乐,爸爸的老板打来了电话,他起床去工作了。我的爸爸,他是一名货车司机,有时候为了赶货,要连夜开车,几乎常年在外奔波。
一天早上,我刚背好书包准备去上学,突然,一个人闯入了家中,只见他黑眼圈,像只大熊猫,皮肤黝黑,我疑惑地问妈妈:“这个人是谁啊?”“这是你的爸爸呀。”啊?爸爸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啦?紧接着,爸爸饭都没吃,脸也没洗,一股脑跑到床上,3、2、1,呼……巨大的鼾声像咆哮的狮子,爸爸这是多少天没睡觉呀。6小时、12小时、24小时,爸爸还在睡。
终于过了一天半的时候,爸爸醒了,他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挠了挠快要飞上天的头发,接着随便扒拉了几口饭,又奔向他的工作岗位了,留下的只有他那忙碌的背影。
望着爸爸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爸爸工作这么疯狂,其实是为了这个家,为了省钱,他只能吃点咸菜,煮点泡面凑活,每天不分昼夜地穿梭于公路上,睡觉时间很少,而且经常黑白颠倒。
我的爸爸,他就是个工作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