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纺织面料 课件+教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14. 纺织面料 课件+教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首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8-25 18:11:28

文档简介

14. 纺织面料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了解几种常见的纺织面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各种纺织面料特点的观察比较活动,初步建构面料某些特点(如耐磨性)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如实进行口头描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小组合作意识、推崇实证意识;做事之前统筹安排的意识;
2.初步感受中国古代丝织业的辉煌,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
2学情分析
本课的对象是五年级学生。
(一)从认知结构上看:
我在讲《纺织面料》之前,请同学做了一份思维导图,你对纺织面料的认识和了解,把它画在我们的记录纸上。
通过前测发现由于纺织面料在日常生活的服饰、居室等方面广泛应用,所以一些面料的名称学生很熟悉。例如丝绸和棉布,但是不同面料到底各是什么样子?它们的由来以及它们的应用等等不能系统地说清楚。这些问题“衣来伸手”的孩子并没有机会认真观察、思考过。而对面料中最常见的合成纤维面料和人造纤维面料更是一概不知。而且学生提出了想了解:纺织面料分为哪几类,什么是纺织面料?面料有哪些性质等。
(二)从学习能力上看:
他们从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学习科学课,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自然知识和学习方法,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思维很活跃,并且乐于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已经初步具有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合作学习的基础。
他们具备了开展对比实验的方法和能力,自己设计实验及动手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应继续强化训练。本课纺织面料面料耐磨性的实验,是较复杂的比实验,除了面料不同外,诸如摩擦物(砂纸)、摩擦力度、摩擦次数和速度、摩擦的区域等都要尽可能保持相同。所以对学生加强实验合理性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也将为鉴定其他材料的活动打下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各种纺织面料特点的观察比较活动,初步建构面料某些特点(如耐磨性)的概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看看这些小朋友穿的衣服除了大小、颜色、款式和图案不同以外,还有什么不同?(面料不同)
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面料吗?(做衣服鞋帽等的面儿用的料子,用来贴在物体表面的材料)。这些面料看着平常,里面的学问可多着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参观面料展销会,去学习纺织面料。(板书课题:纺织面料)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视频,尤其是小朋友的服装,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2【讲授】(一)用感官认识不同面料
(一)用感官认识不同面料。
1.展销会上一进大门就可以看到四个展厅,棉质面料展厅、麻质面料展厅、丝绸面料展厅、皮毛面料展厅。
2.每个展厅都为我们准备了实物,以小组为单位,打开袋子,大家看看是什么?猜一猜:这些物品是用什么面料制作的?(板书:棉质,麻质,丝绸,毛质 皮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整个课堂围绕参观面料展厅展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从第1小组开始快速地汇报一下物品的名称和你们的猜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猜想,产生质疑,为后面研究做铺垫。】
4.他们到底是用什么面料制作的?都有什么特点?为了更多的了解他们,我们可以利用什么方法对他们进行观察?(板书:感官观察)大家看这是学习报告单1,(出示幻灯片)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一看、二摸、三揉、四吹的观察方法对面料进行观察,把观察结果写在报告单上,对不能确定地可以查阅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导学卡,把你的找到的答案可以用红色的笔画在上面,导学卡上附有样品和原材料,大家可以充分利用。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利用感官,直接观察面料的表面特点,教给学生观察和自主学习的方法。】
5.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学习报告单1中。
6.交流、汇报、评价:
汇报时请记录员展示记录表,汇报员负责汇报,操作员负责展示实物。观察员负责贴导学卡。
【设计意图:在汇报时,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任务,再一次体现小组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小组汇报完,会请同学们提出意见和建议,这就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7.老师给大家找了一段棉花纺织的视频。
【设计意图:引入视频,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棉花是如何被纺织成布的,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8.刚才同学们对袋子中的物品进行了观察,老师这也有一个袋子,它是由什么面料制作的呢?(出示幻灯)(板书合成纤维 和人造纤维)
我们的运动服就是用合成纤维制作的。出示幻灯介绍并展示。
9.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识别面料的小窍门,例如在衣服的里侧有一个小标签,上面标有面料的成分。
【设计意图:通过前测发现学生对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不理解,所以老师这里利用图片和讲解的方法和学生一起学习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的知识,同时教给学生如何辨别面料的成分的方法。】
10.我们来回顾一下各种面料的名称和原材料。
11.我们能不能将面料按原材料不同进行分类呢?
【设计意图:在复习回顾面料的名称和原材料的同时思考如何给他们分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2.棉质,麻质,丝绸,毛质 皮质面料都是由动植物等天然物质加工而成的,因此我们称之为“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都属于化学纤维。
13..小结: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纺织面料种类很多,广泛用于人们的穿着和日用品。
活动3【讲授】(二)用实验研究面料
1.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面料的特点利用感官来观察,但有些特点,不能利用直接观察的方法就能发现,比如面料的吸水性、耐磨性。(板书:吸水性、耐磨性)你们认为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搞清楚、弄明白。(板书:实验)所以展销会还有科学实验区,让我们可以亲自去探究。
【设计意图:将观察比较活动进行了梯度设计。补充了先利用感官直接观察面料的活动,再过渡至通过实验的方法间接观察面料。使学生亲历了一次相对完整的认识事物的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在这里,我舍弃了面料纤维强度的实验,和吸水性的实验选择了耐磨性实验,因为面料强度实验操作难度大,将挤占学生观察、比较、思考的时间。吸水性实验已经在《纸张》一课重点研究过纸张吸水性的特点,所以我只选择了耐磨性的实验。】
2.什么是耐磨性,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3.下面我们对棉质、丝绸和麻质面料进行研究,你们猜猜这三种面料耐磨性可能有什么不同?理由是什么?”
【设计意图:我精心挑选了对棉质、丝绸和麻质三种面料进行耐磨性的研究,因为他们的差异性很大,便于学生比较、判断。】
4.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进行实验?你打算实验时怎样做才能更公平合理?如何判断实验结果?
5.摩擦的区域要一样,摩擦的力度要一样,摩擦的速度要一样,摩擦的次数要一样。画出轮廓做好标记。
【设计意图:注重引导学生在开展探究活动前明确干什么和怎么干,问题的提出,激起学生的头脑风暴,注重考虑对比试验的合理性,对于培养学生的求证意识很重要。】
6.学生实验。
7.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做好观察记录,贴好实物,作为有力的“证据”,培养学生交流汇报的能力。】
活动4【讲授】(三)面料专家
1.展销会特别欢迎大家,特别布置了一个展台提出了一些问题,大家可以积极抢答,争当面料专家。
2.丝绸、麻质和棉质面料,你知道在这些面料中哪些是中国自古就有的吗?
3.提到丝绸,你们是不是很熟悉呀?
丝绸是我国最早发明应用的,在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种桑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丝绸不仅是一种服装面料,同时也代表中国古代的文明和服饰文化。
(板书:历史悠久)
你感觉怎么样?(特别自豪)
【设计意图:进行德育渗透,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4..你们知不知道古代有一条与丝绸有关的路?什么称作丝绸之路?因为在这条道路上,主要的贸易物品是丝绸。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丝绸之路的视频。(出示视频)
5.小结:广交朋友,互通有无,彼此学习,友好往来(板书:友好往来),中华民族热情友善的特质古来有之,丝绸之路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板书:文化交流)。也是通过这条丝绸之路,从唐代棉花引进了中国,有了棉花种植。
6.中国的棉花原产于印度。
7.6000多年前人们把野生麻的杆撕开捻成线,织成麻布做麻衣。
古时用麻织成的叫“布”。用丝织成的叫“帛”(bó)
8.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汉朝,假如没有丝绸之路会怎样?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如果没有丝绸之路我们的丝绸也不会这样精美,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
活动5【讲授】三、小结
(一)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学了吗?老师想考考大家。
(二)这次参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同学们认识了面料的很多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面料的工艺更加精美,性能更加广泛,希望同学们将来真的成为面料专家去研究新型布料推广到全世界。
课件16张PPT。纺织面料 衣服除了大小、颜色、款式和图案不同以外,还有什么不同? 感官观察利用导学卡
画出重点词合成纤维把石油、天然气进行处理,喷成丝,可以得到合成纤维,可以制成锦纶、涤纶、腈(jīng)纶特点耐磨结实、色彩鲜艳、质地柔软

用途制作各类服装。
冬季外衣、雨衣、运动衣…… 。人造纤维将农副产品的肥料,如甘蔗渣、芦苇等经过化学处理后,得到人造纤维,再制成人造棉、人造丝、人造毛。实验研究耐磨性用什么方法进行试验?
怎样做更合理?
如何判断实验结果?对比试验
1、摩擦的区域一样。
2、摩擦的力度一样。
3、摩擦的速度一样。
4、摩擦的次数一样。
洞的破损程度
面料专家丝绸面料
麻质面料
棉质面料中国自古就有的?丝绸面料中国古代的文明和服饰文化寻 访 “ 丝 绸 之 路 ”棉质面料
中原地区的棉花原产于印度。
古代,在花园里被作为“花”来观赏。
麻质面料
6000多年前人们把野生麻的杆撕开捻成线,织成麻布做麻衣。
古时用麻织成的叫“布”。用丝织成的叫“帛”(bó)时光隧道回到汉朝,假如没有丝绸之路会怎样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