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26 15:0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练习(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A. 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
A. 一天
B. 一个月
C. 一年
D. 一小时
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 昼夜交替
B. 太阳东升西落
C. 四季变化
D. 时间差异
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倾斜角度大约是( )。
A. 23.5°
B. 66.5°
C. 90°
D. 0°
北半球夏季时,太阳直射在( )。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南回归线
D. 北极圈
下列关于四季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B. 四季变化与地轴倾斜有关
C. 世界各地的四季变化都相同
D. 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是( )。
A. 正圆形
B. 椭圆形
C. 正方形
D. 三角形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北半球可能是( )。
A. 春季或秋季
B. 夏季
C. 冬季
D. 无法确定
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
B. 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有夹角
C. 地球公转是四季形成的主要原因
D. 地球公转时,地轴指向不断变化
南半球的冬季是北半球的(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下列证据中,不能证明地球在公转的是( )。
A. 四季变化
B. 恒星的周年视差
C. 昼夜交替
D.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球公转时,地轴的指向是( )。
A. 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 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C. 始终指向太阳
D. 无固定方向
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下列关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直射点固定在赤道上
B.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C. 太阳直射点只在北半球移动
D. 太阳直射点移动与地球自转有关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不包括( )。
A. 四季更替
B. 昼夜长短变化
C. 太阳直射点移动
D. 昼夜交替
二、判断题(对的填 “T”、错的填 “F”)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365 天。( )
四季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倾斜方向不变。( )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冬季。( )
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正圆形。( )
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了地球在公转。( )
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倾斜角度会发生变化。( )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 )
四季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 )
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
北半球夏季时,白天时间比黑夜长。(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是由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引起的。( )
地球离太阳近时是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冬季。( )
三、填空题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 )不停地( ),公转的方向是( ),周期是( )。
四季变化是由地球的( )和( )共同作用形成的。
太阳直射点在( )和( )之间来回移动,当太阳直射( )时,北半球是夏季;当太阳直射( )时,北半球是冬季。
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倾斜角度约为( ),且始终指向( )附近。
北半球的四季包括( )、( )、( )、( ),它们依次交替出现。
四、简答题
简述地球公转的特点及其产生的自然现象。
为什么会产生四季变化?请结合地球的运动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说明原因。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B 解析: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这是基本的天文常识,所以选 B。
C 解析:地球公转一周约为一年(365 天左右),所以选 C。
C 解析: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的结果,A、B、D 是地球自转引起的,所以选 C。
A 解析: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角度约为 23.5°,所以选 A。
B 解析:北半球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选 B。
C 解析:不同地区四季变化不同(如热带无明显四季),C 说法错误,其他选项正确,所以选 C。
B 解析: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不是正圆形,所以选 B。
A 解析:太阳直射赤道时,北半球可能是春分(春季)或秋分(秋季),所以选 A。
D 解析:地球公转时地轴指向不变(北极星附近),D 说法错误,其他选项正确,所以选 D。
B 解析: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半球冬季对应北半球夏季,所以选 B。
C 解析: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引起的,不能证明公转,A、B、D 能证明,所以选 C。
A 解析: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选 A。
B 解析:北半球冬季时,南半球是夏季,澳大利亚在南半球,所以选 B。
B 解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A、C、D 说法错误,所以选 B。
D 解析: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不是公转产生的,所以选 D。
二、判断题
T 解析: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该说法正确。
T 解析:地球公转一周约 365 天,即一年,该说法正确。
F 解析: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引起的,不是自转,该说法错误。
T 解析: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且方向不变,该说法正确。
F 解析: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夏季,该说法错误。
T 解析: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这是公转和地轴倾斜的结果,该说法正确。
F 解析: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不是正圆形,该说法错误。
T 解析:恒星周年视差是地球公转的有力证据,该说法正确。
F 解析: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角度不变(约 23.5°),该说法错误。
T 解析:太阳直射赤道时(春分、秋分),全球昼夜平分,该说法正确。
T 解析:太阳直射点移动导致四季变化,该说法正确。
F 解析: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该说法错误。
T 解析:北半球夏季白天长、黑夜短,该说法正确。
T 解析: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导致太阳直射点移动,该说法正确。
F 解析:四季变化主要与太阳直射角度有关,与日地距离关系不大,该说法错误。
三、填空题
太阳;公转;自西向东;一年(或 365 天左右) 解析:地球公转的中心、方向和周期,公转围绕太阳进行。
公转;地轴倾斜 解析:四季形成的两大原因,缺一不可。
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解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及与北半球季节的关系。
23.5°;北极星 解析:地轴倾斜角度及指向,这是四季形成的关键。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解析:北半球四季的名称及交替顺序。
四、简答题
地球公转的特点:(1)方向是自西向东;(2)轨道是椭圆形;(3)公转时地轴倾斜(角度约 23.5°),且倾斜方向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4)周期约为一年(365 天)。产生的自然现象:(1)四季更替;(2)昼夜长短变化;(3)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4)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5)恒星的周年视差。
解析:从方向、轨道、地轴状态、周期总结公转特点,列举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全面准确。
四季变化的原因: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倾斜且方向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夏至),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多,气温高,为夏季;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冬至),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为冬季;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春分、秋分),北半球获得的热量适中,为春季或秋季。由于南北半球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相反,所以南北半球的季节也相反。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移动,使得同一地区不同季节获得的太阳能量不同,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
解析:从地球公转、地轴倾斜、太阳直射点移动三者的关系说明四季形成的原因,逻辑清晰,因果关系明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