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第一章单元培优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第一章单元培优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8 09:4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第一章单元培优练习题
题型1 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问题
1.(25-26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集合中的元素个数为( )
A.3 B.4 C.5 D.6
2.(24-25高一上·北京·期中)已知集合,若中恰有2个元素,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24-25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已知为非零实数,代数式的值所组成的集合是,则中元素个数为 .
4.(24-25高一上·上海·单元测试)已知为一个数集,集合.
(1)设,求集合A的元素个数;
(2)设,证明:若,则.
5.(24-25高一上·江苏镇江·阶段练习)已知集合.
(1)当时,中只有一个元素,求的值;
(2)当时,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的取值范围.
题型2 根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求参数
1.(24-25高一上·江西萍乡·期末)已知集合,若,则a的值可能为( )
A.,3 B. C.,3,8 D.,8
2.(24-25高一上·安徽·阶段练习)已知集合,若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24-25高一上·山东·期中)设集合,,已知且,则a的取值集合为 .
4.(24-25高一·江苏·课后作业)已知集合中有三个元素:,,,集合中也有三个元素:0,1,.
(1)若,求实数的值;
(2)若,求实数的值.
5.(24-25高一上·四川内江·期中)已知集合.
(1)若,求的值;
(2)若中只有一个元素,求的取值范围;
(3)若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的取值范围.
题型3 有限集合子集、真子集的确定
1.(24-25高一上·广西南宁·阶段练习)设,,若,求实数组成的集合的子集个数有( )个
A.2 B.4 C.6 D.8
2.(24-25高一上·北京通州·期中)设集合为非空集合,且,若,则,满足上述条件的集合的个数为( )
A.12 B.15 C.31 D.32
3.(24-25高一上·吉林长春·阶段练习)若,,则集合B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 .
4.(24-25高一上·上海·开学考试)已知R的子集U为一个数集,集合.
(1)设,求:集合A的非空真子集个数;
(2)设,证明:若,则.
5.(23-24高一上·吉林四平·阶段练习)已知集合.
(1)若,存在集合使得为 的真子集且为的真子集,求这样的集合;
(2)若集合是集合的一个子集,求的取值范围.
题型4 根据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
1.(24-25高一上·江西赣州·阶段练习)设集合,集合,若,,则等于( )
A. B.0 C.1 D.
2.(24-25高一上·青海西宁·阶段练习)集合,集合.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24-25高一上·北京·阶段练习)已知集合,,且满足,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4.(24-25高一上·天津·阶段练习)已知集合.
(1)若,求实数的取值集合.
(2)若的子集有两个,求实数的取值集合.
(3)若且,求实数的取值集合.
5.(24-25高一上·河南驻马店·阶段练习)已知集合,.
(1)若是的真子集,求的取值范围;
(2)若是的子集,求的取值范围;
(3)若,求的值.
题型5 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1.(24-25高一上·河南郑州·阶段练习)设全集,集合,,则( )
A. B.
C. D.
2.(24-25高一上·重庆·期中)已知全集,集合,,给出下列4种方式表示图中阴影部分:①②③④,正确的有几个?(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24-25高一上·重庆渝北·期中)已知全集,集合,集合,求 .
4.(24-25高一上·河北唐山·期中)设集合,.
(1)当时,求,;
(2)若,求的取值范围.
5.(24-25高一上·广东汕头·阶段练习)已知全集,,,.
(1)列举法表示集合、、、;
(2)求;
(3)求;.
题型6 集合混合运算中的求参问题
1.(24-25高一上·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或 D.
2.(24-25高一上·广东肇庆·阶段练习)已知,集合,,,则实数( )
A.或 B.或0 C.或0 D.或或0
3.(24-25高一上·河南洛阳·阶段练习)已知集合集合,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4.(24-25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已知集合,或.
(1)当时,求;
(2)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并求解.若___________,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5.(24-25高二下·辽宁葫芦岛·阶段练习)已知集合或,.
(1)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且,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题型7 集合中的新定义问题
1.(24-25高三上·山东济南·阶段练习)对于集合,,定义,,设,,则( )
A. B.
C. D.
2.(24-25高一上·上海·开学考试)非空数集,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性质:(1)若,则;(2)若,则.则称为一个“封闭集”,以下叙述:
①若为一个“封闭集”,则;
②若为一个“封闭集”且,则;
③若都是“封闭集”,则是“封闭集”的充要条件是或;
④若都是“封闭集”,则是“封闭集”的充要条件是或.
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24-25高一上·辽宁·阶段练习)已知集合,定义集合,则中有 个元素.
4.(24-25高一上·浙江绍兴·期中)定义两种新运算“”与“”,满足如下运算法则:对任意的,有,.设全集且,且,.
(1)求集合;
(2)求集合;
(3)集合是否能满足?若能,求出实数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5.(24-25高一上·陕西西安·阶段练习)已知集合中含有三个元素同时满足(1)(2)(3)为偶数,则称集合具有性质.已知集合,对于集合的非空子集,若中存在三个互不相同的元素使得均属于,则称集合是集合的“期待子集”.
(1)判断集合是否具有性质,说明理由;
(2)若集合具有性质,证明:集合是的“期待子集”;
(3)证明:集合具有性质的充分条件是集合是集合的“期待子集”.
题型8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中的含参问题
1.(24-25高一上·广东广州·期中)已知或,且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24-25高一上·辽宁大连·阶段练习)若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是,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24-25高一上·上海·阶段练习)已知或,或,若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4.(24-25高一上·广东珠海·阶段练习)已知:或,:,:.
(1)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的取值范围;
(2)若是的必要条件,求的最大值.
5.(24-25高一上·贵州遵义·阶段练习)已知.
(1)若是的充要条件,求的值;
(2)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的取值范围.
题型9 充分、必要条件与集合交汇
1.(24-25高一上·山东泰安·阶段练习)已知集合,.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24-25高一上·上海·期中)设集合,,则“”是“”的( )条件.
A.充分非必要 B.必要非充分
C.充分必要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
3.(24-25高一上·天津西青·阶段练习)已知集合,,若是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4.(24-25高一上·浙江温州·阶段练习)已知集合或,或.
(1)当时,求;
(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是“”的充分不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5.(24-25高一上·福建福州·期中)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从①“”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进行解答.
问题:若_______,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10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中的含参问题
1.(24-25高一上·湖北·阶段练习)已知集合,集合,如果命题“,”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2.(24-25高一上·浙江·阶段练习)已知命题;命题,若命题均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3.(24-25高一上·山东泰安·期中)已知命题,命题,若命题、一真一假,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4.(24-25高一上·湖北黄冈·期中)已知命题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命题,不等式恒成立.
(1)若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命题与命题一真一假,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5.(24-25高一上·重庆·阶段练习)已知集合,集合,命题,命题,命题.
(1)若命题是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命题“和有且仅有一个是真命题”是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解析
题型1
1.(25-26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集合中的元素个数为( )
A.3 B.4 C.5 D.6
【答案】D
【解题思路】,,可能的取值为,分别代入可得,得到元素个数.
【解答过程】因为,所以.又,所以,
所以可能的取值为,分别代入可得,
所以集合A中共有6个元素.
故选:D.
2.(24-25高一上·北京·期中)已知集合,若中恰有2个元素,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题思路】利用集合的元素个数,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得.
【解答过程】由集合中恰有2个元素,得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因此,解得且,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A.
3.(24-25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已知为非零实数,代数式的值所组成的集合是,则中元素个数为 .
【答案】3
【解题思路】针对x,y,z中,三个为正、两个为正、一个为正、全为负四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即可.
【解答过程】当都为正数时,,
当中有两个正数时,不妨设,则

当中有一个正数时,不妨设,则

当都为负数时,,
所以,
所以M中元素个数为3.
故答案为:3.
4.(24-25高一上·上海·单元测试)已知为一个数集,集合.
(1)设,求集合A的元素个数;
(2)设,证明:若,则.
【答案】(1)8个;
(2)证明见解析.
【解题思路】(1)需要对的取值进行分类讨论,然后计算出,再根据元素的互异性求解;
(2)设,计算出,即可证明.
【解答过程】(1)时,;
,;
,;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所以,它有8个元素;
(2)因为,
所以设,.
,所以得证.
5.(24-25高一上·江苏镇江·阶段练习)已知集合.
(1)当时,中只有一个元素,求的值;
(2)当时,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或
【解题思路】(1)借助根与系数的关系计算即可得;
(2)分及进行讨论,若,可计算出结果,若,则需借助根与系数的关系计算.
【解答过程】(1)当时,,
由中只有一个元素,则有,解得;
(2)当时,,
由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故中可能没有元素或个元素,
当时,,符合要求;
当时,对有:
,解得;
综上所述:或.
题型2
1.(24-25高一上·江西萍乡·期末)已知集合,若,则a的值可能为( )
A.,3 B. C.,3,8 D.,8
【答案】D
【解题思路】由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分类讨论即可求解.
【解答过程】由题意若,解得或,若,解得,
当时,满足题意,
当时,违背了集合中元素间的互异性,
当时,满足题意,
综上所述,a的值可能为,8.
故选:D.
2.(24-25高一上·安徽·阶段练习)已知集合,若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题思路】根据集合中的元素特征得出不等式组可解得结果.
【解答过程】由且,得
解得,
故选:A.
3.(24-25高一上·山东·期中)设集合,,已知且,则a的取值集合为 .
【答案】
【解题思路】利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分类讨论与两种情况,结合集合的相关性质进行检验即可得解.
【解答过程】因为,,且,
若,解得或,
当时,此时,
此时,不满足集合元素的互异性,舍去;
当时,此时,
此时,不满足集合元素的互异性,舍去;
若,,解得或,
前面已经分析不满足要求,
当时,此时,
此时集合,,满足集合元素的性质,
综上,,所以的取值集合为.
故答案为:.
4.(24-25高一·江苏·课后作业)已知集合中有三个元素:,,,集合中也有三个元素:0,1,.
(1)若,求实数的值;
(2)若,求实数的值.
【答案】(1)的值为0或
(2)的值为
【解题思路】(1)若,则或,再结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能求出的值.
(2)当取0,1,时,都有,集合中的元素都有互异性,由此能求出实数的值.
【解答过程】(1)集合中有三个元素:,,,,
或,
解得或,
当时,,,,成立;
当时,,,,成立.
的值为0或.
(2)集合中也有三个元素:0,1,,,
当取0,1,时,都有,
集合中的元素都有互异性,,,

实数的值为.
5.(24-25高一上·四川内江·期中)已知集合.
(1)若,求的值;
(2)若中只有一个元素,求的取值范围;
(3)若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或时,
(3)或
【解题思路】(1)将代入方程中即可求解,
(2)(3)将问题转化为:关于的方程解的问题,分类讨论二次项系数的值,结合二次方程根与判别式的关系,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过程】(1)由于,所以是的实数根,故,故
(2)当时,原方程变为,此时,符合题意;
当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即时,原方程的解为,符合题意.
故当或时,原方程只有一个解,此时只有一个元素.
(3)若中最多有一个元素,则中可能无任何元素,或者只有一个元素,
由(1)知当时只有一个元素,
当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即时,为空集;
,即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根,中有一个元素.
中最多有一个元素,或.
题型3
1.(24-25高一上·广西南宁·阶段练习)设,,若,求实数组成的集合的子集个数有( )个
A.2 B.4 C.6 D.8
【答案】D
【解题思路】先解出集合,再由得到,最后根据包含关系求出实数即可;
【解答过程】,
因为,所以,
所以,
对应实数的值分别为,
其组成集合的子集个数为个.
故选:D.
2.(24-25高一上·北京通州·期中)设集合为非空集合,且,若,则,满足上述条件的集合的个数为( )
A.12 B.15 C.31 D.32
【答案】B
【解题思路】写出72在大于3时的全部因数,为了满足题意集合中的元素需要成对出现,所以看作只有4个元素的集合,求非空子集的个数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过程】∵,
∴满足“,则”的的集合是的子集,
但3和24,4和18,6和12,8和9需同时出现,
∴将集合看作有4个元素,求其非空子集个数为:.
故选:B.
3.(24-25高一上·吉林长春·阶段练习)若,,则集合B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 .
【答案】6
【解题思路】用穷举法求出集合,再求集合B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即可.
【解答过程】由题意,当,或时,或;
当,或时,或;
当,或时,或;
综合以上可知,;
所以集合B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
故答案为:6.
4.(24-25高一上·上海·开学考试)已知R的子集U为一个数集,集合.
(1)设,求:集合A的非空真子集个数;
(2)设,证明:若,则.
【答案】(1)254
(2)证明见解析
【解题思路】(1)先分类讨论求出集合A,然后求出集合A的非空真子集个数;
(2)结合条件设,将7x变形为,即可证明.
【解答过程】(1)当时,;当时,;
当时,;当时,;
当时,;当时,;
当时,;当时,;
当时,;
所以,它有8个元素,有个非空真子集;
(2)因为,所以设,
所以,得证.
5.(23-24高一上·吉林四平·阶段练习)已知集合.
(1)若,存在集合使得为 的真子集且为的真子集,求这样的集合;
(2)若集合是集合的一个子集,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题思路】(1)确定,并求出集合,写出的真子集即得;
(2)分类讨论,时满足题意,时,由集合中的元素属于集合,分别代入求出参数,得集合检验即可.
【解答过程】(1)当时,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所以.
又,故.
由已知,得应是一个非空集合,且是的一个真子集,
用列举法可得这样的集合共有6个,分别为.
(2)当时,是的一个子集,此时对于方程,
有,所以.
当时,因为,所以当时,
,即,此时,
因为,所以不是的子集;
同理当时,,,也不是的子集;
当时,,,也不是的子集.
综上,满足条件的的取值范围是.
题型4
1.(24-25高一上·江西赣州·阶段练习)设集合,集合,若,,则等于( )
A. B.0 C.1 D.
【答案】D
【解题思路】根据,,对进行分类讨论,由此求得的值.
【解答过程】当时,有两相等的实根,
则,解得;
当时,有两相等的实根1,

解得;
当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1,
则无解,
综上:.
故选:D.
2.(24-25高一上·青海西宁·阶段练习)集合,集合.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题思路】由题意,分和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解答过程】因为,
①当时,,解得,
②当时,,
解得,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为:.
故选:A.
3.(24-25高一上·北京·阶段练习)已知集合,,且满足,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解题思路】结合,分,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解答过程】当时,,即,满足;
当时,有,解得.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4.(24-25高一上·天津·阶段练习)已知集合.
(1)若,求实数的取值集合.
(2)若的子集有两个,求实数的取值集合.
(3)若且,求实数的取值集合.
【答案】(1)
(2)
(3)
【解题思路】(1)根据,可得,再分和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2)由题意可得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再分和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3)先根据求出,进而求出集合,再分和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解答过程】(1)因为,所以,
当时,则,与题意矛盾,
当时,则,解得,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集合为;
(2)因为的子集有两个,所以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
当时,则,符合题意,
当时,则,解得,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集合为;
(3)因为,
所以,解得,
所以,
当时,,
当时,,
因为,所以或,解得或,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集合为.
5.(24-25高一上·河南驻马店·阶段练习)已知集合,.
(1)若是的真子集,求的取值范围;
(2)若是的子集,求的取值范围;
(3)若,求的值.
【答案】(1)
(2)
(3)
【解题思路】(1)由真子集的定义,确定的取值范围;
(2)由子集的定义,确定的取值范围;
(3)由集合相等求出的值.
【解答过程】(1)
若是的真子集,则由图知,,
故的取值范围为.
(2)
若是的子集,已知,则,
则由图知,,
故的取值范围为.
(3)若,则.
题型5
1.(24-25高一上·河南郑州·阶段练习)设全集,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确定,,再计算交集得到答案.
【解答过程】,,故,
,故.
故选:B.
2.(24-25高一上·重庆·期中)已知全集,集合,,给出下列4种方式表示图中阴影部分:①②③④,正确的有几个?(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解题思路】根据阴影部分对应的集合分别判断①②③④即可.
【解答过程】由图可知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故②③正确;
因为,,
所以,故①正确;
,故④错误.
所以正确的有3个.
故选:C.
3.(24-25高一上·重庆渝北·期中)已知全集,集合,集合,求 .
【答案】
【解题思路】根据集合交集和补集的概念求解即可.
【解答过程】因为全集,集合,集合,
所以,,
故答案为:.
4.(24-25高一上·河北唐山·期中)设集合,.
(1)当时,求,;
(2)若,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或;或
(2)
【解题思路】(1)根据题意可知,再根据集合间运算求解即可;
(2)分析可知,根据包含关系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过程】(1)由题意可得:,
当时,则,
可得,所以或;
又因为或所以或.
(2)显然,若,则,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5.(24-25高一上·广东汕头·阶段练习)已知全集,,,.
(1)列举法表示集合、、、;
(2)求;
(3)求;.
【答案】(1)答案见解析
(2)
(3);
【解题思路】(1)根据描述法所给集合,用列举法求出集合;
(2)根据集合的交集、并集运算得解;
(3)根据集合的交并补的概念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过程】(1)全集,集合,
集合,
集合.
(2),
.
(3).
.
题型6
1.(24-25高一上·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或 D.
【答案】A
【解题思路】由,得到,分与讨论即可.
【解答过程】由,得到
分两种情况考虑:
①当,即时,,符合题意;
②当,即时,需,
解得:,综上得:,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A.
2.(24-25高一上·广东肇庆·阶段练习)已知,集合,,,则实数( )
A.或 B.或0 C.或0 D.或或0
【答案】D
【解题思路】求出集合中方程的解确定,即可求出,根据,分两种情况和讨论即可.
【解答过程】由题可知,,则或,
因为,
所以当时,,则,符合题意;
当时,,
由知,或,即或,
综上所述,实数为0或1或,
故选:D.
3.(24-25高一上·河南洛阳·阶段练习)已知集合集合,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解题思路】通过集合运算得出,对集合进行分类讨论,时显然成立,时无解.
【解答过程】
当时,,满足题意.
当时,时,解得
综上所述,.
故答案为:.
4.(24-25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已知集合,或.
(1)当时,求;
(2)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并求解.若___________,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题思路】(1)求,利用并集的概念求解即可得到结果.
(2)若选①,分析和,利用子集的概念即可得到结果. 若选②,分析和,利用即可得到结果. 若选③:由可得,同①的分析可得结果.
【解答过程】(1)当时,,
因为或,所以,
故.
(2)若选①:当时,,,成立.
当时,,由可得,解得,所以.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
若选②:当时,,,成立.
当时,,
由可得,解得,所以.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
若选③:由可得.
当时,,,成立.
当时,,由可得解得,所以.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
5.(24-25高二下·辽宁葫芦岛·阶段练习)已知集合或,.
(1)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且,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题思路】(1)根据并集结果可得,分别讨论和的情况即可求得结果;
(2)由交集结果可知,分别讨论、和,根据可构造不等式求得结果.
【解答过程】(1)由题意知:;
因为,故;
①当,即时,满足,此时;
②当,若,则,解得;
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为
(2)因为,且,故,即,
解得,则,;
①当,即时,;
故,解得;
②当,即时,;
故,解得;
③当,即时,,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为.
题型7
1.(24-25高三上·山东济南·阶段练习)对于集合,,定义,,设,,则( )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根据与,利用集合交、并、补运算的法则可得到答案.
【解答过程】集合,,
则,,
由定义可得:且,且,
所以,
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故选:C.
2.(24-25高一上·上海·开学考试)非空数集,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性质:(1)若,则;(2)若,则.则称为一个“封闭集”,以下叙述:
①若为一个“封闭集”,则;
②若为一个“封闭集”且,则;
③若都是“封闭集”,则是“封闭集”的充要条件是或;
④若都是“封闭集”,则是“封闭集”的充要条件是或.
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D
【解题思路】由封闭集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同时③用举例,④用反证法即可.
【解答过程】对于①,因为为一个“封闭集”,由定义可知则,那么,正确;
对于②,因为为一个“封闭集,,所以,所以,正确;
对于③,,,都是封闭集,显然或不成立,错误
对于④,充分性:都是“封闭集”,若或,易知是“封闭集”,
必要性:若是“封闭集”,令,
假设且.
则存在,,同时,
因为是“封闭集”,
所以,,分两类情况讨论
若,又则所以,这与假设矛盾;
若,又则所以,这与假设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原结论是“封闭集”则或.必要性成立,故正确;
故选:D.
3.(24-25高一上·辽宁·阶段练习)已知集合,定义集合,则中有 个元素.
【答案】63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得到集合中有9个元素,集合中有35个元素,进而得到有9个值,有7个值,结合图形,进而求得集合中的元素个数,得到答案.
【解答过程】中有个元素(即9个点),
即图中正方形内部及其正方形边上的整点,
集合中有个元素(即42个点),
即图中长方形内部及其长方形边上的整点,
所以或或或或或或或或4,共有9个值,
或或或或或或,共有7个值,
所以中的元素可看作正方形中的整点,即个.
故答案为:63.

4.(24-25高一上·浙江绍兴·期中)定义两种新运算“”与“”,满足如下运算法则:对任意的,有,.设全集且,且,.
(1)求集合;
(2)求集合;
(3)集合是否能满足?若能,求出实数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3)集合能满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解题思路】(1)根据新定义运算可得,分、与讨论即可求解;
(2)根据新定义运算可得,代入即可求解;
(3)易知,假设集合能满足,则,或且,代入求解即可.
【解答过程】(1)因为对任意的,有,,
全集且,
所以
因为,所以,或,或.
当时,;
当时,;
当时,,
所以.
(2),
因为且,所以,
所以
所以.
(3)因为,,所以.
假设集合能满足,
则,或且.
又,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
所以若且,则且.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所以集合能满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5.(24-25高一上·陕西西安·阶段练习)已知集合中含有三个元素同时满足(1)(2)(3)为偶数,则称集合具有性质.已知集合,对于集合的非空子集,若中存在三个互不相同的元素使得均属于,则称集合是集合的“期待子集”.
(1)判断集合是否具有性质,说明理由;
(2)若集合具有性质,证明:集合是的“期待子集”;
(3)证明:集合具有性质的充分条件是集合是集合的“期待子集”.
【答案】(1)不具有性质,理由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3)证明见解析
【解题思路】(1)分取到的三个元素都是奇数和有偶数2,两种情况比较三个条件,即可判断;
(2)首先根据性质,确定集合,再根据“期待子集”的定义,确定集合是集合的“期待子集”;
(3)存在三个互不相同的,使得均属于,证明满足性质的三个条件即可.
【解答过程】(1)集合不具有性质,理由如下:从任取三个元素均为奇数时,为奇数,不满足③,
有一个为2时,不妨令,则,不满足②,
综上,集合不具有性质.
(2)因为集合具有性质,所以是偶数,必为奇数.
当时,由,则,不合题意;
当时,由,则,或(舍去);所以,所以具有性质,
而中的元素1,2,3满足:,集合是的“期待子集”.
(3)当集合是集合的“期待子集”时,则在中存在三个互不相同的元素使得均属于,
不妨设,令,,则,满足①,
,满足②,
为偶数,满足③,所以集合具有性质,
所以集合具有性质的充分条件是集合是集合的“期待子集”.
题型8
1.(24-25高一上·广东广州·期中)已知或,且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令或,,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可得真包含于,可求解.
【解答过程】令或,,
因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可得真包含于,
可得.
故选:D.
2.(24-25高一上·辽宁大连·阶段练习)若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是,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当时,求出,由题意求得的范围.
【解答过程】根据题意,当时,,
则,
因为成立的充分条件是,
所以.
故选:B.
3.(24-25高一上·上海·阶段练习)已知或,或,若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解题思路】根据必要非充分条件,转化为子集关系,即可求解.
【解答过程】因为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设集合 或,或, ,
当,得时,此时成立,,成立,
当时,即时,再满足,得:,此时的取值为,
所以
故答案为:.
4.(24-25高一上·广东珠海·阶段练习)已知:或,:,:.
(1)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的取值范围;
(2)若是的必要条件,求的最大值.
【答案】(1)
(2)
【解题思路】(1)根据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定义列不等式,即可得参数范围;
(2)写出,再结合必要条件的定义列不等式,即可得参数最值.
【解答过程】(1)设命题与表示的集合分别为和,
即或,,
又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则,
所以,
即;
(2)设命题表示的集合为,
则,
又命题表示的集合为,
是的必要条件,
所以,
则,解得,
又,
所以,
即的最大值为.
5.(24-25高一上·贵州遵义·阶段练习)已知.
(1)若是的充要条件,求的值;
(2)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题思路】(1)根据充要条件知,不等式的解集相同,建立方程得解;
(2)由充分不必要条件可化为,解不等式得解.
【解答过程】(1)因为是的充要条件,
所以,
解得.
(2)因为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 ,
即,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
题型9
1.(24-25高一上·山东泰安·阶段练习)已知集合,.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题思路】分集合是否为空集讨论即可,当时,由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求出;
【解答过程】由“”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是的真子集,
当时,,解得;
当时,,前两个等号不能同时取得,解得,
综上m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A.
2.(24-25高一上·上海·期中)设集合,,则“”是“”的( )条件.
A.充分非必要 B.必要非充分
C.充分必要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
【答案】B
【解题思路】先举反例说明充分性不成立,再证必要性成立即可.
【解答过程】先看充分性:若,,则,不是奇数,故不成立;
所以“”是“”的不充分条件;
再证必要性:因为,所以,故“”是“”的必要条件.
综上:“”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故选:B.
3.(24-25高一上·天津西青·阶段练习)已知集合,,若是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解题思路】通过集合关系即可求解.
【解答过程】由是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
可知:,
所以,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4.(24-25高一上·浙江温州·阶段练习)已知集合或,或.
(1)当时,求;
(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是“”的充分不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3)
【解题思路】(1)当时,得到,结合并集的概念,即可求解;
(2)根据题意,转化为是的真子集,结合集合的包含关系,列出不等式组,即可求解;
(3)根据题意,转化为是的真子集,分和,两种情况讨论,列出不等式组,即可求解.
【解答过程】(1)解:当时,或,所以.
(2)解:因为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可得是的真子集,
则满足,解得,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3)解:因为是的充分不充分条件,可得是的真子集,
①当时,即时,此时,符合题意;
②当时,即时,则满足,即,解得,
综上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5.(24-25高一上·福建福州·期中)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从①“”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③,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进行解答.
问题:若_______,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或
(2)答案见解析
【解题思路】(1)由集合的交并补混合运算求解即可;
(2)选①,由题意得到是的真子集,再分集合是否为空集讨论即可;选②,因为,所以,再分集合是否为空集讨论即可;选③,,所以,再分集合是否为空集讨论即可;
【解答过程】(1)当时,,又,
∴,
又或 ,
∴或;
(2)选①,因为“”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是的真子集,
若,则,解得;
若,则且等号不能同时成立,解得,
综上,或,即的取值范围为
选②,因为,所以,下同选①.
选③,,所以,下同选①.
题型10
1.(24-25高一上·湖北·阶段练习)已知集合,集合,如果命题“,”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A
【解题思路】由题命题“,”为真命题,进而分和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解答过程】因为命题“,”为假命题,
所以,命题“,”为真命题;
因为集合,集合,
所以,当时,即时,成立,
当时,
由“,”得,解得,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A.
2.(24-25高一上·浙江·阶段练习)已知命题;命题,若命题均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求出为真命题时的范围,进一步可得答案.
【解答过程】由,得,
,,
则当时,取最小值2,所以,
命题,则,即,
若命题均为假命题,则且,即,
∴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B.
3.(24-25高一上·山东泰安·期中)已知命题,命题,若命题、一真一假,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或
【解题思路】先求出命题、分别为真命题时实数的取值范围,然后分真假,或假真两种情况可求得结果.
【解答过程】由命题为真命题,得,解得,
由命题为真命题,得,解得,
因为命题、一真一假,所以真假,或假真,
当真假时,,得,
当假真时,,得,
综上,或.
故答案为:或.
4.(24-25高一上·湖北黄冈·期中)已知命题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命题,不等式恒成立.
(1)若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命题与命题一真一假,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题思路】(1)为真命题,则方程有实数根,分与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2)由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求得当命题为真命题时的范围,利用交集运算求解即可.
【解答过程】(1)若命题为真命题,则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
当时,有实数根,
当时,则,解得且,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2)命题为真命题,则,不等式恒成立,
当时,,
则,解得
当真假时,有,则或;
当假真时,有,则解集为:
综上,或,
故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5.(24-25高一上·重庆·阶段练习)已知集合,集合,命题,命题,命题.
(1)若命题是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命题“和有且仅有一个是真命题”是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题思路】(1)由题意确定,即可求解;
(2)通过真真和假假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
【解答过程】(1)因为命题为真命题,所以,故,故,
于是.因为,所以,即.
(2)①为真命题时,则,由于,所以,故,
于是.由知,所以;
②命题为真命题时,
(i)时,,符合题意;
(ii)时,,即,此时且;
故命题为真命题时,有;
由命题“和有且仅有一个是真命题”是假命题可知,
由两种情况:真真和假假,
所以,当真真时a不存在;当假假时.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