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习1 比例的世界(2课时)--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项目学习1 比例的世界(2课时)--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7 21:2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项目学习——比例的世界
项目学习课程规划表
项目学习名称 比例的世界—绘制校园平面图 年级 七年级
项目学习涉及学科 数学、物理、地理、信息技术、美术
项目学习任务 本次活动意在通过小组合作和跨学科学习方式,绘制校园平面图。在整个主题学习过程中,经历方案探讨、实地测算、小组交流、建立模型、模型优化等过程,逐步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最终形成平面图,并进行小组展示,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项目学习目标 1.复习数学与科学学科基本知识点,体验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2.能够利用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通过测量、估算等方法绘制学校平面图,并改进绘制过程,发展数学抽象和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艺术审美等关键能力; 3.自行制定评价标准,进行小组展示和小组评价,通过完整体验项目过程,获得积极的情绪感受,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实践探索、批判反思、组织协调等素养,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项目学习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初中生的感知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逐渐能够准确地感知和理解外界信息;思维开始趋于理性和具体,能够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 2.知识基础: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比、比例、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具备了方位、地形等简单的地理知识。 3.能力基础:测量与估算的基本技能。简单的绘图和手工制作的能力
项目学习预期成果及展示、评价方向 1.平面图: 一级:每组同学都能绘制出一张含有比例尺的校园平面图 二级:部分同学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等知识进行电脑绘图。 2.研究报告及产品说明 一级:每组同学都能梳理出绘制平面图的流程与方法,形成研究报告(测量、设计、绘制) 二级:除了数学知识,部分学生能就平面图的测区概况(比例尺的说明、学校布局、各功能区的区分等)进行描述解说,形成产品说明,并分享给新入学的同学们。
课程实施规划
阶段 实践任务 完成形式 课时
第一阶段 引入问题,确定项目主题 课内 1
第二阶段 形成小组,研讨确定方案
第三阶段 测量记录,绘制校园平面图或制作 线上+线下
第四阶段 展示交流,自评互评 课内+课外 1
第五阶段 总结反思,科学改进 课内
项目学习课时教学设计表 第1课时
学习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问题,确定项目主题 1.讨论和反思比例在日常生活、烹饪、建筑或艺术等领域的重要性。 2.确定项目主题: 绘制校园平面图 引导学生绘制出一张含有比例尺的校园平面图 明确项目学习的目标,即发现比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能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形成小组,研讨确定方案 1.组成5-7人的探究小组,并选出1位组长。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设计研究问题的方案,并做好人员分工。 1.引导学生挖掘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引导学生从投入探究活动中的情绪情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能力表现、小组团队协作能力和作品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3.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及予帮助,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 1.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和提出绘制校园平面图时出现的问题。 2.学生能够围绕问题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包括比例尺的设定、数据的测量与整理的方法等。 3.学生能够以积极地状态投入探究活动中,在合作交流中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
测量记录,绘制校园平面图 1.小组根据自己设计的活动方案,测量数据。 2.通过小组探究,运用数学、物理、地理、信息技术和美术等知识绘制平面图。 1.及时关注学生实验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调整方案。 2.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时聚焦问题的关键点,以及突破的策略、运用的学科知识与思想方法。 学生能够恰当的运用跨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
项目学习课时教学设计表 第2课时
学习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活动意图
展示交流,自评互评 1.各小组内部交流:什么样的小组展示称得上优秀?应该从哪些方面衡量一个成功的设计方案?每名同学列出自己的观点并与组内同伴交流汇总,通过小组交流最终统一意见。 2.小组成员共同制订小组展示评价标准,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上台作汇报(预设:至少应包含严谨性、实际价值、各成员合作程度等方面)。 1.注意对学生讨论方向的引导,预先告诉学生评价标准应分为三个环节:课前准备环节、课堂实施环节、课堂展示环节
2.适当给予学生提示,引导学生在作品分享时聚焦问题提出的过程、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以及突破的策略、运用的学科知识与思想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充分的小组讨论总结、制订评价标准。 开展更为积极、丰富的小组展示与讨论,师生共同制订评价标准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1.小组分享自己的作品,介绍作品设计的想法和收获。 (包括活动过程中的成果产出、对产出成果进行详细汇报) 2.梳理实践过程中好的经验,反思不足之处。2.小组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作品和他组的作品进行评价。 1.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评价标准选出优秀作品。 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形成过程。
总结反思,科学改进 1.从数学的角度反思活动过程中运用的方法与知识。 2.修正完善自己的地图。 3.课后撰写综合与实践活动感悟。 引导学生对平面图作品进行完善,可从空间图形绘制,位置确定等方面给予恰当的知道。 学生修正完善自己的作品发展反思、总结与评价能力
项目学习活动记录表
测量: 记录: 计算: 校对:
项目主题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项目组长 项目成员
比例尺
测量位置 实地测量数据 换算数据
项目学习评价量表(小组)
被评组:
项目 内容 起点水平 1 初级水平 2 中级水平 3 专家水平 4 得分
课前准备 项目设计流程可行性
小组分工的合理性
实施过程 测量数据的真实性
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绘图过程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汇报过程 项目报告逻辑严密、计算详实、符合现实生活
设计方案别具一格,具有创新意识和设计美感
项目汇报生动形象、严谨细致
小组表现 合作
分工
成员参与度
总分
项目学习评价量表(个人)
自评人:
知识建构 通过项目式学习,试写出新学到的知识。(1~5项)
沟通 试写出你曾对组员提出的意见。(1~5项)
协作 试写出你曾替别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1~5项)
个人学习 试写出你的获取重要知识的来源。(1~5项)
价值观/态度 试写出现阶段项目式学习你的体验或见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