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6 18:1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习作要求
本次习作要求写自己做的一项小实验。可以选择一个科学课上做过的实验或自己设计的实验,写的时候,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做实验的经过和结果、实验的现象写清楚;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的有趣发现等。
审题指导
本次写什么文章?
写记事文
写什么事情?
写做过的小实验
重点写什么内容?
重点写实验的过程
为什么要写呢?
表现我们的发现;表达我们实验的收获、感受、启示等。
审清题
选材指导
讨论交流:
生活中,你做过什么科学或是自然的小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请你这样来回答:
我做过 (实验名称),我发现了 (实验发现)。
例如:我做过“会变色的花”的实验,我发现了植物的茎能吸收水分,能把色素也一起输送到了花瓣上。
纸杯烧水
物理小实验
筷子提米
自制泡泡水
化学小实验
鸡蛋浮起来了
绿豆发芽
生物学小实验
蚂蚁认路
选材导图
小实验
物理类:纸杯烧水、筷子提米、带电的气球……
化学类:自制汽水、彩虹牛奶、硼砂雪花……
生物类:香蕉蜡烛、含羞草“害羞”、金鱼睁眼睡觉……
拟题指导
拟题参考:
可以以本次作文的主题拟题: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一项小实验》、《有趣的小实验》 ……
可以以实验的名称来拟题:
《口吞“烈火”》、《纸杯烧水》、《空气大炮》……
可以用疑问的形式拟题:
《鸡蛋怎么浮起来》、《蜗牛怕什么》、《纸怎样不怕火烧》……
范文引路
范文点评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
有一次,我打乒乓球时不小心把一个崭新的乒乓球踩变形了。看着它,我愁眉苦脸,突然灵机一动:能不能把凹的乒乓球变回原样呢?于是,我忙跑回家找家中的“知识机”爸爸问一问。“爸爸,你能把凹的乒乓球变回原样吗 ”爸爸骄傲地说:“当然可以了。”“那能不能教我方法?”我问。“可以……”①爸爸回答说。
①通过描述乒乓球被踩变形及自身想法,引发好奇心,为后续实验的开展埋下伏笔。
我激动地向房间跑去,去拿工具。我按照爸爸的要求,首先拿出一个凹的乒乓球和一杯热水,准备工作就那么简单,也很快地完成了。②我往杯子里倒热水,再把凹的乒乓球放入水中,等了一会儿,什么也没发生,凹的乒乓球好像在水中享受洗澡的感觉。我有些疑惑,猜想是不是热水不够烫。我赶紧拿了一壶水去烧,没过多久,我便心急如焚地去看水是否烧好。我用手小心翼翼地摸
②叙述了实验的准备工作。
,还没热,只是暖的,我又把水壶放回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越来越着急。终于可以啦!我小心翼翼地把开水倒入杯中,一股股热气往上升。我再把凹的乒乓球放进去,只听见“吱一吱一吱”的声音,凹的部分慢慢凸了起来。哦,实验成功!③
这个实验让我疑惑不解。带着疑问找到爸爸,我问:“爸爸,为什么会这
③通过心理、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我”做实验的过程,也展现了实验过程中的感受。
这么神奇呢 ”爸爸说:“这不是神奇,是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所有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噢,原来如此啊!④
从这次实验中,我明白: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如果能付诸行动,还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岂不是一举两得!⑤
⑤点明了实验的收获,深化了中心。
④爸爸的话,揭示了实验的科学原理。
这篇《我的一次科学尝试》围绕乒乓球复原实验展开,叙事清晰,融入个人情感与思考,呈现出探索科学的过程与乐趣。开篇迅速引出矛盾,主体对实验过程、心理活动描写细致,结尾得出富有启发的感悟。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思维导图
开头:乒乓球被踩变形,我向爸爸寻求帮助。
结尾:获得感悟:生活中用心观察有很多有趣事情,付诸行动能获取更多知识,一举两得。
1.叙述了做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
中篇
故事开头
引申升华式结尾
2.经过再次尝试,乒乓球恢复原样。
3.探究原因,爸爸告诉我热胀冷缩的原理。
技法指津
1.点明试验,交代原因。
选定好自己要写的实验后,开头可以对自己实验的原因进行简单的交代,从而点明实验。
例1: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有趣的实验》节选)
例2:我最喜欢探究些新鲜事了。一次,我看书上说把一条蚯蚓切成两端后,它竟然变成两条活蚯蚓。小小的蚯蚓会有如此神通?我决定亲自做一下试验。——(《记一次有趣的小试验》节选
2.叙写材料,讲清楚准备。
做实验,需要准备好一些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这是实验重要的一个步骤。所以,我们都可以根据实验的内容,先交代清楚实验的器材及材料。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会游泳的鸡蛋
量杯
清水
生鸡蛋
食用盐
勺子
搅拌棍
例1:我们要准好一个气球、一根蜡烛,当然还要有一些清水。准备好之后,我们的实验就开始啦!——(《火烧气球》节选)
例2:这节课,黄老师特别准备两个透明烧杯、一袋葡萄干、一瓶矿泉水、一瓶雪碧。为什么要准备两种液体呢?因为有对比才更有说服力呀!——(《会跳舞的葡萄干》节选)
3.叙述有序,写清实验过程。
小实验一般都要经历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三个环节,其中实验过程是重点,在写实验过程时,可以尝试使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做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做到条理清楚。
实验步骤:
往量杯倒满半杯水
将生鸡蛋放入量杯
取出生鸡蛋,加食用盐
用搅拌棍搅拌
将生鸡蛋放入量杯
生鸡蛋浮在量杯中
例:首先,我按照杂志上的说明,准备了实验材料:一只煮熟的鸡蛋,瓶口比鸡蛋稍稍小一点的玻璃瓶,一些细沙,酒精,棉球,火柴。接着,我将适量的沙子铺在玻璃瓶底部,然后把酒精洒在棉球上,再用火柴点燃棉球扔进玻璃瓶中,最后用剥掉壳的熟鸡蛋堵住玻璃瓶口。——(《瓶子“吃”鸡蛋》节选)
4.记录感受和发现。
在记叙实验过程的时候,注意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把自己在实验或制作过程中的思考、感受、心情写出来,使人入情入境。
写一写自己做小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的有趣发现,
或者是成功的原因、
失败的教训等。
例1: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一次有趣的试验》节选)
例2:只见棉球的火熄灭后,奇迹出现了——鸡蛋掉进了玻璃瓶里,它真的被玻璃瓶“吃”掉了!我立刻兴奋地大喊起来:“成功了,成功了!” ——(《瓶子“吃”鸡蛋》节选)
5.交代原理,表达感受、收获。
为什么有这样的实验现象,可以通过查找资料交代清楚实验原理。最后还可以谈谈这次的试验,你获得的感受,明白的道理,懂得的启示等,在结尾深化习作的中心。
例1:后来我问了知识渊博的老爸才得以解答。原来,蜡烛在燃烧过程中融化的蜡,遇到水会迅速变成固体,并冻结在火焰四周,形成一个保护圈,阻止了水进入。火焰低于水面时,水会把逼向保护圈的热量迅速带走,所以保护圈就能保护火苗一直燃烧。因此水中可以“点灯”。——(《水中“点灯”》节选)
例2:生活处处有学问,通过这次试验我明白:我们要善于从疑问中寻找答案,要通过试验,让生活中的问号变成句号。——(《科学试验——雨的形成》节选)
例3:通过这个实验我知道水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所以纸达不到燃烧的温度,纸杯就不能燃烧起来的。也使我明白了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无处不在。——(《一次小实验》节选)
技法思维导图
写小实验
点明试验,交代原因
叙写材料,讲清楚准备
交代原理,表达感受、收获
叙述有序,写清实验过程
记录感受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