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老人与海鸥》说课稿
说教材:
《老人与海鸥》是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新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用)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21·cn·jy·com
说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切感受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2、通过小练笔来升华老人与海鸥的情感,从而深刻地体会“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说教学环节:
一、入境,再现感人故事。
??
1、美读词语。(撮嘴呼唤
应声而来
、亲昵说话
抑扬顿挫
啧啧称赞
翻飞盘旋
瞻仰遗容
肃立不动)21教育网
2、画面呈现。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脑海里浮现的四幅画面。老师板书:喂养、呼唤、交谈、送别。
3、串讲故事。老师请个别学生串讲画面,再现一个感人故事。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给学生回顾故事提供有效的帮助。旨在让学生在直奔重点段落前,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基调有一个整体感知。
二、入景,欣赏和谐画面。
(课文的第一部分)
画面一:老人喂海鸥。
1、范读,谈感受。在朗读时要注意读好“很小心”、“退开一步”、“撮起”、“呼唤”这几个词。
2、朗读指导.课件出示“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21cnjy.com
师引读:(引语中要定准节奏,读出味道!)
海鸥来的多了,吃得快了,请你欢快地读读。
海鸥来得更多了,吃得更欢了,请你更欢快地读读。
海鸥吃得心满意足了,老人也放慢了速度,谁能这样来读读。
3、想象画面.“海鸥飞成的乐谱能唱出一支怎样的歌?”(课件出示填空:_____之歌)学生可能会说“快乐之歌”、“飞翔之歌”等等。2·1·c·n·j·y
4、配乐齐读.个性化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感受老人喂海鸥的画面是一篇有声有色的和谐乐谱,让画面和音乐融为一体,让灵动的画面唱起美妙的歌。
5、总结学法:刚才我们采用体味关键词句,读中感悟,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
?画面二:老人呼唤海鸥的名字。
1、感同身受.让学生抓住爸妈给孩子取名来理解老人为海鸥取名.拉近生本距离。
2、语言文字训练.(“抑扬顿挫”.)先与形近字区别,再解释词语的意思,最后造句。
3、师引读,生接读.师生一起用亲昵的语气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呼唤海鸥的名字。
4、教师总结过渡到画面三。
画面三:老人谈论海鸥。
1、学生同桌对读:练习老人与作者之间的对话。
2、指导朗读。(以读代讲,师及时指导朗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汇报时,引导学生留意文中描写的老人“生动”的眼神,“亲昵”的语气和“抑扬顿挫”的语调,营造出和谐之声,感受浓浓的爱。
www.21-cn-jy.com
3、小结板书:十多年的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人与海鸥就是这样相依相伴,在老人的心中,海鸥就像他的——生:儿女;在海鸥心中,老人就是他们的——生:父亲。老人与海鸥,他们就是——生:亲人。(板书:亲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设计意图:
这里有含义深刻的文句,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字里行间寻觅老人对海鸥的爱。为此,通过教师范读、创设情境引读等,学生悟读、练读、男女生对读、美读,入情入境读。在读中体会情感,抓住“起起落落”引导读出节奏,读出味道!同时抓住“抑扬顿挫”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画面一详细指导,学法总结,为后文学习做了学法指导和打下情感基础。
三、
入情,体会灵魂震撼
(课文的第二部分)
1、结合老人感人的报道创设导语:(出示老人喂海鸥的画面,教师引读13、14、15自然段,出示四个场景的句子)。
21·世纪
教育网
场景1——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场景2——海鸥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
场景3——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
场景4——我们收遗像时,海鸥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为了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通过感悟有感情地读,抓重点词让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忆并再现老人对海鸥所做的一切,那浓浓的深情再次唤醒学生的情感。“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只海鸥,会连声呼唤什么?海鸥们此刻肃立不动,会想些什么?为什么用“扑”而不用“飞”?海鸥们在鸣叫些什么?”?等移情体验的方法来体会和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写生动的。把老人对海鸥,海鸥对老人的深情交融在一起,情感在那一幅幅感人和不可思议的画面中升华,让学生震撼人与动物的情感之深,那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意。每年的冬天,老人为了节省钱,徒步二十多里,为海鸥喂食,十多年如一日,自己省吃俭用为海鸥买饼干做鸡蛋饼,自己却还舍不得买两毛钱的香烟,他视海鸥们为自己的子女,给它们起名字,跟它们亲密交谈,每一年的离别都成了老人深深的企盼。当海鸥们看到老人的遗像它们惊惶失措,四处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的遗像前瞻仰他,纷纷落地,站成两排,肃立不动,为自己的亲人守灵。当我们不得不把遗像拿开时,海鸥们大声鸣叫,翅膀扑得那么近,形成一个白色的漩涡。www-2-1-cnjy-com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抓住描写海鸥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肃立不动”“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等句子,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从海鸥的动作中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义。挖掘“扑”字的运用之巧妙,旨在体会作者如何准确用词来表达情感,抓一字悟妙用,也是在引领学生懂得如何遣词造句,推敲语言。在这一环节中,我还注重了读写的有机结合,在学生充分品读感悟的基础上,安排学生想象海鸥的鸣叫,设身处地的想像海鸥在倾诉些什么。写话的过程,是练笔的过程,也是对文章感情的体会和升华的过程。
四、
总结全文,延伸情感
1、师指着板书小结:因为老人与海鸥的情谊,所以才有了这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感人场面,虽然老人走了,但是他关爱动物的善举将由我们传承!
2、布置作业。学生所感悟到的这种人与动物之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谐相处的情感不应该随课的结束而结束,应及时的进行拓展。所以我还布置了课后练笔内容:写一写生活中自己与小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至情至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课文,我们希望这节课能结束在感情的至高点,所以我们在学生激情满怀的美读之后,用一段真情告白来为这节课画上一个句点,当然,课是结束了,这种情感我们却希望它延续下去,所以,我们在作业中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这是学生学文后情感的梳理,借作者的情思与心声来传学生学文之后的感受,融情感升华与文字训练于一体,这是小练笔应承载的一项功能,在本处,我想这种功能是必要的。2-1-c-n-j-y
本篇课文教学以情感为主线,以学生阅读为依托,是情文感相交织的一次教学。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老
人
喂
送
爱
行
养
情
海
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