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升培优)第5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专项02 填空题-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提升培优)第5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专项02 填空题-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26 08:3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
第5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专项02 填空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   的是;比   少的是;比   多。
2.女同学有20人,比男同学多,算式表示   。
3.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比未修的多,已修的比未修的多   。
4.   米比米多,   米比米多米,吨比   吨少。
5.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一填。
(1)(   ×   )
(2)   ×      ×   
(3)   ×(      )
6.文文一家都很喜欢吃糍粑,文文吃了千克的糍粑,妈妈比文文多吃了,爸爸比文文多吃了千克,妈妈吃了   千克,爸爸吃了   千克。
7.“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啦!明德小学五年级有人观看直播,六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比五年级多,六年级有多少人观看直播?

(1)方法一:六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五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   ×。
综合算式:   
(2)方法二:六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   ×。
综合算式:   
8.根据条件画一画、填一填。
(1)的个数比多,比多   个。
画:   
(2)的个数比少,比少   个。
画:   
9.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增加,这里是把   看作单位“1”,冰的体积是水的   ,如果水的体积是18立方分米,那么结成冰后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0.六班上学期有人,这学期人数减少了,这学期有   人。
11.个的和是   ,吨的是   吨,比吨多是   吨。
12.比多的数是   ;比少的数是   。
13.一根彩带,第一次用去了全长的,第二次用去了21米,这时剩下的长度与用去长度之比为2∶5。这根彩带共长   米。
14.运用的运算律是   。
15. 一根绳子长m,先用去它的,再用去还剩   m。
16.文艺书本数的 等于科技书的 ,文艺书有304本。科技书有多少本?正确的列式是   。(不计算)
17.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全长的 ,第二次又用去余下的 ,两次用去的绳子长度相差2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米。
18.比90kg多是   kg;84t比   t少;小时的是   分钟。
19.一批玉米,第一次运走总数的 ,第二次运走剩下的 。第二次运走总数的   。
20.集邮有自娱自乐、保值增值、增长知识等好处。荣老师收集了180张中国邮票,他收集的外国邮票比中国邮票少,他收集的外国邮票是中国邮票的   ,荣老师收集了   张外国邮票。
21.计算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22.计算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23. 六年级参加经典诵读的男生有40人,女生比男生多,女生比男生多   人,女生有   人。
24.《三国志》全书分为《魏书》《蜀书》《吴书》,其中《魏书》有30卷,《吴书》的卷数是《魏书》的《蜀书》的卷数是《吴书》的,《蜀书》的卷数是《魏书》的   ,《蜀书》有   卷。
25.《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杨老师利用暑假研究了其中的,还剩下   ,还剩下   个数学问题没有研究。
26. 一根丝带长m,第一次用了,第二次用去了m,还剩下   m。
27.比25m长是   m,比25m短是   m。甲绳长m,乙绳比甲绳长,乙绳长   m。
28.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全长4590m,武汉长江大桥的长度比南京长江大桥的多140m,武汉长江大桥长   m。
29.笑笑看一本科普书,3天共看了27页。如果以这样的速度再看1天,就看了全书的,这本书共有   页。
30.新苗幼儿园大班有男孩126人,女孩84人。中班人数是大班人数的 。新苗幼儿园中班有   人。
31.小红在计算 时,错看成了 ,她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少   。
32.计算+×时,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33.一本书有120页,第一天看了它的 ,第二天看了它的 。
(1)“”求的是   。
(2)“”求的是   。
34.工程队计划挖一条300米长的水渠,已经挖了 ,还剩下   米没挖。
35.港珠澳大桥对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车后,从香港到珠海、澳门的陆路车程由3.5小时缩短为半小时,时间缩短了    。
36.“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减少”,请以“今年的产量”为等量写出一个等量关系式。   。
37.某地区去年的降水量是427毫米,比前年减少了,这个地区前年的降水量是   毫米。
38.成成在计算 时,错看成了 他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少   。
39.“甲数比乙数多 ”是把   看作单位“1”,等量关系式可列为:乙数×   =甲数。
40.一根铁丝,第一次剪去了全长的,第二次剪去所剩铁丝的,第三次剪去所剩铁丝的, 第次剪去所剩铁丝的,这时量得所剩铁丝为米,那么原来的铁丝长   米。
41.果园里去年共收水果48吨,其中苹果占,梨占,其余的都是桃。(只列式不计算)
(1)苹果收了多少吨?   
(2)梨收了多少吨?   
(3)苹果和梨一共收了多少吨?   
(4)梨比苹果少收了多少吨?   
(5)桃收了多少吨?   
42.学校阅览室,开始每人一个座位,正好满座。学生走了后,又进来21人,这时座位不够,有12个学生每两人合坐一个座位。阅览室实际有   个座位。
43.修一条800m长的水渠,已经修了全长的 ,再修   m,就正好修到这条水渠的中点了。
44.根据下图,小军列出了算式,他想解决的问题是   。
45. 根据下图,贝贝列出了算式 48×(1+),她想用这个算式解决的问题是:   
46.班级开展“读书月”活动,小明购买了一本故事书,一共有80页,他从第一页开始读,第一天读了全书的20% ,第二天读了剩下的 ,第三天他应该从第   页开始读。
47. 42千克增加 千克后是    千克,42千克比   千克多
48.贝贝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余下的。第二天读了全书的   ,这时还剩下全书的   。
49.一本书共150页,小雪按页码顺序开始看,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余下的 ,第三天应从第   页看起。
50.公园有一条环形健身步道,小明走一圈需要20分钟,小亮走一圈需要30分钟。两人同时从这条步道的某处出发,相背而行,沿步道走   分钟后相遇。
51.一根 米长的水管,截去了全长的 ,还剩   米;如果截去 米,那么还剩   米。
52.加工一批零件,甲独立做要20天完成,乙独立做要30天完成。若两人合作,则   天可以完成全部的 。
53.李师傅开车从甲城到乙城去送货,已经行了全程的,离中点还有52千米,甲、乙两城之间的路程有   千米。
54.这是运用了   律; ,这是运用了   律。
55.红星小学有男生36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红星小学的学生人数有   人。
56.补全下面的计算步骤,并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运算的依据。
=   ×12+   ×12 依据:   
=9+10
=   
57.某实验学校进行社团活动,六(1)班有 的同学参加“创客”制作,有 的同学踢足球,有 的同学参加“经典诵读”,其他同学参加电脑程序设计。六(1)班总人数不到50人,参加电脑程序设计的有   人。(每人只参加一项)
58.笑笑同学在计算 时,错误地计算为 结果比正确的得数少   。
59.根据指定的运算顺序,给算式添上合适的括号,并计算出结果。
(1)运算顺序:乘→减→除   ,结果是   。
(2)运算顺序:减→乘→除   ,结果是   。
60.在如图的平行四边形中,点A是所在边的中点,乙的面积是36cm2,甲的面积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丁的面积是   cm2。
61.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红色中国的摇篮。奇奇从家坐车去延安红色研学,汽车已经行驶了全程的,剩下的路程如果每小时行驶90km,8h可以到达延安,奇奇家到延安的距离是   km。
62. 千克的 是   千克;64 千米比   千米少 ;比 小时的 少 小时是   小时。
63.一个工厂甲、乙两个车间共有 192 人, 如果从甲车间调出 14 人到乙车间, 甲车间的人数是乙车间的 ; 原来甲车间有   人。
64.一份稿件张老师单独录需要2小时,李老师单独录需要3小时,如果两人合做,   小时可录完这份稿件的一半。
65. 东东发高烧到39 ℃,吃完药后体温下降到36℃,停药一天后,体温又上升了 。停药一天后东东的体温是多少摄氏度?
(1)“体温又上升了 ”是把   看作单位“1”,求体温上升的度数可列式为   ,用36 ℃加上   可求得东东停药一天后的体温,列成综合算式并计算:   。
(2)“表示   ,用 )乘   可求得东东停药一天后的体温,列成综合算式并计算:   。
66. 小强把 错写成了“6×+ ,他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答案小   。
67.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条公路,第一队修了360m,第二队比第一队多修了 ,这时两队正好修完全长的 。这条公路全长   m。
68. 某快递公司正在使用无人智能配送车为客户配送一批快件。甲配送车单独配送,6小时可以送完;乙配送车单独配送,3小时可以送完。如果两车同时配送,那么   小时可以送完这批快件。
69. 修一条路,甲队单独修12天完成,乙队单独修8天完成。甲、乙两队工作效率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如果两队合修,那么   天修完这条路。
70.乐乐在解答“加上一个数除以的商,和是多少”这道题时,因为先算了加法,再算除法,所以得数是,这道题的正确得数是   。
71.明明在计算时,因为漏看了括号,这样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则☆所表示的数是   。
72.如图,括号里应该填的分数是   。根据图示,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多   人,“ ”处应该是   。
73.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360 km的两地相对开出,一段时间后,甲车行驶了全程的 乙车行驶了全程的 ,这时两车相距   km。
74.一项工程,甲独做8天完成,乙独做6天完成,甲、乙合做一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   。
75.一本书200页,每天看它的,看了4天,看了这本书的   ,还剩   页。
76. 甲、乙两辆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当甲行完全程的 时与乙相遇,相遇后乙车继续以80 km/h的速度前进,用2.5 小时行完余下的路程。两地相距   km。
77.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智能配送车已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某大厦用两辆无人智能配送车送快递。一批快递,甲车单独送需要8小时;乙车单独送需要 10 小时。如果两辆车同时配送,   小时后,这批快递还剩 没有送完。
78. 如图,乐乐和朵朵同时从点A出发,沿长方形不同的边行进,在距点 B 12 m 的点 C 处相遇,朵朵所行的路程是乐乐的 。乐乐行进了   m。
79. 林凡、陈帆在银行共存款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 ,再从林凡的存款中取120元给陈帆存上,这时两人的存款钱数相等,陈帆原来的存款有   元。
80.客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5小时,货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6小时。两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1)客车每小时行驶全程的。    货车每小时行驶全程的    。
(2)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多行驶全程的几分之几
列式为   。
(3)客车和货车几小时后相遇
列式为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40;100;30
【解答】解:25÷=40(t);
60÷(1-)
=60÷
=100(m);
36÷(1+)
=36÷
=30(L)。
故答案为:40;100;30。
【分析】第一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几,求这个数,用除法,已知质量÷分率=未知质量;
第二空:把未知长度看作单位“1”,1-比未知长度少的分率=已知长度占未知长度的分率,已知长度÷(1-比未知长度少的分率)=未知长度;
第三空:把未知容积看作单位“1”,1+比未知容积多的分率=已知容积占未知容积的分率,已知容积÷(1+比未知容积多的分率)=未知容积。
2.男同学的人数
【解答】解:1+表示女同学占男同学人数的分率,因此,算式20÷(1+)表示男同学的人数。
故答案为:男同学的人数。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男同学的人数看作单位“1”,1+女同学比男同学人数多的分率=女同学占男同学人数的分率,本题单位“1”男同学人数未知,用除法,即,女同学人数÷(1+女同学比男同学人数多的分率)=男同学的人数,据此可以判断。
3.160
【解答】解:800-800÷(1+)
=800-800÷
=800-640
=160(m)
故答案为:16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未修长度看作单位“1”,1+已经修的比未修长度多的分率=已经修的长度占未修长度的分率,已经修的长度÷(1+已经修的比未修长度多的分率)=未修的长度,已经修的长度-已经修的长度÷(1+已经修的比未修长度多的分率)=已修的比未修的多的长度。
4.50;;125
【解答】解:40×(1+)
=40×
=50(米);
40+=40(米);
100÷(1-)
=100÷
=125(吨)。
故答案为:50;40;125。
【分析】第一空:根据题意可知把已知长度40米看作单位“1”,1+比已知长度多的分率=未知长度占已知长度的分率,已知长度×(1+比已知长度多的分率)=未知长度;
第二空:已知长度+比已知长度多的长度=未知长度;
第三空:把未知质量看作单位“1”,1-比未知质量少的分率=已知质量占未知质量的分率,已知质量÷(1-比未知质量少的分率)=未知质量。
5.(1) ;
(2);40;;40
(3);4.2;5.8
【解答】解:(1)=72()
(2)
(3)
故答案为:(1),;(2),40,,40;(3),4.2,5.8。
【分析】(1)乘法交换律是一种计算定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计算,先根据乘法交换律将72与交换位置,再根据乘法结合律将和结合计算,得到72();
(2)乘法分配律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时,可先将各加数分别与该数相乘,再将积相加;据此得到;
(3)乘法分配律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时,可先将各加数分别与该数相乘,再将积相加;倒用乘法分配律得到。
6.;
【解答】解:(1+)=(千克)
+=(千克)
故答案为:,。
【分析】分析题干,已知文文吃了千克的糍粑,妈妈比文文多吃了,也就是说妈妈吃的糍粑是文文吃的(1+),根据分数乘法,计算得到妈妈吃了(1+)=(千克)糍粑;爸爸比文文多吃了千克,所以爸爸吃的糍粑也就是千克再多千克,计算分数加法得到爸爸吃了+=(千克)糍粑。
7.(1)五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人)
(2)五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人)
【解答】解:(1)方法一:六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五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五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
综合算式:(人)
(2)方法二:六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五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
综合算式:(人)
故答案为:(1)五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人);(2)五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人)。
【分析】已知五年级观看的人数和六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比五年级多的分率;
(1)六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就比五年级多的人数=五年级观看的人数×这个多的分率,所以五年级六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五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五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
(2)六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五年级观看直播人数数的(1+这个多的分率),所以六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五年级观看直播的人数×(1+这个多的分率)。
8.(1);
(2);
【解答】解:(1)8=2(个)
8+2=10(个)
(2)9=6(个)
9-6=3(个)
故答案为:(1)3,;(2)6,。
【分析】(1)已知有9个,那么的是8=2(个),用的个数减去2就可以得到的个数,并画图即可;
(2)已知有9个,那么的是9=6(个),用的个数减去2就可以得到的个数,并画图即可。
9.水的体积;;
【解答】解: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增加,这里是把水的体积看作单位“1”,冰的体积是水的1+=;
18×=20(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水的体积,,20。
【分析】将水的体积看作单位“1”,冰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分率=1+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的分率。水结成冰后的体积=水的体积×冰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分率。
10.46
【解答】解:48(1-)=46(人)
故答案为:46。
【分析】六班上学期有人,这学期人数减少了,说明这学期的人数是上学期的(1-),根据分数乘法列式计算得到这学期有48(1-)=46(人)。
11.;;
【解答】解:++++=5=
18=4(吨)
18(1+)=22(吨)
故答案为:,4,22。
【分析】个的和就是个相加,也就是乘,计算分数乘法即可;吨的就是18乘,然后计算分数乘法即可;比吨多就是18吨的(1+),根据分数乘法计算得到18(1+)=22(吨)。
12.;
【解答】解:42×(1+)=49
51×(1-)=34
故答案为:49,34。
【分析】比多的数是42的(1+),所以根据分数乘法计算得到这个数是42×(1+)=49;比少的数是51的(1-),同样根据分数乘法计算得到这个数是51×(1-)=34。
13.49
【解答】解:21÷(-)
=21÷(-)
=21÷
=21×
=49(米)。
故答案为:49。
【分析】剩下长度和用去长度的比是2∶5,说明用去长度是总长度的。将这根彩带看作单位“1”,彩带的总长=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对应的分率。
14.乘法分配律
【解答】解:运用的运算律是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乘法分配律。【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
15.
【解答】解:
=
=
=(m)
还剩m。
故答案为:。
【分析】一根绳子长m,先用去它的那么还剩下它的还剩下再用去m,就用剩下的再减去m即可。
16.
【解答】解:304×是求科技书的是多少本,是求科技书的本数。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先求出文艺书本数的是多少,也就是科技书的;然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科技书的本数。
17.50
【解答】解:(1-)×
=
=
2÷(-)
=2÷
=50(米)
故答案为:50。
【分析】把这根绳子总长度看作单位“1”,用1减去第一次用去的分率求出余下的分率,然后用余下的分率乘即可求出第二次用去全长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两次用去的长度差除以分率差即可求出绳子原来的长度。
18.108;98;12
【解答】解:
=
=108(千克)
=
=
=98(t)
(分钟)
故答案为:108;98;12。
【分析】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乘法;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分钟)。
19.
【解答】解:(1-)×
=
=
故答案为:。
【分析】把这批玉米的总量看作单位“1”,用1减去第一次运走的分率求出剩下的分率,用剩下的分率乘即可求出第二次运走总数的几分之几。
20.;140
【解答】解:1-=
180×=140(张)。
故答案为:;140。
【分析】把中国邮票数量看作单位“1”,外国邮票数量就是中国邮票的1-=;收集的外国邮票的张数=收集的中国邮票的张数=×所占的分率。
21.减;乘;
【解答】解:(-)×6
=×6
=,先算减法,再算乘法,结果是。
故答案为:减;加;。
【分析】含括号的分数乘法与加减的混合运算,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2.乘;加;
【解答】解:
=+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结果是。
故答案为:乘;加;。
【分析】不含括号的乘法与加减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3.16;56
【解答】解:40×=16(人)
40+16=56(人)。
故答案为:16;56。
【分析】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男生人数×多的分率;女生人数=男生人数+多的人数。
24.;15
【解答】解:×=
30×=15(卷)。
故答案为:;15。
【分析】《吴书》的卷数是《魏书》的,《蜀书》的卷数是《吴书》的,则《蜀书》的卷数是《魏书》的《蜀书》有30×(卷)。
25.;205
【解答】解:
(个)。
故答案为:;205。
【分析】还剩下没有研究的分率=1-已经研究的分率;还剩下没有研究的数学问题个数=共有数学问题的个数×还剩下没有研究的分率。
26.
【解答】解:-×-
=-2-
=(米)。
故答案为:。
【分析】还剩下的长度=这根丝带的总长度-这根丝带的总长度×第一次用去的分率-第二次用去的长度。
27.30;20;1
【解答】解:25×(1+)
=25×
=30(米)
25×(1-)
=25×
=20(米)
×(1+)

=1(米)。
故答案为:30;20;1。
【分析】求比单位“1”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乘加或乘减计算。已知比单位“1”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除加或除减计算。
28.1670
【解答】解:4590×+140
=1530+140
=1670(米)。
故答案为:1670。
【分析】武汉长江大桥的长度=南京长江大桥的长度×+多的米数。
29.90
【解答】解:(27÷3+27)÷
=36÷
=90(页)
故答案为:9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全书页数看作单位“1”,4天看了全书的,因此,3天看的页数÷天数3=平均1天看的页数,3天看的页数÷天数3+3天看的页数=4天看的页数,(3天看的页数÷天数3+3天看的页数)÷4天看了全书的分率=全书页数。
30.180
【解答】解:(126+84)×
=210×
=180(人)
故答案为:18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大班人数看作单位“1”,男孩人数+女孩人数=大班人数,(男孩人数+女孩人数)×中班人数占大班人数的分率=中班人数。
31.5
【解答】解:×(□-9)-(×□-9)
=×□-×9-(×□-9)
=9-×9
=9-4
=5
故答案为:5。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
根据乘法分配律正确书写计算过程,再减去错误书写过程即可解答。
32.乘;加;
【解答】解:+×
=+
=。
故答案为:乘;加;。
【分析】不含括号的分数乘法与加减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33.(1)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2)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多少页
【解答】解:(1)+表示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分率,因此,120×(+)求的是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2)-表示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全书的分率,因此,120×(-)求的是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多少页。
故答案为:(1)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2)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多少页。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把全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看了的分率+第二天看了的分率=两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分率,全书的页数×(第一天看了的分率+第二天看了的分率)=两天一共看了的页数;
(2)根据题意可知把全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看了的分率-第二天看了的分率=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全书的分率,全书的页数×(第一天看了的分率-第二天看了的分率)=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的页数。
34.60
【解答】解:300×(1-)
=300×
=60(米)
故答案为:6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水渠全长看作单位“1”,1-已经挖了的分率=剩下还没挖的长度占水渠全长的分率,水渠全长×(1-已经挖了的分率)=剩下还没挖的长度。
35.
【解答】解:半小时=小时,3.5小时=小时
(-)÷
=3÷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原陆路车程所需时间-现在陆路车程所需时间=原陆路车程比现在车程缩短的时间,(原陆路车程所需时间-现在陆路车程所需时间)÷原陆路车程所需时间=现在陆路车程比原陆路车程所需时间缩短的分率;计算时统一单位:半小时=小时。
36.去年的产量×(1-)=今年的产量
【解答】解:1-=今年的产量占去年产量的分率,去年的产量×(1-)=今年的产量。
故答案为:去年的产量×(1-)=今年的产量。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去年的产量看作单位“1”,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产量减少的分率=今年的产量占去年产量的分率,去年的产量×(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产量减少的分率)=今年的产量。
37.597.8
【解答】解:427÷(1-)
=427÷
=597.8(毫米)
故答案为:597.8。
【分析】把前年降水量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可得:1-去年比前年减少的分率=去年占前年降水量的分率,去年的降水量÷(1-去年比前年减少的分率)=前年的降水量。
38.5
【解答】解:
=
=
-
=9-4
=5
故答案为:5。
【分析】利用乘法分配律对第一个表达式进行展开,然后与第二个表达式进行相减即可得到,看错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少多少。
39.乙数;(1+)
【解答】解:“甲数比乙数多 ”是把乙数看作单位“1”,等量关系式可列为:乙数×(1+)=甲数。
故答案为:乙数;(1+)。
【分析】根据单位“1”所在位置判断方法:分率前面或“的”前“比”后,也就是把乙数看作单位“1”;甲数比乙数多,那么乙数的(1+)为甲数;据此解答。
40.2009
【解答】解:1÷(1-)
=1÷
=(米)
÷(1-)

=×(米)
××···×=2009(米)。
故答案为:2009。
【分析】第2007次剪去后剩下的铁丝长度=单位“1”÷(单位“1”-第2008次剪去所剩铁丝的分率),第2006次剪去后剩下的铁丝长为 ÷ (1-),依次可以得出,原来的铁丝长=××···×=2009米。
41.48×;48×;48×(+);48×(-);48×(1--)
42.120
43.160
【解答】解:800÷2-800×
=400-240
=160(米)。
故答案为:160。
【分析】修到这条水渠的中点还需要再修的米数=这条水渠的总长÷2- 这条水渠的总长×已经修的分率。
44.鸡有多少只
【解答】解:小军列出了算式,他想解决的问题是鸡有多少只。
故答案为:鸡有多少只。
【分析】鸡的只数=鸭的只数÷(1-少的分率)。
45.女生有多少人?
【解答】解:算式1+表示女生比男生多的占男生的分率,48×(1+)表示求女生有多少人?
故答案为:女生有多少人?
【分析】观察图可知,男生有48人,把男生的人数看作单位“1”,女生比男生人数多,女生人数就是男生人数的(1+),据此列式解答。
46.33
【解答】解:80×20%=16(页)
(80-16)×
=64×
=16(页)
16+16+1=33(页)。
故答案为:33。
【分析】第三天他应该开始看的页数=第一天看的页数+ 第二天看的页数+1页,其中,第一天看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第一天看的分率,第二天看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第一天看的页数)×看剩下的分率。
47.;36
【解答】解:42+=(千克)
42÷(1+)
=42÷
=36(千克)。
故答案为:;36。
【分析】增加后的质量=原来的质量+增加的质量;
已知比单位“1”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除加或除减计算。
48.;
【解答】解:(1-)×


1--

=。
故答案为:;。
【分析】第一天读了全书的,还剩下的分率=1-,再把余下的看作单位“1”,第二天读了余下的,可得第二天读了全书的分率=(1-)×,用单位“1”减去第一天读了全书的,再减去第二天读了全书的比率即可。
49.46
【解答】解:150×+150×(1-)×+1
=30+120×+1
=30+15+1
=46(页)
第三天应从第46页看起。
故答案为:46。
【分析】这本书的页数×=第一天看的页数,这本书的页数×(1-)×=第二天看的页数,第一天看的页数+第二天看的页数+1=第三天开始看的页数。
50.12
【解答】解:
=1÷
=12(分钟)
沿步道走12分钟后相遇。
故答案为:12。
【分析】工作总量÷两人的工作效率之和=工作时间,据此解答。
51.;
【解答】解:(米)
(米)
故答案为:,。
【分析】一根 米长的水管,截去了全长的 ,还剩全长的(1-),乘以全长米,计算得到还剩(米);用全长米减去米得到截去米还剩 (米)。
52.8
【解答】解:(天)
故答案为:8。
【分析】分析题干,已知甲独立做要20天完成,乙独立做要30天完成,将这批零件看作单位“1”,得到甲的工作效率,乙的工作效率是,两人合作的工作效率就是(+),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用除以两人合作的工作效率,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53.416千米
【解答】解:52÷(-)
=52÷(-)
=52÷
=52×8
=416(千米)
甲、乙两城之间的路程有416千米。
故答案为:416。
【分析】根据对应的数量除以对应的分率等于单位“1”解答此题。即把甲、乙两城之间的路程看成单位“1”,离中点还有52千米对应的分率为中点()减去已经行驶了全程的,据此可解。
54.乘法分配;乘法交换
【解答】解:把2拆成2和 ,并将2和 分别和12相乘,运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把与 交换了位置,运用的是乘法交换律。
故答案为:乘法分配;乘法交换。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据此判断。
55.675
【解答】解:360×+360
=315+360
=675(人)
红星小学的学生人数有675人。
故答案为:675。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根据等量关系: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用乘法求出女生人数后,再根据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全校人数解答即可。
56.;;乘法分配律;19
【解答】解: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将原式按照分配律进行拆分:
计算每项:
最后得到:
故答案为:;;19
【分析】这是一道关于乘法分配律的题目,旨在考查对分配律的应用。乘法分配律表明,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求和。题目要求补全计算步骤,并明确指出每一步的依据。
57.1
【解答】解:
=7-6
=1(人)
故答案为:1。
【分析】把六(1)班总人数看作单位“1”,算出参加电脑程序设计的占几分之几,列式为 六(1)班总人数是2、3、7的公倍数,而且六(1)班总人数不到50人,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数只能是42,因此六(1)班有42人。再求出参加电脑程序设计的有多少人,列式为 1(人)
58.8
【解答】解:20-a×-(20-a)×
=20-0.6a-12+0.6a
=8
故答案为:8
【分析】可以假设a为具体数,如a=5,分别算出得数,然后比较;也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将(20-a)× 展开得 并化简得 再与原算式 作比较得出结果,少算了20-12=8.
59.(1) ;
(2);
【解答】解:(1)根据题目要求的运算顺序,首先处理乘法,乘法运算应当被括号包含。
于是,算式可以写作:
但是,为了完全按照乘→减→除的顺序,应先确保乘法与减法的运算被正确分组。正确的表达式应该是:
接着解得算式的最终结果为。
(2)根据题目要求的运算顺序,首先处理减法,减法运算应当被括号包含。
为了完全按照乘→减→除的顺序,应先确保乘法与减法的运算被正确分组。正确的表达式应该是
接着解得算式的最终结果为
故答案为:(1);
(2);
【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运算顺序的掌握与应用,即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首先进行乘法运算,然后进行减法,最后才是除法。为确保遵循这一特定顺序,需要适当地添加括号来改变默认的运算顺序。
(2)根据题目要求首先进行减法运算,然后进行乘法,最后才是除法。为确保遵循这一特定顺序,需要适当地添加括号来改变默认的运算顺序。
60.14.4
【解答】因为点A是所在边的中点,所以乙的面积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36÷=144(cm2)。
甲的面积与乙的面积之和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因为丙的面积等于乙的面积,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则丁的面积占1-,
丁的面积为(cm2)。
故答案为:14.4。
【分析】由点 A 是中点得乙面积占平行四边形面积,进而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再算甲和乙面积和占比,因丙面积等于乙面积,进而得出丁面积占比,最后根据丁面积占比求丁面积。
61.1680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
=
=1680(km)
故答案为:1680
【分析】将全程看作单位“1”,汽车行驶了,则还剩下还没走;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速度90乘以8小时,求出剩下的路程,最后用剩下的路程除以,即可求出全程距离
62.;80;
【解答】解:×=(千克);
64÷(1-)
=64÷
=80(千米);
×-
=-
=(小时)。
故答案为:;80;。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含义可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把未知长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用除法,已知长度÷(1-少的分率)=未知长度;
小时×分率-少的时间=所求时间。
63.98
【解答】解:192÷(1+)
=192÷
=108(人)
108×=84(人)
84+14=98(人)
故答案为:98。
【分析】根据甲车间的人数是乙车间的 ,将后来乙车间的人数看作单位“1”,则甲车间后来的人数为,又已知甲乙两车间的总人数,且调出前后未变,可先求出后来乙车间的人数,求单位“1”用除法;然后求出甲车间后来的人数;最后将加车间后来的人数加上调出的人数,即可求得原来甲车间的人数。
64.
【解答】解:÷()
=
(小时)
故答案为:。
【分析】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首先,我们需明确张老师和李老师各自完成工作的速率,然后通过合作效率计算出他们共同完成工作一半所需的时间。
65.(1)36℃;36×;上升的体温;(℃)
(2)上升后的体温占36 ℃的几分之几;36;(℃)
【解答】解:(1)“体温又上升了 ”是把36℃看作单位“1”,求体温上升的度数可列式为36×,用36 ℃加上上升的体温可求得东东停药一天后的体温,列成综合算式并计算:。
(2)“ 表示上升后的体温占36 ℃的几分之几,用 乘36可求得东东停药一天后的体温,列成综合算式并计算:(℃)。
故答案为:36℃;36×;上升的体温;(℃);上升后的体温占36 ℃的几分之几;36;(℃)。
【分析】(1)“体温又上升了”,这是在说体温上升了原来的体温的,因此这里的单位“1”指的是原来的体温,即停药前的体温;东东停药前的体温是36℃,体温上升了,所以体温上升的度数为。东东停药前的体温加上体温上升的度数就是停药一天后的体温,即;综合上述过程,可以将求解东东停药一天后的体温的过程列成一个综合算式,即。
(2)首先解决分数加法的问题,,这里的1可以被看作是(因为任何数除以自己都等于1)。因此,加法可以表示为:
执行加法运算:
理解应用题目描述:
题目要求我们用乘以某个数值来求得东东停药一天后的体温。由于题目要求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我们需要将得到的分数与一个代表东东正常体温的变量(假设为T)相乘。
构建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可以表示为:
解释应用:
这里,表示的是东东停药一天后的体温与他正常体温的比值,也就是说,东东停药一天后的体温是其正常体温的倍。
66.
【解答】解:-()
=+6×--
=-+6×-
=-

故答案为:。
【分析】用减去,将“□”看作一个未知数,对式子进行化简,即可解答。
67.1584
【解答】解: (米), (米), (米)。
即,这条公路的全长为 1584米。
故答案为:1584。
【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比例,计算出第二队修路的长度。然后,将第一队和第二队修路的长度相加,得到两队总共修路的长度。由于题目中提到两队修完全长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将两队总共修路的长度除以 来计算出公路的全长。
68.2
【解答】解:
=
=
=2(小时)
故答案为:2
【分析】把为客户配送一批快件看着单位“1”,甲配送车的工作效率是 ,乙配送车的工作效率是 ,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之和”解答。
69.2:3;
【解答】解::=2:3
1÷(+)
=1÷
=(天)。
故答案为:。
【分析】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先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求出两队的工作效率,再求比;修完这条路两队需要的时间=单位“1”÷两队的工作效率和。
70.
【解答】解:乐乐错误计算的顺序是,应用倒推法,可求得为,再按正确运算顺序计算即可,为
故答案为:
【分析】乐乐解答题目时出现了运算顺序的错误,即先做了加法后做了除法,而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进行除法再做加法。需要首先逆向解析乐乐错误解题过程中的数值,然后依据正确的运算顺序重新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71.
【解答】解: ☆,
错误的算式:,
两者作差得, ,
故答案为:
【分析】题目给出的错误计算方式是,而正确的计算方式是。根据题目,错误计算与正确计算的差值为,我们可以将这个信息转化为等式解方程即可。
72.;80;360
【解答】答:280(1+)
=280
=360(人),
360-280=80(人);
故答案为:;80;360。
【分析】把女运动员看做单位“1" 平均分成7份,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多2份,那么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多,男运动员总人数=女运动员人数(1+),最后作差即可。
73.110
【解答】解:360×+360×-360
=270+200-360
=470-360
=110(km)
故答案为:110。
【分析】用360×,求出甲车行的路程,再用360×,求出乙车行的路程,再用甲车行的路程+乙车行的路程-全程=两车还相距的路程。
74.
【解答】解:

故答案为:。
【分析】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甲、乙合做一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分率=甲、乙效率和×工作时间。
75.;40
【解答】解:×4=
200×(1-)
=200×
=40(页)
故答案为:;40。
【分析】由题意可知,每天看它的,则4天看了这本书的×4=;把这本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则还剩这本书的(1-),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用200乘(1-)即可求出还剩下的页数。
76.480
【解答】解:1-=
:=5:7
80×2.5÷5×7
=40×7
=280(千米)
200+280=480(千米)。
故答案为:480。
【分析】先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7,相遇后乙车行驶的路程=速度×2.5小时=200千米,也就是相遇时甲车行驶的路程,两地相距的路程=两车行驶的路程和。
77.4
【解答】解:(1-)÷(+)

=4(小时)。
故答案为:4。
【分析】这批快递还剩 没有送完时配送的时间=(1-剩余的分率)÷工作效率的和。
78.96
【解答】解:1-=
12×2÷
=24÷
=96(米)。
故答案为:96。
【分析】以乐乐行的路程为单位“1”,则乐乐比朵朵多行的路程是 多行的路程是12×2=24米,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
79.4600
【解答】解:9600×(1-)
=9600×
=5760(元)
120×2=240(元)
(5760-240)÷2
=5520÷2
=2760(元)
2760÷(1-)
=2760÷
=4600(元)。
故答案为:4600。
【分析】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 后,林凡、陈帆存款共剩下9600×(1-),林凡剩下的比陈帆多 120×2=240(元),陈帆剩下(5760-240)÷2=2760(元),陈帆原来的存款有 2760÷(1-)元。
80.(1);
(2)-
(3)
【解答】解:(1)1÷5=
1÷6=;
(2)-;
(3)1÷(-)。
故答案为:(1);;(2)-;(3)1÷(-)。
【分析】(1)客车、货车每小时分别行驶全程的分率=1÷分别的时间;
(2)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多行驶全程的分率=客车每小时分别行驶全程的分率-货车每小时分别行驶全程的分率;
(3)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