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
第5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专项01 选择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全长的,第二次剪去剩余的。两次剪去的绳子长度相比,( )。
A.第一次剪去的长 B.第二次剪去的长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2.幸福农庄去年种果树的面积是公顷,____,今年种果树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梦梦列出的算式是+×,横线上应补充的条件是( )
A.今年种果树的面积是去年的 B.今年种果树的面积比去年多
C.今年种果树的面积比去年少 D.去年种果树的面积比今年多
3.甲数是60,____,乙数是多少 如果求乙数的算式是那么横线上应补充的条件是( )。
A.甲数比乙数多 B.甲数比乙数少 C.乙数比甲数少
4.同同计算(m+)×4.5时漏写了括号,算出的结果于正确结果相比较,( )
A.比正确结果多2 B.比正确结果少2
C.比正确结果多3.5m D.比正确结果少3.5m
5. 乐乐把 错写成了 ,她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小( )。
A. B. C.9 D.15
6.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D.以上都有
7.甲食堂有 t面粉,乙食堂的面粉比甲食堂多 ,乙食堂有多少吨面粉? 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8.可以用算式 来解决的题目是( )。
A.鸡的只数比鸭少 ,鸭有280只,鸡有多少只?
B.鸭的只数比鸡多 ,鸡有280只,鸭有多少只?
C.鸡的只数比鸭少 ,鸡有280只,鸭有多少只?
D.鸡的只数比鸭多 ,鸡有280只,鸭有多少只?
9.今年小麦的产量比去年增产,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产量的( )。
A. B. C.
10. 一台电脑先提价,再降价,这台电脑现价与原价比( )。
A.降低了 B.提高了 C.不变 D.无法现定
11.已知乙比甲少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甲和乙之间关系的是 ( )。
A. B.
C. D.
12.幸福小学开展“航天梦,我的梦”小调查。六(3) 班有60名同学,其中 的同学长大后想当老师,比长大后想当航天员的人数少 。六(3)班想当航天员的同学有( )名。
A.16 B.20 C.24 D.28
13.修一条跑道,甲队独修要30个小时,乙队独修要20个小时,现在两队合修,中途甲队休息了5小时,修完这条跑道共要( )小时。
A.14 B.12 C.9 D.无法计算
14.实验学校组织员工观看反诈电影《孤注一掷》,该学校一共有320名员工,实际到场的员工比员工总数少 ,实际到场多少名员工 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
A.320×(1+) B.320×(1-)
C.320÷(1+) D.320÷(1-)
15.(+)×75=×75+×75 , 这里应用了 ( )。
A.乘法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分配律 D.加法结合律
16.两根绳子的长度都是2米,从第一根剪去 ,从第二根剪去 米,剩下的部分相比较(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同样长 D.无法确定
17.六(1)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下面表达对这个数量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8.与(-)× 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
A.×× B.×+×
C.-× D.×-×
19.某水果商店运来苹果a千克,▲,运来梨多少千克?
如果列式为 那么横线上应补充的条件是 ( )。
A.运来的梨是苹果的 B.运来的梨比苹果少
C.运来的苹果比梨多 D.运来的苹果比梨少
20.××=×(×)这道题的做法运用了( )。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
21. 甲、乙两条生产线共有职工120人,因工作需要甲生产线调走5人。此时,乙生产线的人数是甲生产线人数的 ,甲生产线原有职工 ( )人。
A.67 B.72 C.74 D.77
22.为创建“美丽乡村”,村里要对长860米的主道进行翻修,甲、乙两个工程队参与竞技。甲队单独修需要12天完成,乙队单独修需要15 天完成。为加快进度,两队合修,多少天可以完成? 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12+15)÷2 B.
C. D.
23. 有甲、乙两根绳子,从甲绳子上剪去全长的 ,再剪去 m,从乙绳子上先剪去 m,再剪去余下的 ,这两根绳子所剩下的长度相等。原来这两根绳子( )。
A.甲绳长 B.乙绳长 C.同样长 D.无法确定
24.有两根3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根用去绳子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根剩下的部分长 B.第二根剩下的部分长
C.两根剩下的部分同样长 D.无法比较哪根剩下的部分长
25.修一条路,如果两个队合修,那么( )天能修完。
A. B. C.10 D.20
26.童装店有两件进价不同的服装,都卖 240 元,其中一件赚了 ,另一件赔了 。在这次买卖中,该店( )。
A.赚了 B.赔了 C.不赚也不赔 D.无法确定
27.四家商场同一种商品的原价都是A 元。国庆期间,四家商场这种商品的价格都发生了变化,现价与原价一样的是( )。
A.甲商场:先降价 ,再涨价 B.乙商场:先降价 ,再涨价
C.丙商场:先涨价,再降价 D.丁商场:先涨价再降价
28.一袋面粉,吃了它的 后,还剩20 kg,这袋面粉原来有( )千克。
A.35 B.50 C.18
29.两根绳子的长度都是 米,第一根剪去全长的 ,第二根剪去 米,两根绳子剩下部分的长度相比较,(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两根同样长
30.小南在计算时不小心把6×(x+)错当成x+6×进行计算,这样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
A.5 B.5x C.6x D.6
31.下面的算式中,能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的是( )。
A. B. C.
32. 下面算式中与运算顺序相同的是( )。
A. B.
C. D.
33.一件衣服售价100元,提价后,再降价销售,则现价( )。
A.100元 B.110元 C.99元 D.101元
34.一个数的加上15除以28的商,和是这个数是( )。
A. B. C.
35. 在计算 时,若算成了 ,则这样得数比原来多了( )。
A. B. C. D.
36.小红在计算 时,错误地算成了她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
A. B. C.2a D.3a
37.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4×表示4个的和是多少
②9 毫升的和2毫升的一样多
③与表示的意义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
④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38.下面各式中,与相等的式子是( )
①②③④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39.最大三位数的比最小三位数的多( )
A.35 B.41 C.47
40.从小明家到人民广场的一段路程, 爸爸走完全程要 5 分钟, 小明走完全程要 8 分钟。求 "父子两人同时同向出发, 3 分钟后小明落后的路程是全程的几分之几?"的列式是( )。
A. B. C. D.
41. 光明乳鸽是光明的一张名片,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品尝。某乳鸽餐饮店六月份营业额为 56000 元,( ),五月份营业额是多少?括号里补充下面哪个条件可以用算式 56000÷(1-)来解答。
A.六月份营业额比五月份少 B.六月份营业额比五月份多
C.五月份营业额比六月份少 D.五月份营业额比六月份多
42.这是运用了( )。
A.乘法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分配律
43.运用了乘法( )进行简算。
A.交换律 B.结合律 C.分配律
44.,这是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45.下面四个算式中,计算结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B.
C. D.
46.可可买了一支圆珠笔和一支钢笔,共用去24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钢笔的 ,钢笔的单价是多少元? 以下解法不正确的是( )。
A. B.24÷(1+5)×5 C.
47. 一种商品,先降价 ,又提价 ,现在商品的价格( )。
A.比原价高 B.比原价低 C.与原价相等
48. 修一条780米长的公路,甲队单独修要7天完成,乙队单独修要 9天完成。现在由甲、乙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这条公路的一半? 列式是( )。
A.780÷(7+9) B. C.
49. 若商场里一台电视机先提价 ,再降价 则现价( )。
A.比原价低 B.比原价高 C.和原价相等
50. 要简算 ,应该运用(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51.下列算式中,结果与相等的是( )。
A. B. C.
52. 若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则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
A. B. C.
53.信都红瓜子远销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曾被国家对外贸易部授予“优质产品”称号。现有两堆一样多的信都红瓜子,第一堆卖出30%,第二堆卖出吨,则剩下的瓜子相比( )。
A.第一堆剩下的多 B.第二堆剩下的多
C.两堆剩下的一样多 D.无法确定
54.一个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单开甲管将空池注满需要 小时,单开乙管将空池注满需要 小时,两个进水管同时打开,需要( )小时将空池注满。
A.9 B. C. D.20
55. 一桶油,若倒出油的 ,连桶重13kg;若倒出油的 ,连桶重5kg。这桶油净重( ) kg。
A.25 B.20 C.30 D.15
56. 明明看一本书,3天看了这本书的 ,照这个速度,还要多少天可以看完 列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57. 华华向下面几个杯子中放入了不同质量的糖和水,其中 ( )杯最甜。
A.B.C. D.
58.计算 正确、简便的算式是( )。
A. B.
C. D.
59. 如图,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红粉笔比白粉笔少 B.白粉笔比红粉笔多
C.红、白粉笔的和是白粉笔的 D.红、白粉笔的差是红粉笔的
60. 一匹布料有240m,全部做成上衣能做100件,全部做成裤子能做150条。这匹布料能做成多少套衣服? 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
A. B.
C.240÷(100+150) D.1÷(100+150)
61. 下列计算过程错误的是( )。
A. B.
C. D.
62. 做一个中国结要用 m长的红绳,现用一根长12m的红绳做中国结,已经用了它的 ,照这样计算,这根红绳还能再做多少个中国结? 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
A. B.
C. D.
63. 张师傅要做240 个窗花,第一天做了总数的 ,第二天做了总数的 。算式240×求出的是( )。
A.还剩下多少个窗花没有做
B.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做了多少个窗花
C.两天一共做了多少个窗花
D.第一天做了多少个窗花
64.刘叔叔去年现金消费1.8万元,____。刷卡消费多少万元? 横线上补充下面信息 ( ),才能用算式 解决。
A.刷卡消费是现金消费的 B.刷卡消费比现金消费少
C.现金消费比刷卡消费少 D.刷卡消费比现金消费多
65. 新角度·补充条件一个果园里有梨树300 棵,____,桃树有多少棵? 列式为300× , 横线上补充的条件是 ( )。
A.比桃树多 B.比桃树少
C.桃树比梨树多 D.桃树比梨树少
66.两根电线的长度都是 2 m , 第一根用去 , 第二根用去 , 两根电线剩下的部分相比,(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无法比较
67. 这里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68.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在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便有相关记载。李叔叔买了一包西湖龙井茶,第一个月喝了整包茶的,第二个月喝了余下的 。这两个月相比,( )。
A.第一个月喝得多 B.第二个月喝得多
C.两个月喝得一样多 D.无法确定
69.一件大衣原价是 100 元, 先提价 , 再降价 。现价与原价相比,( )。
A.价格不变 B.价格提高 C.价格降低了 D.无法碲定
70. 一瓶钙片在外送平台的标价比药店标价高 , 活动期间, 外送平台的售价比标价降低 ,外送平台现在的售价与药店标价相比,( )。
A.外送平台现在的售价低
B.一样
C.药店标价低
71., 这是运用了 ( )。
A.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和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与分配律
72. ,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73.一本故事书,小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剩下的,还剩下全书的( )没有看。
A. B. C. D.
74.一本书共80页,小红第一天看了,第二天应从第( )页看起。
A.30 B.31 C.29 D.50
75.笑笑把(a+)×4.5错算成4.5a+,算出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少( )。
A.少 B.多 C.少 D.多
76.一种商品的价格是100元,涨价后,又降价。这种商品现在的价格和原来相比,( )
A.价格不变 B.原来的价格便宜
C.现在的价格便宜 D.无法比较
77.有一根6m长的绳子,先用去,又用去m,这时还剩( )
A.5m B. m C.0m D.3m
78.李叔叔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头锯成2段用了分钟,如果把这根木头锯成8段,那么需要( )分钟。
A. B.5 C. D.
79.两根 1 m 长的铁丝, 第一根用去了 , 第二根用去了 , 剩下的铁丝相比, (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80.奶奶榨了一杯500毫升的豆浆,给君君喝了一些,君君喝了多少毫升的豆浆。正确的列式是( )。
A.500× B.500× C.500×(1-) D.500×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C
【解答】解:第二次剪去全长的:
(1-)×
=×
=
=
所以,两次剪去的绳子长度相比,一样长。
故答案为:C。
【分析】把这根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次剪去全长的,则还剩下全长的分率=1-,
第二次剪去剩余的,即第二次剪去全长的(1-)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第二次剪去全长的几分之几,再与第一次剪去全长的,再比较大小。
2.B
【解答】解:应补充的条件是: 今年种果树的面积比去年多。
故答案为:B。
【分析】今年种果树的面积=去年种果树的面积+去年种果树的面积×增加的分率。
3.B
【解答】解: 甲数是60,甲数比乙数少 ,乙数是多少?求乙数的算式是:。
故答案为:B。
【分析】已知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据此可知应补充的条件是甲数比乙数少
4.D
【解答】解: (m+)×4.5=4.5m+×4.5
4.5m+×4.5-(m+×4.5)
=4.5m-m
=3.5m。
故答案为:D。
【分析】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m+)×4.5=4.5m+×4.5,而漏掉括号后是然后把所得的结果相减,比正确结果少3.5m。
5.B
【解答】解:15×(□+)-(15×□+)
=15×□+15×-(15×□+)
=15×-
=9-
=8
故答案为:B。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
根据乘法分配律正确去掉括号后,再减去错误书写即可判断。
6.B
【解答】解:(-)÷
=(-)×30
=×30-×30(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8-5
=13
故答案为:B。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
7.D
【解答】解:求乙食堂有多少吨面粉列式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乙食堂的面粉比甲食堂多 ,乙食堂的面粉比甲食堂多吨,再与甲食堂的面粉数相加即可。
8.C
【解答】解:A、列式为280×;
B、列式为280×;
C、列式为;
D、列式为208÷。
故答案为:C。
【分析】A、把鸭的只数看作单位“1”,鸡的只数相当于鸭的 ,求鸡的只数,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鸭的只数乘 就是鸡的只数;
B、把鸡的只数看作单位“1”,鸭的只数相当于鸡的 求鸭的只数,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鸡的只数乘就是鸭的只数;
C、 把鸭的只数看作单位“1”,鸡的只数相当于鸭的,求鸭的只数,用鸡的只数除以就是鸭的只数;
D、 把鸭的只数看作单位“1”,鸡的只数相当于鸭的,求鸭的只数,用鸡的只数除以就是鸭的只数。
9.A
【解答】解:(1+)÷1
=÷1
=。
故答案为:A。
【分析】把去年的产量看作单位“1”,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产量的分率=今年的产量÷去年的产量。
10.A
【解答】解:1×(1+)×(1-)
=×
=
<1, 台电脑现价与原价比降低了。
故答案为:A。
【分析】把这台电脑的原价看作“1”,现价=原价×(1+提价的分率)×(1-降价的分率),然后再比较大小。
11.B
【解答】解:A项:(2-1)÷2=;
B项:(4-3)÷4=;
C项:(4-3)÷3=,乙比甲多;
D项:(4-1)÷4=。
故答案为:B。
【分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用两数之差除以单位“1”。
12.B
【解答】解:60×÷(1-)
=18÷
=20(名)。
故答案为:B。
【分析】六(3)班想当航天员的同学人数=想当老师的学生人数÷(1-少的分率),其中,想当老师的学生人数=六(3)班的总人数×想当老师同学占分率。
13.A
14.B
【解答】解:将员工总数看作单位“1”,实际到场的员工数是员工总数的1-,实际到场员工人数为320×(1-)。
故答案为:B。
【分析】实际到场的员工人数=该学校一共有员工人数×(1-少的分率)。
15.C
【解答】解:计算 (+)×75 =×75+×75时,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75相乘,然后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16.B
【解答】解:2×(1-)
=2 ×
=1.5(米)
2-=1.75(米)
1.5<1.75,剩下的部分第二根长。
故答案为:B。
【分析】第一根剩下的长度=这根绳子的总长度×(1-剪去的分率);
第二根剩下的长度=这根绳子的总长度-用去的长度,然后再比较大小。
17.B
【解答】解:A项:(7-6)÷6
=1÷6
=,原题干说法正确;
B项:(6-5)÷5
=1÷5
=,原题干说法错误;
C项:6÷(6+7)
=6÷13
=,原题干说法正确;
D项:7÷(6+7)
=7÷13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项:男生比女生多的分率=(男生的人数-女生的人数)÷女生的人数;
B项:男生比女生多的分率=(男生的人数-女生的人数)÷女生的人数;
C项:女生占全部人数的分率=女生的人数÷(男生的人数+女生的人数);
D项:男生占全部人数的分率=男生的人数÷(男生的人数+女生的人数)。
18.D
【解答】解:(-)× =×-× ,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运算。
故答案为:D。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19.D
【解答】解:补充条件:运来的苹果比梨少 ,可以列数:a÷(1-)。
故答案为:D。
【分析】运来梨的质量=运来苹果的质量÷(1-少的分率)。
20.B
【解答】解:计算××=×(×)时,把后面两个数结合在一起先计算,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B。
【分析】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21.C
【解答】解:(120-5)÷(1+)+5
=115÷+5
=69+5
=74(人)。
故答案为:C。
【分析】甲生产线原有职工的人数=(甲、乙两条生产线原来共有职工的人数-甲生产线调走的人数) ÷(1+)+甲生产线调走的人数。
22.C
【解答】解:甲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乙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根据题意可得: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把这项工程看作单位“1”,甲队单独修需要12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乙队单独修需要1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根据合作的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和,据此列式解答。
23.A
【解答】解:设这两根绳子所剩下的长度都是2米。
(2+)÷(1-)
=÷
=11(米)
2÷(1-)+
=8+
=(米)
11>,甲绳长。
故答案为:A。
【分析】设这两根绳子所剩下的长度都是2米。结合已知条件从甲绳上剪去全长的,再剪去剩下的米,用可解出甲绳上剪去全长的后剩下2+米=米,甲的原长是2÷(1-)+;结合已知条件从乙绳上先剪去米,再剪去余下绳子的,可解出乙绳上剪去米后,还剩2÷(1-)=8米,乙的原长是8+=米,然后再比较大小。
24.A
【解答】解:第一根:
第二根:
,所以第一根剩下的部分长。
故答案为:A。
【分析】第一根用去的是具体的长度,剩下的部分=绳长-用去的长度;第二根用去的是自身的几分之几,剩下的部分=绳长-自身乘几分之几。
25.B
【解答】解:1÷()
=1÷
=(天)
故答案为:B。
【分析】总工作量1÷两个队的工作效率之和=做完这个工作需要的时间。
26.B
【解答】解:240÷(1+)
=240÷
=200(元)
240÷(1-)
=240÷
=300(元)
240×2=480(元)
200+300=500(元)
480<500,所以赔钱了。
故答案为:B。
【分析】一件衣服的进价=售价÷(1+赚的分率),另一件衣服的进价=售价÷(1-赔的分率),然后把这两件衣服的进价相加、售价相加,再比较大小。
27.B
【解答】解:A把这种商品原价看作单位“1”,
甲商场的现价为 (元),
乙商场的 现 价为 (元),
丙商场的现价为 A × (元),
丁商场的现价为 (元)。
现价与原价一样的是乙商场。
故答案为:B。
【分析】原价×(1-降的分率)×(1+涨的分率)=现价,据此解答。
28.B
【解答】解:(千克)
故答案为:B。
【分析】将一袋面粉看作单位“1”,吃了它的后还剩(1-),然后用剩下的20kg除以(1-),计算即可得到这代面粉原来有多少千克。
29.B
【解答】解:×(1-)
=×
=(米)
-=(米)
<,第二根剩下的长。
故答案为:B。
【分析】第一根剩下部分的长度=这根绳子的总长度×(1-剪去的分率);第二根剩下部分的长度=这根绳子的总长度-剪去的长度,然后再比较大小。
30.B
【解答】解:6×(x+)-(x+6×)
=6x+5-x-5
=6x-x
=5x。
故答案为:B。
【分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6×(x+)=6x+5,然后再相减。
31.C
【解答】解:24×(+)
=24×+24×
=9+10
=19,能应用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2.B
【解答】解:,不同级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A: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不符合题意;
B:不同级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符合题意;
C: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乘法,不符合题意;
D: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分数混合运算运算顺序:(1)没有括号,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不同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2)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33.C
【解答】解:100×(1+)×(1-)
=100××
=110×
=99(元)
现价99元。
故答案为:C。
【分析】将一件衣服售价100元看作单位“1”,提价后,就是售价的(1+=),根据售价×提价后对应分率=提价后的价格,计算出提价后的价格后,再将提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再降价,就是提价后价格的(1-), 提价后的价格 ×再降价后对应分率=现价,据此列式计算。
34.C
【解答】解:设这个未知数为,
解得:
故答案为:C
【分析】设这个未知数为,根据题目所给的这个数的 的加上15除以28的商,和是 列出方程即可求出这个数是
35.C
【解答】 解: □
=□
=□
=
=
=
=
故答案为:C
【分析】计算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再与□ 比较,解答即可。
36.C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
=
=
=2a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把用乘法分配律化简,然后减去,即可解答。
37.C
【解答】解:分析每个选项:
① 说法正确,确实表示4个相加的总和,即,这是分数乘法的基本含义之一。
② 说法错误,9毫升的等于4.5毫升,而2毫升的毫升,显然两者并不相同。
③ 说法错误,与在数值上相等(结果均为),虽然它们表示的顺序不同,但根据乘法的交换律,两者的计算结果相同,因此计算方法上没有本质区别。
④ 说法正确,可以先将与28相乘(因为28是7的倍数,可以简化计算),再乘以。计算过程为。这展示了分数乘法中结合律的应用。
故答案为:C
【分析】①根据分数的意义:1.分数乘以整数:和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运算。 2.一个数乘以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②分别对9毫升的进行运算:;2毫升的进行运算:,两个式子不相等
③根据乘法的交换律:乘法交换律是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据此即可判断
④对式子进行运用乘法分配律运算即可
38.C
【解答】解: ①
②
③
④
所以, 只有 ①③④ 与相等
故答案为:C
【分析】对各个式子进行变形,然后跟进行对比即可
39.B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
=111-70
=41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确定最大的三位是999,最小的三位数100,然后再用999乘以,100乘以,最后再将两个数相减即可
40.D
【解答】解:1÷5=,1÷8=
(-)×3
故答案为:D。
【分析】把全程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可得:爸爸的速度=全程÷时间=1÷5=,同理,小明的速度是;爸爸的速度-小明的速度=小明每分钟落后的路程是全程的几分之几,(爸爸的速度-小明的速度)×时间=3分钟后小明落后的路程是全程的几分之几,据此可以判断。
41.A
【解答】解:A选项,五月的营业额: 56000÷(1-) ,选项A是正确的;
B选项,五月的营业额: 56000÷(1+) ,选项B是错误的;
C选项,五月的营业额: 56000×(1-) ,选项C是错误的;
D选项,五月的营业额: 56000×(1+) ,选项D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A。
【分析】把五月份营业额看作单位“1”,(1-) 即是比五月份营业额少, 56000÷(1-) 所以补充条件为: 六月份营业额比五月份少 。
42.C
【解答】将2 拆成2和 ,并将2和 分别与12相乘,运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分析】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是a×(b+c)=a×b+a×c,与题目相符。
43.C
【解答】解:根据乘法分配律公式可知,本题是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的,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乘法分配律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先将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据此选择即可。
44.A
【解答】解:计算过程将 与 交换了位置,运用的是乘法交换律。
故答案为:A。
【分析】乘法交换律规律是a×b×c=a×c×b,与题意相符。
45.B
【解答】解:A:
B:
C:
D:
通过比较发现选项B的计算结果与其他选项的计算结果不同。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判断,A、C、D三个选项计算的均是 而B选项计算的是 也可以通过逐个计算的方法,计算得知选项B与其他选项结果不同。
46.C
【解答】解:A、把钢笔的单价看成单位“1”,24元对应的分率为(),然后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 可求出钢笔的单价。所以A项列式正确
B、根据比的意义可知:钢笔是5份,圆珠笔是1份,则一共是1+5=6(份),由于6份是24元,一份的价格是(24÷6)元,乘5即是钢笔的价格,列出的算式:24÷(1+5) ×5; 可求出钢笔的单价。所以B项列式正确。
C、根据圆珠笔的单价是钢笔的 知,钢笔的单价是单位“1”,而24元不是单位“1”。所以C项列式不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圆珠笔的单价是钢笔的 知,钢笔的单价是单位“1”,而24元不是单位“1”,所以选项C的解法不正确。
47.B
【解答】解:设商品的原价为单位“1”
=
=
现在的价格是原来的。
故答案为:B
【分析】设商品的原价为单位“1”,则降价后的价格是原价的,又提价 ,则提价后的价格是降价后的价格的,求出现在的价格后,即可与原价进行比较。
48.C
【解答】解: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甲队的工作效率是 ,乙队的工作效率是 ,根据题意可得: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甲队的工作效率是 ,乙队的工作效率是 ,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用工作总量的 除以两队的工作效率之和。
49.A
【解答】解:1×(1+)×(1-)
=×
=
<1,比原价低。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把原价看作单位“1”,现价=原价×(1+提价的分率)×(1-降价的分率),然后再比较大小。
50.C
【解答】解:×10+
=×(10+1)
=×11
=9,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运算。
故答案为:C。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51.C
【解答】解:98×
=(99-1)×
=99×-1×
=99×-
下列算式中,结果与98×相等的是99×-。
故答案为:C。
【分析】计算98×时,可以把98看作99-1,应用乘法分配律,分别与相乘后再相减。
52.B
【解答】解:1-=
÷=。
故答案为:B。
【分析】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女生人数=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分率=÷女生人数。
53.D
【解答】解:①如果两堆瓜子都是1吨。
1×(1-30%)
=1×0.7
=0.7(吨)
1-==0.7(吨)
两堆剩下的一样多。
②如果两堆瓜子都是2吨。
2×(1-30%)
=2×0.7
=1.4(吨)
2-==1.7(吨)
第二堆剩下的多。
③如果两堆瓜子都是0.5吨。
0.5×(1-30%)
=0.5×0.7
=0.35(吨)
0.5-=0.5-0.3=0.2(吨)
第一堆剩下的多。
因此剩下的瓜子相比无法确定。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别假设出两堆瓜子的质量,分别将两堆信都红瓜子的质量看作单位“1”,第一堆卖出30%,还剩(1-30%),第一堆瓜子的质量×剩下的分率=剩下的质量;第二堆瓜子的质量-卖出的质量=剩下的质量。两堆信都红瓜子的质量不确定,即单位“1”不确定,无法比较剩下的瓜子的多少,据此解答。
54.B
【解答】解:1÷=4(小时)
1÷=5(小时)
1÷(4+5)
=1÷9
=。
故答案为:B。
【分析】把水池的容量看作单位“1”,则甲管的工作效率为 1÷=4小时,乙管的工作效率为1÷=5小时,两个水管同时打开,则总工作效率为4+5=9,则工作时间为1÷9=小时。
55.B
【解答】解:(13-5)÷(-)
=8÷
=20(千克)。
故答案为:B。
【分析】这桶油净重=(倒出后连桶的质量-倒出后连桶的质量)÷(-)。
56.C
【解答】解:列式是(1-)÷(÷3)。
故答案为:C。
【分析】照这个速度,看完还需要的天数=(1-已经看的分率)÷平均每天看的分率;其中,平均每天看的分率=已经看的分率÷已经看的天数。
57.D
【解答】解:A项:40÷(40+160)
=40÷200
=;
B项:30÷(30+120)
=30÷150
=;
C项:20÷(20+100)
=20÷120
=;
D项:10÷(10+20)
=10÷30
=;
>>。
故答案为:D。
【分析】糖占糖水的分率=糖的质量÷(糖的质量+水的质量),然后再比较大小。
58.C
【解答】解:100÷
=(99+1)×
=99×+1×
=98+
=。
故答案为:C。
【分析】应用乘法分配律,把100看作99+1,分别与相乘后,再相加。
59.D
【解答】解:A项:(5-3)÷5
=2÷5
=;
B项:(5-3)÷3
=2÷3
=;
C项:(3+5)÷5
=8÷5
=;
D项:(5-3)÷3
=2÷3
=。
故答案为:D。
【分析】A项:红粉笔比白粉笔少的分率=(白粉笔占的份数-红粉笔占的份数)÷白粉笔占的份数;
B项:白粉笔比红粉笔多的分率=(白粉笔占的份数-红粉笔占的份数)÷红粉笔占的份数;
C项:红、白粉笔的和是白粉笔的分率=(白粉笔占的份数+红粉笔占的份数)÷白粉笔占的份数;
D项:红、白粉笔的差是红粉笔的分率=(白粉笔占的份数-红粉笔占的份数)÷红粉笔占的份数。
60.A
【解答】解:列式是:1÷(+)。
故答案为:A。
【分析】这匹布料能做成衣服的套数=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的和。
61.B
【解答】解:A项:7×=7×(7+)=7×7+7×,原题干计算正确;
B项:7÷=7×,原题干计算错误;
C项:25×=(26-1)×=26×-,原题干计算正确;
D项:1÷25-÷25=(1-)÷25,原题干计算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运算。
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它的倒数。
62.C
【解答】解:可以列式:12×(1-)÷。
故答案为:C。
【分析】这根红绳还能再做中国结的个数=这根红绳的总长度×(1-用去的分率)÷平均每个中国结用红绳的长度。
63.B
【解答】解: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算式240×求出的是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做了多少个窗花。
故答案为:B。
【分析】以窗花总数为单位“1”,用窗花总个数乘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的占总数的分率即可求出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做的个数。
64.C
【解答】解:1.8万元是去年的现金消费,将去年刷卡消费的钱数看作单位“1”,1-说明现金消费比刷卡消费少。所以补充的信息是: 刷卡消费比现金消费少 。
故答案为:C。
【分析】算式用的是除法,说明求的是单位“1”。刷卡消费的钱数=现金消费的钱数÷(1-少的分率)。
65.C
【解答】解: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横线上补充的条件是桃树比梨树多 。
故答案为:C。
【分析】以梨树棵数为单位“1”,桃树棵数是梨树的(1+),由此补充条件即可。
66.A
【解答】解:2×(1-)=2×=(米)
2-=(米)
米>米
所以 两根电线剩下的部分相比, 第一根长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求出两个电线剩余的长度,再进行比较即可。
67.D
【解答】解:计算时交换了和15的位置是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并且先计算×12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因此,是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D。
【分析】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b×a;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c);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据此解答。
68.C
【解答】解:第一个月喝了整包茶的,
第二个月喝了整包茶的(1-)×
=×
=
=,所以两个月喝的一样多;
故答案为:C。
【分析】第一个月喝了整包茶的,是把整包茶看作单位“1”,第二个月喝了余下的,是把余下的看作单位“1”,余下的是整包茶的1-,所以第二个月喝的是整包茶的(1-)×;据此解答。
69.C
【解答】解:100×(1+)×(1-)
=100××
=120×
=96(元)
96<100,所以现价与原价相比,价格降低了;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提价是把原价看作单位“1”,提价后的价格是原价的1+;再降价,是把提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现价是提价后价格的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据此求出现价,再与原价进行比较即可。
70.A
【解答】解:设一瓶钙片在药店的价格为1。
1×(1+)×(1-)
=×
=
<1
所以 外送平台现在的售价与药店标价相比 , 外送平台现在的售价低 。
故答案为:A。
【分析】将这瓶钙片在药店的标价设为1,先用1乘(1+),求出这瓶钙片在外送平台的标价,再乘(1-),求出活动期间外送平台的售价,然后与药店标价比较大小即可。
71.A
【解答】 解:计算时交换了和12的位置是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并且分别计算×12和×34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因此,是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A。
【分析】 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b×a;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c);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据此解答。
72.C
【解答】解:
=
=12+13
=25
计算,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的公式为:(a+b)×c=a×c+b×c,所以题目中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进行计算的。
73.C
【解答】解:1-=
1--×
=1--
=-
= 。
故答案为:C。
【分析】还剩下没有看的占全书的分率=1-第一天看的分率-第二天看的分率;其中,第二天看的分率=(1-第一天看的分率)×。
74.B
【解答】解:80×+1
=30+1
=31(页)。
故答案为:B。
【分析】第二天应开始看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第一天看的分率+1页。
75.C
【解答】解:
(a+)×4.5
=4.5a+×4.5
=4.5a+2
(4.5a+2)-(4.5a+)=
所以 笑笑把(a+)×4.5错算成4.5a+,算出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少。
故答案为:C。
【分析】先计算出 (a+)×4.5 的结果,再减去 4.5a+ ,即可求出 算出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少 多少。
76.C
【解答】解:100×(1+)×(1-)
=100××
=120×
=96(元)
96<100,现在的价格便宜。
故答案为:C。
【分析】现价=原价×(1+涨价的分率)×(1-降价的分率),然后再与原价比较大小。
77.B
【解答】解:6-6×-
=6-3-
=3-
=(米)。
故答案为:B。
【分析】还剩下的长度=这根绳子原来的长度-这根绳子原来的长度×先用去的分率-又用去的长度。
78.C
【解答】解:2-1=1(次)
÷1=(分钟)
(8-1)×
=7×
=(分钟)
故答案为:C。
【分析】 根据题意知道锯1次用分钟,锯成8段,即锯了(8-1)次,再乘锯1次的时间即可求解。
79.C
【解答】解:1-=(m);
1×(1-)=(m);
m=m,所以两根一样长;
故答案为:C。
【分析】注意分析和计算的时候注意判断给的分数是数量,还是比例,再进行计算和比较;第一根1m长的铁丝用去 ,还剩下1-=(m); 第二根用去了 ,还剩,因此还剩1×(1-)=(m),最后比较发现一样长。
80.C
【解答】解: 500×(1-)
=500×
=312.5(毫升)
所以 君君喝了312.5毫升的豆浆 。
故答案为:C。
【分析】把整杯豆浆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剩下的部分占其中的3份,则剩下的豆浆占整杯豆浆的,喝掉的豆浆占整杯豆浆的(1-),喝掉豆浆的毫升数=豆浆的总毫升数×(1-),据此解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