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
第5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专项04 计算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直接写出答案。
2.直接写出得数。
3.直接写出得数。
4.直接写出得数。
5.直接写出得数。
6.直接写出得数。
3.6×= ×= 10 3+×=
0.2×= +×= -×= ×+=
7.直接写出得数。
×= ×= 45×= ×3.6=
+= ÷3= 6÷= ÷=
÷= =
8.直接写出得数。
9.直接写出得数。
=
10.直接写出得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202÷4=
⑩
11.直接写出结果。
12. 直接写得数。
13.口算
14.直接写出得数。
24×= 5÷= ×= ×÷×=
÷= 1.21×= 1÷×=
15.直接写出得数
×÷×= ×= +0.4= (1-)×16= ÷6=
÷= 6÷= ÷ = ÷ = ÷ =
16.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7.脱式计算。
18.方法二:逆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 ×14+
19. 方法一:顺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20.用简便方法计算。
21.计算下面各题。
+× ×-
22.用简便方法计算。
×25××19 (-)×24
×+×0.625+ 0.25×××
(+)×5.4 35×
23.用简便方法计算。
24.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7×× ×+×
×7+9+-0.8 -×
25.用合适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
(2)
(3)
26.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
(2)
(3)
(4)
27.递等式计算(选择合理方法计算)
①②
③④
28.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9.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选择简便的方法计算。
31. 解方程。
32.解方程。
33.解方程
①5x-x=46
②2x÷=90
③X÷3.5=
34.解方程。
(1)x÷ =
(2)3x+4=
(3) x=
35.解方程。
(1) x=
(2)x + x =39
(3)7 x-3 x =
36.解下列方程。
(1)x÷ =
(2)(1- )x=
37.解方程
(1)x+x=121
(2)5x-3×=
(3)x÷=12
38.解方程。
(1)
(2)
(3)
(4)(1- )x=5.6
39.解方程:
(1) x=
(2)x+ x=12
40.解方程。
(1)
(2)
41.根据线段图补充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计算。
方法一:白兔只数=灰兔只数-
列式计算:
方法二:白兔只数=
列式计算:
42.看图列式计算。
43.看图列式计算。
(1)
(2)
44. 看图列式计算。
(1)
(2)
45.看图列式计算。
46.只列式,不计算。
列式:
47.看图列式计算。
(1)
(2)求出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48.看图列式计算。
(1)
(2)
49.看图列式计算。
(1)
(2)
50.看图列式计算。
(1)
(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
2
【分析】计算分数除以整数时,可以用分子与整数的商作新的分子,分母不变;也可以用分数乘整数的倒数,把分数除法化为分数乘法计算;计算分数除以分数时,根据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计算。
2.解:
1.2 27
12.5 6
【分析】本题涉及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数运算的基本法则,以及能够将小数准确转换为分数进行计算。对于每小题,我们需要按照运算顺序逐步解析。
3.解:
18 3.2 4
【分析】本题要求直接计算分数和小数的乘法以及混合运算的结果,对于乘法,需要将分数和小数化简后再相乘;对于混合运算,先执行乘法再执行加法。解题过程中注意分数的约分和小数的转换,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4.
0.3
1
2
0
0.8
1
【分析】小数乘分数:分母不变,分子与小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整数乘分数: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任何数乘0都得0;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再把分子相加减;
分数乘分数: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
5.
【分析】分数乘分数: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
小数乘分数: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按分数乘分数进行计算;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再把分子相加减。
6.
3.6×=4.5 ×=2 10= 3+×=
0.2×= +×= -×= ×+=
【分析】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
小数乘分数,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按分数乘分数计算;
分数加减法:如果两个或多个分数的分母相同,那么可以直接将分子相加或相减,分母保持不变;如果分数的分母不同,需要先通分,然后将分子相加或相减;结果能约分均需约分,化为最简分数。
7.解:
×= ×= 45×=35 ×3.6=1.5
+= ÷3= 6÷=9 ÷=4
÷= =
【分析】对于分数的乘法,可以直接将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得到的结果再进行化简;对于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先找到公共分母,然后进行分子的加减;对于分数与整数的乘除,可以将整数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进行计算;对于分数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以该分数的倒数进行计算。
8.
【分析】计算时首先将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然后简化分数,得出最终结果。有括号的首先计算括号内的。
9.
【分析】1.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即可得出答案。
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该数的倒数,及可得出答案。
3.先将3.9转换为分数形式,即,然后进行乘法运算即可得出答案。
4.先做乘法。然后做减法。
5.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该分数的倒数,即可得出答案。
6.同样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该分数的倒数,即可得出答案。
7.先做乘法。然后做加法,即可得出答案。
8.这个表达式可以简化为,由于分子和分母相同,结果为1。
10.
① ② ③ ④ ⑤6
⑥2 ⑦ ⑧2 ⑨202÷4=100 ⑩81
【分析】分数乘整数: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乘分数: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把分子向加减;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乘这个数。
11.
3
2
19
【分析】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分数乘小数,先用小数除以分数的分母,然后乘分子即可;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乘法分配律: 多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12.
=
×30=8 =2 =
9÷=15 = 25×=10 =
0×=0 =3 ÷14= =31
【分析】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能化简的要化简;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再按照分数乘法进行计算;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最后一个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13.
0.21
1.6
【分析】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它的倒数;分数乘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4.
24×=20 5÷= ×= ×÷×=
÷= 1.21×=0.44 1÷×=
【分析】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分数乘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一个算式中,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15.
×÷×= ×= +0.4=1 (1-)×16=10 ÷6=
÷= 6÷=20 ÷ = ÷ = ÷ =
【分析】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
分数除以分数,等于分数乘除数的倒数。
+0.4,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相加。
(1-)×16 ,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16.解:-×
=-
=-
=
3-÷-
=3-×-
=3--
=-
=
4.3-+3.7-
=4.3+3.7--
=(4.3+3.7)-(+)
=8-1
=7
4.8+3.2×
=4.8+1.2
=6
0.45×+÷
=0.45×+0.55×
=(0.45+0.55)×
=1×
=
[1-(+)]÷
=[1-(+)]÷
=[1-]÷
=÷
=×9
=1
【分析】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先计算除法,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4.3-+3.7-,根据带符号搬家,原式化为:4.3+3.7--,再根据加法结合律和减法性质简便运算;
先计乘法,再计算加法;
0.45×+÷,先把分数化成小数,=0.55除法换算乘法,原式化为:0.45×+0.55×,应用乘法分配律先计算(0.45+0.55)=1,然后再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17.
【分析】乘法分配律
乘法结合律:(1)同级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2)根据乘法分配律对 进行简便运算,再根据乘法结合律先计算,最后算加法。
(3)先计算括号里面的乘法,再计算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计算括号外面的除法即可。
(4)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法即可。
(5)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计算括号外面的除法即可。
18.解:
=(+)×
=1×
=
=(1-)×
=×
=
×+×-
=(+-1)×
=0×
=0
×14+
=(14+1)×
=15×
=7
【分析】应用乘法分配律,先算(+)=1,然后再乘;
应用乘法分配律,先算(1-)=,然后再乘;
应用乘法分配律,先算(+-1)=0,然后再乘;
应用乘法分配律,先算(14+1)=15,然后再乘。
19.解:
=36×+×
=21+
=
=24×+24×-24×
=9+18-20
=7
=9××7-7××9
=56-45
=11
=×88-×88
=48-33
=11
【分析】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24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减;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7×9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88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
20.解:
=1×
=
=(×16)×(×)
=6×
=
=7×2
=14
=(7×)×(9×)
=5×8
=40
【分析】分数乘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应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变成(×16)×(×),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分数乘法,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应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变成(7×)×(9×),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1.解:+×
=+
=
×-
=-
=0
=×
=
=×
=
【分析】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22.解:×25××19
=(×19)×(25×)
=4×15
=60
(-)×24
=×24-×24
=18-16
=2
×+×0.625+
=(++1)×
=2×
=
0.25×××
=(0.25×)×(×)
=×
=
(+)×5.4
=×5.4+×5.4
=4.8+4.5
=9.3
35×
=(34+1)×
=34×+1×
=33+
=
【分析】应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变成(×19)×(25×),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24相乘,然后再把所得的积相减;
应用乘法分配律,先算(++1)=2,然后再乘;
应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变成(0.25×)×(×),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5.4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应用乘法分配律,把35看作34+1,分别与相乘后,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23.解:
=×7
=
=8×2
=16
=42×-42×
=27-16
=11
=9××8-8××9
=64-45
=11
=(1-)×
=×
=
=(+)×
=1×
=
【分析】分数乘法,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分数乘法,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42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8×9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
应用乘法分配律,先算(1-)=,然后乘;
应用乘法分配律,先算(+)=1,然后乘。
24.解:×27××
=3×
=
×+×
=(+)×
=3×
=2
×7+9+-0.8
=(7+9-1) ×
=15×
=12
-×
=-
=
【分析】分数乘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应用乘法分配律,先算(+)=3,然后再乘;
应用乘法分配律,先算(7+9-1)=15,然后再乘;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25.(1)解:
=
=
=
(2)解:
=2
(3)解:
【分析】(1)依次进行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运算,注意可以进行约分,将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2)利用乘法运算律将24乘入括号内,先计算整数乘以分数,再计算整数相加即可。
(3)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发现可以提取公因式,先计算括号内的同分母分数减法,再计算分数乘法。
混合运算的题知识点不用选的太细致
26.(1)解:
=
=
=
(2)解:
=
(3)解:
(4)解:
【分析】(1)根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据此解答即可。
(2)首先将带分数转化成假分数、将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提取公因式,先计算括号内的分数加法,然后将结果与相乘。
(3)观察发现括号内可以提取公因式,然后先计算小括号内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内的乘法,然后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通过约分进行简便运算。
(4)首先将“×7×8”乘入小括号内,发现可以通过约分将中括号内的分数消掉;先计算出括号内的得数,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进行计算。
27.解:①
=1.2×1
=1.2
②
=×36-×36+×36
=28-24+30
=34
③
=37×52×+52×37×
=185+156
=341
④
=÷[0.5×]
=÷
=
【分析】①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②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36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减;
③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52×37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8.;;
;75;8
29.(1)解:
=8-6+4
=6
(2)解:
=
(3)解:
=
=12×6
=72
(4)解:
=
=
=12
(5)解:
=
=
=
=2
(6)解:
=
=
=
=9
【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将24乘入括号中,首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加减法运算。
(2)首先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提取公因式,先进行括号内的同分母分数计算,再进行乘法运算。
(3)首先计算括号内的异分母分数减法,再将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
(4)首先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先计算连乘,再计算整数减法。
(5)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小括号内异分母分数减法,再进行中括号内除法运算,最后再进行分数除法运算。
(6)首先将带分数和小数都转化为分数,对括号内的算式先计算分数乘法再进行分数加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分数与括号的结果相除。
30.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析】不含括号的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然后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21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应用乘法分配律,括号里面的数分别与1.2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31.x=1-
解:x=
x÷=÷
x=
x÷=40÷
解:x÷=
x÷×=×
x=
【分析】(1)先计算等号右边的分数减法,再利用等式的性质2,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2)先计算方程右边的分数除法,再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即可。
32.解:(1)
3
x=
(2)
x=48
【分析】(1)先合并同类项,再等式两边同时乘3即可;
(2)先合并同类项,再等式两边同时乘即可;
33.①5x-x=46
解: x=46
x÷=46÷
x=12
②2x÷=90
解: 2x=36
2x÷2=36÷2
x=18
③ x÷3.5=
解:x÷3.5×3.5=×3.5
x=2.5
【分析】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旧成立。
①②③均是应用了等式的性质2来解方程。
34.(1) x÷=
解:x÷×=×
x=
(2) 3x+4=
解:3x=
3x÷3=÷3
x=
(3)(-)x=
解:x=
x÷=÷
x=
【分析】解方程时,先把相同的项放在一起,即把含有x的项放在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放在等号的右边,然后等号两端同时除以x前面的系数,就可以解得x的值。
35.(1) x=
解:x÷=÷
x=
(2) x+x=39
解:x=39
x÷=39÷
x=24
(3) 7x-3x=
解:4x=
4x÷4=÷4
x=
【分析】解方程时,先把相同的项放在一起计算,即把含有x的项放在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放在等号的右边,然后等号两边同时除以x前面的系数,就可以解得x的值。
36.(1)x÷=
解:x=×
x=
(2)(1-)x=
解:x=
x=÷
x=
【分析】解方程时,先把相同的项放在一起计算,即把含有x的项放在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放在等号的右边,然后左右两边同时除以x前面的系数,就可以解得x的值。
37.(1)解:x=121
x÷=121÷
x=88
(2)解:5x-=
5x=
5x÷5=÷5
x=
(3)解:x=3
x÷=3÷
x=
【分析】解方程时,先把相同的项放在一起计算,即把含有x的项放在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放在等号的右边,然后等号两边同时除以x前面的系数,就可以解得x的值。
38.(1) x÷=
解:x÷×=×
x=
(2) x÷=1.2
解:x=0.3
x÷=0.3÷
x=0.6
(3)x+x=50
解: x=50
x÷=50÷
x=30
(4)(1-)x=5.6
解:x=5.6
x÷=5.6÷
x=6.4
【分析】解方程时,先把相同的项放在一起计算,即把含有x的项放在一起,把常数项放在一起,然后等号两边同时除以x前面的系数,就可以解得x的值。
39.(1) x=
解:x×=×
x=
(2) x+x=12
解: x=12
x×=12×
x=8
【分析】(1)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即可得出x的值;
(2)计算方程左边的式子得到x=12,接下来两边同时乘以即可得出x的值。
40.(1)x+=
解:x=-
x=
x=÷
x=
(2) x-x=
解:x=
x=÷
x=
【分析】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1)综合运用等式的性质1和2解方程;
(2)用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
41.灰兔只数;(只);灰兔只数;(只)
【解答】解:方法一:白兔只数=灰兔只数-灰兔只数
列式:(只)
方法二:白兔只数=灰兔只数
列式:(只)
故答案为:灰兔只数,(只);灰兔只数,(只)。
【分析】已知灰兔只数,且白兔只数比灰兔只数少,那么白兔只数就比灰兔只数少120,用灰兔只数120只减去120,得到白兔只数=灰兔只数-灰兔只数,所以白兔只数是(只);由已知信息可知:白兔只数数灰兔只数的(1-),那么根据分数乘法得到白兔只数=灰兔只数,所以白兔只数就是(只)。
42.解:(个)
【分析】今年有班级的个数=去年有班级的个数×(1+今年比去年增加的分率)。
43.(1)解:
=
=88(棵);
答:槐树有88棵。
(2)解:
=
=108(只);
答:母鸡有108只。
【分析】(1)槐树占松树的(1+),用松树的棵树乘占比即可;
(2)288只占公鸡的(1+),用除法即可求出公鸡数量,再乘母鸡占比即可。
44.(1)解:(袋)
(2)解:(棵)
【分析】(1)面粉袋数占大米的 ,大豆袋数占面粉的 ,用大米袋数先乘 乘 ,即可求得大豆的袋数。
(2)把柳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根据杨树比柳树多 ,可知杨树的棵数为 然后用柳树的棵数加上杨树的棵数就是一共的棵数。
45.解:①
=
=130(千瓦时)
②
=
=
=
=360(朵)
【分析】(1)把上月用电量看作单位“1”,本月用电量比上月节约,也就是上月的(1-),用上月用电量乘这个分率即可求出本月用电量。
(2)把玫瑰花的总数看作单位“1”,150朵花对应的分率是,用150÷即可求得单位“1”玫瑰花总数。
46.解:120×(+)。
【分析】要求的质量=总质量×两项的分率和。
47.(1)解:450×(1-)
=450×
=180(kg)
答:还剩下180kg。
(2)解:
=
=(dm)
答: 长方形的周长dm。
【分析】(1)先求出剩下的苹果占全部苹果的几分之几,再用全部苹果的重量乘剩下的苹果占全部苹果的几分之几,计算即可求解;
(2)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代入数值计算即可求解。
48.(1)解:
=400×
=240(吨)
答:还剩240吨。
(2)解:
=
=216(人)
答:男生有216人。
【分析】(1)由图可知,把大米400吨看作单位”1“,卖出了,那么还剩下的是单位”1“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由图可知,男生比女生多,就是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就是女生人数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49.(1)解:36×(1+)
=36×
=45(盒)
(2)解:600××
=500×
=250(千克)
【分析】(1)成人牙膏的盒数=儿童牙膏的盒数×(1+多的分率);
(2)橘子的质量=苹果的质量×梨是苹果的分率×橘子是梨的分率。
50.(1)解: (吨)
(2)解:(千克)
【分析】(1)实际用煤=计划用煤-计划用煤×=
(2)用总共的数量除以草莓和蓝莓占的比例再乘以蓝莓占的比例即可求得蓝莓的数量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