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鲁科版2024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功
水——生命之源
三峡大坝
瀑布
水滴石穿
标题内容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在利用简单
机械进行取水灌溉了,你知道都有哪些吗?
它们在提水时有什么共同特征?
桶静止在地面上时都受到哪些力?
用力拉着桶向上运动,桶又受到哪些力?
哪个力对桶向上运动有“贡献”?
G
FN
叉车举高货物
s
F
通常而言,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力学里的功
乙
s
F
演示实验: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小车静止在桌面上时都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用手一直推着小车桌面上前进,则小车此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些力对小车做了功?哪些力对小车没有做功?
用手推一下小车,小车继续向前运动,推力对小车是否做功?
G
FN
F
f
s
学以致用 小组讨论
不做功的几种情况:
没有做功(劳而无功)
人用力推大石头而没推动
s=0
F≠0
没有做功(不劳无功)
s ≠ 0
F = 0
冰壶离开手以后,在平滑的冰面上滑行
没有做功(垂直无功)
提箱子在水平路上走
分 析
F≠ 0
s≠ 0
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力
I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体育课做功之我辨
坐位体前屈:推力是否做功?
引体向上:克服自身重力
做功情况如何?
踢足球:球离开脚后,踢力是否做功?
托球跑:球拍支持力是否对球做功?
标题内容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分析力对桶装水做功情况
提:从台下提到台上
推:在台上水平推桶滑动
滚:用手滚动桶前进,撤去手的推力,继续向前滚动
搬:向上提,向前走,将水桶搬到饮水机上
放:按动开关,放水
功=力×距离
二、功的计算
1.力对物体所做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W = Fs
公 式
2.功的单位和物理意义。
牛
(N)
米
(m)
焦耳
(J)
即:1 J=1 N · m (体验1焦耳的大小)
W = Fs
单位:焦耳
标题内容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计算一下刚才把这桶水从台下搬到台上做功多少吗?
案例与问题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这种建筑方式不仅施工效率高,还能大幅降低能耗,避免现场粉尘、泥浆等的污染,实现绿色施工。如图所示,为完成把质量1.5t的构件匀速提升到30m高处楼层的任务,向上的拉力做的功至少是多少?如果后来根据需要,又将该构件水平匀速移动了3m,那么在水平运动阶段,向上的拉力又做了多少功?g取10N/kg。
策略提炼
解决与做功有关的问题时,要明确做功的力和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最后算出功的大小。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形中,判断下面力对物体(做/不做)功?
甲图中人提着滑板在平直的路上匀速行走,人的拉力对滑板 功
乙图中人推着车在平直的道路上匀速行走,人的推力对货车 功
丙图中人用力搬石头未被搬动,人搬石头的力对石头 功
丁图中足球离开脚后继续在空中飞行时,脚对足球施加的力 功
不做
做
不做
不做
课堂检测
2. 在水平地面上,用50 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100 N的小车前进 5 m,拉力做的功等于_____J,重力做的功等于______J。
250
0
3. 一人用同样大小的力F 将质量为m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则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W1 W2 W3。
=
=
对标自查
1.通过分析生活中做功的情景,认识功的概念,提升对概念的理解能力。
2.通过学习知道功这一物理量及其单位和计算公式,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运用功的计算,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生活中不做功的实例,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通过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区分生活中做功和不做功的情况,提升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功的单位的命名,了解物理学家焦耳,有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学生互评 小组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得分
课堂参与(3颗星) 1. 是否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2. 小组讨论时是否积极发表观点 3. 实验操作是否认真、配合默契
合作能力(2颗星) 1. 是否倾听他人意见 2. 能否协助组员解决问题
思维表现(2颗星) 1. 能否提出有价值的疑问 2. 对“功的概念”“做功条件”等知识点的理解是否清晰
学生自评 对标自评 完全掌握 (3颗星)基本掌握(2颗星) 需加强(1颗星) 1. 理解功的定义(力×距离)及单位(焦耳)
完全掌握 (3颗星)基本掌握(2颗星) 需加强(1颗星) 2. 能判断“是否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与距离垂直)
完全掌握 (3颗星)基本掌握(2颗星) 需加强(1颗星) 3. 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完全掌握 (3颗星)基本掌握(2颗星) 需加强(1颗星) 4. 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做功的实例
习题评价 标准性评价 每题1颗星,全对总计8颗星 1.题考查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2.3.题考查功的计算
合计:
评价量规
课后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的“大国重器”都取得了哪些让世界瞩目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