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史(3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
1.出土于陕西岐山的大盂鼎,铭文记载了周康王对“盂”(人名)的册封,内容包括周康王
向盂讲述文王、武王的功绩,希望其忠诚,并赐予器物和人口等信息。周康王此举旨在
A.世袭王位,天下为家 B.控制地方,巩固疆土
C.建立郡县,加强君权 D.设置行省,一统天下
2.元明时期,大批文人学者关注现实生活,创作了大量描写市民阶层悲欢离合的作品,其中
元杂剧、散曲和明小说成就斐然。这体现了元明时期
A.百家争鸣促进思想繁荣 B.文学艺术与市民文化的结合
C.重文轻武助推文化发展 D.疆域版图与对外交流的扩大
3.1872—1875 年,清政府派出 120 名幼童赴美留学;同一时期,福州船政学堂也派遣约 30
余名留学生赴英法学习海军知识。这反映了当时
A.清政府的“自强”需求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科举取士制度寿终正寝 D.民主革命潮流势不可挡
4.下图是 1926 年 6 月和 1927 年 6 月部分省区农民参加革命运动,成为农会会员所占比例统
计图。历时一年,这些省区农会会员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科学思想传播 B.共产国际有力帮助
C.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5.“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20 世纪 30 年代毛泽
东创作《清平乐 六盘山》的背景是中国共产党
A.领导全国工人运动快速发展 B.独立领导革命军队夺取政权
C.突破敌军围堵长征胜利在望 D.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1
6.右图是中国版画家力群创作于 1944 年的作品
《给老百姓修纺车》。该作品可以用来说明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C.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
D.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原因
7.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昆曲、秦腔、皮影戏、糖画、相
声等地方特色文化逐渐得到国家的重视和保护。其关键因素在于
A.土地改革运动逐步开展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D.对外文化交流的增多
8.中华民族向来倡导睦邻友好关系,如“远亲不如近邻”,在对外交往上也根据“以邻为善,
以邻为伴”的原则,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下列史实能够体现该原则的是
A.1964 年中国与法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2001 年中国推动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D.截止 2025 年 3 月中国共参加 29 项安理会授权的联合国维和行动
9.15 世纪以前,苏美尔人关于洪水和方舟的传说,影响到希伯来人;希腊人学习了埃及人
的几何、医药和占卜;阿拉伯人改造了印度人从 0 到 9 的计数法,形成现在使用的“阿拉
伯数字”。这反映了
A.古代文明之间存在交流互鉴 B.拜占庭文化为文艺复兴提供精神营养
C.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向外扩散 D.阿拉伯人担当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10.1848 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发行,到 19 世纪 60 年代,法国、德国、美国、意大
利等国工人相继罢工,工人政治组织纷纷建立,1871 年 3 月,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
权巴黎公社诞生。以上史实可以用来说明
A.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取代
B.马克思主义传播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
C.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跨越
D.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的发展
2
11.下表是世界银行对 1998 年美国、中国、日本等国 GDP 占世界 GDP 百分比的数据统计。据
此可知
国家 美国 中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俄罗斯
占世界 GDP 的百分比(%) 30.1 3.4 13.4 7.2 4.9 4.8 4.0 0.9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C.美苏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 D.世界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2.下面这组图片是某同学假期完成跨学科主题学习时搜集的素材,其探究的课题应该是
A.从饰品材质看生产力不断发展 B.从考古发现看审美观念的产生
C.从物种交流看世界经济全球化 D.从技术发展看传统手艺的革新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文 献 材 料 出处
(隋文帝)仁寿三年,秋七月丁卯,诏曰:“······方今区宇(天下)一家, 烟火万里,百姓乂(太平)安,四夷宾服(归顺),岂是人功,实乃天意。” 《隋书》
有唐以来,出身入仕者,著令(在法令中明确规定的)有秀才、明经、进 士、明法、书算 《旧唐书》
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丰收),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 户(家门)动则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通典》
天宝初······(李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诗歌)至甫(杜甫),浑涵汪茫(雄浑开阔,无比深广),千汇万状, 《新唐书》
兼古今而有之······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贞元二十年,(日本)遣使来朝,留学生橘逸势(人名),学问僧空海;
元和元年,日本国使判官高阶真人(人名)上言:“前件(提到的)学生, 《旧唐书》
艺业稍成,愿归本国,便请与臣同归。”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制度创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对外交流等方
面,归纳隋唐时期的重要成就。(6 分)
3
(2)请为该组材料拟定一个主题。(2 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32 年,乔治·华盛顿出生于北美弗吉尼亚州种植园主家庭;
1774 年,被选为弗吉尼亚州的代表,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
1775 年,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1781 年,接受英将康华利的投降;
1783 年,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1787 年,主持召开制宪会议,通过 1787 年美国宪法;
1789 年,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
1799 年,逝世。次年,首都华盛顿以他的名字命名。
——摘编自【美】约瑟夫·J·埃利斯著,陈继静译《华盛顿传》
材料二:
1866 年,孙中山出生于广东香山县农民家庭;
1892 年,开始行医;
1894 年,成立兴中会;
1905 年,成立同盟会,创办《民报》;
1912 年,1 月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 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7 年,开展护法运动;
1924 年,1 月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5 月创办“黄埔军校”;
1925 年,3 月病逝于北京,4 月香山县改为中山县;
1983 年,中山县改为中山市。
——摘编自李菁《天下为公:孙中山传》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前后的主要活动。
(3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的革命活动。
(3 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孙中山和华盛顿的共同之处。(4 分)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