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过程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划旋律线,打击打击乐器来感受乐曲婉转如歌的旋律与情绪。
知识技能:学会演唱乐曲主题旋律。打击打击乐器。学会聆听中国古典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古代名曲的欣赏,了解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悠久传统,培养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感情,增进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意义。
2学情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湘教材中“八音和鸣”部分的必听曲目。它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它的主题曲调富于歌唱性,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了音乐表现的内容,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八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基本的欣赏能力,在此可以培养他们的形象艺术思维能力,结合音乐画面与诗歌进行联想。同时运用打击乐器增强他们协作能力,并通过演奏来感受乐曲的起承转合。
3重点难点
熟悉乐曲,能够有表情的演唱乐曲主题旋律,在音乐律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简单合奏协作能力与群体意识,并能够将诗曲结合,感受音乐文化的相同性。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春江花月夜
观看江南水乡图片,同时聆听《夕阳箫鼓》感受音乐与画面结合带来的感受,将学生带入到情境当中。介绍《春江花月夜》的历史。
活动2【讲授】聆听主题乐段
1.聆听江楼钟鼓乐段,注意旋律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2.再次聆听江楼钟鼓中的主题乐段,划出乐曲的旋律线。
3唱旋律,并一边划旋律线一遍律动。
活动3【讲授】聆听节选的几个乐段
1聆听月上东山,感受旋律是如何表现月上东山的。
2发现月上东山段与江楼钟鼓段最后一句相同,引出“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
3聆听风回曲水,教师先不把名字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出旋律表现的画面感。
4聆听渔歌唱晚,感受哪一件乐器描摹了渔翁的形象,对比箫和古筝的音色特点,不同的音色表现不同的人物。感受木鱼这件打击乐是如何表现悠然自得的意境。学生跟随音乐一起打击感受。
活动4【活动】打击乐参与活动
1聆听欸乃归舟,感受乐曲是怎么被推向高潮的。感受讲乐曲推向高潮的创作手法。
2打击乐器在将气氛推向高潮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运用打击乐器学习讲气氛推向高潮。
活动5【活动】诗曲结合
1.感受张若虚的同名长诗《春江花月夜》,体验诗曲结合的艺术魅力。
2.视唱诗曲结合的《春江花月夜》
活动6【作业】情感升华
学生根据一节课的感受,选一首自己认为合适的诗词与《春江花月夜》的曲子相结合,或吟唱或吟诵,可加入打击乐器制造气氛。小组合作,自由创编。
课件13张PPT。琵琶古曲《夕阳箫鼓》李芳园《浔阳琵琶》柳尧章,郑觐文《春江花月夜》你听到了什么乐器?请根随旋律逐句划出乐曲的旋律线聆听主题乐段鱼咬尾
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
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
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江楼钟鼓月上东山换头合尾:每一段的前半部分在主题
音乐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变化,加入了
新的音乐元素(即“换头”),而在每段
的后半部分反复主题旋律(即“合尾”
) 。风回曲水渔歌唱晚1.哪一件乐器代表渔翁的形象?
2.请关注一件别致的打击乐器箫:圆润轻柔,幽静典雅欸乃归舟尾声江楼钟鼓 月上东山 凤回曲水
花影层台 水深云际
渔歌唱晚 回澜拍岸
桡鸣远濑?? 欸乃归舟 尾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请你用你认为合适的一首诗加入曲中,
或吟唱,或吟诵,或加入打击乐,或变换
节奏,小组之间合作表达你的情感世界。课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