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件(共29张PPT)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6 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件(共29张PPT)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26 21:3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
1.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与物距的关系。
3.知道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及成像特点。
将书本放在桌面上,手持凸透镜,将凸透镜缓慢从书本移向眼睛,你观察到了什么?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呢?
知识点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u 表示。
像距: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v 表示。
【提出问题】通过凸透镜能成什么 样的像呢?成像情况与哪些因素有 关呢?
物距u
像距v
光心
光屏
F
F
由于窗外景物能成像在屏上,可以猜想凸透镜总是成实像,像的大小及像距 v 可能与物距 u、凸透镜的焦距 f 都有关系。你还有哪些猜想呢?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1)实验装置:凸透镜、发光二极管、光屏、光具座
调节发光物、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目的是使发光物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实验步骤
①组装实验装置,将发光物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②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发光物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移动光屏,使发光物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③把发光物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仍使u>2f,仿照步骤 ② 再做2次实验,分别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④把发光物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 f<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发光物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⑤把发光物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仍使f<u<2f,仿照步骤④ 再做2次试验,分别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⑥继续把发光物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发光物的像,此时成虚像,应从光屏一侧向透镜里观察发光物的像,观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像的
位置
虚实
大小
正倒
30
实像
缩小
倒立
14.7
异侧
24
实像
缩小
倒立
16.6
异侧
20
实像
等大
倒立
20
异侧
15
实像
放大
倒立
28.3
异侧
12
实像
放大
倒立
59
异侧
10
不成像
——
——
7
虚像
放大
正立
——
同侧
5
虚像
放大
正立
——
同侧
实验记录表格
凸透镜焦距 f =10cm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虚实
大小
正倒
30
实像
缩小
倒立
14.7
24
实像
缩小
倒立
16.6
20
实像
等大
倒立
20
15
实像
放大
倒立
28.3
12
实像
放大
倒立
59
10
不成像
——
7
虚像
放大
正立
——
5
虚像
放大
正立
——
凸透镜焦距 f =10cm
u>f
一倍焦距外成倒立的实像
u = f
一倍焦距不成像
u<f
一倍焦距内成正立的虚像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实像
实像
实像
实像
实像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正立
正立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虚像
虚像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不成像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虚实
大小
正倒
30
实像
缩小
倒立
14.7
24
实像
缩小
倒立
16.6
20
实像
等大
倒立
20
15
实像
放大
倒立
28.3
12
实像
放大
倒立
59
10
不成像
——
7
虚像
放大
正立
——
5
虚像
放大
正立
——
凸透镜焦距 f =10cm
u>2f
二倍焦距外成缩小的实像
f<v<2f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实像
缩小
实像
缩小
等大
u = 2f
v = 2f
二倍焦距成等大的实像
f<u<2f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实像
放大
实像
放大
v>2f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成放大的实像
u = f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虚像
放大
虚像
放大
u<f
一倍焦距内成放大的虚像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像的位置
虚实
大小
正倒
u>2f
实像
缩小
倒立
f异侧
u=2f
实像
等大
倒立
v=2f
异侧
f实像
放大
倒立
v>2f
异侧
u=f
不成像
——
——
u虚像
放大
正立
——
同侧
一焦分虚实,内虚外实;
二焦分大小,内大外小;
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实验结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u=30 cm
u=15 cm
实验中,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在物距减小的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交流评估】
(1)在实验时,如果不知道焦距,该如何测量焦距?
方案一:利用实验装置,调整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物距即为焦距.
焦距
焦点
方案二:利用物距等于像距时成等大的像来确定焦距,此时u=v =2f ,即焦距等于物距的一半,f = .
A'
B'
u=2f
v = 2f
(2)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用手或用不透明的物体挡住透镜的上部分或下部分,成像情况如何呢?
当透镜被遮挡一部分时,仍能成完整的像,但像变暗了。
(3)实验为什么选择发光二极管而不选择点燃的蜡烛作为发光物体呢?
使用点燃的蜡烛作为发光体的不足:
①烛焰形状不稳定,不易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②蜡烛燃烧变短,像会偏离光屏的中央.
③烛焰亮度较小,成像不够清晰.
④不能直接判断像是否左右颠倒.
知识点二: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分析


A'
B'
1.当u>2f 时
物距 u>2f 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v: f2.当u=2f 时
A'
B'
当物距u=2f 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2f


3.当f<u<2f 时
当物距 f<u<2f 时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 v>2f


A'
B'
4.当u<f 时
当物距uA'
B'


5.当u=f 时(折射光线不能会聚,反向延长线也不能会聚)
当物距u=f 时,凸透镜不成像


知识点三: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
  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我们就能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
1.放大镜成像原理
uf
f
2.放大镜成像特点
(1)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2)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小于像到镜头的距离。
(3)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F
F
想一想:怎样通过放大镜看到更大的像呢?
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所以应让放大镜远离物体,但要在一倍焦距以内。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总跟着物体跑
放大镜: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练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一定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光屏远离透镜
B.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光屏靠近透镜
C.蜡烛、光屏不动,透镜靠近蜡烛移动
D.蜡烛、光屏不动,透镜靠近光屏移动
C
练2 如图所示的是小明通过凸透镜看花朵成放大的像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花朵的放大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B.花朵正好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
C.花朵到凸透镜的距离一定小于凸透镜的焦距
D.若凸透镜远离花朵,则花朵的像会一直变小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