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教育】初高中主题班会:知法懂法做明理少年 课件 (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普法教育】初高中主题班会:知法懂法做明理少年 课件 (共4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班会
更新时间 2025-09-26 11:5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知法懂法
做明理少年
普法系列主题班会课
你真的了解法律吗?
你的法律意识足够强吗?
学法律有什么用吗?
很多青少年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主要是因为自身法律意识淡薄、结交不良人员、家庭教育缺失等原因,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走上犯罪道路绝非偶然。因此,我们要加强自身法治修养,做一名尊法、学法、懂法、用法的好少年。


C
O
N
T
E
N
T
S
懂法律明是非
01
02
03
04
学法律我做起
严遵纪必守法
讲法治树新风
01
PART
懂法律明是非
法律知多少?
1
我们在网上买了一件名牌衣服,出现破损,跟商家沟通无果,投诉没有回应,怎么办?
021
2
在学校长期遭受校园暴力,被造谣、被围堵、被打怎么办?
3
在网上交友,对方让我帮忙开信用卡或者电话卡,不用花钱,我应该帮吗?
4
在外面吃饭,商家的卫生标准不达标,吃完之后身体不舒服可以要求商家赔付医药费等补偿?
法治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既是自由的保障,也是秩序的来源。它为我们的社会提供了清晰明确的规则,让每个人都能有所依循。同时,它也为我们的权利提供了保障,让我们在遇到问题时有所依靠。
1、青少年学生,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意志薄弱,较易受到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一不小心就会走向犯罪的道路。
从自身角度出发
2、懂法律能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积极维权。法律是维护权利的有力武器,当我们或者身边的亲友受到不法侵害时有维护自己权利的意识,才能进一步拿起法律武器与侵权行为作斗争。
从自身角度出发
3、其次,懂法律能避免自己触犯法律。不懂法的人更容易触犯法律而不自知。法律已经出台生效的情况下,你如果触犯法律,即使不懂法,也同样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从自身角度出发
02
PART
学法律我做起
01
我们将进行一场法律常识小竞赛,通过一场广州Citywalk来开展。请大家选择自己想要进行漫步的场景,对应不同的题目和机会。
法律常识比比看
法律常识比比看
市民公园
万达广场
白云山
婚姻登记所
美食店
某某中学
市民公园
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最多为( )年,进入“游客黑名单”将会影响到游客再次旅游,、出境、信贷等。
1
2年
在公共场合有寻衅滋事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处(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
5年
扰民属于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达到噪音级别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 )元以下罚款
3
500元
万达广场
经营者采用电商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但哪些商品除外?
1
(一)消费者定作的;
(二)鲜活易腐的;
(三)交付的报纸、期刊。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2年
经营者提供商品缺斤少两,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 )倍以下的罚款
3
10倍
白云山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处(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
5年
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
3年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
3年
婚姻登记所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 )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1
22周岁
离婚冷静期是指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 )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2
30日
遗产按照顺序继承,其中第一顺序继承人有:( )、子女、( );
3
配偶、父母
美食店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可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 )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1
10倍
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的,处( )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
3年
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造成商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 )倍以下的罚款;
3
5倍
某某中学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
3年
学校乱传同学传播谣言,构成诽谤罪的,则可由法院判处(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
3年
打架斗殴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 ) 以下有期徒刑。
3
10年
市民公园
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最多为( )年,进入“游客黑名单”将会影响到游客再次旅游,、出境、信贷等。
1
2年
在公共场合有寻衅滋事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处(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
5年
扰民属于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达到噪音级别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 )元以下罚款
3
500元
违法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按其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刑事违法、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
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即犯罪,它是指违反刑事法律法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对社会危害较大,因此,它是违法中最严重的一种。
犯罪行为
如何加强法律教育
青少年最容易出现六种犯罪行为
一、窃盗罪
在没经过主人的同意下,随便取走他人的财物,包括钱和物品。
二、恐吓取财罪
用不当的手法,包括:恐吓、威胁、暴力等,向别的同学借钱不还或强索金钱。
三、强盗罪
拿着武器,如:刀械、棒棍或其他具有危险性的东西,威胁同学,使他不敢反抗,然后强行夺取身上的财物。
四、伤害罪
因为打架造成别人身体上、健康上的伤害,依据受伤程度可细分为:普通伤害罪、重伤罪、普通伤害罪之加重结果犯罪。
五、施打、吸用麻醉药品
除了在医院由医生合法使用外,私下吸用麻醉药品都是违法的行为。
六、赌博罪
不论是用金钱或是物品当筹码,都不可以玩赌博性的玩具或游戏。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自然人犯罪与年龄的关系是怎样的
03
PART
严遵纪必守法
求助信
学校同学多次诽谤我,散布各种谣言,在社交媒体上自称是我本人,发布很多不良言论,并且建小群向全校同学们污蔑我,甚至造黄谣。已经有很多人发微信对我进行骚扰威胁,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业和生活,加害者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你有什么建议给到求助者?
造谣、传谣是否违法?
用语言诽谤要负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民事责任: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行政责任: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3)刑事责任: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建议
1、要保持冷静,理性分析情况,不要因为谣言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2、可以与老师、家长或可信赖的人沟通,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他们也许更有经验。
3、留存相关证据,及时对造谣内容、造谣者ID、平台播放等及时截图留存。
真实案例
某中学16岁的初三男生扬扬,争强好胜,称王称霸,同学们都惧怕他,同学们暗地里叫他“老大”。后来,同年级另外一班从外校转来了一男生熊某,也是“打架王”。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扬扬和熊某都想当校园“老大”,两人关系势同水火。一天,扬扬在放学回家路上遇到熊某。扬扬挑衅地说:“我们今天下午来比比如何?”熊某毫不示弱,马上应战。熊某心想:扬扬这次是有备而来,自己单枪匹马定要吃亏。正巧,与熊某同班的“死党”王某追上来和他打招呼,熊某把扬扬挑战的事说了。王某便打电话叫另外一所学校的好朋友叶某带几个学生下午来打架。
真实案例
下午4点左右,扬扬和熊某等人在学校门口发生了群殴,两人邀约来的帮手也纷纷对打。在冲突中,叶某抽出随身携带尖刀朝扬扬的腹部刺去。扬扬中刀,闷声倒地。双方见事情闹大纷纷散去。扬扬被送到医院,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熊某和王某后由家长带到派出所自首。随后,派出所将叶某抓获归案。检察院审查认为叶某构成故意伤害罪,熊某、王某构成寻衅滋事罪,向法院提起公诉,这三人最终受到了法律制裁。
帮朋友撑场子也犯法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今年5月以来,兰州市皋兰县公安局破获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案嫌疑人竟是年龄均在15至18岁之间的大中专院校学生,通过买卖电话卡、银行卡,为境外诈骗团伙提供帮助或直接帮助诈骗团伙拨打诈骗电话。
这些涉案青年没想到,帮人办几张银行卡、电话卡,或者把微信、支付宝、银行卡借给他人转账,每天轻松拿点“好处费”……这些看上去只是帮个忙的“小事”,实则是摊上了违法犯罪的“大事”。
帮别人办几张银行卡也犯罪吗?
帮信罪就是信息网络犯罪分子的帮凶,主要表现为以下形式:租售微信号、帮人刷单走流水、出售出借银行卡、手机卡等。帮信罪的立案标准很低,只要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或支付结算金额达二十万以上,或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等均可构成帮信罪。
保护费的背后
赵某某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14岁,个头比一般同学要高,父母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他们从小对赵某某在生活、学习、思想上关注得很少,只是在钱的方面很大方,孩子要多少给多少,要什么买什么,赵某某身上穿的衣服、脚上穿的鞋子都是名牌。当老师的舅舅对他父母说,你们大人挣钱也挺不容易,要让孩子明白劳动的艰辛,少给一些零花钱。于是父母开始控制赵某某的零花钱。对于习惯了大手大脚的赵某来说,简直是无法生活下去了。
于是他开始在放学的路,找那些低年级的、个头比较矮小的学生要钱。第一次,他竟然找一个小同学要到了6元钱,并警告说:“你要是告诉了别人,我可饶不了你”,尝到了甜头后,又多次强行索要其他同学的钱物,自认为“找到了生财之道”的赵某在一次放学路上向同学强行要钱时,被警察抓住并受到了治安处罚。
收点保护费也违法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学生能否驾驶电动自行车上下学?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
我们要做到不违规骑自行车、不违规驾驶电动自行车,遵守交通规则,避免搭乘其他未成年人的电动车。
04
PART
讲法治树新风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只有同时具备了崇高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才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格肩负起兴国的重任。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的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十分必要。
1
主动学习、提升修养
泰戈尔说,命运的主宰者是自己,而自己的主宰者是意识。要主动学习文化知识、法律知识,通过阅读书籍、观看新闻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法治意识,增强自身辨别能力,抵制不良诱惑。
2
结交良友、净化生活圈
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意思是和品德好的人做朋友,就像沐浴在种植兰花的屋子里,时间长了自身也会充满香气;而与品德不好的人做朋友,自己也会跟着变坏。
3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明白我们的生活需要物质基础,但必须依靠自己的劳动,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手段获取财富,试图不劳而获的行为是可耻的,甚至可能是违法的。
4
遇事要沉着冷静
遇事不要逞强好胜,狂妄自大,意气用事,一定要沉着冷静、三思而行,退一步海阔天空。若遇同伴有违法犯罪行为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要惹祸上身。
5
文明理性参与网络
现代网络的发展,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是一个虚幻的东西,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就是网络上那些无聊的暴力的游戏,让许多人不能自拔,玩物丧志。更有甚者,还模仿游戏中的情节去犯罪。
感谢大家
下次再会
普法系列主题班会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