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测试卷
测试时间:90分钟 测试总分:100分
一、填空题。(17分)
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 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 。
2.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 和较小的 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 ,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 和 。
3.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 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 ,它的作用是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它的作用是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既能又能 。
4.自行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小明在研究他的变速自行车时发现大齿轮盘有两个,小齿轮盘有好几个。当他用其中的48个齿的大齿轮和12个齿的小齿轮骑行的时候,用脚蹬大齿轮一圈,后轮要转动 圈;当他用36个齿的大齿轮和12个齿的小齿轮骑行的时候,用脚蹬大齿轮一圈,后轮要转动 圈。用这两组齿轮组合,小明在相同的道路上以相同的速度骑行,当他用 个齿的大齿轮骑行时更省力。(填“48”或“36”)
二、判断题。(10分)
1.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简单机械,是一种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 ( )
2.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性地称为工具。 ( )
3.开瓶器属于一种省力杠杆。 ( )
4.从斜面上拉物体比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省力。 ( )
5.托盘天平不属于杠杆。 ( )
6.在轮轴的轴上用力可以省距离。 ( )
7.塔吊能吊起很重的物体,是因为它的吊钩处安装了定滑轮。 ( )
8.螺丝钉的螺纹利用的是轮轴的原理。 ( )
9.杆秤的秤砣悬挂点是支点。 ( )
10.变速自行车是通过改变链轮和飞轮的大小实现变速的。 ( )
三、选择题。(16分)
1.杠杆工作时,是围绕( )转动的。
A.阻力点 B.用力点 C.支点
2.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 )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这个杠杆工具是省力的。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3.下图是垂钓爱好者钓鱼时的情景,根据我们的推断,鱼竿是( )杠杆。
A.省力 B.费力 C.不省力也不费力
4.“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句话,反映的是( )的原理。
A.杠杆 B.轮轴 C.滑轮
5.螺丝钉属于( )的应用。
A.杠杆 B.轮轴 C.斜面
6.开门时推门的( )最省力。
A.门轴附近 B.中间 C把手
7.变速自行车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可以使转动速度( )。
A.变快 B.变慢 C.不变
8.拧螺丝时比较省力的工具是( )。
A.羊角锤 8.螺丝刀 C.小刀
四、连线题。(5分)
滑轮 杠杆 斜面 轮轴
五、填图题。(4分)
标出下图中门把手和车把的轮与轴。
六、画图题。(12分)
在下列各图中的适当位置画出相应数量的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七、简答题。(12分)
1.请你分析一下使用右图中的剪刀剪纸时是否省力。
2.下面有三个坡度不同的斜面,同时拉三个相同重量的小球到达相同的高度,请你分析
一下使用哪个斜面最省力,说明原因。
八、实验题。(24分)
1.(1)请标出下图中“起钉锤”的支点、阻力点和用力点的位置。(3分)
(2)“起钉锤”是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2分)
2.(1)下图中的简单机械是 。(2分)
(2)手在乙处用力,带动甲上面的钩码上升,需要用( )两个钩码的力。(2分)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3)如果小刚在乙处也挂了两个钩码,那么轮轴会怎样运动?(2分)
3.如图所示,人们想利用两个滑轮将重物运到顶部。(11分)
(1)在图中画出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的绳子缠绕方法。
(2)在甲和乙两个滑轮中,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的是滑轮 ,
可以省力的是滑轮 。(4分)
(3)甲被称为 滑轮,甲和乙组合在一起使用时被称为 。(4分)
参考答案
一、l.支点 杠杆2.轮 轴 轮轴 方向盘 水龙头(后两空答案不唯一) 3.固定 定滑轮 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 能省力 省力 改变力的方向 省力4.4 3 48
二、l.√ 2.√ 3.√ 4.√ 5.× 6.√ 7.× 8.× 9.× l0.√
三、l.C 2.A 3.B 4.A 5.C 6.C 7.A 8.B
七、l.用图中的剪刀剪纸时可以省力。因为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2.用图C中的斜面拉物体最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省力
2.(1)轮轴(2)A(3)轮轴会顺时针转动。
(2)乙 甲 (3)动滑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