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阅读专项突破-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课外阅读。
选择
心灵是一个人的根,人们的观念在心灵深处徘徊而升华;心灵是一个人的灵魂,人们的举动因为心灵这个灵魂辗转而改变。
面对人生的一次次选择,我们应始终保持一种纯洁高尚的心灵、一种炽热温暖的心灵、一种坚毅不屈的心灵,我们要像那位登山者一样,伸出援助之手,用身心去温暖他人,做出正确的选择。
面对鸦片泛滥,长此下去,全中国将无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的危难境况,林则徐毅然挺身而出,虎门销烟壮举威慑中外;面对元人的种种威逼利诱,文天祥决然赴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至今读到这震撼人心的诗句,仍让人激动不已。从古至今,有多少豪杰,多少壮士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为了祖国的尊严,面对生与死的激烈碰撞,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蹈死不顾,至死不悔。这不悔正是他们心中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他们的豪言壮语、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成长中的青年,他们的选择已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们的举动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在几千年前的孟子面对心灵的选择,毅然发出了舍身取义的呐喊,是心灵的选择激发出了先哲的思想火花,这将是一条 亘古不变的古训。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三国鼎立的年代,诸葛亮辅佐刘备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兴复汉室,诸葛亮殚精竭虑,在躬耕于南阳与兴复汉室中,诸葛亮选择了后者,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我们的总理朱基在答记者问时不也引用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么牵这是人的心灵深处的大义,是为国奋斗而义无反顾的大义。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从 古人心灵深处的选择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大义所在。是心灵的选择促成了他们的最终的美,是心灵的选择让他们至今仍闪耀着光彩夺目的光芒。
舍弃自私,选择高尚;舍弃奸诈,选择诚信;舍弃小我而完成大我……这才是人们从心灵、从灵魂的大无畏的选择。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坚信( ) 幸福( ) 温暖( ) 快乐( )
2.用线把能搭配的词连起来。
撒 棚子 挑 桃子
挤 种子 摘 粮食
搭 牛奶 拌 凉菜
3.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句子后打"√"。
A.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躁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
B.在清香的碧螺春荼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
C.秦兵马俑维妙维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史上决无仅有。 ( )
D.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校园,我的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 )
4.怎样能让句子更生动呢 仔细看,相信你一定有办法!
例句:小溪环绕着村庄。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雪花在飞舞。
5.面对人生的一次次选择,我们应始终保持一种纯洁高尚的心灵、一种炽热温暖的心灵、一种坚毅不屈的心灵。
这一句描述中作者主要运用的是( )的修辞手法。
6.请你找出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句子,认真抄写下来。
课外阅读。 
人类和大自然
谁会置疑呢?我们人类是大自然的孩子。
大自然不但有母性的一面,也有父性的一面。大自然的母性呈现为慈眉善目,包容温柔,无私施与;父性,则表现为大自然的威严,大自然的金刚怒目,乃至对生灵的毁灭性打击。长期以来,人类只知道( )、( )乃至( )大自然。大自然的母性,是在一线的,是无私施与的,更似天经地义的。事实上,大自然的父严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只不过常常退居二线,表面上给你的,还是风平浪静,_____,是由于人类过分的巧取豪夺总是屡屡得手,父性因而已被母性所掩盖。
今天的人类--总是淡视、漠视大自然父性,乃至还自以为是大自然的主宰。
任何事情都不会空穴来风。随着人类手里拿上科技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大自然原来具有的神秘面纱已被一层层揭开。对大自然丧失一份敬畏,大自然多增加一份施与,伟大的人类,对大自然就势必增多一份不设防。
即使发生如此之大的海啸,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警醒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呢?
7.用“√”表示下面句子中词序排列正确的句子。
①长期以来,人类只知道(享受)、(索取)乃至(掠夺)大自然。( )
②长期以来,人类只知道(索取)、(享受)乃至(掠夺)大自然。( )
③长期以来,人类只知道(掠夺)、(索取)乃至(享受)大自然。( )
8.在“——”线上选填合适的关联词。
①而且;②或者;③所以;④但是
9.根据词的意思从文中找出成语并写下来。
①一次次都达到了目的。( )
②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 )
10.仿照例句”总是淡视、漠视大自然父性,乃至还自以为是大自然的主宰。“你能试着用”乃至“说一句话吗?
11.将下列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谁会置疑呢?我们人类是大自然的孩子。
课外阅读。
突然,高空中出现了一道耀眼的亮光,慢慢地变成了淡淡的一层红云,在阳光的照射下逐渐变粗,与此同时,红云的两端还不住地向下垂,一直垂到低空,形成了一座“桥”。“呵,彩虹出来了!”我心中一阵欢喜。紧接着,在红色的里层隐隐约约地透出了一层淡雅的橙黄色,随后也扩大变粗,可没有红色那样鲜明。它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就像姐妹一样亲热。黄、绿、青、蓝、紫也争先恐后地出现在天空,它们在一起构成了大自然的一大景观——彩虹。这时,不远处飘来几片雪白的云朵,它们围着彩虹,好像在赞美它的美丽。还有几片云朵飘浮到彩虹身边,轻轻地附在它身上,更给它增添了几分温柔和典雅。
多美的彩虹,它就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支曲呀!
12.选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 ,这么多的色彩我们可以用四字词语 、 等来概括。
13.“争先恐后”在文中的意思是 ,让我们感受到 。
14.下面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选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彩虹形成的过程,写出了彩虹出现时的壮观场面。( )
(2)“黄、绿、青、蓝、紫也争先恐后地出现在天空,它们在一起构成了大自然的一大景观——彩虹”,说明作者所看到的彩虹只是由这五种颜色组成的。 ( )
15.作者说彩虹“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支曲”,你能体会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吗?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付不起的小费
①去年8月中旬,我随科考队乘船来到哈苏里土著族部落,考察那里的风土人情。
②中午时分,我们把船停在离岸不远的河面。这时,我看到一家土著人屋后有一棵大树,以前从没见过,问船上的人,也没人知道树名。岸边有个中年妇女正在洗衣服,一个小女孩旁边(wán shuǎ),估计是她的女儿,六七岁的样子,皮肤很黑,光着膀子,清晰的肋(lèi)骨显示出营养不良。我请随行的翻译帮忙问一问那是什么树,他用土著语高声询问,妇女显然听到了翻译的话,停下手中的活,抬头看了看我们,然后转身进屋去了。过了一会儿,她从屋里出来,手上拿着一个小塑料袋,交给了小女孩。只见她对小女孩比画着,用手指着塑料袋,又指指我们。我正感到好奇,只见小女孩跳进水里,向科考船游来。
③“她是过来索取小费的。”我暗自思忖(cǔn)。因为事先看过一些资料,当地有这样的传统,别人为你提供了帮助或服务,就应该付小费。入乡随俗,我赶紧准备好零钱。
④小女孩左手托着塑料袋举过头顶,右手奋力地划水向我们游来,我开始担心她的安全。“仅仅为了一点小费,却让这么小的孩子冒险涉水,值得吗?”我心中不免责怪起那位母亲。女孩最终(shùn lì)地游过来了,被我们拉上船。她的小脸已经涨得通红,把手中的塑料袋交给了我。出乎意料,里面装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字,我看不懂,就把它交给了翻译。翻译告诉我,纸条上写着:我是哑巴,不能说话,我让孩子送来树名——大科里亚树。
⑤我十分羞愧,这是“以小人之心度(duó)君子之腹”啊!
⑥我没有付小费给小女孩。因为那是无价的,我付不起。
16.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提供(gōng gòng) 涨得通红(zhǎng zhàng)
17.根据文中所给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1)(wán shuǎ) (2)(shùn lì)
18.联系上下文,“入乡随俗,我赶紧准备好零钱”中“入乡随俗”一词的含义是 。
19.短文叙述了“我们”因为不知树名而向土著族部落一名妇女询问,“我”目睹了小女孩 送来塑料袋。“我”以为 ,结果发现塑料袋里装着 。当“我”明白了纸条上的内容时,发现自己是“ ”。
20.遇到土著族母女后,“我”的心情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填空。
好奇→( )→责怪→( )
21.第②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小女孩的 描写,从中你可以感受到 。
22.第⑤自然段“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中的“小人之心”指的是什么?请用“ ”画出相关语句。
23.作者在短文的结尾说“因为那是无价的,我付不起”,你认为下列哪种理解符合作者表达的意思?( )
A.小女孩并没有跟“我”要小费,“我”担心自己付不起小费。
B.“我”觉得土著族母女虽然生活困难,但是豪爽大方,并不需要小费。
C.“我”觉得土著族母女真诚而又无私,这种品质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D.“我”身上的零钱没有带够,不好意思付给小女孩小费。
阅读短文,回答小题。
神奇的海参
①海参是在地球上已存活了6亿多年的古老动物,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共有800多种海参,其中可以食用的有40种左右。
②经过现代科学研究,海参确实与众不同,它体内含有有机活性因子和矿物质。如刺参含有黏多糖、牛磺酸、维生素B、钙、磷、铁等50多种营养成分,而且适宜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有抗癌、防老化等好处。
③海参非常神奇,在浩瀚的大海中,它渺小得实在是微不足道,从模样上来说,它长得很丑,没有眼睛,没有抗敌的任何锐利武器,虽然从不离开大海,却根本不会游泳,只靠管足和肌肉在海底蠕动,爬行1小时还不到3米远。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在弱肉强食的海洋中它竟生生不息了几亿年,而且很有“人”缘,天敌很少,令人叫绝!
④海参特别顽强,如果不幸被斩断三截,只要不被吃掉,海参都会默默忍受,自我修复。在3-7个月的时间内,它把创伤修复后,每一段又长成一个完整的海参。有的海参还有自切本领,当海参感到外界环境不适宜时,能将自身切成数段,以后每段又可长成新体。碰到危险或受到刺激的时候,它们会把内脏吐出来,诱惑敌人,自己溜之大吉,过大约60天后,新的内脏又会长出来。
⑤海参吃的东西很差,它以海底有机物质和微小动植物为食物,在深至150米海深处,都有海参出没。因为海底可食的东西少得可怜,为了填饱肚子,每天它们要吞大量泥沙,所以生长特别缓慢,有人说这正是它珍贵的原因之一。
⑥海参住的地方也很差,它们喜欢生活在平静、偏僻的海湾,海藻丛生的地方穴居在泥沙或蜷缩在礁石缝中。它们一生都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
⑦海参的生命力很顽强,在0摄氏度至28摄氏度的温度中都能泰然处之,甚至放龙冰水中也无所谓,冰块融化仍安然无恙。到了夏天水温达到 20 摄氏度以上它们就识到深海,栖息在安全的礁石下,进行不吃不动3月之久的夏眠,即使在缺氧的地方,者参也能生存。它们把自己埋在泥沙中数天,绝不会因此窒息而死。
⑧更有趣的是海参会像变色龙一样随机应变,生活在礁石附近的海参,体色会变成淡蓝色,而居住在海草和海带附近的海参则为绿色。海参虽然没有大脑,却真是很聪明,这种变化的体色正是求生的本能,它能有效地躲避天敌的伤害。
⑨海参还有一个神奇之处,就是能作“天气预报”,海上常常风云突变!碰到暴风而来临的天气,海参就躲到石缝里藏起来,当渔民发现海底海参不见了,就知道风暴要来了,会立即收网返航。在通信工具还不发达的年代,海参真是功不可没。
24.短文第⑤-⑨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海参的神奇?
25.短文第④自然段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
26.读下面的句子,并作批注。
(1)如刺参含有黏多糖、牛磺酸、维生素B、钙、磷、铁等50多种营养成分,而且适宜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有抗癌、防老化等好处。
批注:
(2)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在弱肉强食的海洋中它竟生生不息了几亿年,而且很有“人”缘,天敌很少,令人叫绝!
批注:
27.请你从短文的内容、联系生活经验两个角度,各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针对短文内容提问:
联系生活经验提问:
课内片段阅读。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28.读文段,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  )
A.月夜升起图 B.月亮牵星图
C.月下溪景图 D.月下田园图
29.“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中的“抱”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的画面。
30.从句中加点的两个“流”字,我们可以感受到(  )的情感。
A.欢快幸福 B.温馨可爱 C.春意盎然 D.和谐共生
31.朗读“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时,语调应该是(  )的。
A.舒缓而激动 B.舒缓而陶醉
C.急促而迫切 D.急促而喜悦
32.选文主要写了“我”和阿妈在 走月亮,表达了作者对 之情。
《第1单元阅读专项突破-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 怀疑 不幸 冰冷 苦恼 2. 3.D 4.片片美丽的雪花在昏暗的天空中欢快地飞舞着。 5.排比 6.舍弃自私,选择高尚;舍弃奸诈,选择诚信;舍弃小我而完成大我……这才是人们从心灵、从灵魂的大无畏的选择。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反义词。
坚信:坚决相信,毫无疑问。故反义词为:怀疑、猜测。
幸福:是一种能够长期存在的平和、舒畅的精神状态。故反义词为:不幸、痛苦、悲惨等。
温暖:暖和。故反义词为:冰冷、寒冷、孤独等。
快乐: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是由内而外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故反义词为:苦恼、难过、悲伤等。
2.本题考查的是词语搭配的能力。
棚子需要搭建;牛奶是挤出来的;种子是播撒的;
桃子在树上需要摘下来;粮食要挑;凉菜是拌的;
3.本题考查的是对字形的识记。
A.阅读句子可知句中“海棉”的“棉”错误,应改为“绵”,故而“海绵”: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够用于清洁物品。
B.阅读句子可知句中“荼汤”的“荼”错误,应改为“茶”,故而“茶汤”:北京传统小吃,相传茶汤源于明代,因用热水冲食,如沏茶一般,故名茶汤。
C.阅读句子可知句中“维妙维肖”的“维”错误,应改为“惟”,故而“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决无仅有”的“决”错误,应改为“绝”,故而“绝无仅有”:极其少有。
D.正确。
4.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仿写。
根据题干要求,结合例句把“雪花在飞舞”写具体即可。
例如:片片美丽的雪花在昏暗的天空中欢快地飞舞着。
轻盈的雪花,在空中打着旋儿,慢慢地飞舞了起来。
冰晶的雪花在狂风中绚烂地飞舞着。
5.本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理解,需要大量的积累。
根据阅读句中可知“……的心灵,……的心灵,……的心灵”是排比的修辞手法。排比句: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句的找取,需要准确的抓取重点信息。
根据阅读短文可知,本篇文章主要围绕人的“选择”来写的,故“舍弃自私,选择高尚;舍弃奸诈,选择诚信;舍弃小我而完成大我……这才是人们从心灵、从灵魂的大无畏的选择。”是短文的中心句。
7.①(√) 8.② 9. 屡屡得手 天经地义 10.上课时间喧哗、吵闹,乃至跑上讲台捣乱,这就是过去我们班的自习课情况。 11.谁也不会置疑我们人类是大自然的孩子。
【解析】7.考查词序排列。
享受,享用;受用。
索取,指要求得到;讨取。
掠夺,(动)抢劫;夺取。
由语境由……乃至……可知是递进的关系,一词的程度比另一词的程度要深。故选①。
8.考查关联词。
或者:连词。表示选择或并列关系。详细阅读文章这句话,前面说严父是存在的,后面又说人类总是屡屡得手,可知表面给你的风平浪静和人类的过分强取豪夺是并列的关系,最后导致父性已被母性所掩盖。因此用“或者”连接。
9.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联系上下文理解,①屡屡得手:一次次都达到了目的。②天经地义:指正确的,不可改变的道理。
10.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首先分析“乃至’的含义,再进行仿写。“乃至”:以至于、甚至的意思由此在仿写句子的时候要注意语境的程度是慢慢加深的,一般是不好的情况或者状态。例如环境的恶化,班级课堂纪律都可以。
11.考查设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
设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把“会”改为“不会”,再去掉语气词“呢”,问号变句号。把陈述部分自然连接起来。
最后整理句子:谁也不会置疑我们人类是大自然的孩子。
12. 红、橙黄、黄、绿、青、蓝、紫、雪白 五颜六色 色彩斑斓 13. 各种色彩你争我赶地出现在天空中 天空中的色彩之多 14. √ × 15.对彩虹及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解析】12.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由文中“淡淡的一层红云”“透出了一层淡雅的橙黄色”“黄、绿、青、蓝、紫也争先恐后地出现在天空”“雪白的云朵”可知,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红、黄、绿、青、蓝、紫、雪白。
这些词可以用“色彩缤纷”“五光十色”来表示。意思是:颜色多,色彩鲜艳,所以可以用这两个词来概括。
13.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争先恐后”原意是争着向前唯恐落后。本文指的是黄、绿、青、蓝、紫你争我赶地出现在天空中。通过这个词让我们感受到了彩虹的形成之快,天空中颜色多。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由文中“突然”“慢慢地变成了”“与此同时”“紧接着”“随后”可知,本篇文章运用了时间顺序,描写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故本题叙述正确。
(2)由文中“黄、绿、青、蓝、紫也争先恐后地出现在天空,它们在一起构成了大自然的一大景观——彩虹”可知,描写了彩虹形成的过程,并且突出彩虹的美与壮观。故本题叙述错误。
15.本题考查思想感情。
作者说彩虹是美的,并把彩虹比喻成一首诗,一幅画,一支曲,可见作者是多么喜欢彩虹啊,这么美的彩虹是大自然的杰作啊,同时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16.gōng zhàng 17. 玩耍 顺利 18.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 19. 冒险涉水 小女孩是来要小费的 小纸条,上面写出大树的名字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20. 担心 羞愧 21. 外貌
小女孩一家生活困难 22.“仅仅为了一点小费,却让这么小的孩子冒险涉水,值得吗?”我心中不免责怪起那位母亲。 23.C
【解析】16.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提供(gōng):(动)供给。涨得通红(zhàng):涨得十分红。
17.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玩耍(wán shuǎ):做使自己精神愉快的活动;游戏。顺利(shùn lì):顺从获利的规律。泛指顺应事物的规律。
18.本题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入乡随俗”出现在第三自然段“因为事先看过一些资料,当地有这样的传统,别人为你提供了帮助或服务,就应该付小费。入乡随俗,我赶紧准备好零钱。”联系上下文意思是顺从当地习俗,因为当地习俗就是得到了别人的服务就要付小费。
19.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选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写了小女孩给“我”们送来树的名字的过程,她冒险涉水,手上拿着的塑料袋里装着小纸条,上面写着树的名字,开始“我”以为小女孩是过来索取消费的,后来发现不是,就感到很羞愧,自己误解了小女孩。根据选文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即可。
20.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选文中提到“我”看到一家土著人屋后有一棵大树,以前从没见过,想知道树名。然后那家的小女孩开始比划,“我”感到很好奇。
后来小女孩跳进了水里,向“我”们游过来,当看着小女孩右手奋力划水向“我”们游来,“我”开始担心她的安全。
“我”以为小女孩是来要小费,因此而冒险涉水,“我”就开始责怪这位母亲,认为母亲不应该让小女孩冒这个险。
最后发现,小女孩是来告诉“我”们树的名字的,而不是为了要小费的,“我”就开始觉得自己最开始错怪了小女孩一家,“我”因此感到很羞愧。
所以“我”的心情变化是好奇→担心→责怪→羞愧。
21.本题考查对细节描写的辨析。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了小女孩的样子,属于外貌描写。从“清晰的肋(lèi)骨显示出营养不良。”这句话可以看出小女孩一家的生活比较困难。
22.本题考查对句子意思的理解。
“我”觉得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因为“我”误解了小女孩一家,小女孩冒险涉水只为告诉“我”们树的名字,“我”却以为她是来索要小费的,所以最开始“我”最开始想着“仅仅为了一点小费,却让这么小的孩子冒险涉水,值得吗?”
23.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选文中提到当“我”知道小女孩冒险涉水只为给“我”送树的名字,而不是索要小费,“我”就觉得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感到很羞愧,本来“我”已经准备好了零钱,但是没有给。
A.错误,因为原文中提到自己都已经准备好了小费,并不是付不起。
B.错误,土著族母女生活困难,母亲还是哑巴,但是她们乐意尽力帮助别人,有无私的品质,重点不是说“豪爽大方”这个特点。
C.正确,正因为“我”感受到了土著族母女的真诚无私,所以“我”为自己最开始“小人之心”的想法感到羞愧,觉得这种品质是无价可贵的,没办法用金钱衡量。
D.错误,选文中提到“我”都已经准备好了零钱,并不是没有带够零钱。
24.①吃的东西很差;②住的地方也很差;③生命力很顽强;④能改变体色,保护自己;⑤能作“天气预报”。 25. 列数字 举例子 26. 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刺参营养成分多,有抗癌、防老化等作用。 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海参天敌少,存活了很长时间。 27. 什么是海参的“自切”本领? 海参在医疗保健方面有什么实际功效?
【解析】24.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层意。
短文第⑤自然段根据“海参吃的东西很差,它以海底有机物质和微小动植物为食物”可知:吃的东西很差。
第⑥自然段根据“海参住的地方也很差,它们喜欢生活在平静、偏僻的海湾,海藻丛生的地方穴居在泥沙或蜷缩在礁石缝中。”可知:住的地方也很差。
第⑦自然段根据“海参的生命力很顽强,在0摄氏度至28摄氏度的温度中都能泰然处之,甚至放龙冰水中也无所谓,冰块融化仍安然无恙。”可知:生命力顽强。
第⑧自然段根据“更有趣的是海参会像变色龙一样随机应变,生活在礁石附近的海参,体色会变成淡蓝色,而居住在海草和海带附近的海参则为绿色。”可知:能改变体色,保护自己。
第⑨自然段根据“海参还有一个神奇之处,就是能作‘天气预报’”可知:能做“天气预报”。
25.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定位到短文第④自然段中根据“3-7个月”“60天后”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根据“当海参感到外界环境不适宜时,能将自身切成数段,以后每段又可长成新体。”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6.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这篇短文是说明文,因此,赏析句子可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进行。
(1)这句话列举了刺参的50多种营养成分,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刺参营养成分多,有抗癌、防老化等作用。
(2)这句话中的“几亿年”,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海参天敌少,存活了很长时间。
27.本题考查阅读策略与方法。
针对短文内容提问指的是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短文内容可以从中找到答案,例如:海参有什么与众不同?海参的神奇之处表现在哪?
联系生活经验提问指的是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短文内容,跟人们的实际生活有关的问题,例如:海参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28.C 29. 拟人 水塘映月 30.A 31.B 32. 溪边 月下溪边美景的喜爱以及对阿妈的眷恋
【解析】28.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段可知,讲的就是“我”和阿妈在溪边在田埂月上走月亮。在溪边时看见了鹅卵石布满河床,听到溪水声,闻到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故我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是:月下溪景图。故选:C。
29.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
从“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中的“抱”字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水塘赋予人的特点“抱”,形象贴切地勾画了“水塘映月”的画面,给人以温暖的情感。
30.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一切景语皆情语,选文中的两个“流”字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溪水潺潺流动的动态美以及月亮照在溪水上波光闪闪的美景。作者和母亲在这么美的景色中散步那么心情也应是欢快幸福的。故答案应是A。
31.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作者和阿妈在这么美丽的景色中散步,都陶醉其中,所以在朗读“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时应用舒缓而陶醉的语调,故答案应为B。
32.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从“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这些内容中可以看出作者和阿妈是在溪边走月亮;作者把溪边的景色描写的生动美丽,可见作者是非常喜欢家乡的美景的;从“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