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第1单元核心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第1单元核心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6 14:0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核心考点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嫌弃(xián) B.镶嵌(qiàn) C.镜匣(jiá) D.嗜好(shì)
2.“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中的“忽”字是什么意思?( )
A.忽而 B.不注意 C.不重视 D.计量单位名称
3.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白鹭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
B.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C.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D.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4.下列句子和例句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相似之处的一项是(  )
例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
A.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B.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C.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观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D.月亮像个淘气的孩子,顺着竹帘格儿往上爬。
5.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桂花雨》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作者回忆了与桂花相关的场景,把思乡之情倾注其中。
B.《落花生》采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借助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多的特点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体面的人。
C.《白鹭》通过描写白鹭的外形和它在不同场景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D.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事物的文章,或蕴含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
二、书写
6.看拼音,写词语。
三、填空题
7.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我们在后园的bàn mǔ( )空地里种了花生,bō zhǒng( )jiāo shuǐ( )……几个月后,花生收获了,母亲fēn fù( )我们在后园的máo tíng( )里过收获节。
8.将“分辨”“分辩”填入句子中。
(1)这对双胞胎姐妹长得非常像,只有她们的父母能把她们( )出来。
(2)经过调查,事情已经真相大白,我无须再( )。
9.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作者小时候喜欢的( )梅花、木兰花,( )桂花。在家乡的时候,( )不来台风,母亲( )可以收获许多桂花,还能将它们送给邻居们。因为摇桂花对于童年的作者来说是件大事,所以她总是缠着母亲问怎么还不摇桂花。长大后,她( )走到哪里,( )不会忘记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0.众众想在化妆舞会上装扮成白鹭,为了加深对白鹭的了解,众众回顾了课文对白鹭的介绍,请你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四、语言表达
11.【选做】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请你选取自己家乡的一处景观或地点,写一段话赞美家乡。(不少于3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五、修改病句
12.修改病句。
①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②我们都说昨天晚上是最愉快的一天。
③我一定改正不好的缺点。
六、现代文阅读
快乐阅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13.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
14.语文要素 “小家伙”这样的称呼表达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 之情。
15.从小珍珠鸟不怕人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通过此次活动众众更喜欢白鹭了,请你阅读下面关于白鹭的短文,完成练习。
①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②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③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④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6.选文第3自然段描写了白鹭清晨时的 (动态 静态)之美,第4自然段描写了白鹭黄昏时的 (动态 静态)之美。
17.选文是如何将感情与对白鹭的描写相结合的?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钓”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鹭捕鱼时的悠闲自得写得极为传神。
B.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白鹭钓鱼的场景比作一幅画,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C.白鹭站在小树的绝顶,看起来像是不安稳,是因为它没有伙伴,心情焦虑。
D.通过对在不同场景下白鹭所展示的形态与美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18.根据选文内容选一选,填一填。
①下面哪张图片描绘的是选文第3自然段的内容?( )
A. B. C.
②选文第3自然段画线句子的意思是白鹭不一定是在望哨,这增加了白鹭栖息时的神秘感,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白鹭可能在 ,可能在 ,可能在 ……
七、书面表达
19.在生活中,你一定有自己特别喜爱的东西,它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它的?它为什么会成为你心爱的东西?请以 “我的心爱之物”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 把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写清楚。
2. 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 不少于 400 字。
《第1单元核心考点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D A C B
1.C
【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的掌握。
C. 镜匣(jiá)—— xiá。
故选C。
2.D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中的“忽”是一个古代计量单位名称,表示极小的量(例如,在传统度量衡中,一忽等于十分之一丝,形容非常微小的变化)。句子“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的意思是:白色(素)稍微多了一点点就显得太白,黑色(黛)稍微多了一点点就显得太黑。这强调了颜色恰到好处,不能多也不能少。
故选D。
3.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孤独”“不安稳”本是用来形容人的词语,这里将其赋予了白鹭,把白鹭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该句把“后背生出的白点”比作“珍珠”,有本体“白点”、喻体“珍珠”和比喻词“似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此句将“白鹭”比作“诗”,有本体“白鹭”、喻体“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把“它(某动物)的身子”比作“蓬松的球儿”,有本体“身子”、喻体“球儿”和比喻词“好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A。
4.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描写方法的判断。
例句通过将“它的果实(如花生)埋在地里”的特点,与“桃子、石榴、苹果把果实高高挂在枝上”的特点进行对比,突出“它”(花生)低调、不张扬的特性。
A.这句话是直接描述。它只正面、直白地说明白鹭“色素搭配”和“身段大小”的优点,没有将白鹭与其他事物(如其他鸟类)进行比较,完全没有“对比”的逻辑,与例句手法不同。
B.这句话是感官描写+联想。先从视觉角度写绿叶“翠绿、明亮”的特点,再通过“新的生命在颤动”的联想,突出绿叶的鲜活感,全程没有涉及与其他事物的比较,不符合例句的“对比”手法。
C.这句话是对比。先列举“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这两种有代表性的水域,再将它们与“漓江的水”对比,用“从没看见过”的表述,强调漓江之水的独特(如更静、更清等)—— 这种“用同类事物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特性”的逻辑,和例句完全一致。
D.这句话是比喻+拟人。把“月亮”比作“淘气的孩子”(比喻),还赋予月亮“往上爬”的人的动作(拟人),通过形象化的修辞描写月亮,没有任何对比内容,与例句手法不同。
故选C。
5.B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
B.《落花生》采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借助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多的特点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一个“体面的人”。此项说法不恰当。
故选B。
6.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嫌”“嵌”“框”“矮”“箩”“筐”“浸”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7. 半亩 播种 浇水 吩咐 茅亭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注意“播、种、茅、亭”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分辨 分辩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及语境运用。
(1)“分辨”侧重辨别区分,双胞胎难区分,需“分辨”;
(2)“分辩”侧重言语辩白,真相大白无需再解释,用“分辩”。
9. 不是 而是 只要 就 无论 都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
①②“不是梅花、木兰花,而是桂花” :表并列选择,强调喜欢的是桂花,用 “不是… 而是…” ;
③④“只要不来台风,母亲就收获桂花” :表条件关系(满足 “不来台风” 条件,就有 “收获桂花” 结果 ),用 “只要… 就…” ;
⑤⑥“无论走到哪,都不忘桂花雨” :表无条件的肯定(不管去哪,都如此 ),用 “无论… 都…” 。
10.①外形 ②色素 ③身段 ④钓鱼 ⑤独立 ⑥低飞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白鹭》是近现代诗人、作家郭沫若于1942年10月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第一自然段以“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在分别从白鹭的外形(色素、身段)和不同场景(觅食、栖息、飞行)两方面的美丽来介绍的,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其中描写不同场景的部分先后写了水田钓鱼图、枝头独立图、空中低飞图三个画面,分别写出了白鹭的悠然自得、优雅矜持、与恬静美丽三个特点。
11.“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就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我家住在瘦西湖畔,我最爱在晚饭后和妈妈在湖边散步,听妈妈讲扬州的故事。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题干可知,题目的核心是赞美家乡,需选取家乡的一处景观或地点作为具体赞美对象。写话时,先在脑海中搜索家乡具有代表性且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比如家乡的山、河、公园、古建筑等。例如,若家乡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那它就可以作为赞美对象;围绕选定的对象,思考它独特的地方。根据特色亮点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比如用比喻,把古桥比作一条巨龙横跨在河上,突出其雄伟壮观;用拟人,说古桥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默默守护着家乡,体现其长久陪伴家乡的意义。
例:家乡的那片荷塘,宛如一块镶嵌在大地上的碧绿翡翠。夏日里,满池的荷花像一群身着粉裙的仙子,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那层层叠叠的荷叶,如同绿色的巨伞,为水中的鱼儿撑起一片清凉的天地。这美丽的荷塘,是我心中家乡最动人的画卷,承载着我无尽的欢乐与眷恋。
12. 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我们都说昨天是最愉快的一天。 我一定改正缺点。
【详解】考查修改病句。
①搭配不当,“人是一种习惯”不搭配,应把“的人”删去。即: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②前后矛盾,“晚上”和“一天”矛盾,去掉“晚上”,即:我们都说昨天是最愉快的一天。
③“不好的”“缺点”意思重复,去掉“不好的”。即:我一定改正缺点。
13.小珍珠鸟和“我”日渐亲密。 14.喜爱和呵护 15.我体会到了小珍珠鸟已经放下防备之心,与作者建立了真挚的友谊。
【导语】选文围绕小珍珠鸟与 “我” 的互动展开,细腻呈现小珍珠鸟从 “试探靠近” 到 “亲密信赖” 的过程,传递人与鸟和谐相处的温馨,抒发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与珍视,展现 “信赖创造美好” 的情感内核。
13.本题考查文章概括。
选段讲小珍珠鸟 “落在书桌→ 靠近喝水→ 绕笔蹦跳→ 啄笔尖、手指” ,核心是小珍珠鸟与 “我” 逐渐亲密,互动增多。
抓 “行为变化(远→ 近→ 信赖 )” 和 “关系(从陌生试探到亲密 )” ,整合为 “小珍珠鸟和‘我’日渐亲密” ,用 “谁 + 做什么 + 关系变化” 概括段落 。
14.本题考查词语情感解读 。
“小家伙” 是亲昵、随性的称呼(非严肃名称 ),体现作者把珍珠鸟当 “亲密伙伴” ,传递喜爱、呵护 的情感。
抓 “称呼的亲昵感(像喊家人 / 宠物 )” ,理解 “小家伙” 背后是 “把鸟当亲近对象” 的态度,学会从 “亲昵称呼” 读情感。
15.本题考查行为细节解读 。
小珍珠鸟 “啄笔尖、不怕抚摸、友好啄手指” ,说明放下防备,把 “我” 当安全、可信赖的伙伴 ,体现 “信赖建立后,彼此亲密” 的关系 。
从 “动作(啄、不怕摸 )” 看 “心理(放心、信赖 )” ,理解 “行为细节→ 情感 / 关系” 的逻辑,学会透过 “动作描写” 读 “信赖与友谊” ,感受 “信赖创造美好” 的主题。
16. 静态 动态 17.C 18. B 欣赏风景 思念家人 等待觅食的同伴
【导语】这篇散文以白鹭为审美对象,通过四段精微描写构筑出诗化的意境。首段以工笔细描其形体之美,暗合古典美学中的分寸感;二、三段以“钓鱼”“望哨”之拟人化想象,赋予白鹭灵性与禅意;末段将低飞之景升华为“清澄的形象化”,完成自然物象到精神象征的转化。全文语言凝练如玉,以物见理,在素朴描写中寄托了对生命和谐之境的向往。
16.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③自然段“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中“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等词句,聚焦于白鹭静止伫立的姿态和神韵,展现了其宁静、优雅的静态美感,故填“静态”;
结合第④自然段“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低飞”是动态,体现飞行的动作,故填“动态”。
17.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C. 白鹭“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不是“没伙伴、焦虑”,而是一种悠然的嗜好(独特姿态),作者借这种“看似不安稳,实则悠然”,表达对白鹭独特美的欣赏。故“是因为它没有伙伴,心情焦虑”说法错误。
故选C。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开放性作答。
结合第③自然段“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可知,这段描绘了白鹭站立于小树绝顶的场景。
A. 描绘的是白鹭观察水中的鱼儿。
B. 描绘的是白鹭栖于小树顶端。
C. 描绘的是白鹭觅食。
故选B。
想象一下白鹭栖息时,会在干什么,只要合乎情境,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静静地欣赏远方的山水;沉思或享受片刻的宁静;等待水中的游鱼以便伺机捕食……
19.例文:
我的心爱之物
窗边的书架上蹲着一只歪头的毛线小熊,右耳缝着歪扭的补丁,左眼纽扣已褪成米白色。那是外婆在我七岁生日时,用旧毛衣拆出的毛线一针一线织成的。记得那天她戴着老花镜,手指被竹针磨出红痕,笑着说:“小熊要陪囡囡长大哦。”
肚子藏着秘密——拉开内侧的隐形拉链,会看见绣着梅花图案的夹层,里面静静躺着三样宝贝:一颗褪色的玻璃弹珠(是外婆哄我吃药给的奖励)、半张糖纸(来自我们分享的最后一块水果糖),还有张对折的作业纸,上面用铅笔写着“囡囡要勇敢”。去年搬家时,我无意中摸到夹层里鼓鼓的,这才发现外婆每年都会往里面添件小礼物。最底下压着张泛黄的照片,五岁的我正抱着刚做好的小熊,外婆的银发在阳光下像团蒲公英。
最难忘的是小学成长礼那天,小熊突然从书包里滚落,线头散开像朵蒲公英。我蹲在礼堂走廊边哭边缝,教导主任默默递来针线盒。如今那些歪斜的针脚成了最珍贵的纹身,记录着那些被温柔托住的时刻。
小熊的绒毛早已失去最初的光泽,但每当月光爬上它缺角的鼻子,我总能听见外婆织毛衣时哼的童谣。它不只是玩具,是时光机,是外婆留给我的会呼吸的拥抱。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
题目要求以 “我的心爱之物” 为题,围绕心爱之物展开叙述。写作时需包含物品的外形特征、获取途径及情感价值。核心是通过具体物件传递真情实感,避免写成简单的物品说明文。审题时需注意:1. 明确心爱之物的独特性(如承载特殊记忆);2. 描写要细致生动;3. 情感表达需自然真挚。
二、立意。
可选择能体现亲情、成长或独特经历的物件,如长辈手工制作的礼物、旅行纪念品等。立意应突出物品背后的情感联结,避免选择过于普通或缺乏情感内涵的物品。
三、写作思路。
开头:用场景化描写引入心爱之物,如它在书桌上的位置、日常状态,或通过一个回忆片段自然引出。
中间:分两部分展开。先具体描写物品的外形、材质等特征,再叙述来历。最后解释情感纽带。
结尾:升华主题,将物品与情感或成长关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