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第1单元核心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第1单元核心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6 14:0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核心考点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荒野(huān) 例如(lì) 昂首(áng) 挨打(ái)
B.绒毛(róng) 惩罚(fá) 背诵(sòng) 晃动(huǎng)
C.风笛(dí) 糊涂(hú) 墙角(qiáng) 洁白(jié)
D.湿地(shī) 放假(jià) 手臂(bèi) 戒尺(ji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3.下面是三年级(2)班给社团取的名字,你认为不合适的一项是( )
A.悦耳动听(足球社) B.乒坛小将(乒乓球社)
C.飞燕飘舞(舞蹈社) D.书香文苑(文学社)
4.下面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入哪一组关联词最恰当?(  )
孙中山________把书背下来了,________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A.虽然……但是…… B.尽管……还是……
C.因为……所以…… D.不仅……而且……
5.若以“乐于助人的他”为题,下列可入选的材料有( )。
①每天下午,他总是帮助同学打扫卫生。
②上次“我”的钢笔丢了,他一直在帮“我”寻找。
③他经常参加运动会,为班级争夺荣誉。
④下雨时,他看到同学没带雨伞,把自己多余的雨伞借给同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书写
6.看拼音,写词语。





三、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gǔ lǎo( ) shān pō( ) huān hū( ) kuáng huān( )
cū zhuàng( ) dí zi( ) rè nao( ) zhāo yǐn( )
8.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扬”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部首 ,除去部首再查 画。“扬”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高举,往上升;②在空中飘动;③传播出去。“扬起双臂”的“扬”应选第 种解释,“飘扬”的“扬”应选第 种解释。(后两空填序号)
9.把成语补充完整。
摇( )晃( ) 手( )脚( ) ( )疾( )快 ( )( )舞爪
披( )散( ) 提( )吊( ) ( )红( )赤 ( )( )舌燥
10.新题型填一填,理清本次习作的思路。
四、语言表达
11.关注时事,和同学们讨论暑假发生的新鲜事。
五、现代文阅读
请和众望小学的同学们一起阅读《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资料,去深入了解这所学校吧!
上课了,大家在教室里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12.选段描写了边疆学校的哪两个场景?( )
A.上课前与下课后 B.上课时与下课后
C.教室窗外和树下 D.教室里和窗外
13.语段中为什么要写小动物们呢?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突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色,体现了这是一所欢乐、祥和的学校。
B.通过写小动物静止不动,突出孩子们的书读得好听,读得认真。
C.通过写招引来小动物看热闹,突出孩子们下课后的快乐。
D.说明了这里的动物不怕人,它们也很爱学习。
14.比一比,填一填,看下面两个句子哪一个更有新鲜感。
①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
②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上面这两句话我更喜欢句子( )(填序号),因为这句话通过对 的描写,生动地写出了窗外的安静和同学们 。
课外阅读。
金色花
泰戈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③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④……
⑤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⑥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⑦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⑧“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⑨“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有删改)
15.联系上下文可知,“匿笑”的意思是( )
A.哈哈大笑 B.微微一笑 C.偷偷地笑 D.咯咯地笑
16.[新题型·思维导图]根据短文内容,补全下图。(填序号)
①吃过中饭后读书时 ②求讲故事 ③黄昏时
17.第1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体现出了什么?
18.短文中描写了一位怎样的母亲?一个怎样的孩子?
19.短文中对于孩子的行为,妈妈的态度是怎样的?
六、书面表达
20.习作。
我们的同学都各有特点:有的喜欢做手工,有的唱歌很好听,有的热心助人……请以“我的同学很特别”为题,把你想写的同学的特别之处写清楚,让别人读了习作就能猜出你写的是谁。
要求:1.语句通顺,内容具体;2.用上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
《第1单元核心考点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C A A A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荒野(huān)——huāng;
B.晃动(huǎng)——huàng;
D.手臂(bèi)——bì。
故选C。
2.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 ——;
B. ——;
D. ——;
故选C。
3.A
【详解】本题考查综合实践。
A.“悦耳动听”意思是声音优美动听,让人听了感觉很愉悦,通常用来形容音乐、歌声等与声音相关的美好特质。而足球社主要开展的是足球运动相关的活动,重点在于足球技巧的训练、比赛等,和“悦耳动听”所表达的声音方面的含义没有关联,故“悦耳动听”作为足球社的名字不合适。
故选A。
4.A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辨析与运用。
先分析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前半句“把书背下来了”是做到的事,后半句“一点儿也不懂书里的意思”是“未做到/存在的问题”,二者构成转折关系(前后情况相反,强调后半句的“不懂”)。
A.虽然……但是……:表转折关系,最符合句子的逻辑,强调前后内容的对立和矛盾。
B.尽管……还是……:虽也表转折,但更侧重“在某种困难/条件下,依然达成某事”(如“尽管下雨,他还是来了”),与句子“背下来却不懂”的“前后结果相反”语境不符;
C.因为……所以……:表因果关系,句中的前后内容不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与语境不符;
D.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后句比前句更进一层),与句子前后相反的逻辑矛盾。
故选A。
5.A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材料的选择。
①“每天下午,他总是帮助同学打扫卫生”,帮助同学打扫卫生是帮助他人的行为,能体现乐于助人。
②“上次‘我’的钢笔丢了,他一直在帮‘我’寻找”,主动帮同学找丢失的钢笔,是乐于助人的表现。
③“他经常参加运动会,为班级争夺荣誉”,这体现的是他在体育方面为班级做贡献,展现的是集体荣誉感和运动能力,与“乐于助人”无关。
④“下雨时,他看到同学没带雨伞,把自己多余的雨伞借给同学”,主动借伞给没带伞的同学,是乐于助人的行为。
综上,①②④能体现“乐于助人”。
故选A。
6.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坡”“飘”“课”“声”“热”“粗”“洁”“轰”“润”“笛”“觉”“球”“读”“罚”“呼”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7. 古老 山坡 欢呼 狂欢 粗壮 笛子 热闹 招引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老、坡、呼、粗、笛、闹”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8. Y yang 扌 3/三 ① ②
【详解】本题考查查字典及多义词。
“扬”的拼音“yáng”,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拼音首字母的大写形式“Y”,再查音节“yang”;“扬”是左右结构提手旁“扌”,笔顺为:横、竖钩、提、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撇、撇。共6画。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扌”,再查除去部首还剩3画。
扬起双臂:指高举、向上手臂。其中“扬”是高举,向上伸的意思。故选①。
飘扬:指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其中“扬”指在空中飘动。故选②。
9. 头 脑 忙 乱 手 眼 张 牙 头 发 心 胆 面 耳 口 干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
摇头晃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
手疾眼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反应速度很快。
张牙舞爪: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恶。
披头散发:头发长而散乱,形容仪容不整。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面红耳赤: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口干舌燥: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非常干渴。
10.戴着一副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的。
爱好书法。
他对书法非常痴迷,课间休息时,我常看到他坐在座位上认真练字。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了吗?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材料和方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作文提纲是作文的一个思路与框架。作文提纲既要完整,又不能过于繁琐;既要简洁,又要达到写作目的。
本次习作的题目是“猜猜他是谁”,是一个命题作文,故事主要人物就是故事的主人公:他。列提纲分三个主要部分:开头、中间、结尾。
开头: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地方来写,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个子不高,瘦瘦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总是穿着一身运动装。
中间:1、描写人物的特点,比如爱好、性格、习惯等,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例如:酷爱运动。
2、通过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例如:每天放学后都要去操场跑两圈。有一次,他参加学校运动会,帮助摔倒的同学一起跑到了终点。
结尾:用疑问句呼应题目,引发读者的思考。例如:同学们,你们能猜到他是谁吗?
11.运动健儿们拼搏的精神
暑假,我观看了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看到许多不同的机器人,感受到科技的进步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需要围绕“暑假新鲜事”,依据给出的对话情境,补充对世界运动会感受,以及另一个暑假新鲜事,可从文化、科技、社会等方面选择,语言简洁自然。
示例:今年暑假,我观看了2025年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比赛,感受到体育精神的强大力量和多元文化的绚丽碰撞。
我暑假参加社区“非遗剪纸”活动,跟着奶奶辈的手艺人学剪窗花,才知道纸能变出这么多花样,传统文化太有趣啦。
12.B 13.D 14. ② 树枝、鸟儿、蝴蝶的状态 上课时的专心
【导语】这段文字宛如一幅生动活泼的校园生活画卷。以清脆的朗读声开篇,尽显课堂活力。对窗外安静场景及小动物的描写,充满童趣与想象,侧面烘托读书声的魅力。下课后欢乐的活动,再次展现校园的生机。文字简洁却鲜活,将边疆学校独特氛围与孩子们的快乐学习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
1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文中“上课了,大家在教室里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可知,描述了上课时同学们在教室里朗读课文,窗外十分安静的场景;结合文中“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可知,描述了下课后同学们在大青树下进行活动的场景。所以选段描写了边疆学校上课时与下课后的两个场景。
故选B。
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D.文段写小动物主要是为了从侧面表现孩子们上课的认真和下课的快乐,以及体现边疆学校的特色,并非强调动物不怕人且爱学习,在文段语境中这样的理解偏离了主旨,故该选项理解不正确。
故选D。
14.本题考查对语句表达效果的对比赏析。
句子①“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语言简洁直白,仅仅是一个简单陈述,直接告知读者此时窗外处于安静的状态,没有过多的修饰与细节展现,显得较为平淡和普通,难以在读者脑海中构建出具体、生动的画面。句子②“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则大不相同。它不仅点明窗外安静,还详细描述了树枝、鸟儿、蝴蝶的状态,以这些具体事物的变化来体现安静,让读者能真切感知到那种静谧的氛围。同时,“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将树枝、鸟儿、蝴蝶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行为,仿佛被同学们的读书声吸引,既生动地烘托出窗外的安静,又从侧面反映出同学们读书的认真专注,使整个场景鲜活起来,充满了趣味和画面感。
故这两句话我更喜欢句子②,因为这句话通过对树枝、鸟儿、蝴蝶具体行为和状态的描写,生动地写出了窗外的安静和同学们读书的认真。
15.C 16.① ③
② 17.体现出了孩子的活泼、天真、快乐、可爱。 18.一位充满母爱的母亲,一个热爱母亲的顽童。 19.妈妈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慈爱与包容。
【导语】泰戈尔的《金色花》以孩童的奇思妙想为骨,以母子温情为魂。孩子化身为花的调皮嬉戏,藏着对母亲的默默守护;母亲的呼唤与嗔怪,裹着深沉的疼爱。文字轻盈如金色花的花瓣,于日常场景中织就诗意,将最纯粹的亲情,化作一场充满灵性的互动,简淡中见醇厚,天真里藏至爱。
15.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意思。
文中第②自然段明确提到“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暗暗地”一词直接表明孩子的笑是隐蔽的,不想被妈妈察觉,带有“偷偷进行”的意味;“一声儿不响”则说明这种笑没有发出声音,排除了“哈哈大笑”“咯咯地笑”这类有明显声响的选项;而“微微一笑”仅强调笑的幅度小,无法体现“暗暗地”所蕴含的“刻意隐藏、不让对方发现”的特点。
因此,“匿笑”在文中特指孩子躲在妈妈看不到的地方,悄悄发笑的状态,符合“偷偷地笑”的含义,既体现了孩子的调皮,又暗含着他与妈妈之间的小秘密。
故选C。
16.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依据文章第⑤自然段“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和题目给的孩子“投下影子” ,可知明确妈妈此时处于吃过中饭读书状态,对应这一行为节点。故选“吃过中饭后读书时”。故选①。
文章第⑦自然段提到“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表明黄昏时妈妈有相应活动,是该时间节点行为。故选“黄昏时”。故选③。
孩子“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所以黄昏时孩子对应行为是②求讲故事。故选②。
综上,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选①③②。
17.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
文章第①自然段为“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笑嘻嘻”直接描绘出孩子愉悦、调皮的神情,展现出他以这种奇妙方式陪伴母亲时的轻松与快乐,透露出孩童特有的纯真童趣;
“摇摆”“跳舞”则通过拟人的动作描写,赋予金色花(即孩子的化身)动态的生命力,既符合花朵在风中自然摇曳的形态,又暗含着孩子故意用活泼的姿态与母亲互动的心理 —— 他并非真的想隐藏,而是享受这种“偷偷陪伴”的小乐趣,字里行间满是孩童式的顽皮与对母亲的依恋。
故第①自然段中的“笑嘻嘻”“摇摆”“跳舞”这些加点词语,生动体现了孩子变成金色花后的调皮、天真与活泼,以及对母亲的亲昵依赖。
18.本题考查的是分析人物形象。
从文章第②自然段“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知,当孩子不见时,母亲会主动呼唤寻找,体现出对孩子的在意与牵挂;
第⑤自然段提到母亲 “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展现了她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与精神世界,是一位有文化、安静从容的母亲;
第⑧自然段“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这句嗔怪虽带“坏孩子”的字眼,但语气中并无真正的责备,反而充满了找到孩子后的释然与疼爱,尽显母亲的温柔与包容。
故短文描写了一位温柔、关爱孩子且充满生活气息的母亲。
文章第①自然段中,孩子“只是为了好玩”就想变成金色花,还“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在新叶上跳舞”,体现出孩童特有的天真烂漫与调皮本性,将变身为花视为一场有趣的游戏;
第③自然段提到“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第⑤自然段提到“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可见孩子变身为花后,并未远离母亲,而是以隐蔽的方式陪伴、关注母亲,藏着对母亲的默默守护;
第⑦自然段提到“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以及第⑨自然段提到“我不告诉你,妈妈”的调皮回应,既展现了孩子对母亲的依赖(想听故事),又保留了孩童式的小秘密,进一步凸显了他天真调皮却深爱母亲的形象。
故短文描写了一个天真调皮、充满想象力且深爱母亲的孩子。
19.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
文章第②自然段中,当孩子变作金色花隐匿起来时,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这句呼唤没有焦虑的斥责,反而充满了温柔的担忧,体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在意,即使暂时找不到孩子,第一反应也是急切地寻找,而非生气。
文章第⑧自然段中,当孩子最终变回原形,妈妈问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坏孩子” 一词看似嗔怪,实则带着找到孩子后的释然与宠溺。没有追问孩子消失的原因,也没有指责他的“调皮”,反而用这种亲昵的语气接纳了孩子的小秘密,尽显包容。
文章第⑦自然段中,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妈妈并未因孩子之前的“消失”而拒绝,而是默认了这种互动 —— 结合上下文可知,妈妈始终以温和的态度回应孩子的需求,哪怕孩子有过“调皮的隐匿”,依然满足他想听故事的愿望,进一步体现了无条件的疼爱。
整体来看,妈妈的态度中没有严厉的批评,只有对孩子的关注、接纳与温柔的包容,这种态度恰恰呼应了孩子以调皮方式表达的爱,形成了母子间温暖的情感互动。
故短文中妈妈对孩子的行为始终带着关切、包容与疼爱。
20.例文:
我的同学很特别 他是一位很帅男生,留着一头刺猬般的短发,圆圆的脸上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下面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
他很喜欢看书。正因为他读的书多,所以同学们一有问题就向他请教。而他的性格也很温和,总是像一个小老师一样,细心地为同学讲解,因此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他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对待老师交待的工作特别认真。有一次,老师让他找几个人主持中秋节的主题班会,没想到他找到了我,问我想不想参加,刚开始我有点胆怯,他对我说:“没事的,你学了那么长时间的影视表演,一定能主持好的。”在他的鼓励下,我脱口而出:“行,我参加。”他对这次的主题班会的整体策划费了不少心,找稿子,改稿子,给我们发稿件、分角色。他让我们都清楚地明白自己该负责哪一部分,并组织我们排练了好多次。星期一班会非常成功,我们表现得很好,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表扬,掌声一阵接一阵,但我们心里都知道,这一切都归功于他的组织和策划。
你们猜,这个聪明、认真的小男孩是谁呢?今后我要把他作为学习的好榜样。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通过审题可知,本次习作要求写人,以“我的同学很特别”为题。我们在生活中会接触很多人,特别是自己熟悉的同学。他们有的勤劳,有的懒惰;有的处处为别人;有的时时为自己;有的铺张浪费,有的俭省节约……将身边不同的类型的同学用文字真实地记下来,就是写人的作文。
而本次作文要求我们要抓住所写之人的特点,所选材时一定要注意。写一篇写人的作文,首先要想一想这个人在外貌、品质方面有什么特点,然后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写事例应做到:选择的事例要小、要精;要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刻画人物。
开头:开门见山或修辞是开篇,引出你认为有特别之处的同学是谁。
中间:详细叙述这位同学的特点,可以从运动,学习,品德三个不同的角度描述学生的特别之处,每个角度通过具体事例进行支撑,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通过具体事例,写出这个同学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点,重点侧重人物的内在品格。写人的作文就是要抓住这些特点,通过特点反映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品质,等等。这些特点抓得越准确,事例写得越具体,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选好事例。写人的文章,也要写事例,通过一个或几个事例来表现出这个人的特点(最好用两、三件事来写一个人)。选择事例时,要选那些能打动人、影响人、感染人,给人印象深刻的事例,也就是要选择典型、新颖的事例。运用描写。要想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就要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肖像等多种描写方法。
结尾:总结全文,深化文章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