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我们也不必回报吝啬/何必要细细地盘算/付出和得到的必须一般多/
如果能够大方/何必显得猥锁/如果能够潇sǎ/何必选择寂寞/
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是一种快乐
(汪国真《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慷慨( ) 吝啬( ) 潇sǎ( )
2.诗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大方”一词在诗中的意思是( )
A.气量大,对财物等不计较 B.举止自然,不拘谨
C.式样、颜色不俗气、不土气
4.仿写画线的句子。
5、在学校组织的“阅读,遇见更美好的自己”主题活动中,小文同学写了一段读书心得,其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① 这学期我读了不少诗歌、小说、散文和文学作品。《繁星 春水》 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小王子》让我明白了爱就是责任,《我与地坛》让我理解了生命的意义……② 为了避免自己以后不懈怠,我已制订好新的读书计划。
修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很想看看这北极老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便在后面紧追不舍。
B.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C.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略牙。
D.然后他呆在那儿,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7.请参照画线部分,再补写两个句子。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
什么是关怀?在我的字典里,关怀是这样的:它有耳朵,听到叹息和悲伤;_________,_________;它有手,拥抱凄冷与孤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默写句子。
(1)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2) 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3) 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中点明主题,抒发作者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
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 (艾青《煤的对话》)
(1) 结合这首诗的主旨,说说诗人为什么以“煤”作意象。
(2) 有人评价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时说:“强烈的反差,激起读者感情的波澜。”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10. 综合性学习。
习近平主席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向古人借智慧,常用中国 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在他的文章、讲话、著作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寓意深邃、生动传神,既具有启迪的意义,也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2018年5月2号,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引用了辛弃疾的词句:“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他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请同学们谈谈习近平主席引用辛弃疾词句对北京大学学生提出了怎么样的希望?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
(2) 这段话阐述了国家、________、________三者之间的关系。
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一)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呵,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二)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音:
“呵,轻些呀,轻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11、“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诗中列举了哪些地方?
12、全诗如何描述周总理“深深的足迹”的?
13、文中的破折号有何作用?
诗中在整个世界逡巡一遍,对周总理的寻觅追问回到了哪里?为什么要写这个地方?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校举办“传承东北抗联精神”纪念图册征集活动。为完成制作纪念图册的相关任务,宁宁搜集了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东北抗联辗转于白山黑水之间,进行了长达14年不屈不挠的斗争,开辟了全国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抗日战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北抗联与敌人进行了近10万次大小战斗,消灭了18万敌人,牵制了70多万日本关东军精锐部队,有力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为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为内核的东北抗联精神,是第一批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需要我们永远铭记与传承。
(选自《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有删改)
【材料二】有一群人始终挺立在一个民族的前列,永远不会低头屈服,永远不会畏缩后退。
在“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极端艰苦条件下,为了掩护主力突围西征,李兆麟率领部队面对百倍于我方的敌军,一路血战,一路高唱。
1938年10月,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8名妇女团战士,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背水一战、弹尽粮绝之际,面对敌人“抓活的”的逼降,女战士们誓死不屈。8人毁掉枪支,互相搀扶着踏入汹涌的乌斯浑河,壮烈殉国。
(选自《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有删改)
【材料三】
(图一)东北抗联密营生活场景复原蜡像 大小不一、形式各异的密营为抗日斗争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图二)“地戗(qiāng)子”式密营复原图 这种密营就地取材,搭出“人”字形框架,上覆茅草树皮。
(图三)“马架子”式密营复原图 这种密营前边高抬如马头,后面低垂如马尾,因此叫“马架子”。
(图四)抗日将领魏拯民病逝密营复原图 没有医生、药品、粮食,魏拯民病情不断加重,最终病逝,年仅32岁。
【材料四】东北抗联研究存在着“有史无迹”的难题,东北抗联遗址考古工作为东北抗联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考古实物资料,从考古学角度实证了抗战史实。这些考古发现生动地展现了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
据介绍,到2023年,全国登记的抗联遗址611处、纪念设施(场馆)35家、文物藏品近10万件/套,重要抗联文物重大险情基本消除,保存状况明显改善。
(选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有删改)
15. 宁宁为图册编写了四则简介,其中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条是( )
A. 东北抗联开辟了全国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抗日战场。
B. 东北抗联在近10万次的大小战斗中消灭了18万敌人。
C. 东北抗联遗址考古工作从考古学角度实证了抗战史实。
D. 所有抗联文物重大险情全部消除,保存状况明显改善。
16. 宁宁根据图册准备了一份“抗联精神探究学习单”在班级分享。请你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将下面内容补写完整。
抗联精神探究学习单
是什么 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 因为有魏拯民、李兆麟这样的英雄个体。 因为有(3)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英雄群体。 因为有进行了长达14年不屈不挠斗争、英雄辈出的民族
17. 宁宁从【材料三】中选取图一、图二、图三,制作了题为《密营:林海雪原上的生命堡垒》的图册插页。请你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密营的形式和作用。要求:运用一种说明方法,不超过60字。
(三)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中国的土地》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18.请从诗中各找一处运用了下列修辞手法的诗句。
(1)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是什么?“挂霜的葡萄”象征着什么?
20、诗歌的第二小节主要写了什么?诗人主要抓住哪些具体内容来写,从而使诗歌层次井然有序、逐层推进?
这是一首抒情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2、比较本诗与《我爱这土地》在内容上的异同点。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伴寂寞守繁华
①在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萨尔布拉克草原上,位于中哈边境171 号界碑东南方向8 千米处,有一栋由深褐色土块砌成的房子。这是方圆50 平方千米内唯一的住户,房子的主人是八十多岁的魏德友和老伴刘景好。夫妇俩已在此坚守了半个多世纪,与风沙为伍、与寂寞为伴,默默戍卫着祖国的西陲边境。
②为了“守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1964 年,24 岁的山东小伙魏德友从某军区转业后和30 多名战友一起前往环境恶劣的新疆萨尔布拉克草原屯垦戍边。萨尔布拉克虽然名叫草原,但实际上是一片草木并不茂盛的荒滩,可以说是满目荒凉,自然环境恶劣。【甲】这里夏天蚊虫猖獗,冬季风雪肆虐,大风飞沙走石,小风连绵不断,瘆人的群狼嗥叫声时起时伏。
③生活条件如此艰苦,屯居面临着严峻挑战。入疆4 个月后的一天,魏德友最要好的战友陈秀仓在放羊巡边时被野狼咬伤,患上了狂犬病,不幸去世。临终前,他用尽最后一口气表达了自己的遗愿:“老魏兄弟,国土不能丢啊。”魏德友哽咽着答复战友,发誓用一生来守护边境。
④三年后,魏德友从老家接来妻子刘景好,在边境安下了家。那时,每天清晨和妻子在院子里用树干自制的旗杆升旗后,魏德友都会带上自己的“三件宝”——收音机、旧水壶、望远镜,吆喝着羊群,开始一天的巡边工作。平日里,他每次巡边都要花费12 个小时,去边境线看有没有人员经过的痕迹,到牧民留下的房子查看情况,一天往返的路程至少15 千米。
⑤有一年,当地山洪暴发,河水上涨。按照国际惯例,界河是两国间的天然边界。眼看河流有向境内改道的可能,这意味着中国的国土将会减少几平方千米。魏德友和十几个战友直接跳入河中,以“人肉堤坝”硬挺了七八个小时,阻挡了河流改道。
⑥20 世纪80 年代初,魏德友所在连队被裁撤,战友们陆续搬离,他却坚持要留下来。偌大的草原上,只剩下了魏德友一家。在艰苦时期,一年都吃不到酱油和醋,米面需要翻越几十千米牧道才能送进来,喝的是门口井里打出来的盐碱水,但魏德友和家人始终坚守在边境线上。常常有人问魏德友:“巡边会觉得孤独和寂寞吗?”他只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接受考验、战胜困难。”
⑦放牧巡边,遇到危险是常有的事。魏德友必须时刻观察是否有人畜抵边,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就要第一时间冲上去制止、劝返,解决不了的就立即与边防派出所或者边防连联系。
⑧有一次,天空飘着雪花,魏德友身背着步枪,骑马沿着没有标记的争议区放牛。忽然,伴随着一阵轰鸣声,他抬头看见一架飞机正在上空盘旋。冒着零下30 多摄氏度的严寒,他趴在雪地里监视了3 个多小时,寻觅到可疑迹象后,他快马加鞭到连队报告了情况。通讯员吹响了民兵集结号,连长率民兵对可疑区域进行地毯式搜索,直至天亮,终于将可疑人员逼退回边境线以外。
⑨还有一年冬天,魏德友像平时一样在黄昏时分出去巡边。他骑着马绕完一圈准备返回的时候,突然刮起了暴风雪,大雪漫天,一会儿就淹没了牧道,很快他就迷了路。魏德友使出浑身的劲儿拉着缰绳走,寒风刺骨,筒靴里漫进了雪,汗水浸透的衣服冻成了冰。走走歇歇,5 个小时过去了,已经筋疲力尽的他扶着马,摘下帽子,看着四周白茫茫的一片,不知如何是好,脑子里已冒出绝望的念头。就在这时,前方亮起几道白光。“是手电筒!”他心里腾起了希望,赶紧打开自己的手电筒,使劲地摇。远处的人影渐渐地清晰起来——是边防连的战士!魏德友逃过了一劫。回到家后,魏德友冻得浑身哆嗦,担惊受怕等了大半夜的妻子心疼得偷偷抹眼泪。
⑩2002 年,魏德友和妻子都退休了,在山东工作的子女劝他们回乡养老,却怎么也劝不动。魏德友说:【乙】“要守就守一辈子!我要是想走,当时就不来这里了。”
“父母不愿意走,那我就回来。”2017 年,女儿魏萍从父亲手中接过羊鞭,成为扎根草原的新一代护边员。“你一定要把这个边境管好,不要光考虑个人得失,为党和人民做点贡献。这就是我的愿望。”魏德友时常叮嘱女儿。
2023 年1 月22 日,大年初一,萨尔布拉克的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7 摄氏度。“敬礼!”刘景好拉起绳索,魏德友右手奋力挥起国旗。这样的仪式日复一日,简单而不失庄重、豪迈而又雄壮。一旁的魏萍默默注视着国旗冉冉升起。魏德友感慨地说:“每次巡边回来,只要远远地看到国旗在飘着,心就落到实处了。”
“家住路尽头,屋在边境旁;放牧为巡边,种田是站岗。”这是魏德友守边生活的真实写照。50 多年来,他一直与寂寞为伴,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放牧巡边,行走总里程达20 多万千米,相当于绕赤道5 圈,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管控区内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他被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有删改)
23.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作者饱含真挚的情感,为我们报道了魏德友的感人事迹:山洪暴发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有人欲偷越边境线,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巡边归来遭遇暴风雪,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退休后,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结合上下文,从文章【甲】【乙】两处画线语句中任选一处,分析其表达效果。
25.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标题《我伴寂寞守繁华》的妙处。
作文
26. 宁宁在兴辽中学辩论赛中被评为“最佳辩手”。当天,他在日记中写道:
在此次辩论赛中,我的收获更多来自“他们”:给予我鼓励的队友、引发我反思的对手、带给我启发的评委……
其实,在我前行路上还有许多的“他们”:一次全新的挑战、一片璀璨的星空、一只活泼的小猫……“他们”让我看到世界的美好。
宁宁的日记能让你联想到哪些“他们”?请写一篇文章。
题目:“他们”与我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案
1、kāng lìn 洒 2.猥锁--猥琐 3.A 4.如果能够快乐/何必栽培苦涩/如果能够不凡/何必装作平庸 5.①把“和文学作品”删去,或将“和”改为“等” ② 删去“避免”或“不”。
6.D 7.它有眼睛,看到失意和彷徨; 它有嘴,述说温暖和力量。8.(1)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9.(1)煤具有深藏地下,热能巨大,一旦燃烧便烈火熊熊的特点,这和被压迫民族有着某些相似点,因此以煤作为这首诗歌的意象十分妥帖。
(2)“强烈的反差”指作者平静的问话与煤炽热如火的回答之间的一冷一热的反差,这样写,用“我”的冷静反衬煤的热烈,使煤的自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10.(1)希望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 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奋斗中梦想成真!
(2)人才 教育
11、你在哪里呵 你的人民想念你
12、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13、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14、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想念你呵,想念你——想——念——你……
15. D 16. ①. 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 ②. 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③. 8名妇女团战士(东北抗联)
17. 示例一:密营大小不一、形式各异,例如“地戗子”式密营、“马架子”式密营等。密营为抗日斗争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示例二:密营大小不一、形式各异,其中“马架子”式密营前边高抬如马头、后面低垂如马尾。密营为抗日斗争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18.(1)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2)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19.“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是所有的中华儿女永远思恋着祖国母亲;用“黄金”修饰“相思”,形象地表现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深沉凝重的眷恋之情。“挂霜的葡萄”象征着中国人民思想成熟,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20、主要写了中国人民的“美丽”。先写外貌之美,次写性格之美,再写思想之美,层次井然有序,思想逐层加深。
21、抒发了诗人歌唱祖国,礼赞人民,颂扬中华民族,热烈欢呼,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
22、相同点: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都借助具体意象,抒发对土地(祖国)的真挚情感。
不同点:《我爱这土地》感情比较深沉,当国土被践踏时,诗人号召同胞们奋起反抗,并自愿为祖国奉献一切;本诗感情较愉悦,除表达对祖国土地的热爱外,还歌颂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热烈欢呼。
23.①他与战友筑成“人肉堤坝”守护国土②他趴在雪地监视并及时报告连队,逼退可疑人员③他险些丧命却仍无怨无悔④他仍坚持守在边防并叮嘱女儿做好工作
24. 示例一:【甲】处画线句运用了环境描写,表现了萨尔布拉克草原自然环境之恶劣,突出了魏德友和战友们工作环境的艰苦,表现了他们一心为国守护边境线,不怕吃苦的高尚品质。
示例二:【乙】处画线句运用了语言描写,突出了魏德友想要留下来继续守边的坚定决心,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25.标题中的“寂寞”二字写出了魏德友守边生活的孤独和寂寞;“繁华”二字写出了在魏德友等守边战士的辛苦守护下,祖国繁荣昌盛,人们生活幸福安定的场景;而“寂寞”与“繁华”形成对比,突出了魏德友等守边战士为了祖国的繁荣,甘愿奉献的高尚品质,也表达了作者对魏德友等守边战士的敬佩与赞美之情。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