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1988年汉城奥运会歌,使学生学习和了解奥运知识,传播奥运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之一情感。
2、熟悉乐曲,用优美、情切的声音讴歌真诚的友谊,并从中体会奥运精神。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奥运会歌及了解奥运知识。
教学难点:唱出曲调活泼跳跃,富于动感的特点。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从文明礼貌习惯导入。
设问:人与人之间表示友好,最常见的动作是什么?(握手)
揭示课题
(1)师:从大家的手拉手中,我看到了你们的友谊又增进了一步,友谊的含义非常广泛,友谊可以跨越地区,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8级大地震,我们全中国所有的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们手拉手,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友谊可以跨越国界,后来,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和海啸,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希望他们早日渡过难关,
(2)手拉手,我们能创造一个幸福的时代,手拉手,我们能连成一个温暖的世界,今天我们欣赏1988年汉城奥运会歌《手拉手》,让我们共同走近奥运,感受奥林匹克精神。
活动2【讲授】新授课
1、欣赏歌曲,分析《手拉手》旋律,思考歌曲的演唱情绪。
2、了解歌曲创作背景。
意大利作曲家乔治、莫罗伯为1988年汉城第二十四届奥运
会写的主题歌。深情的表达了世界人们爱好和平,运动员们手拉手在五环旗下团结奋进,友好相处。
3、歌曲分析
这首歌曲既有颂歌式的庄严辉煌,又有现代流行音乐鲜明热情的节奏。它已超出了体育盛会的范畴,常被人们用来作为人类团结友爱和世界和平及友谊的颂歌。演唱时可用流行歌曲的通俗演唱法。
4、曲作者介绍
莫罗伯简介:20世纪60年代末是一家唱片公司的监制人。享有“欧洲迪斯科大师”的美誉.他曾于1976年为电影《午夜快车》1983年为电影《闪电舞》、1986年为电影《空中尖兵》配乐而获奥斯卡音乐奖。
5、听赏歌曲前两句的旋律有什么变化?
6、完整听歌曲的主要节奏型是什么?这种节奏型起了什么作用?
活动3【讲授】拓展延伸
1、北京1990年成功举办亚运会,从此会歌《亚洲雄风》也成功地载入亚运会史册。
2、2008北京奥运会要不要会歌?它已经是奥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活动4【活动】课堂小结
在《手拉手》音乐中走出教室。
课件12张PPT。手拉手欣赏歌曲分析《手拉手》的旋律是什么样的?
表现了怎样的奥运精神?旋律:舒缓、简洁。深情、生动地诠释了和平、团结、协作的奥运精神。
创作背景:
意大利作曲家乔治、莫
罗伯为1988年汉城第二十四届奥运
会写的主题歌。深情的表达了世界人们爱好和
平,运动员们手拉手在五环旗下团结奋进,友好相处。
曲作者:莫罗伯简介20世纪60年代末是一家唱片公司的监制人。享有“欧洲迪斯科大师”的美誉.他曾于1976
年为电影《午夜快车》、1983年为电影《闪电舞》、1986年
为电影《空中尖兵》配乐而获奥斯卡音乐奖。
听赏歌曲:
思考:前两句的旋律上有什么
样的变化? 前两句的旋律基本上都是重复的,前半句的音阶是上行的,后半句的音阶是下行的。
这首歌曲既有颂歌的庄严辉煌,又有现代流行音乐鲜明热情的节奏。它已超出了体育盛会的范畴,常被人们用来作为团结友爱和世界和平及友谊的颂歌。
。思 考歌曲的主要节奏型是什么?
这种节奏型起了什么作用?歌曲的主要节奏型是附点节奏,
歌曲大量的运用了附点节奏使乐曲
的节奏感增强,体现了运动的动感。拓展延伸
◆北京1990年成功举办亚运会,从此会歌《亚洲雄风》也成功地载入亚运会史册。
◆ 2008北京奥运会要不要会歌?它已
经是奥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元素。1988年汉城奥运会歌的演唱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