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13《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准确找出文中描写雨、洪水、桥的环境句子,初步体会环境描写“渲染气氛、推动情节、衬托人物”的作用。
2. 能通过品读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结合小说情节,品悟其“镇定如山、坚持原则、舍己为人、爱子情深”的高大形象。
3. 理解题目“桥”的多重含义,感受老支书代表的党员精神,激发对平凡英雄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
品读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结合小说情节,品悟其“镇定如山、坚持原则、舍己为人、爱子情深”的高大形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1.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桥》的故事,谁能简洁地说说这篇小说讲了什么?
(预设生答:山洪暴发时,老支书组织村民撤离,最后自己和儿子牺牲的故事。)
2. 师:概括得很准确!读小说有三个关键要素——情节、环境、人物(板书)。这节课,我们就聚焦这三点,继续走进故事,感受老支书的形象。
3. 齐读课题《桥》,导入新课。
(二)任务一:聚焦环境,感受“桥”之险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别画出描写雨、洪水、桥的句子,读完试着说说你的感受。
1. 自主研读: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雨、洪水、桥的句子,在旁边写下你的阅读感受(如“紧张”“可怕”)。
2. 交流分享:指名学生分享找到的句子,课件同步出示关键句:
-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3. 品悟作用:
(1)这些句子给你什么感受?(预设生答:恐惧、紧张)
(2)这些环境描写不只是写景物,还有重要作用。大家思考:它们营造了什么氛围?(板书:渲染气氛——紧张危险)
(3)随着洪水变大、桥变危险,故事有什么变化?(预设生答:撤离更紧急,最后桥塌、父子牺牲)这说明环境描写还能——(板书:推动情节)
(4)环境越险恶,越能凸显谁的可贵?(预设生答:老支书)没错!环境是英雄的“试金石”,这就是“衬托人物”(板书)。
4. 朗读深化:齐读环境描写句子,读出洪水的凶猛和局势的危急。
5. 过渡:洪水肆虐时,木桥是唯一逃生路——有序撤离,它是“救命桥”;混乱拥挤,它就是“死亡桥”。此时,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是谁?(生答:老支书)
(三)任务二:走进老支书,感悟伟大形象
1. 自主探究:默读第7-23自然段,找出描写老支书神态、语言、动作的关键词句,批注“这是一位______的老支书”,重点关注比喻句、标点和矛盾动作。
2. 交流品悟(结合学生回答,逐句分析):
- 句子1:“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预设生答:老汉先到桥前,不先逃生,体现“忠于职守、心系群众”,板书关键词。)
- 句子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师:“盯”字显威严,“像一座山”突出镇定。齐读:当人们慌乱时,他——像一座山!(板书:镇定如山))
- 句子3:“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师:三个感叹号显态度坚决,要求党员让群众,体现“坚持原则、有威信”(板书)。指名朗读,读出坚定语气。)
- 句子4:“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师:“揪”“吼”显愤怒,对党员不徇私情(板书:铁面无私)。)
- 句子5:“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师:之前“揪”,现在“推”,矛盾吗?(生答:不矛盾)“揪”是守原则,“推”是爱儿子(板书:爱子情深、舍己为人)。)
3. 小结:老支书既是坚守原则的党员,也是深爱儿子的父亲,形象越来越鲜活。
(四)任务三:品读结尾,品味情节妙处
1. 情境朗读:播放低沉背景音乐,指名学生深情朗读结尾段(“五天以后,洪水退了……她丈夫和她儿子”),其他学生闭眼倾听。
2. 提问思考:
(1)读完有什么感受?(预设生答:震惊、感动、意外)
(2)作者为什么把“父子关系”藏到最后?(预设生答:设置悬念,让老支书形象更震撼)
(师:这种写法叫“设置悬念”(板书),像一把钥匙,最后打开真相,让人物更有力量。)
3. 再读结尾:带着震撼、敬佩之情,齐读结尾段。
(五)拓展总结,升华主题
1. 理解“桥”的含义:
师:这是一座怎样的桥?(生答,板书:生命桥、希望桥、责任桥)
2. 链接生活:是谁架起了这样的桥?(生答:老支书)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吗?(结合抗洪、抗疫英雄图片,师述: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3. 小练笔:如果老支书评“感动中国人物”,请用3-5句话写一段颁奖词(学生动笔,指名分享)。
“最佳颁奖词”评价表
大笔写意,点明人物事迹:
纵深挖掘,彰显人物精神:
言简意赅,自然流畅:
六、布置作业
1. 完善颁奖词,回家读给家人听。
2. 阅读谈歌的其他小说(如《雨巷》),关注其中的人物和环境描写。
七、板书设计
桥
小说 要素 关键内容
人物(老支书)镇定如山、坚持原则、有威信、铁面无私、舍己为人、爱子情深、忠于职守(伟大、神圣)
环境(雨/洪水/桥)作用:渲染气氛(紧张危险)、推动情节、衬托人物
情节设置悬念→震撼人心
“桥”的含义生命桥、希望桥、责任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