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第3节 玻尔的原子模型 ?
第4节 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 核心要点突破课堂互动讲练知能优化训练第
4
节 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课前自主学案课标定位学习目标:
1.了解玻尔理论的主要内容.
2.掌握氢原子能级和轨道半径的规律.
3.了解氢原子光谱的特点,知道巴尔末公式及里德伯常数.
4.理解玻尔理论对氢光谱规律的解释.
重点难点:
1.玻尔的原子模型,氢原子能级结构.
2.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课前自主学案一、玻尔原子模型
1.玻尔理论的建立背景和观点
(1)经典理论的困难
①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辐射能量,最终落入___________但事实并非如此,不能解释原子的___________
②随电子运行轨道的不断变化,电子绕核运行的频率也不断变化,原子辐射电磁波的频率也应不断变化,大量原子发光的频率应当是__________,但实际上原子光谱是_________的.原子核.稳定性.连续光谱不连续(2)玻尔的观点,玻尔接受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的_________思想.并将原子结构与_______联系起来.提出了量子化的原子模型.量子化光谱思考感悟1.经典电磁理论解释原子光谱遇到的困难说明了什么?提示:这说明从宏观现象中总结出来的经典电磁理论不适用于微观现象,必须代之以新的理论不连续向外辐射定态.轨道频率hν=E2-E1运行轨道.不连续量子数二、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1.能级:在玻尔的原子理论中,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_________的能量状态,在每个状态中,原子的能量值都是__________,各个确定的能量值叫做能级.
2.氢原子能级和轨道半径公式
En=(n=1,2,3…)
rn=_______ (n=1,2,3…)
式中,E1≈____________,r1≈______________.不连续确定的n2r1-13.6eV0.53×10-10m3.能级跃迁
(1)在正常或稳定状态时,原子尽可能处于最低能级,电子受核的作用力最大而处于离核最近的轨道,这时原子的状态叫做_______,电子吸收能量后,从基态跃迁到较高的能级,这时原子的状态叫做__________
(2)当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原子会_______能量;当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原子要_______能量.基态激发态.辐射吸收(3)由于电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所以原子在跃迁时吸收或辐射的能量都不是任意的,这个能量等于电子跃迁时始末两个能级间的___________能量差值不同,发射的光频率也不同,我们就能观察到____________的光.能量差.不同颜色三、氢原子光谱
1.氢原子光谱的特点:(1)从红外区到紫外区呈现多条具有确定________ (或频率)的谱线;(2)从长波到短波,Hα~Hδ等谱线间的距离____________,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波长越来越小里德伯思考感悟2.巴尔末公式反映了氢原子谱线的分立特征,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谱线的分立特征反映原子内部电子运动的量子化特征,对于研究更复杂的原子的结构具有指导意义.四、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1.理论推导:由玻尔理论可知,当激发到高能级E2的电子跃迁到低能级E1时,就会释放出能量.根据E2-E1此式在形式上与氢原子光谱规律的波长公式一致,当n1=2,n2=3,4,5,6,…时就是_________公式.
2.巴尔末系:氢原子从相应的能级跃迁到n=____的能级得到的线系.巴尔末2核心要点突破一、对原子能级跃迁的理解图2-3-11.(1)氢原子能级图:如图2-3-1所示能级图中的横线表示氢原子可能的能量状态,氢原子可以有无穷多个能级值.
(2)横线左端的数字“1、2、3…”表示量子数.“1”表示原子处于基态.“2”“3”…表示原子处于不同的激发态.
(3)横线右端的数字“-13.6、-3.4…”表示氢原子各个状态的能量值.(4)n=1对应于基态,n=∞对应于原子的电离,从能级图可以看出,n越大,能级线越密,表现为上密下疏.这表明量子数n越大,相邻的能量差越小.
2.根据玻尔理论,当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以光子的形式放出能量.原子在始、末两个能级Em和En(m>n)间跃迁时,辐射光子的能量等于前后两个能级之差(hν=Em-En),由于原子的能级不连续,所以辐射的光子的能量也不连续,因此产生的光谱是分立的线状光谱.图2-3-23.跃迁时电子动能、原子电势能与原子能量的变化
当轨道半径减小时,库仑引力做正功,原子的电势能Ep减小,电子动能增大,原子能量减小.反之,轨道半径增大时,原子电势能增大,电子动能减小,原子能量增大.4.使原子能级跃迁的两种粒子——光子与实物粒子(1)原子若是吸收光子的能量而被激发,其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否则不被吸收,不存在激发到n能级时能量有余,而激发到n+1能级时能量不足,则可激发到n能级的问题.
(2)原子还可吸收外来实物粒子(例如自由电子)的能量而被激发,由于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值,均可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 5.原子跃迁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一群原子和一个原子
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在某个时刻只能处在某一个可能的轨道上,在某段时间内,由某一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可能的情况只有一种,但是如果容器中盛有大量的氢原子,这些原子的核外电子跃迁时就会有各种情况出现.(2)注意直接跃迁与间接跃迁
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跃迁到另一种能量状态时,有时可能是直接跃迁,有时可能是间接跃迁.两种情况的辐射(或吸收)光子的频率不同.(3)注意跃迁与电离
原子跃迁时,不管是吸收还是辐射光子,其光子的能量都必须等于这两个能级的能量差.若想把处于某一定态上的原子的电子电离出去,就需要给原子一定的能量.如基态氢原子电离,其电离能为13.6 eV,只要能量等于或大于13.6 eV的光子都能被基态氢原子吸收而电离,只不过入射光子的能量越大,原子电离后产生的电子具有的动能越大.特别提醒:对于处于高能级状态的一群氢原子,每个原子都能向低能级状态跃迁,且跃迁存在多种可能,有的可能一次跃迁到基态,有的可能经几次跃迁到基态.同样,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不同能量时,可以跃迁到不同的激发态.对于14 eV的光子,其能量大于氢原子的电离能(13.6 eV),足以使氢原子电离——使电子脱离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因而不受氢原子能级间跃迁条件的限制.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不难知道,氢原子吸收14 eV的光子电离后产生的自由电子还应具有0.4 eV的动能.
另外,用电子去碰撞氢原子时,入射电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地被氢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电子的动能大于或等于基态和某个激发态的能量之差,也可使氢原子激发,由以上分析知选项B正确.二、对氢原子光谱的几点说明
氢原子是自然界中最简单的原子,通过对它的光谱线的研究,可以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和性质.
氢原子光谱线是最早发现、研究的光谱线.
(1)氢光谱是线状的,不连续的,波长只能是分立的值.
(2)谱线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可用一个统一的公式三、玻尔原子理论的成功和局限性
1.成功方面
(1)运用经典理论和量子化观念确定了氢原子的各个定态的能量,并由此画出其能级图.
(2)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辐射出光子,辐射光子的能量与实际符合的很好,由于能级是分立的,辐射光子的波长也是不连续的.(3)导出了巴尔末公式,并从理论上算出里德伯常量R的值,并很好地解释甚至预言了氢原子的其他谱线系.
(4)能够解释原子光谱,每种原子都有特定的能级,原子发生跃迁时,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即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利用光谱可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部分.2.局限性和原因
(1)局限性: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但不能解释稍微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
(2)原因:保留了经典粒子的观念,把电子的运动仍然看做经典力学描述下的轨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