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地久天长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友谊地久天长》又名《过去的好时光》是一首苏格兰民歌,这首苏格兰民歌是在1788年由苏格兰诗人彭斯从一个老人那里记录下来。1940年美国米海梅公司拍摄影片《魂断蓝桥》将此曲填词改编为插曲,从此这首歌曲便闻名于世。歌曲为4/4拍,四个乐句构成二段体方整性的曲式结构。歌曲朴素的旋律流露出朋友间真诚的友谊与彼此的依恋,反复吟唱有情思绵绵、有催人泪下之感。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演奏、舞蹈等活动,懂得珍惜朋友间的友谊和友情,并喜欢以歌唱的方式抒发友爱和惜别时的感情。
了解《友谊地久天长》的创作背景,感受二声部旋律,能用抒情、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学跳友谊舞,能以边唱边奏或边表演的形式来表现歌曲,表达真挚的友谊和惜别的感情。
教学重点:
《友谊地久天长》旋律学唱,二声部旋律的模唱,感受苏格兰民歌的风格。
教学难点:
能以边唱边奏或表演的形式来表现歌曲,表达真挚的友谊和惜别的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导语:(播放配乐诗《赠汪伦》)
师:有一种感情,是那样美好,它没有爱情的缠绵悱恻,也不似亲情的血浓于水,但它却像夏日里的一丝凉风,如冬日的一束暖阳,时刻温暖着我们,陪伴者我们—那就是友情。相逢是一首歌,一首难忘的歌,友谊则是一首值得我们永远珍藏的歌,茫茫人海,我们相识,并且拥有这份珍贵的友情,从此,生活多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2、请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友谊”的格言、谚语、名句。(播放小提琴演奏的《友谊地久天长》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有了朋友,生命才显示出它全部的价值。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黑夜的唯一亮光。
—罗曼·罗兰
*衡量朋友的真正标准是行为而不是言语。
—华盛顿
*情深恭维少,知己笑谈多。
—谚语
*顺利时结交朋友,逆境中考验朋友。
—拉丁谚语
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
—马克思
3、师小结,导入新歌
二、学唱《友谊地久天长》
1、出示歌谱,师范唱歌曲(生可一起跟唱)
2、师简介歌曲创作背景
《魂断蓝桥》(原名《滑铁卢桥》)是一部风靡全球近半个世纪的好莱坞战争体裁故事片。它描绘了发生在滑铁卢桥上那段凄美绝伦的爱情颂歌。“Auld Lang Syne”源出于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的一首叙旧诗,抒发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切缅怀,对昔日时光的痛惜与追忆和对老友重逢的向往与珍重。引人入胜的诗句让读者思绪万千,陷入对往事的无限回忆之中。这首抒情诗,被人谱以曲调,称为电影《魂断蓝桥》的主题曲而后传遍世界各地。这首歌名也被译为“过去的好时光”、“一路平安”、“友谊地久天长”等。在朋友聚会结束的时候常常演唱这首歌最为最后的曲目,纪念以前美好时光的怀旧歌曲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3、读节奏、打节拍、唱旋律、找规律,学唱歌曲。
4、欣赏《魂断蓝桥》主题曲视频。(生感受英文版本)
5、提示生演唱时注意气息,力度、情感等要素。
6、师要求生用抒情、柔美的声音有感情演唱全曲。
三、友谊之舞
1、播放《魂断蓝桥》主题曲(三拍子舞曲,萨克斯吹奏)师邀请一男生跳友谊舞。(示范几个简单舞蹈动作)
2、听音乐试学几个简单动作。
3、邀请朋友,两人一组跳友谊之舞。
四、友谊之歌
1、请同学列举歌颂友谊的歌曲,并哼唱几句。
2、在周华健的歌曲《朋友》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课件10张PPT。友谊地久天长<<友谊地久天长>>
(Auld Lang Syne) 赠 汪 伦李 白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 1.李白的这首诗歌表达了什么内容?
讨论:2.请大家来谈谈什么是友谊呢?
友谊
友谊是联系朋友之间的情感,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
歌曲简介该曲出版于1794年,是苏格兰诗人伯尔特从一位老人那里整理,记录下来的一首民间歌曲。后来由于这首歌被著名影片《魂断蓝桥》作为主题曲,因此风靡全球,成为人们在告别时经常演唱的歌曲。
问一问聆听歌曲,分析谱例,看看这首歌曲由几个乐句构成?
读出节奏,仔细观察,看看这几个乐句的节奏有什么规律?唱唱谱子,做做比较,看看四个乐句的旋律有哪些相同处与不同处?歌词表达怎样的情景?
歌词优美、深情,怀念着旧日的友人,
回想着与朋友共同走过的路,一起同甘共苦、相互团结友爱,心里充满激情。教师寄语:友谊是珍贵的,它是跌倒时伸出的一双手,是快乐时共同拥有的微笑,是伤心时给你的一份安慰。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珍惜它,愿友谊之树常青,友谊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