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核心素养】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分层练习
3.2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第1课时)
科学观念:了解太阳系的构成,了解八大行星的绕日运动特征,知道离地球附近的行星;了解有关太阳的概况(如太阳大小、温度、太阳活动);了解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知道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科学思维:建立由太阳和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天体组成的太阳系模型;了解阅读、归纳、建构的学习步骤;通过了解人类发现太阳结构和太阳活动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和对事物认知的规律。
探究实践:通过读图等方式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组成;通过阅读的方式,认识太阳的基本信息;通过视频,了解几种太阳活动的现象;学会观察现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猜想和假设的能力。
态度责任:提升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意识到太阳系中的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是可被认识的。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全方位立体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对天文观的科学理解能力。
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望远镜探索太空的是( )
A.哥白尼 B.布鲁诺 C.伽利略 D.牛顿
2.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写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中描写的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D.彗星
3.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
A.金星 B.月球 C.太阳 D.火星
4.美国的丹尼尔 井上太阳望远镜(DKIST)拍得了人类迄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太阳表面照片,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
A.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 B.太阳风
C.日珥 D.耀斑
5.今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神舟”、“天宫”、“嫦娥”、“天问”、“羲和”……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加速推进,将华夏神话变为现实,把中国式的浪漫写入太空。今年5月进入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太阳释放出的高能粒子和射线对地球磁层造成显著冲击,进而引发磁暴,导致空间站快速下降。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 )
A.日冕层 B.色球层 C.光球层 D.日核
6.想要观测太阳,下列工具中可以使用的是( )
①双筒望远镜 ②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 ③涂黑的玻璃 ④放大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我国将于2020年前后发射火星探测器。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是太阳系的一颗(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8.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中唯一能发光的天体 B.月球是地球上能看到的最亮的行星
C.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 D.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9.自身引力太小,不同清楚其所在轨道附近的天体等原因,冥王星在太阳系中“大行星”的地位一直受到争议.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投票表决定,把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下列对于冥王星降级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质量太小 B.距离太阳太远
C.自身不会发光 D.没有围绕太阳公转
10.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对太阳和地球的形状和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信息回答下面小题。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色球、日冕、光球三层
B.在日全食时能看到色球和日冕
C.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光球层上的黑色部分
D.光球、色球、日冕三层中,光球层最暗
11.2001年12月21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紫金山天文台将其1980年10月14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6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钱学森星”,它运行在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钱学森星”不停地绕日公转
B.“钱学森星”是木星的卫星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D.将来人类有可能登上“钱学森星”,去探寻宇宙的奥秘
12.有的科学家认为,“苏醒”的太阳产生的太阳耀斑将给地球磁场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耀斑发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出现“磁暴”现象,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C.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可分为日冕、色球层和光球层
D.太阳是一个炽热的、呈熔融状态的、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固体星球
13.下列对太阳结构示意图中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日冕上可出现日珥现象
B.太阳黑子出现在色球层
C.太阳耀斑爆发的周期约为11年
D.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不大
14.科幻片《流浪地球》震撼了广大观众。故事中太阳由于某些原因提前步入晚年,而现实中的太阳大概还有50亿年的寿命,那么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
B.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C.太阳大气由内向外依次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15.太阳系是由太阳、八大行星以及其他天体组成的。如图所示,太阳系内的行星和其他天体都是围绕太阳运动的。
(1)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上的生物,其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选填“太阳黑子”或“日珥”)。
(2)小行星带位于④ (填行星名称)和⑤木星之间。
(3)当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图中哪些行星能产生“凌日”现象。 (填序号)
16.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全食在我国境内持续时间最长,时间超过6分钟,如图为中国最佳观测点东平大坝拍摄的日全食时太阳的“贝利珠”照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被遮挡住发黑的部分属于太阳大气层中的 (填字母,下同)。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对流层
(2)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是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极光
(3)下列现象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
A.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 B.昼夜交替现象
C.扰乱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 D.产生“磁暴”现象
17.今年3月23日,我国天基太阳天文台“夸父一号”报告太阳在当日世界时01时左右释放了一个强烈爆发,耀斑级别达到X1级,伴随一个朝向地球的强力日冕物质抛射。世界各主要空间天气预警中心分别发出了大地磁暴和高能粒子等预警。回答下列问题:
(1)2024年是太阳黑子周期性峰年,有可能导致太阳耀斑多次高等级爆发。耀斑发生在太阳的 层。
(2)图中A所示也是一种常见的太阳活动,这一太阳活动我们通常称为 。
(3)“夸父一号”观测太阳时,会遇到地内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此时能观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表面掠过,即“凌日”现象。会导致“凌日”现象的行星有 。
18.行星“冲日”是地外行星与太阳、地球形成一条直线的天文现象。一般来说,冲日时行星最亮,也最适宜观测。某学生利用“冲日”的时机对某行星进行观测,此时天体相对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9.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的大小与月球差不多,因为平时看上去两者差不多大小
B.太阳表层的黑子是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C.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影响到地球上的有线电视收看
D.到达地球的太阳光大约是8分钟前发出的
20.如图所示,读太阳的外部结构图,回答:
(1)图中代表光球层的字母是 ,代表色球层的字母是 。
(2)在A、B、C三层中,A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B层的主要活动是 。
(3)2001年北美、中国等发生大范围手机(移动电话)通讯短时间突然中断或通信效果很差的事件,这与 有关。
21.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太阳黑子发生在 层,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选填“快,慢,或不变”)
(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2.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约为 年.
(2)A、B、C三个测站中,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年变化与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全部为正相关的是 ,全部为负相关的是 ,三测站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周期约为 年.
(3)除气候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还有哪些方面? .
23.2025年将迎来太阳活动高峰期。一是太阳黑子回归,在2014年太阳活动峰年后,黑子活动逐渐减弱,越来越少,黑子极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谷年;二是耀斑剧烈爆发,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伴随粒子辐射增强。下图为太阳黑子数量周期变化和太阳大气结构图。
(1)预测下一个太阳活动谷年是 年。
(2)太阳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选填“a”、“b”或“c”)层。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日本气象专家认为:极端气候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日本《现代周刊》上一篇文章这样介绍:一种天体活动似乎也会对地球产生影响,那就是太阳黑子的活动。正好从今年夏天开始,太阳黑子的活动达到了最大级。太阳黑子的活动以11年为一个周期。在11年前的1988年,日本遭受冷夏的袭击,美国和欧洲却遭受酷暑和干旱的煎熬。在意大利,由于炎热而造成铁路变形、列车脱轨。美国从4月中旬到8月为止,几乎不下雨,密西西比河的水面下降,连船都无法行驶。
(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层,黑子其实并不黑,是由于 ,才显得暗一些;
(2)与黑子活动往往同时发生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它在爆发时释放现大量射线和高能带电粒子,对在太空中活动的航天器及宇航人员将构成威胁;
(3)根据黑子数量的变化,太阳活动周期一般为 年,1970年是一个太阳活动的高峰年,而文章中说1988年又是一个高峰年,时间相差18年,这是什么原因 ;
(4)现在比较明确的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zcb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核心素养】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分层练习
3.2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第1课时)
科学观念:了解太阳系的构成,了解八大行星的绕日运动特征,知道离地球附近的行星;了解有关太阳的概况(如太阳大小、温度、太阳活动);了解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知道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科学思维:建立由太阳和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天体组成的太阳系模型;了解阅读、归纳、建构的学习步骤;通过了解人类发现太阳结构和太阳活动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和对事物认知的规律。
探究实践:通过读图等方式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组成;通过阅读的方式,认识太阳的基本信息;通过视频,了解几种太阳活动的现象;学会观察现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猜想和假设的能力。
态度责任:提升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意识到太阳系中的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是可被认识的。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全方位立体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对天文观的科学理解能力。
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望远镜探索太空的是( )
A.哥白尼 B.布鲁诺 C.伽利略 D.牛顿
【答案】C
【分析】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第一个设计制造了望远镜,并运用望远镜进行探索太空。
【解答】解:A.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故A不正确;
B、布鲁诺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故B不正确;
C、伽利略是第一个把望远镜用于天文学的研究,故C正确;
D、牛顿发现了牛顿三大定律,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考查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天文望远镜的发明人是谁,牢记作答即可。
2.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写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中描写的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D.彗星
【答案】C
【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重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解答】解:太阳是一颗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太阳的星球性质,属于较为简单的基础题型,理解记忆即可。
3.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
A.金星 B.月球 C.太阳 D.火星
【答案】B
【分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距离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000公里,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解答】解: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的太阳,如果光传播的速度来计算,光从月球到地球需要1秒多钟,光从太阳到地球需要8分钟。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距地球最近的天体,学生需注意是最近的天体,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4.2020年1月,美国的丹尼尔 井上太阳望远镜(DKIST)拍得了人类迄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太阳表面照片,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
A.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
B.太阳风
C.日珥
D.耀斑
【答案】A
【分析】太阳活动的最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
【解答】解:太阳活动的最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多少和大小;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上。
故选:A。
【点评】主要考查了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书本知识并理解记忆。
5.今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神舟”、“天宫”、“嫦娥”、“天问”、“羲和”……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加速推进,将华夏神话变为现实,把中国式的浪漫写入太空。今年5月进入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太阳释放出的高能粒子和射线对地球磁层造成显著冲击,进而引发磁暴,导致空间站快速下降。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 )
A.日冕层 B.色球层 C.光球层 D.日核
【答案】C
【分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
【解答】解: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太阳黑子发布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相关内容,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6.想要观测太阳,下列工具中可以使用的是( )
①双筒望远镜
②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
③涂黑的玻璃
④放大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分析】滤镜是在你拍摄较强光线景物时,为避免强光的放射光所必须使用的,尤其是在拍摄太阳时要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涂黑的玻璃可以吸收光。
【解答】解:太阳发出的光直接用眼镜看非常刺眼,为此想要观测太阳,可以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这样可以避免强光的反射光会刺伤眼镜。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观测太阳的仪器,此题体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搜集相关资料理解解答即可。
7.我国将于2020年前后发射火星探测器。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如图),它是太阳系的一颗(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答案】B
【分析】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如在太阳系中的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银河系中的恒星、星团、星云、星际物质、星系际物质等。通过射电探测手段和空间探测手段所发现的红外源、紫外源、射电源、X射线源和γ射线源,也都是天体。
【解答】解: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小,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天体及天体系统的相关知识。
8.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中唯一能发光的天体
B.月球是地球上能看到的最亮的行星
C.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
D.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答案】C
【分析】太阳是一颗恒星,体积远大于地球,地球为太阳的行星之一;太阳表面温度很高,地球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太阳黑子的活动对地球具有很大的影响。
【解答】解:A、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能发光的天体,不是宇宙的;
B、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不是行星;
C、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
D、地球不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就比它大得多;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太阳系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系及八大行星。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9.自身引力太小,不同清楚其所在轨道附近的天体等原因,冥王星在太阳系中“大行星”的地位一直受到争议.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投票表决定,把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下列对于冥王星降级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质量太小 B.距离太阳太远
C.自身不会发光 D.没有围绕太阳公转
【答案】A
【分析】所谓太阳系“九大行星”是历史上流行的一种的说法,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并命名为小行星134340号,从太阳系大行星行列中被除名.所以现在太阳系只有八颗大行星.
【解答】解:冥王星于1930年由美国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发现。其先前之所以能被划入行星之列,是因为人们最初曾误认为其尺寸与地球相当。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一个,而且比那八颗行星质量要小得多。冥王星直径仅为2300公里左右,比地球的卫星还小。它的轨道也非常特别,与其它八颗行星运转的轨道有一个角度。在2006年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上,冥王星被正式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之列中除名,并被归入矮行星之列。
故选:A。
【点评】历史上曾经认为,冥王星是离太阳最远而且是最小的行星,2006年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上,被归入矮行星之列.
10.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对太阳和地球的形状和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信息回答下面小题。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色球、日冕、光球三层
B.在日全食时能看到色球和日冕
C.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光球层上的黑色部分
D.光球、色球、日冕三层中,光球层最暗
【答案】B
【分析】不同的太阳大气层会发生不同的太阳活动:最内层光球层上有黑子、中间层色球层上有耀斑和日珥、最外层日冕层上有太阳风。
【解答】解:A、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故错误。
B、日全食时太阳的光球层被月球完全挡住,能够看到色球层和日冕层,故正确。
C、太阳黑子是指出现在太阳光球层中的低温区域,故错误。
D、太阳大气层中日冕层最暗,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太阳及太阳大气层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11.2001年12月21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紫金山天文台将其1980年10月14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6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钱学森星”,它运行在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钱学森星”不停地绕日公转
B.“钱学森星”是木星的卫星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D.将来人类有可能登上“钱学森星”,去探寻宇宙的奥秘
【答案】B
【分析】钱学森星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1980年10月14日发现的。那晚,紫金山上晴夜当空、繁星满天,在银灰色的圆顶观测室里,一架40厘米双筒望远镜透过敞开的天窗指向双鱼星座,探寻着宇宙的奥秘。当把双鱼星座拍摄的那些底片冲洗出来后,在繁星点点的底片上,天文学家们发现了一颗移动的短条状星像,那是一颗新的小行星。2001年12月21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其1980年10月14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6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钱学森星”。以表彰这位两弹一星的卓越功臣对我国科技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解答】解:木星的卫星目前已知共有63颗,它们连同木星一起构成了一个天体系统,称为木星系。木星的卫星是按照发现的先后顺序编号的。但是“钱学森星”不在木星卫星之列。
故选:B。
【点评】考查了对“钱学森星”的了解,根据木星卫星的知识作答。
12.有的科学家认为,“苏醒”的太阳产生的太阳耀斑将给地球磁场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耀斑发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出现“磁暴”现象,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C.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可分为日冕、色球层和光球层
D.太阳是一个炽热的、呈熔融状态的、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固体星球
【答案】D
【分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
【解答】解: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发生在色球层,A正确。
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出现“磁暴”现象,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B正确。
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可分为日冕、色球层和光球层,C正确。
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球,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3.下列对太阳结构示意图中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日冕上可出现日珥现象
B.太阳黑子出现在色球层
C.太阳耀斑爆发的周期约为11年
D.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不大
【答案】C
【分析】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太阳黑子和耀斑具有明显的变化周期,时间为11年。
【解答】解: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日珥发生在色球层上,A错误;光球层表面温度低而出现黑的现象,叫黑子,B错误;黑子和耀斑的周期为11年,C正确。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D错误。
故选:C。
【点评】考查太阳以及太阳活动的地理知识,结合课本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14.科幻片《流浪地球》震撼了广大观众。故事中太阳由于某些原因提前步入晚年,而现实中的太阳大概还有50亿年的寿命,那么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
B.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C.太阳大气由内向外依次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答案】B
【分析】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日珥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但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这就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导致黑子温度低的直接原因则是因为它自身具有强磁场。强磁场能够抑制太阳内部能量通过对流的方式向外传递。所以,当强磁场浮现到太阳表面时,该区域的背景温度缓慢地从5700℃降到4000℃左右,使该区域以暗点形式出现,即黑子产生。太阳大气是太阳外边的大气层,从里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解答】解:A.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故A正确;
B.日珥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但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故B错误。
C.太阳大气是太阳外边的大气层,从里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故C正确。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强磁场浮现到太阳表面时,该区域的背景温度缓慢地从5700℃降到4000℃左右,使该区域以暗点形式出现,即黑子产生。故D正确。
此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关于太阳的知识,属于基础题。
15.太阳系是由太阳、八大行星以及其他天体组成的。如图所示,太阳系内的行星和其他天体都是围绕太阳运动的。
(1)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上的生物,其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太阳黑 (选填“太阳黑子”或“日珥”)。
(2)小行星带位于④ 火星 (填行星名称)和⑤木星之间。
(3)当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图中哪些行星能产生“凌日”现象。 ①② (填序号)
【答案】(1)太阳黑子。
(2)火星。
(3)①②。
【分析】(1)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的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
(2)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3)当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
【解答】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2)根据太阳系行星的位置关系可知,由内向外,①位于太阳系的第一轨道,水星;④位于太阳系的第四轨道,火星;⑤位于太阳系的第二轨道,木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行星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说明该行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则只能是金量和水星,读图,根据八大行星的位置。符合的是①②。
故答案为:
(1)太阳黑子。
(2)火星。
(3)①②。
【点评】本题考查太阳系的组成,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答题,难度较小。
16.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全食在我国境内持续时间最长,时间超过6分钟,如图为中国最佳观测点东平大坝拍摄的日全食时太阳的“贝利珠”照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被遮挡住发黑的部分属于太阳大气层中的 A (填字母,下同)。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对流层
(2)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是 B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极光
(3)下列现象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B 。
A.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
B.昼夜交替现象
C.扰乱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
D.产生“磁暴”现象
【答案】(1)A;(2)B;(3)B。
【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电离层,扰乱无线电短波通信;对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极地附近产生极光;太阳黑子与地球上降水量呈一定的相关性。
【解答】解:(1)太阳的光主要从光球层发出,日全食发生时,光球层被遮挡;故图中被遮挡住发黑的部分属于太阳大气层中的光球层;
(2)图中被遮挡的光球层外围是色球层,色球层上发生的太阳活动是耀斑;故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是耀斑;
(3)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电离层,扰乱无线电短波通信,对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ACD与题意不符;B是由于太阳公转形成的,与太阳活动无关,故正确。
故答案为:(1)A;(2)B;(3)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太阳活动以及对地球的影响,关键是学生具有分析归纳能力和理解能力。
17.今年3月23日,我国天基太阳天文台“夸父一号”报告太阳在当日世界时01时左右释放了一个强烈爆发,耀斑级别达到X1级,伴随一个朝向地球的强力日冕物质抛射。世界各主要空间天气预警中心分别发出了大地磁暴和高能粒子等预警。回答下列问题:
(1)2024年是太阳黑子周期性峰年,有可能导致太阳耀斑多次高等级爆发。耀斑发生在太阳的 色球 层。
(2)图中A所示也是一种常见的太阳活动,这一太阳活动我们通常称为 日珥 。
(3)“夸父一号”观测太阳时,会遇到地内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此时能观测到一个黑点从太阳表面掠过,即“凌日”现象。会导致“凌日”现象的行星有 金星、水星 。
【答案】(1)色球
(2)日珥
(3)金星、水星
【分析】(1)耀斑是发生在色球层的太阳活动。
(2)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日珥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日珥是通常发生在色球层的,它像是太阳面的“耳环“一样。
(3)凌日现象只能发生在地球以内的行星。
【解答】解:(1)太阳活动包括太阳风、耀斑、黑子等,耀斑发生在太阳外部结构的的色球层。
(2)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所示也是一种常见的太阳活动,这一太阳活动我们通常称为日珥。
(3)凌日现象是指内行星(水星和金星)在绕太阳运行过程中,当它们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以看到内行星遮挡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导致“凌日”现象的行星有水星和金星,因为水星和金星离太阳近。
故答案为:
(1)色球
(2)日珥
(3)金星、水星
【点评】本题以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夸父一号”发射升空等资料为材料,涉及太阳活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
18.行星“冲日”是地外行星与太阳、地球形成一条直线的天文现象。一般来说,冲日时行星最亮,也最适宜观测。某学生利用“冲日”的时机对某行星进行观测,此时天体相对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读材料“行星冲日是地外行星与太阳、地球形成一条直线的天文现象。”水星、金星处于地内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属于地外行星
【解答】解:我材料可知“冲日”行星属于地外行星,图中只有火星属于地外行星,四幅图中只有D图地球、火星位于同一直线上,故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和图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课本知识正确解题。
19.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的大小与月球差不多,因为平时看上去两者差不多大小
B.太阳表层的黑子是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C.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影响到地球上的有线电视收看
D.到达地球的太阳光大约是8分钟前发出的
【答案】D
【分析】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其核心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并源源不断向外辐射。
【解答】解:太阳距离地球距离非常远,到达地球的太阳光大约是8分钟前发出的,ABC叙述错误。
故选:D。
【点评】考查了太阳活动的知识点,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
20.如图所示,读太阳的外部结构图,回答:
(1)图中代表光球层的字母是 A ,代表色球层的字母是 B 。
(2)在A、B、C三层中,A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太阳黑子 ,B层的主要活动是 耀斑和日珥 。
(3)2001年北美、中国等发生大范围手机(移动电话)通讯短时间突然中断或通信效果很差的事件,这与 地球磁场 有关。
【答案】(1)A;B;(2)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3)地球磁场。
【分析】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1)图中,太阳大气层自内向外的排序为由A到B到C,因此A是光球层,B是色球层。
(2)太阳黑子处于太阳的光球层,色球层上有耀斑和日珥,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所以说在A、B、C三层中,A光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B色球层的主要活动是耀斑和日珥。
(3)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的“磁暴”现象。
故答案为:
(1)A;B;(2)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3)地球磁场。
【点评】本题考查了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以及太阳活动的类型和主要标志,搜集相关资料和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21.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太阳黑子发生在 光球 层,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快 ;(选填“快,慢,或不变”)
(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 上升 趋势(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答案】(1)光球;快;(2)上升。
【分析】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黑子既然是太阳上物质的一种激烈的活动现象,所以对地球的影响很明显。
【解答】解:(1)结合所学知识点可得,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快,太阳黑子变化周期约11年。
(2)图二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香菇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故答案为:(1)光球;快;(2)上升。
【点评】本题以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太阳黑子、以及与农作物的关系,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2.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约为 11 年.
(2)A、B、C三个测站中,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年变化与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全部为正相关的是 A ,全部为负相关的是 B ,三测站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周期约为 11 年.
(3)除气候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还有哪些方面? 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干扰无线电波通讯等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认真读图,从图中获取答题信息.
【解答】解:(1读图可知,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
(2)直接根据图示黑子数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分析,A图两者变化一致,反映正相关;而B图两者的变化基本相反,反映了负相关,C图先呈负相关,后来呈正相关.降水量的变化与黑子数量变化周期相同,故都是11年;
(3)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干扰无线电波通讯等.
故答案为:(1)11;(2)A;B;11;(3)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干扰无线电波通讯等.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和理解能力.
23.2025年将迎来太阳活动高峰期。一是太阳黑子回归,在2014年太阳活动峰年后,黑子活动逐渐减弱,越来越少,黑子极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谷年;二是耀斑剧烈爆发,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伴随粒子辐射增强。下图为太阳黑子数量周期变化和太阳大气结构图。
(1)预测下一个太阳活动谷年是 2032 年。
(2)太阳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b (选填“a”、“b”或“c”)层。
【答案】(1)2032
(2)b
【分析】(1)太阳黑子和耀斑具有明显的变化周期,平均周期约为11年。
(2)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日冕层是指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公里以上,它温度极高,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为太阳风。
【解答】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上一个太阳活动谷年大约在2021年,由于太阳活动的周期约11年,因此下一个太阳活动的谷年大致在2032年。
(2)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耀斑一般发生在太阳内部的b(b色球层,a日冕层,c为光球层)。
故答案为:
(1)2032
(2)b
【点评】本题以太阳黑子数量周期变化和太阳大气结构图为载体,考查太阳活动的知识,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分析解答地理问题。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日本气象专家认为:极端气候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日本《现代周刊》上一篇文章这样介绍:一种天体活动似乎也会对地球产生影响,那就是太阳黑子的活动。正好从今年夏天开始,太阳黑子的活动达到了最大级。太阳黑子的活动以11年为一个周期。在11年前的1988年,日本遭受冷夏的袭击,美国和欧洲却遭受酷暑和干旱的煎熬。在意大利,由于炎热而造成铁路变形、列车脱轨。美国从4月中旬到8月为止,几乎不下雨,密西西比河的水面下降,连船都无法行驶。
(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光球 层,黑子其实并不黑,是由于 温度比其他地方低 ,才显得暗一些;
(2)与黑子活动往往同时发生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耀斑 ,它在爆发时释放现大量射线和高能带电粒子,对在太空中活动的航天器及宇航人员将构成威胁;
(3)根据黑子数量的变化,太阳活动周期一般为 11 年,1970年是一个太阳活动的高峰年,而文章中说1988年又是一个高峰年,时间相差18年,这是什么原因 太阳活动的周期具有不稳定性 ;
(4)现在比较明确的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地球气候、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 。
【答案】(1)光球;温度比其他地方低;
(2)耀斑;
(3)11;太阳活动的周期具有不稳定性;
(4)地球气候、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
【分析】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可见特征,它们位于太阳光球表面的暗沉区域,那里有极其强大的太阳磁场,使得上升至太阳表面的气体减缓。太阳黑子的中心略低于周围气体的高度,呈现出比周围光球层更低的温度,产生可见斑点。太阳黑子的直径可达地球直径的好几倍,其活动的消长周期为 11 年。每个周期初期,大多数太阳黑 子都出现在太阳南北纬 30 度附近。到了后期,它们出现的位置就会接近赤道。周期内的谷点称作“太阳活动极小期”,这时的太阳连续几天甚至几周都不会出现耀斑。
【解答】解:(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黑子其实并不黑,是由于温度比其他地方低,才显得暗一些。 (2)与黑子活动往往同时发生的太阳活动主要是耀斑,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同时它在爆发时释放现大量射线和高能带电粒子,对在太空中活动的航天器及宇航人员将构成威胁。
(3)根据黑子数量的变化,太阳活动周期一般为11年,但不一定正好是11年,有时会提前,有时会延迟。1970年是一个太阳活动的高峰年,而文章中说1988年又是一个高峰年,时间相差18年,原因是:太阳活动的周期具有不稳定性。
(4)现在比较明确的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地球气候、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
故答案为:
(1)光球;温度比其他地方低;
(2)耀斑;
(3)11;太阳活动的周期具有不稳定性;
(4)地球气候、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
【点评】考查了太阳黑子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zcb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