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周测7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师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中同步周周测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周测7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师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中同步周周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26 15:5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测7 力的合成和分解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F1=10 N,F2=6 N,F3=5 N,则合力最小值为(  )
A.0 B.1 N
C.9 N D.11 N
答案 A
解析 先将10 N与6 N合成,合力大小的范围为4 N到16 N,而5 N在这个范围内,故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0,故选A。
2.(2025·重庆市高一开学考)如图所示,人拉着旅行箱前进,拉力F与水平方向成α角,若将拉力F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则它的竖直分力为(  )
A.Fsin α B.Fcos α
C.Ftan α D.
答案 A
解析 将F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为两个力,如图所示
竖直方向上的分力F2=Fsin α,故选A。
3.设有5个力同时作用在点P,它们的大小和方向相当于正六边形的两条边和三条对角线,如图所示,这五个力中的最小力的大小为F,则这五个力的合力等于(  )
A.3F B.4F C.5F D.6F
答案 D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F1和F4的合力为F3,F2和F5的合力为F3,所以这五个力的合力等于3F3,因为F1=F
根据几何关系知F3=2F
所以这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6F,方向沿F3方向,故选D。
4.(2025·太原市高一期末)如图所示,F1、F2、F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合力最大的是(  )
答案 D
解析 根据三角形定则可知选项A中F1、F2的合力等于F3,则选项A中F1、F2、F3这三个力合力大小等于2F3;
根据三角形定则可知选项B中,F1、F2的合力大小与F3的大小相等,方向与F3相反,则F1、F2、F3这三个力合力大小等于0;
根据三角形定则可知选项C中F2、F3的合力等于F1,则选项C中F1、F2、F3这三个力合力大小等于2F1;
根据三角形定则可知选项D中F1、F3的合力等于F2,则选项C中F1、F2、F3这三个力合力大小等于2F2;故这三个力合力最大的是D。
5.(2025·合肥市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有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被光滑挡板挡住。挡板A沿竖直方向,挡板B垂直于斜面,斜面受到a、b两小球的压力大小之比为(  )
A.1∶cos2θ B.1∶cos θ
C.1∶sin2θ D.1∶sin θ
答案 A
解析 如图甲所示,球的重力作用效果是同时挤压斜面和挡板,则重力的两个分力方向分别垂直斜面和挡板。
由图甲可得斜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F1=G1=
同理,如图乙所示,斜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F1'=G1'=Gcos θ,故==
即斜面受到a、b两小球的压力大小之比为1∶cos2θ。故选A。
6.起重机是建筑工地中常用的起吊重物的设备。如图甲,一起重机正在缓慢地吊起一圆柱形重物,局部放大图如图乙所示。已知钢索AC、BC的长度相同,AC与BC的夹角为θ=60°,重物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索AC对重物的拉力大小为mg
B.钢索AC对重物的拉力大小为mg
C.为了防止钢索拉断,可以适当减小夹角θ
D.为了防止钢索拉断,可以适当增大夹角θ
答案 C
解析 对重物进行受力分析,受重力、两根钢索的拉力F。根据平衡条件可得2Fcos 30°=mg,解得F=mg,故A、B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F=,适当减小夹角θ,拉力F减小,即可以减小钢索的拉力防止钢索拉断,故C正确,D错误。
7.在现实生活中,力的分解有着广泛的应用,用斧头劈柴就是利用了力的分解知识。如图所示为斧头劈柴的剖面图,用斧头劈柴,只需用一个较小的竖直向下的力作用于斧头上,便可以把木柴劈开。已知斧头竖直向下且对木柴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F一定比它沿垂直于AB与BC两个方向分解的两个分力都大
B.一个较小的力F可以分解为两个较大的分力,从而把木柴劈开
C.力F的大小等于沿垂直于AB与BC两个方向分解的两个分力大小之和
D.图乙中,斧头1与斧头2的质量相同,且α<β,则用2更容易把木柴劈开
答案 B
解析 对斧头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其中F1=F2则F=2F1sin ,即F1=,当2sin >1,即θ>60°时,力F才大于分力,故A错误;当角度小于60°时,力F可以分解为较大的两个分力,故B正确;力是矢量,力F的大小等于沿垂直于AB与BC两个方向分解的两个分力的矢量和,故C错误;由于F1=,若α<β,则sin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2025·重庆市渝北区高一期中)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10 N。那么当F1不变,F2旋转30°时,合力的大小可能为(  )
A.5 N B.5 N C.5 N D.5 N
答案 BD
解析 设两个相等的共点力大小为F1=F2=F
由题意知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10 N,则由勾股定理得10 N=
解得F=5 N
那么当F1不变,F2旋转30°时,二力夹角可能为120°或60°,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由几何关系可知二者合力大小可能为F合1=2Fcos =5 N或F合2=2Fcos =5 N。故选B、D。
9.(2025·石家庄市高一期中)如图所示为三种形式的吊车工作示意图,OA为固定杆,绳、杆和固定面间的夹角θ=30°,绳和滑轮的质量忽略不计,AB缆绳通过滑轮吊着相同重物,均处于静止状态。图甲中∠AOB=120°。不计一切摩擦,则定滑轮受到缆绳的作用力F甲、F乙、和F丙的大小关系是(  )
A.F甲、F乙和F丙均沿杆
B.F甲沿杆,F乙和F丙均与杆夹角为30°
C.F甲∶F乙∶F丙=∶1∶1
D.F甲∶F乙∶F丙=∶∶1
答案 BC
解析 由题意,设重物重力为G,可知甲、乙、丙三图中,每段绳的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G,图甲中定滑轮受到缆绳的作用力与两段绳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F甲=2Gcos 30°=G,方向沿杆AO方向;同理,图乙中定滑轮受到缆绳的作用力等于图乙中两段绳的合力,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F乙=2Gcos 60°=G,方向与AO杆成30°指向右下方;同理,可得图丙中F丙=2Gcos 60°=G,方向与竖直方向成60°指向右下方,即与杆AO夹角为30°;且F甲∶F乙∶F丙=∶1∶1,故选B、C。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作用下沿倾角为θ的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tan θ,重力加速度为g,则拉力F的大小可能为(  )
A.mgsin θ B.mgsin θ
C.2mgsin θ D.3mgsin θ
答案 ABC
解析 由μ=tan θ知物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f=μmgcos θ=mgsin θ,物块沿斜面方向受到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mgsin θ、滑动摩擦力Ff及拉力F,三力合力为0,且Ff和F方向不确定,因此拉力F大小取值范围为mgsin θ-Ff≤F≤mgsin θ+Ff,即0≤F≤2mgsin θ,故选A、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7分。
11.(9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条、细绳套和弹簧测力计。
(1)(2分)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为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理想模型法
(2)(2分)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操作正确的是    ;
A.同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需保持不变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夹角必须取90°,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E.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微长一些,标记同一条细绳的方向时两标记点要适当远一点
(3)(2分)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C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其示数为     N;
(4)(3分)在另一次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图示已作出(如图乙所示),每一方格的长度表示1.0 N,O是橡皮条的一个端点。请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F的大小为     N(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1)B (2)ABE (3)2.10 (4)见解析图 7.0
解析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为等效替代法,所以B正确,A、C、D错误。
(2)同次实验过程中,需要保证两次拉橡皮条的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O点位置需保持不变,所以A正确;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各力才能在同一平面上,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所以B正确;
实验中,不需要把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拉到最大量程,所以C错误;
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夹角不一定取90°,夹角适当就好,所以D错误;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微长一些,标记同一条细绳的方向时两标记点要适当远一点,这样分力的方向误差才小,所以E正确。
(3)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 N,所以其示数为2.10 N。
(4)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如图所示,则合力的大小为F=7.0 N。
12.(11分)如图所示,一条小船在河中向正东方向行驶,船上挂起一风帆,帆受侧向风作用,风力大小F1为100 N,方向为东偏南30°,为了使船受到的合力能恰沿正东方向,岸上一人用一根绳子拉船,绳子取向与河岸垂直,求出风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大小及绳子拉力F2的大小。
答案 50 N 50 N
解析 根据题意,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使合力F沿正东方向,如图所示
则有F=F1cos 30°=50 N,F2=F1sin 30°=50 N
13.(13分)(2025·山东省高一期中)(1)(6分)如图甲所示,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F1=20 N、F2=20 N、F3=40 N互成120°,求它们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7分)在同一平面内的四个共点力F1=20 N、F2=30 N、F3=22 N、F4=40 N,方向如图乙所示,求它们的合力大小和方向。(sin 37°=0.6,cos 37°=0.8,要求写出求解过程即画图加表达式或写出足够清楚的文字说明)
答案 (1)20 N 方向沿F3方向 (2)22 N 方向与F4夹角为45°斜向右下方
解析 (1)以垂直于F3方向为x轴,沿F3方向为y轴,如图所示;由于F1、F2沿x轴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F1、F2和F3的合力大小为F=F3-F1cos 60°-F2cos 60°=40 N-20× N-20× N=20 N,方向沿F3方向。
(2)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轴;
由图可知,沿x轴方向的合力Fx=F4-F2sin 37°=40 N-30×0.6 N=22 N
沿y轴方向的合力Fy=F1+F2cos 37°-F3=20 N+30×0.8 N-22 N=22 N
则合力大小为F合==22 N
方向与x轴的夹角满足tan θ==1
解得θ=45°
即合力方向与F4夹角为45°斜向右下方。
14.(14分)如图所示,用与水平地面成α=53°斜向上的拉力F拉重力为G=40 N的物体,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 53°=0.8,cos 53°=0.6,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6分)若F为10 N,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2)(8分)若F为200 N,求物体受到的合力。
答案 (1)6 N,水平向左 (2)120 N,与水平方向成45°
解析 (1)依题意,若F为10 N,对物体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水平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FN=G-Fsin α=32 N
则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fm=μFN=0.5×32 N=16 N
F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Fx=Fcos α=6 N所以物体将保持静止不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f=Fx=6 N,方向水平向左
(2)若F为200 N,对物体受力分析,F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Fy=Fsin α=160 N>G
则物体将离开水平地面,所以物体受到F及重力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合力为
Fy合=Fy-G=120 N
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大小为Fx合=Fcos α=120 N
所以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合== N=120 N
合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满足tan θ==1
可得合力与水平方向成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