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周测11 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连接体问题(教师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中同步周周测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周测11 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连接体问题(教师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中同步周周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26 15:5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测11 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连接体问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用力F提着用轻绳连在一起的A、B两物体,使两物体匀加速竖直上升,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1 kg和2 kg,g取10 m/s2,轻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40 N,为使轻绳不被拉断,作用在A物体上的拉力F的最大值是(  )
A.30 N B.45 N C.60 N D.75 N
答案 C
解析 设当轻绳上的拉力达到最大时两物体的加速度为a,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T-mBg=mBa,对A、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mB)g=(mA+mB)a,联立解得F=60 N,故选C。
2.(2025·四川高一期末)如图,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A、B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其中A的质量为2 kg,B的质量为0.5 kg,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为了使B不滑落,则F至少应为(  )
A.40 N B.45 N
C.50 N D.60 N
答案 C
解析 对B分析可知mBg=μFN,FN=mBa
对整体F=(mA+mB)a,解得F=50 N,故选C。
3.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的一端固定一个定滑轮,用轻绳跨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A=0.5 kg、mB=9.5 kg的两个物体A、B相连,用手将B固定在桌面上。不计轻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g取10 m/s2,放手后两物体开始运动,在两物体运动过程中(  )
A.轻绳的拉力等于物体A的重力
B.轻绳的拉力大于物体A的重力
C.A、B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
D.A、B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05 m/s2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放手后两物体开始做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轻绳的拉力为FT,对物体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Ag-FT=mAa,解得FT=mAg-mAa,可知轻绳的拉力小于物体A的重力,A、B错误;对两个物体A、B组成的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Ag=(mA+mB)a,解得a== m/s2=0.5 m/s2,A、B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C正确,D错误。
4.(2025·无锡市高一阶段考试)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内壁为半球形且光滑的容器,容器的质量为2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置于容器内质量为1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与容器一起向左做加速运动,加速运动过程中物块处于P点,OP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θ=53°,sin 53°=0.8,cos 53°=0.6,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  )
A.容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B.容器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为20 N
C.推力F的大小为42 N
D.地面对容器的支持力等于30 N
答案 D
解析 以物块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a,FN'=,解得a==7.5 m/s2,FN'==12.5 N,故A、B错误;以容器、物块为整体,有F-Ff=(M+m)a,FN=(M+m)g,Ff=μFN,解得F=30 N,FN=30 N,故C错误,D正确。
5.(2025·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上月考)如图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O处,细线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0.2 kg的小球静止在A上。若滑块从静止向左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为a(g取10 m/s2),则(  )
A.当a=5 m/s2时,细线上的拉力为2 N
B.当a=10 m/s2时,小球受到的支持力为 N
C.当a=10 m/s2时,细线上的拉力为2 N
D.当a=15 m/s2时,细线上拉力为 N
答案 D
解析 以小球为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若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拉cos 45°=ma,F拉sin 45°=mg
解得a=10 m/s2,F拉=2 N
所以当a=10 m/s2时,小球受到的支持力为零,故B、C错误;
当a=5 m/s2<10 m/s2,小球没有脱离楔形滑块,对小球有F拉sin 45°+FNsin 45°=mg,F拉cos 45°-FNcos 45°=ma,解得F拉= N,故A项错误;
当a=15 m/s2>10 m/s2,小球脱离楔形滑块,设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对小球竖直方向有F拉cos θ=mg,水平方向有F拉sin θ=ma
解得F拉= N,故D项正确。
6.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叠放压在一个竖直轻弹簧上面,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t=0时刻,物块A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使得物块A以0.5g(g为重力加速度)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则A、B分离时B的速度为(  )
A. B.g
C.g D.2g
答案 B
解析 静止时弹簧压缩量x1=,分离时A、B之间的压力恰好为零,设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2,对B:kx2-mg=ma,得x2=,物块B的位移x=x1-x2=,由v2=2ax得v=g,B正确。
7.(2025·湖南长郡中学高一月考)如图所示,互不黏合的A、B两物体紧贴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平地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可忽略,已知A、B两物体质量分别为4 kg、6 kg。t=0时,水平作用力F1、F2分别作用于A、B上,其中F1=(24-12t)N,F2=(16+12t)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先向右运动,再反向向左运动
B.当t=2 s时,A、B将分离
C.t=0.5 s时,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4.5 m/s2
D.t=2 s时,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答案 A
解析 A、B两物体分离前,两者以相同加速度一起向右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4 m/s2
分离瞬间,A、B间无相互作用力,但加速度大小相等,即=
解得t= s,A、B分离,选项B、C错误;
当t=2 s时,A、B两物体已分离,对A物体受力分析得a'==0,选项D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知,A、B两物体先向右做加速运动,后两者分离,因F1的大小和方向变化,A物体在分离以后,继续向右先加速再减速,最后反向向左做加速运动,A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2025·贵州省高一联考)如图所示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飞船质量为m,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F。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测出推进器工作很短的时间Δt内,飞船和空间站速度变化是Δv,则下列关于空间站的质量M、空间站在推力方向上的加速度a和飞船对空间站的作用力FN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a= B.a=
C.M=-m D.FN=F-m
答案 ACD
解析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飞船的加速度a=,选项A正确;
对飞船和空间站整体分析可知,a=
解得M=-m,故B错误,C正确;
对空间站受力分析可得FN=Ma=F-m,故D正确。
9.(2025·南阳市高一月考)缆车是风景游览区的交通工具,局部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缆车车厢通过悬臂固定在缆绳上,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当缆绳带动车厢以加速度a匀加速向上运动时,质量为m的货物在车厢底板中与车厢相对静止。已知悬臂竖直,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悬臂对车厢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B.车厢(含货物)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m)a
C.底板对货物的支持力大小为mg
D.底板对货物摩擦力大小为macos θ
答案 BD
解析 将车厢和货物看成整体,车厢(含货物)所受合力大小为F合=(M+m)a
方向沿缆绳向上,受力分析如图甲,可知悬臂对车厢的作用力斜向右上方,故A错误,B正确;
对货物受力分析,如图乙: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N-mg=masin θ,Ff=macos θ,解得FN=m(g+asin θ),C错误,D正确。
10.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A=6 kg、mB=4 kg的木块A、B,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水平轻绳相连,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8 N,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当木块B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F=5 N时,A受4个力作用
B.当F=12 N时,轻绳张力为4 N
C.当F=30 N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D.轻绳张力为15 N时,F=25 N
答案 BCD
解析 木块A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fAmax=μmAg=12 N,木块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fBmax=μmBg=8 N,当F=5 N时,即拉力小于木块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则轻绳中的张力为0,即木块A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总共2个力,A错误;当F=12 N时,由于8 N<12 N<8 N+12 N=20 N,表明木块A、B均保持静止状态,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达到了最大值8 N,则此时轻绳的张力为12 N-8 N=4 N,B正确;当F=30 N时,由于30 N>8 N+12 N=20 N,A、B一起运动,对木块A、B整体有F-μ(mA+mB)g=(mA+mB)a1,对木块A有FT1-μmAg=mAa1,解得FT1=18 N,可知当F=30 N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正确;轻绳张力为15 N时,对木块A有FT2-μmAg=mAa2,对A、B整体有F-μ(mA+mB)g=(mA+mB)a2,解得F=25 N,D正确。
11.(2023·南京市开学考试改编)AB是固定在空中的粗糙水平横杆,一质量为M的物块穿在杆AB上,物块通过细线悬吊着一质量为m的小球。现用沿杆的恒力F拉物块,使物块、小球一起(保持相对静止)向右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杆对物块的支持力为(M+m)g
B.细线上的拉力大小为
C.F=(M+m)gtan θ
D.物块和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tan θ
答案 AD
解析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处于平衡状态,因此杆对物块的支持力为g,故A正确;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可得FT=,mgtan θ=ma,物块、小球保持相对静止即加速度相同,均为a=gtan θ,故B错误,D正确;整体在水平方向满足F-Ff=(M+m)a,因此F=(M+m)gtan θ+Ff,故C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1分。
12.(12分)(2023·潮州市期中)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轻绳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一端与质量为m1=1 kg的物块A连接,另一端与质量为m2=3 kg的物块B连接,滑轮到A间的绳与斜面保持平行。开始时,用手按住A,使B悬于空中,释放后,在B落地之前,(A未碰到滑轮,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则:
(1)(6分)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2)(6分)绳的拉力大小为多少?
答案 (1)6 m/s2 (2)12 N
解析 (1)(2)释放后A、B加速度大小相等,对A、B分别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T-m1gsin 37°=m1a,m2g-FT=m2a,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a=6 m/s2,FT=12 N。
13.(14分)(2025·平顶山市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质量m=2 kg的物块放在倾角θ=37°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的质量M=4 kg,斜面体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地面光滑,现对斜面体施一水平推力F,要使物块相对斜面体静止,试确定推力F的取值范围。(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取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
答案 22.0 N≤F≤81.3 N
解析 设物块处于相对斜面向下滑动的临界状态时的推力为F1,此时物块的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取加速度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对物块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有FNsin θ-μFNcos θ=ma1
在竖直方向有FNcos θ+μFNsin θ=mg
对整体有F1=(M+m)a1
联立解得F1≈22.0 N
设物块处于相对斜面向上滑动的临界状态时的推力为F2,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取加速度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对物块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有FN'sin θ+μFN'cos θ=ma2
在竖直方向有FN'cos θ-μFN'sin θ=mg
对整体有F2=(M+m)a2
联立解得F2≈81.3 N
综上所述可知推力F的取值范围为22.0 N≤F≤81.3 N。
14.(15分)一辆卡车向右运动,现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两斜面Ⅰ、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求:
(1)(5分)若卡车匀速直线运动,求斜面Ⅰ、Ⅱ对工件的作用力大小;
(2)(4分)若卡车启动时的加速度为g,求斜面Ⅱ对工件的作用力大小;
(3)(6分)若要保证行车安全,求汽车启动、刹车的加速度的范围。
答案 (1)mg mg (2)mg (3)a1≤g,方向向右 a2≤g,方向向左
解析 (1)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卡车匀速直线运动,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受力平衡得水平方向有F1cos 60°-F2cos 30°=0
竖立方向有F1sin 60°+F2sin 30°=mg
联立解得F1=mg,F2=mg
(2)若卡车启动时的加速度为a=g,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有F1cos 60°-F2cos 30°=ma
竖立方向有F1sin 60°+F2sin 30°=mg
联立解得F2=mg
(3)随着汽车加速时加速度逐渐增大,工件恰好要沿斜面Ⅰ向上滑动,此时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tan 30°=ma1
解得a1=g
即汽车启动时加速度应该满足a1≤g,方向向右;随着汽车减速时加速度逐渐增大,工件恰好要沿斜面Ⅱ向上滑动,此时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tan 60°=ma2,解得a2=g,即汽车刹车时加速度应该满足a2≤g,方向向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