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使学生认识、了解歌剧及音乐剧的艺术形式,并能对此艺术形式产生兴趣和喜爱之情,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2、了解相关的歌剧及音乐剧知识,知道它们由哪些艺术形式构成。
3、能够分清歌剧及音乐剧的不同之处。
2学情分析
平时多数学生对歌剧是没有接触的,学生应该知道的歌剧是《图兰朵》,因为《茉莉花》这课的内容在五年级上册中出现,对这个歌剧有所提及,学生应该是有印象的,但是谈不上对歌剧艺术有多少了解。少数学生听过某些歌剧中的著名唱段,但是却不知道这些唱段就出自这些著名的歌剧。中国的歌剧或许学生知道一两个,西方的歌剧学生也只是知道名字而已。
对于音乐剧,我想学生接触的机会更少,对于歌剧和音乐剧的区别之处也谈不上有了解。
3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相关的歌剧及音乐剧知识,知道它们由哪些艺术形式构成。
2、能够分清歌剧及音乐剧的不同之处。
(二)教学难点
分清歌剧及音乐剧的不同之处
4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引出主题。
【阶段目标:直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内容】
提问:请你听一段音乐,你知道这段旋律的相关知识么?(播放《茉莉花》片断)
预设答案:这是《茉莉花》,旋律被用在《图兰朵》这部歌剧中……
过渡语:这段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旋律被音乐家普契尼用在了这部著名的歌剧中,这部歌剧是普契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歌剧为人们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歌剧之门,去了解这个高雅的艺术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知道的音乐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内容。】
(二)通过活动,了解歌剧
【阶段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歌剧这一艺术形式】
提前安排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
1、知识介绍
过渡语:课前老师请你们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老师有几个问题需要你给大家来解读,希望你们不要完全用书面语言来说,最好用自己的话,能让大家听懂的语言来为大家解读。(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指导。)
问题:什么是歌剧?
歌剧中的声乐样式有哪些?你能用简单的话说说这些声乐样式是什么意思么?
过渡语:通过这些同学的回答,你对歌剧有一些了解了么?能记住么?那我们来做个简单的知识竞答,考考你们。
2、知识竞答
对第一环节的问题,进行抽查,检测学生自学的成果。
过渡语:老师还有一些问题要问你,考察你们课下学习的情况。有奖品哦!
问题:世界上被称为第一部歌剧的是?
中国第一部歌剧是哪部?
被称为世界十大歌剧的是哪些?
你能说出一些歌剧中的著名唱段么?
过渡语:同学们课下还真是下了不少功夫,刚才同学们提到了那么多歌剧中的著名唱段,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两段吧。
3、名段欣赏
欣赏曲目:《红梅赞》、《北风吹》
选曲目的:《今夜无人入睡》选自《图兰朵》,这部歌剧学生之前了解一些,容易接受,且这段音乐学生或许在平时的电视中听过,会感觉比较亲切。
《北风吹》这段音乐学生或许在平时的电视中听过,但是不一定知道它就是中国第一部歌剧《白毛女》中的著名唱段。
请学生介绍这两段知识背景,教师补充。
4、名段竞猜
过渡语:刚才我们只是欣赏了两首著名的唱段,其实歌剧中耳熟能详的唱段太多了,不知道你们在课下是否也听了一些呢?我们来个“名段竞猜”,看看你们知道多少著名的歌剧唱段。我来播放音乐片段,知道的举手抢答,有奖竞猜哦!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歌剧的相关知识,引领学生走入歌剧之门】
(三)区别歌剧与音乐剧
【阶段目标:通过讨论、对比,帮助学生区别歌剧与音乐剧】
过渡语:前段时间北京有一个演出听说非常的火爆,叫做《妈妈米呀》你们知道么?这个演出中也是有唱、有舞台布景等等,好像跟歌剧的形式差不多。
预设答案:那个演出叫做音乐剧。
过渡语:看来你们了解的不少呢,那谁来为我们解读一下什么是音乐剧,与歌剧的区别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再次强调歌剧与音乐剧的区别: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而音乐剧里面亦没有运用歌剧的一些传统,例如没有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
提问:音乐剧也有许多的经典剧目,你知道么?
预设学生回答:《猫》、《歌剧魅影》……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抓特点,帮助学生分清歌剧与音乐剧的不同之处】
(四)课后拓展
【阶段目标:让学生学习一小段歌剧著名唱段,进一步感受歌剧的魅力】
过渡语:听了一些歌剧中的著名唱段,你们最喜欢哪个?咱们不妨学上一小段,分小组选择你们喜欢的唱段,可以只唱两三句,以小组形式来给大家展示你们学习的成果。
组织学生互相听、评各组的演唱。
【设计意图:学生自学激发学习积极性,共同表演展现小组合作成果】
(五)小结:
【阶段目标:总结本课主要内容】
提问:今天学的知识记住了么?考考你们吧!
歌剧是 。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再次提问本课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印象】
课件13张PPT。歌剧探幽边看边想:这段视频中的对白有何特点?歌剧探幽
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中国歌剧《江姐》、《洪湖赤卫队》、《白毛女》 、 《原野》 、 《小二黑结婚》等都是中国歌剧舞台上不朽的佳作,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白毛女剧照洪湖赤卫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赤卫队在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战斗中屡建功勋。1930年夏,彭家墩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和大队长刘闯,根据县委指示,率赤卫队主动撤退,民团组织白极会首领彭霸天勾结保安团冯团长卷土重来。韩英根据打入敌保安团的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张副官提供的情报,组织力量重创犯敌。敌人伪装撤退,意欲阴谋偷袭。韩英识破诡计,便和刘闯率员狙击。在掩护乡亲时,她不幸身陷敌手。彭霸天抓来韩母,企图以母女之情软化韩英,遭到失败。刘闯在失去与领导联络的险恶环境中,仍频频出击。这时,敌人派遣特务王金标作内线,妄图伏击赤卫队,同时又欲处死韩英,张副官闻讯后,冒险救出韩英,自己不幸殉难。韩英脱险返队后当即处决叛徒,并配合红军主力,一举消灭白极会与保安团。 《江姐》 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将《红岩》中有关江姐的故事搬上歌剧舞台,这就是歌剧《江姐》。此剧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
全剧以四川民歌的音乐为主要素材,既有强烈的戏剧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段落,深刻刻画了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
剧中的著名唱段《红梅赞》、《革命到底志如钢》、《青松林内红旗扬》、《五洲人民齐欢笑》、《春蚕到死丝不断》、《绣红旗》等,琅琅上口,过耳不忘,至今仍在群众中广为传唱;《江姐》1964年在北京首演后,立即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江竹筠欣赏歌曲,着重观察歌手的情感表现,如表情,动作等。 歌词赏析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合着音乐的旋律,一起深情的朗诵这首《红梅赞》吧!
红岩上 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仔细聆听两个版本的《红梅赞》,你觉得哪一个版本能更好的表现这首歌曲的情感呢?
人们常说“人生是大舞台。”而舞台也是浓缩的人生。无论是悲剧喜剧,神坛幻影,还是人间现实,都是一代代人对人生真谛的咏叹和追寻!
请同学们结合《红梅赞》谈一谈对歌剧的感受
音乐的戏剧——歌剧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