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梁山伯与祝英台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8-25 15:30:46

文档简介

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喜欢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能结合聆听感受联想作品人物与故事情节。能根据听赏体验,简述出《梁祝》的故事梗概。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 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2学情分析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小提请协奏曲《梁祝》更是以其优美的旋律、跌宕起伏的音乐表现,深受国内外听众的喜爱。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情感的体验更加细腻,对音乐的体验也更加敏感。《梁祝》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是通过怎样的手法讲述故事的,进一步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手段,在聆听的过程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3重点难点
能听出每个部分音乐,简述该部分表现的故事情节。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导入(回忆式)
1.播放歌曲《化蝶》。(课前开始播,打上课铃后关掉)
2.师:“一个千古传颂的凄美爱情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这样一首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下面,听老师用竖笛为大家演奏此曲的音乐主题。”
师:“同学们听了老师刚刚演奏的这段主题,是不是感觉非常熟悉呢?因为我刚刚演奏的时候听到有很多同学随着我的笛声轻轻的哼唱?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活动2【讲授】作品创作背景简析
提问:大家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放映课件并讲述故事
总结:“《梁祝》主要描述了梁山伯、祝英台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它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其中梁祝传说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在我国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可谓家喻户晓,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梁祝》也有着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更有以此为题材的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剧、音乐等各种形式。
提问:那么同学们对我们今天学习的音乐又了解多少呢?(提问、讨论)
总结:“这是作曲家何占豪和陈刚共同创作的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祝》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1958年写成于次年在上海首演,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英文名称为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
提问:“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两个人物呢?
总结:“有很多史料记载在历史上确实有这二人,也确有他们的爱情故事。在这儿,老师可以给大家讲一个与我们熟知的《梁祝》大不相同的一个传说,在这个传说中他们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啊。据说,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劫富济贫,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活动3【讲授】简介本课相关知识
师:“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这首曲子的演奏形式以及曲式结构。
首先我们来学习协奏曲的概念
讲解:“协奏曲就是一种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乐曲,由什么乐器担任独奏就叫什么协奏曲,那么小提琴协奏曲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可以依据协奏曲的概念推一下。”
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小提琴协奏曲就是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种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
活动4【活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梁祝》(奏鸣曲式)
活动5【活动】引子: (放映课件)
设问: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引子部分,大家仔细聆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引子里有哪些主奏乐器? 二是这些主奏乐器演奏的旋律象征了哪些音乐形象以及抒发了哪些音乐情感? (播放“引子”音乐)(讨论并回答)
总结:同学们听的很仔细,回答的也都不错,引子部分的主奏乐器为长笛和单簧管,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华彩的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双簧管这里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活动6【活动】呈 示 部
主 部:
1、爱情主题:(播放“爱情主题”片段)(边播放音乐边讲解)
讲 解:在竖琴流水般的的伴奏下,独奏小提琴演译出纯美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于是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也就成为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2、草桥结拜:(播放“草桥结拜”片段)(边播放音乐边讲解)
讲 解:接下来大提琴以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我们似乎看到梁祝二人在草桥亭畔、双双结拜的情景。
3、主题再现:(播放“主题再现”片段)(边播放音乐边讲解)
讲 解:现在同学们听到的是由全体乐队再次奏出爱情主题,而不是我们刚刚听到的小提琴独奏,这段主题再现表示出梁祝二人真挚纯洁的友谊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深情。
活动7【讲授】连 接 部
自由华彩:(播放“自由华彩”音乐)(边播放音乐边讲解)
讲 解:自由华彩是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曲调,它是由越剧过门发展变化而来的是一段节奏自由的小提琴独奏华彩。
活动8【活动】副 部:
设 问:这一部分的节奏与前面主题中的节奏有什么区别?由此想象一下,这一段音乐描写了梁祝故事里哪一部分的情节?欣赏完后回答。
(播放“同窗三载、共读共玩”音乐)(回答)(讲解)
讲 解:同学们回答的不错,这段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跳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泼、跳荡,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
活动9【活动】结 束 部:
十八相送,长亭惜别
设 问:同学们一起听下面这段音乐,欣赏完后说说自己对这段音乐有什么样理解?(播放“十八相送,长亭惜别”音乐)
讲 解:很好,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表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活动10【活动】展 开 部
1.抗婚
设 问:同学们听这段音乐的时候,注意主奏乐器是用什么音乐效果演奏出哪些音乐形象?(播放“抗婚”音乐)(回答)(讲解)
讲 解:同学们回答的还是比较全面的,我稍微补充一些,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陈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乐队强烈的快板,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这两个主题逐渐激化,形成英台抗婚的怨愤场面。虽然乐队全奏,给人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铜管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给予了重大压力。
2.楼台会
设 问:依照刚才欣赏上一段音乐的方法,我们来听这一段音乐有什么变化?(播放“楼台会”音乐)(回答)(讲解)
讲 解:同学们回答的还是很好的,我再补充一下,这里又是一个慢板的大、小提琴的对答,这也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对答,缠绵凄苦,如泣如诉的音调,把梁祝相会楼台时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家可以一起跟着老师一起唱一下这段乐谱。 (带唱)
3.哭灵、控诉、投坟: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展开部的最后一个段落,仔细体会这段音乐带给我们的情绪。 (播放“哭灵、控诉、投坟”音乐)
设 问: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你的眼前展现的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回答)(讲解)
讲 解: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棒!大家的思维都很开阔,完全融入到音乐中了,小提琴的散板独奏与乐队的快板齐奏交替出现,变化运用了京剧导板与越剧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最后锣钹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活动11【活动】再 现 部
化蝶
师 :我认为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欣赏方法,所以这段音乐由大家自己来学习。(播放“哭灵、控诉、投坟”音乐)
设 问:谁能说一说你听过这段再现部后,有何感想? (回答)(讲解)
讲 解:同学们的理解都很正确,这部分主要描述了“化蝶”。长笛吹奏出柔美的华彩旋律,与竖琴的滑奏相互映衬,把人们引向神话般的仙境。加上弱音器的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展现出梁祝二人在天上化做一双蝴蝶自由地飞舞。
师 :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
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这首《化蝶》的部分歌词。(朗读)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师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下面由老师给大家演唱这首《化蝶》。同学们可以跟唱。我们只唱这一段,跟唱时要注意把歌词的情绪融入到歌声中。(演唱)
活动12【讲授】结语(边放歌曲《蝴蝶》边说结束语)
师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课件22张PPT。 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

千古传诵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

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梁山伯与祝英台》,以越剧音乐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何占豪陈钢何 占 豪 (1933-) 浙江人。曾在浙江省越剧团乐队工作,后入上海音乐学院进修班学习小提琴,并和几位同学组成“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探索小提琴作品创作和演奏上的民族风格问题。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这种探索的成果。毕业后,转入作曲系,随丁善德学作曲。除《梁祝》外,越剧《孔雀东南飞》等,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1935-) 上海市人。,十岁起随匈牙利钢琴家学钢琴。1955年进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从师于丁善德、桑桐和苏联专家,毕业后留校任教。大学四年级时,与何占豪合作写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后又编写了《苗岭的早晨》、《我爱祖国的台湾》、《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清水江恋歌》等小提琴作品以及其他器乐作品。
陈 钢 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作品欣赏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
作者:陈港 何占豪什么是协奏曲协奏曲就是一种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乐曲,由什么乐器担任独奏就叫什么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是什么意思呢?
小提琴协奏曲就是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种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 奏鸣曲式 曲式结构呈 示 部引子主部连接部副 部回旋曲式a—b—c—d--a结束部 同窗三载共读共玩单三段体a—b—a爱情主题草桥结拜主体再现写景 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展开部抗婚楼台会哭灵与纵身投坟再现部主部主体的再现化 蝶自由华彩a—b—c—d--a长亭惜别 十八相送呈示部…… 引 子引子里有哪些主奏乐器?
这些主奏乐器演奏的旋律象征了哪些音乐形象以及抒发了哪些音乐情感? 引子部分的主奏乐器为长笛和单簧管,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华彩的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双簧管这里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主 部第一部分:爱情主题
在竖琴流水般的的伴奏下,独奏小提琴演译出纯美的“爱情主题。”
草桥结拜
大提琴以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我们似乎看到梁祝二人在草桥亭畔、双双结拜的情景。
主题再现
现在同学们听到的是由全体乐队再次奏出爱情主题,而不是我们刚刚听到的小提琴独奏,这段主题再现表示出梁祝二人真挚纯洁的友谊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深情。爱情主题 小提琴在清淡的竖琴和木管乐器的呼应下奏出真挚淳朴的爱情主体,即奏鸣曲式的主部主体: 草桥结拜大提琴和小提琴互相对答,描写梁、祝“草桥结拜”的情景。
主题再现
当乐队再一次重复爱情主题时,小提琴起而应和,并加入到弦乐器中,一同演奏这个热情洋溢的主体。连接部
从主部过度到副部的连接部,是小提琴的自由华彩乐段,乐曲紧接着进入副部。
副部
同窗三载 共读共玩
副部是活泼的回旋曲,小提琴和乐队交替演奏,描写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幸福生活。a-b-a-c-a(回旋曲式结构)
长亭惜别呈示部的结束部转入慢板,小提琴用半吟半唱的演奏出“长亭惜别”时梁祝千言万语、有口难开的情景:长亭惜别—难分难舍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形成如泣如诉的二重唱。缠绵感人的曲调,细腻的刻画了难分难舍的柔情。第二部分抗婚
奏鸣曲式的展开部是戏剧性发展的中心。
主奏乐器是什么?表现了哪些音乐形象?
大管和大提琴低沉、阴郁的曲调伴随着沉重的锣鼓声,预示这不祥的征兆。
大管、圆号、长号和低音弦乐器演奏出的声音代表封建势力的凶暴。
小提琴先用散板描绘祝英台痛苦不安的心情。
然后奏出由强烈的切分和弦组成的反抗迫嫁的主体:楼台会小提琴在弦乐器和竖琴的伴奏及长笛的呼应下,奏出凄楚悲苦的插部主题,大提琴迅速起来应和,互诉衷肠 。 哭灵与纵身投坟化 蝶 出现引子部分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间美景,而把我们带入神话的意境。

再次奏出爱情主题,展现了梁祝二人双双化蝶,在花丛中自由飞舞的浪漫主义画面。美丽的蝴蝶,动人的旋律 翩翩起舞的彩蝶是梁祝故事最完美的体现,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它优美动听、感人心魄的旋律,成为对梁祝故事的最完美演绎。《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管弦乐的代表性作品,而且是能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它的旋律深入人心、亲切感人,最经典地表现了中国的民间音乐文化,展现出一幅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凄美画卷! 化 蝶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
千古传诵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
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
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