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了解《地图》的中西方完美融合的特点。体会谭盾浓厚的湖湘情怀,感受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对湖湘文化的重视和热爱,唤起学生对民俗、本土文化的正确认识。
2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初三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要结合情境资料和导学法等多种方式来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可以不断加入新的信息来给学生新鲜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充知识面,提高学生欣赏音乐和理解音乐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
3重点难点
通过对《石鼓》的欣赏和分析来体会作品中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从而把握谭盾作品中东西方文化结合的特点。
4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课前先发石头和奥尔夫乐器)今天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同学们能把这一个小节的节奏打出来吗?
4/4 x x o x o x丨
接下来咱们用这个节奏型来做一个小合奏。
拿到奥尔夫乐器的同学请在你那组敲击节奏时在第三拍的空拍上加入演奏
(奥尔夫提前单独练习)
老师为大家起头,先打一个小节,再从第一大组开始加入节奏型的模击,节奏不停,二三四大组依次加入。
xx ox o x丨xx ox o x丨xx ox o x丨xx ox o x丨xx ox o x
(师)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二、新课教学
1、播放《石鼓》典型节奏片段
刚刚同学们反应都还是挺快的,如果这个小节在作曲家手中,能玩出什么样的风格来呢?我们一起来听下面这段音乐。之前我们在小节的第三拍空拍中加入了奥尔夫乐器,同学们关注一下音频中的空拍加入了什么乐器呢?(大提琴)
刚刚我们听的这段音乐的创作者来头不小,而且和我们湖南有着深厚的渊源。今天我们就来走近《石鼓》,感受作品的浓浓湖湘情。(展示课题《石鼓》——选自《地图》第七乐章)
作曲家1981年在中央音乐学院读大学时回乡探亲,在土家族村子里遇到了一位“石头老人”。这个老人用一块普通的石头通过不同方法、力度,奏出音调和旋律,就如我们刚刚听到的那个片段。打完之后就会将石头扔出在地上形成《易经》的某种卦相。他古老而原始地吟唱,与天地交谈,与过去和未来对歌。同学们猜一猜那位老人是什么样的身份?(巫师)这使谭盾感到非常震动,他当时就拜那位老人为师。后来创作出《石鼓》这个作品。
2、复听《石鼓》典型节奏片段
现在我们再来听一次《石鼓》中所出现的节奏。同学们关注一下石头节奏在音乐中是一成不变的吗?如果有变化,是在哪里呢?
出示《石鼓》的典型节奏型,请同学们归纳规律。
xx ox o x丨xx ox o xx.丨xx ox o xxx丨x o o o
特点:同头异尾,前三拍相同,最后一拍越来越复杂,整个《石鼓》乐章也是以此为动机发展的。
全班敲击、学习《石鼓》典型节奏
播放《石鼓》典型节奏型音频。
关注:节奏出现了几次?(五次,其中钹另外还演奏了两次变奏)
欣赏《石鼓》典型节奏型视频
作品中你能听出哪些乐器的音色来?作品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乐器:a石头
b大提琴
c管乐器嘴
d钹
(交响乐队)作品的主奏乐器是什么?(石头、大提琴)这种由一种或多种主奏乐器与交响乐队合作、竞奏的体裁称为“协奏曲”。除了常规的演出配置之外舞台上还加入什么元素?(多媒体技术)所以它是一部什么体裁的交响作品?(多媒体大提琴协奏曲)
5、再次欣赏《石鼓》节奏片段:
A石头用什么样的方式发出不同的声音?
乐器的演奏方式和技巧是怎样的? 旋律感强吗?
音乐活动石头大提琴: 一二大组同学 人声“bong”代替(第一拍最强,依次减弱)管乐器嘴: 第三大组 击掌代替钹: 第四大组 敲击桌子两侧代替简介谭盾,播放《天天向上》中的介绍+奥斯卡颁奖礼片段
简介《石鼓》创作背景
谭盾曾经说,他迷恋湖南,对湖南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童年生活中所接触的那些人情、鬼气、山水、风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要仔细聆听,音乐无处不在。
《石鼓》出自作品《地图》第七乐章,全曲共九个乐章。是谭盾应波士顿交响乐团和大提琴家马友友的委约而创作的。 在构思作品时,谭盾回想遇到“石头老人”的经历,引发了创作灵感,他觉得这就是自己要寻找的地图,一张循着音乐就能回到故乡的地图,作品演出后在世界各国受到极大的欢迎。
“音乐从哪里出去,又回到哪里,就像落叶归根。”
他带着他的作品又回馈给湘西人民。2003年他在凤凰古城的沱江上搭建了一座舞台。
8、完整欣赏《石鼓》
现在我们来完整欣赏《石鼓》乐章。
思考:1、三种不同的元素结合在一起来创作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每一个章节都有其独特的演奏特色。整部音乐作品除了让人可以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强大视听享受之外,还可以体味到浓浓的乡土风情。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表现出极富魅力的一面,让观众对民间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作品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一部音乐作品的层面,上升到音乐人类学的高度。
2、情境创设
谭盾的很多创作灵感都是来自大自然,他觉得自然界的一切声响都是他音乐的一部分,有了这些声响才构成了他音乐的整体和鲜活的生命。
现在让我们也来跟随大师的脚步,利用身边的一切进行情境作品设计。
在设计之前,老师跟大家分享我的一段经历。
《雪域向往》 广阔的高原 风声、牛羊低鸣、猎狗远吠
情境选择:潺潺的溪流
早晨的森林
神秘的海面
古老的庙宇
自我情境创设
三、课堂小结
谭盾走出了国门,在各个顶尖级的音乐殿堂演奏他的音乐,他将最原生态的音乐结合大型交响乐团的的演奏形式立体、真实的呈现在世界的面前。他还创作了有机音乐:水乐、纸乐,在他之后这一类特别的音乐形式越来越多的出现。他的一部部作品是有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养育和支撑的。
20年后谭盾再次来到凤凰寻找那位石头老人,乡民们告诉谭盾“石头老人”已经带着他古老的音乐永远的离开了,他非常悲伤,在接受采访时他曾说:他老想着能不能把已经失去的人再找回来,能不能让好的音乐永不消逝。为了让好的音乐不消失,他创作了这首听音寻路——《地图》。
在21世纪,中国的音乐越来越多的走向了世界,中国原创的协奏曲也更多的得到世界的认可与好评,希望同学们课后能搜出更多的中国原创协奏曲与老师与同学分享,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让这些岁月积淀的音乐消失无踪。
课件31张PPT。4/4 音频中用什么来敲击的节奏?
① xxxx x x o x 丨
② xxxx x x o xx. 丨
③ xxxx x x o xxx 丨
④ x o o o ‖ 这个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让我们把啤酒和葡萄酒混到一块喝呢!为什么这个人一定要把小提琴写成像京胡的样子呢!”
——《 纽约时报》本视频节选自《天天向上》石头的独特魅力创
作
理
念融合之一作品中有你熟悉的节奏吗?听听有什么乐器?作品的情绪和氛围是怎样的?创
作
理
念融合之一 4/4
xxxx x x o x 丨xxxx x x o xx.丨
xxxx x x o x x x丨x o o o ‖“石鼓”典型节奏神秘、紧张创
作
理
念融合之一④ 石头
大提琴
弦乐组
铜管(号嘴)③ 石头
大提琴②石头
大提琴
弦乐组
铜管(号嘴)
打击乐① 石头
大提琴
弦乐组《石鼓》片段:乐器加入演奏的顺序是怎样的?你能记住旋律片段吗?请为四组乐器的参与演奏进行排序: 创
作
理
念融合之一四组乐器参与演奏的顺序是怎样的?音色不断丰富,器乐不断叠加创
作
理
念融合之一④ 石头
大提琴
弦乐组
铜管(号嘴)③ 石头
大提琴②石头
大提琴
弦乐组
铜管(号嘴)
打击乐① 石头
大提琴
弦乐组融合之一——创作理念 谭盾认识到文化的巨大差异,在创作理念上开始思考中西文化融合的方法。成长过程中,
对谭盾的点滴沁润求学过程中,
对谭盾的冲击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地图》 九个乐章第一乐章:《傩戏与哭戏》
第二乐章:《吹木叶》
第三乐章:《打溜子》
第四乐章:《苗唢呐》
第五乐章:《飞歌》
第六乐章:《听音寻路》
第七乐章:《石鼓》
第八乐章:《舌歌》
第九乐章:《芦苼》融合之二演奏形式2003年湘西凤凰《地图》演出融合之二演奏形式石头用了哪些方式发出声音?作品的演奏形式是什么?融合之二演奏形式 石头的发声方式:
敲击
磨搓
调整口型与手型改变音色 4/4
xxxx x x o x 丨xxxx x x o xx.丨
xxxx x x o x x x丨x o o o ‖融合之二演奏形式 《石鼓》演奏形式:协奏曲大提琴及多媒体
协奏曲: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
融合之二——演奏形式《地图》 九个乐章第一乐章:《傩戏与哭戏》
第二乐章:《吹木叶》
第三乐章:《打溜子》
第四乐章:《苗唢呐》
第五乐章:《飞歌》
第六乐章:《听音寻路》
第七乐章:《石鼓》
第八乐章:《舌歌》
第九乐章:《芦苼》融合之三乐器节奏调性请关注大提琴在模拟作品中的什么音色?音乐的节奏规整吗?第五乐章 《飞歌》融合之三乐器节奏调性 融合之三——乐器、节奏、调性织体民族化大提琴音色
较规整的
西方音乐原生态歌手音色自由即兴的民族音乐谭盾作品中的传统与现代融合:
1、创作理念
中西方文化通过音乐这门世界语言进行融合
2、演奏形式
大提琴及多媒体协奏曲
3、乐器、节奏、调性织体
音乐要素民族化
“ 谭盾为 《 地图》实地采风而作的录像达到了音乐人类学的高度, 影片剪接凸显艺术感, 却完全保存了音乐本身的纯粹, 没有任何人为的加工。”
——《 纽约时报》谭盾的系列音乐作品交响剧场系列
歌剧系列
有机音乐——自然系列
······
其他系列
电影音乐系列有机音乐三部曲纸乐
水乐
陶乐水乐丨丨永恒之水《纸乐》谭盾的系列音乐作品交响剧场系列
歌剧系列
有机音乐——自然系列
······
其他系列
电影音乐系列 三部曲:
《英雄》《夜宴》《卧虎藏龙》
凭借电影《卧虎藏龙》的配乐获第7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获第44届格莱美四项提名。
电影武侠三部曲 谢 谢 指 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