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能力闯关试题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生物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能力闯关试题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生物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26 17:1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能力闯关试题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生物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在足球运动中,守门员看到足球由远及近迅速飞来,其眼球某一结构会发生曲度变化,该结构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某雕刻工把一块碧玉雕刻成镂空的玉球,作品巧夺天工。支配他灵巧的手的结构是( )
A.大脑和小脑 B.小脑和脑干
C.脑干和脊髓 D.大脑和脊髓
3.如图为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制作的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可通过用注射器控制水透镜中水的含量,来调节水透镜的曲度。图中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透镜折射,会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物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透镜相当于玻璃体
B.光屏模拟形成视觉的部位
C.通过注水使水透镜的曲度变大,相当于人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的变化
D.可在图中的水透镜前放一个凸透镜模拟对近视眼的矫正
4.小黄听见同伴“闪开”的叫声,及时躲过迎面而来的足球。其中感受声波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5.眼、耳是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引发近视
B.已经近视的人,可通过佩戴凹透镜矫正视力
C.遇到巨大声响时,可张嘴并堵耳,以保护鼓膜
D.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容易使外耳道或鼓膜受损
6.下列激素中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是( )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素 C.肾上腺素 D.胰岛素
7.航天员们为了增强对眩晕的耐受能力进行了大量的旋梯、转椅等训练。这些训练主要针对的结构是(  )
A.听小骨和耳郭 B.外耳道和鼓室 C.前庭和半规管 D.耳郭和外耳道
8.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如图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1、2、3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
B.若排尿和排便中枢失去了1的控制,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
C.喝醉酒的人,走路摇摇晃晃不能准确协调身体运动,是因为酒精麻醉了2
D.若部位3受到损伤,将直接影响呼吸和心脏的活动,甚至危及生命
9.如图为人体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由树突和轴突两部分组成 B.都包括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
C.神经末梢连接下一个神经元 D.都能接收信息,但不能传递信息
10.“引体向上”是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之一,下列关于被测试者完成标准引体向上动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肘关节起作用
B.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同时舒张
C.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而产生运动
D.不需要小脑维持身体的平衡
11.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侏儒症
B.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降低血糖浓度
C.生长激素由甲状腺分泌,能促进生长发育
D.性激素可维持人体的第二性征,由胰腺分泌
12.胸部脊髓受到严重损害的病人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是( )
A.脊髓中的排便、排尿中枢受到损伤
B.排便、排尿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受损
C.排便、排尿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受损
D.大脑失去对脊髓中的排便、排尿中枢的控制
13.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B.②是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C.③是脑干,有调节人体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D.①是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14.下列有关人和其他生物的反应不能称为反射的是( )
A.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人就会眨眼
B.人吃食物时会分泌唾液
C.小鸟受惊就会飞走
D.触碰含羞草,它的叶子合拢、叶柄下垂
15.如图为人体某腺体细胞所分泌的某物质a及其腺体细胞运输和作用示意图,则与该腺体属于同一类的是(注:图中的箭头不是导管,只表示运输方向)( )
A.甲状腺 B.胃腺 C.唾液腺 D.汗腺
16.某同学是个足球迷,当看到自己喜欢的球队进球时,他欢呼雀跃。此时他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种现象是( )
A.仅由神经调节的结果 B.仅由激素调节的结果
C.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D.血液调节的结果
17.握手是人与人之间表示友好的一种礼仪。握手时,大拇指要向手心运动。图是人右手掌心面骨骼及部分肌肉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拇短掌肌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握住手时需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
C.握手时骨骼肌牵拉骨绕关节运动
D.握手动作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
18.人体关节的基本结构是(  )
A.关节软骨、骨骼肌、关节腔 B.关节腔、关节囊、关节头、关节窝
C.关节头、关节滑液、脱臼 D.关节窝、关节腔、关节头
19.人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大多来自视觉和听觉。下列有关耳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常掏耳朵有利于增强听力
B.声波传入耳的顺序是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
C.遇巨大声响时应闭嘴堵耳
D.鼻、咽、喉发炎时,可能会引起中耳炎
20.关于运动员动作的完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2使关节灵活
B.1从5中脱落出来叫作脱臼
C.双手提重物时6收缩、7舒张
D.运动时8、9分别起动力和杠杆作用
2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
B.关节囊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
C.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囊中滑出
D.运动系统结构完整不一定能完成各种运动
2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运动系统
B.关节是为运动过程提供动力的结构
C.任何一个动作都需要多组骨骼肌的参与
D.经常锻炼能增加关节的牢固性和柔韧性
23.如图为膝跳反射和膝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膝跳反射需要刺激才能产生
B.膝关节的牢固性只与关节面⑥有关
C.图中②内的滑液和④均可减小运动时的摩擦
D.当小腿弹起时,图中A 处肌肉处于收缩状态
24.调节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使各种生命活动能够有序进行的系统是(  )
A.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 B.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
C.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25.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由内分泌系统产生
B.激素含量小,作用大
C.人体生命活动只受激素调节控制
D.激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影响
二、综合题
26.动物一般都能自由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运动速度也有很大差别。
(1)图甲为人体的关节示意图,图中①③⑤表示的结构名称分别是 、 、 。人体关节的结构特点使其既牢固又灵活,请写出一条使其灵活的结构特点 。
(2)图乙为某校兴趣小组制作的肘关节模型,可演示屈肘和伸肘动作。其中控制系统相当于人体的 系统,除了该系统,还需要 的参与;轴承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 。当触碰感应装置后,气动人工肌肉A (填“收缩”或“舒张”),气动人工肌肉B (填“收缩”或“舒张”),这样就完成了屈肘。
(3)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运动健身项目中。然而,热身活动不充分或姿势不当,容易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各种损伤。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运动损伤 。
27.小华的手被针刺到,发生缩手反射。如图是该反射过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模式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 。
(2)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1感受器→ →3神经中枢→ →5效应器。(均填序号和结构名称)
(3)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从反射类型上看,它应属于 。
(4)手被针刺后会感到疼痛,疼痛的感觉形成于 的躯体感觉中枢;小华是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疼痛? 。
28.篮球运动员上篮投球的动作酷炫至极,爆发力极强。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其实最终送球入网的动作可以分解为两个最主要的手臂运动:屈肘和伸肘,而爆发力也是以人体肌肉获得足够的能量为前提的。以下为人体屈肘、伸肘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图A中,①表示 ,处于 状态。
(2)图A和图B中,骨骼肌中能够收缩和舒张的部分是 。
(3)由图A和图B可知,任何运动都需要多块骨骼肌协作完成,同时受到 系统调节。
(4)运动所需的能量与 系统、 系统、 系统等系统有关。
29.2024年12月8日衡阳马拉松在体育中心激情开跑,2万名跑者畅快飞奔,在风景与人文融合的赛道上感受雁城独特魅力。衡阳因万“马”奔腾再一次“火出圈”,跑出了文旅体融合加速度。生命在于运动,跑步已经成为青少年学生所倡导的一种时尚运动。跑步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而人能够自由运动与肌肉、关节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分析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所示的关节在躯体运动中起 作用,关节中的[e] 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得关节灵活。
(2)运动员在进行屈肘时,如图乙所示[①]处于 状态。
(3)兴趣小组利用小木板、螺钉和橡皮筋制作了模拟人体骨、关节、肌肉三者之间关系的模型。如图丙,最为合理的是图 。
(4)不恰当的运动可能会造成图甲中的a从d中滑脱,这种现象称为 ,运动时用的运动护膝与关节的[ ] 有相似的作用,这样紧实的包裹有助于增加膝关节的牢固性,避免膝关节因过度弯曲而受伤。
(5)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使用手机,容易患上“手机肘”,从而使部分手指出现麻木、刺痛,请你为中学生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
30.ICL晶体植入手术可以矫正近视,其原理可理解为在眼球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隐形眼镜”,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骨传导耳机可将声波通过骨头传导至内耳,其开放双耳的设计受到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青睐。请据图回答。
(1)ICL晶体植入手术前,患者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到了视觉感受器的 (填“前”或“后”)方。植入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 透镜。
(2)ICL晶体植入手术后,患者拆掉遮盖眼睛的纱布后眼前一亮,这时瞳孔会在 的调节下变 。
(3)课间休息时,同学们通过窗户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图1中③曲度发生的变化是 ,这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
(4)骨传导耳机可以减小声音对图2中 (填序号)的损伤,但使用不当也会损伤听力。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B C D C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A D A C A B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B D C
1.B
【分析】(1)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①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④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②晶状体、③玻璃体组成。
(2)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详解】A.①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没有调节曲度的作用,A错误。
B.②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所以守门员看到足球由远及近迅速飞来,晶状体曲度会由小变大,B正确。
C.③玻璃体对光线有一定的折射作用,不能调节曲度,C错误。
D.④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没有调节曲度的作用,D错误。
故选B。
2.A
【分析】支配人体运动的神经结构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其中大脑负责有意识的运动控制,小脑协调运动的准确性,脑干调节基本生命活动,脊髓传递信号和简单反射。
【详解】A.大脑控制精细动作的指令,小脑协调动作的准确性和平衡,故A符合题意。
B.小脑参与协调,但脑干负责呼吸、心跳等基本功能,与精细动作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脑干和脊髓均不直接参与精细运动的控制,故C不符合题意。
D.大脑控制运动,但脊髓主要负责传递信号而非精细协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分析】眼球的结构: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图中的光屏模拟视网膜,水透镜模拟晶状体。
【详解】A.在眼球成像模型中,图乙中的水透镜能折射光线,模拟的是图甲中的晶状体,A错误。
B.图乙中光屏模拟的是图甲中的视网膜,视网膜是成像的部位,而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不是视网膜,B错误。
C.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减小。注水可以使水透镜的曲度变大,人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大,C正确。
D.近视眼要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因此可在水透镜前放一个凹透镜模拟对近视眼的矫正,D错误。
故选C。
4.B
【分析】1、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2、图中①听小骨,②耳蜗,③听神经,④鼓膜。
【详解】A.①听小骨主要有锤骨、砧骨和镫骨,它们彼此以关节连接形成听骨链,作用是把鼓膜振动产生的声波传导到内耳,起到传音和增压的作用,但它本身并不能感受声波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A不符合题意。
B.②耳蜗是内耳的一部分,里面有听觉感受器。当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经听小骨传到内耳时,耳蜗内的液体也随之振动,从而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B符合题意。
C.③听神经的作用是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从而使人产生听觉,C不符合题意。
D.④鼓膜是中耳的一部分,当声波传到鼓膜时,鼓膜会产生振动,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声波的能量转化为机械振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分析】保护眼和耳需注意正确方法:近视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凹透镜可矫正;巨大声响时需平衡鼓膜内外压力;尖锐物挖耳易损伤结构。
【详解】A.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引起的,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所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引发近视,故A正确。
B.近视眼是指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可以通过佩戴凹透镜矫正视力,故B正确。
C.遇到巨大声响时,可闭嘴堵耳或者张嘴不堵耳朵,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故C错误。
D.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容易使鼓膜受损,鼓膜保持鼓室内外的平衡,故D正确。
故选C。
6.D
【分析】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2.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当人体内该激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会下降,从而导致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血糖随尿液排出体外,形成糖尿。
【详解】A.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能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生长激素与血糖浓度调节无关,A错误。
B.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甲亢。可见,甲状腺激素不参与血糖浓度调节,B错误。
C.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作用,肾上腺素与降低血糖浓度无关,C错误。
D.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D正确。
故选D。
7.C
【分析】(1)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2)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外耳道的作用是将声波传到鼓膜;鼓膜的作用是当声波传来时产生振动;听小骨的作用是把鼓膜的振动传导到内耳;鼓室是中耳的一个含气腔,与平衡觉无关。
(3)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与听觉形成有关。
(4)前庭和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当头部位置变动时,前庭和半规管内的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与平衡有关的神经传递到脑,使人感受头部的位置和运动状态,以维持身体平衡。如果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度刺激,人会出现眩晕等症状。
【详解】A.听小骨主要作用是传导声音,耳郭主要功能是收集声波,它们都与平衡及眩晕耐受能力无关,A错误。
B.外耳道是声音传导的通道,鼓室主要是一个含气的腔室,与声音传导等听觉方面有关,与平衡和眩晕耐受能力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
C.前庭和半规管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对维持身体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航天员进行旋梯、转椅等训练主要是针对前庭和半规管,增强其对头部位置变动刺激的耐受能力,从而增强对眩晕的耐受能力,C正确。
D.耳郭收集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它们都不参与平衡的调节,与眩晕耐受能力无关,D错误。
故选C。
8.A
【分析】图中:1是大脑皮层,2是小脑,3是脑干。
【详解】A.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而图中1大脑、2小脑、3脑干共同构成了脑,仅1、2、3不能构成完整的中枢神经系统,故A错误。
B.1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中排尿和排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脊髓等部位,但受大脑的控制。若排尿和排便中枢失去了1大脑的控制,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故B正确。
C.2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喝醉酒的人,走路摇摇晃晃不能准确协调身体运动,是因为酒精麻醉了2小脑,故C正确。
D.3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若部位3脑干受到损伤,将直接影响呼吸和心脏的活动,甚至危及生命,故D正确。
故选A。
9.C
【分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和突起(树突、轴突)构成,能接受、传导和处理神经冲动。
【详解】A.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有的神经元树突不明显),神经元并非仅由树突和轴突组成,细胞体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故A错误。
B.神经元属于动物细胞,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细胞壁(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细菌等特有的结构),故B错误。
C.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形成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可通过突触与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连接,实现神经冲动的传递,故C正确。
D.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整合和传递神经冲动。例如,感觉神经元接收外界刺激并传递给神经中枢,运动神经元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传递给效应器,故D错误。
故选C。
10.C
【分析】(1)运动的完成需多系统、多结构协同,引体向上并非仅肘关节参与,还涉及肩、腕等关节及骨骼、肌肉、神经等。
(2)引体向上属屈肘动作,此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并非二者同时舒张。运动产生的核心机制是骨骼肌受神经刺激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引体向上动作也遵循这一原理。
(3)小脑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引体向上过程中,身体平衡的维持需要小脑参与。
【详解】A.运动的完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系统和结构协同作用。引体向上动作的完成,涉及到肘关节、肩关节、腕关节等多个关节的配合,同时还需要骨骼、肌肉以及神经系统等的参与,并非只有肘关节起作用。因为不同关节在动作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共同保障动作的顺利进行,A错误。
B.从肌肉的协作关系来看,引体向上属于屈肘动作。根据骨骼肌的协作原理,屈肘时,肱二头肌会收缩,从而牵引前臂骨绕肘关节运动;而肱三头肌则处于舒张状态。在引体向上过程中,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并非二者同时舒张,B错误。
C.运动产生的机制是,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会发生收缩,而骨骼肌收缩时,会牵引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进而产生运动。在引体向上动作中,骨骼肌(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从而完成引体向上动作,这完全符合运动产生的原理,C正确。
D.小脑在人体运动中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能够维持身体的平衡,使运动更加协调、准确。在完成引体向上动作时,身体需要保持平衡,以确保动作的规范和顺利进行,这一过程需要小脑的参与来维持身体平衡,D错误。
故选C。
11.B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体内激素分泌异常,人会患相应疾病。
【详解】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甲亢,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故A错误。
B.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肪,同时抑制肝糖原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故B正确。
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生长和发育,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C错误。
D.性激素由性腺(睾丸或卵巢)分泌,可维持人体的第二性征,胰腺的胰岛分泌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故D错误。
故选B。
12.D
【分析】脊髓中的低级排便、排尿中枢受大脑控制。若脊髓高位损伤,大脑无法控制这些中枢,导致大小便失禁,但中枢本身未受损。
【详解】A.胸部脊髓受损,并非脊髓中的排便、排尿中枢直接受损,若中枢受损,即使大脑正常也无法完成排便排尿反射,而题干强调的是大小便失禁,并非反射完全不能进行,故A不符合题意。
B.传出神经受损会导致无法完成排便、排尿动作,而非大小便失禁,故B不符合题意。
C.传入神经受损会导致无法感知排便、排尿需求,而非大小便失禁,故C不符合题意。
D.排尿中枢、排便中枢是位于脊髓里的低级中枢,其活动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胸部脊髓受到严重损害的病人,出现大小便失禁,是脊髓灰质的排便、排尿中枢与脑的联系被阻断,导致大小便失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A
【分析】(1)神经系统的组成: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
(2)图中: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
【详解】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A错误。
B.②是小脑,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B正确。
C.③脑干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没有调节运动的中枢,C正确。
D.①是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中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等,D正确。
故选A。
14.D
【分析】反射是动物或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需神经系统的参与。
【详解】ABC.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人就会眨眼、人吃食物时会分泌唾液、小鸟受惊就会飞走,都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活动,都属于反射,故ABC不符合题意。
D.含羞草无神经系统,叶子闭合是细胞膨压变化引起的应激性,不属于反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5.A
【分析】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它们共同组成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分泌许多种激素;外分泌腺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通过导管运输到相应部位,如唾液腺、汗腺、肝脏、胃腺、肠腺等。由图可知,该腺体分泌的物质a直接进入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组织细胞,这种分泌方式为内分泌腺的分泌方式,所以该腺体为内分泌腺。
【详解】A.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甲状腺属于内分泌腺,A符合题意。
B.胃腺分泌胃液,胃液通过导管进入胃腔,对食物进行消化,胃腺属于外分泌腺,B不符合题意。
C.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通过导管排到口腔中,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唾液腺属于外分泌腺,C不符合题意。
D.汗腺分泌汗液,汗液通过导管排出到皮肤表面,汗腺属于外分泌腺,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C
【分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规律性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等生理活动进行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二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
【详解】A.仅神经调节无法完全解释该同学出现的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现象,因为神经调节虽能使机体作出反应,但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还涉及激素调节,故A不符合题意。
B.仅激素调节不全面,因为首先是神经系统感受到刺激引发兴奋,进而促使激素分泌,所以不能单纯说是激素调节的结果,故B不符合题意。
C.当看到球队进球,神经系统先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同时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这是神经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
D.血液主要功能是运输物质等,并不直接调节人体出现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种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A
【分析】人体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
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肌腱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附着在相邻的骨上。
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详解】A.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肌腱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附着在相邻的骨上,而不是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如果骨骼肌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就无法通过收缩产生运动,A错误。
B.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握住手这个动作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例如拇收肌、拇短掌肌等都要参与,B正确。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握手时,骨骼肌收缩,牵拉骨绕关节运动,从而使大拇指向手心运动,C正确。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能调节和控制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人体完成各种动作。握手动作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D正确。
故选A。
18.B
【分析】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
【详解】A.关节软骨属于关节面的附属结构,骨骼肌是附着在骨上的肌肉组织,不属于关节结构,A不符合题意。
B.人体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是附着在关节面周围及其附近骨面上的结缔组织,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叫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脱出的现象,脱臼不属于关节的基本结构,B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A
【分析】人从外界获取的信息多靠视觉和听觉,对于耳朵相关说法,经常掏耳朵不能增强听力还可能伤耳;声波按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顺序传入耳;遇巨大声响闭嘴堵耳可保护鼓膜;鼻、咽、喉发炎可能引发中耳炎。
【详解】A.经常掏耳朵是不良的习惯。掏耳朵时如果不小心,可能会损伤外耳道的皮肤,甚至戳伤鼓膜,导致听力下降。而且外耳道有一定的自洁功能,耳屎(耵聍)也可以保护外耳道皮肤、黏附外物等。所以经常掏耳朵不仅不能增强听力,还可能损害听力,A错误。
B.声波传入耳的顺序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所以声波传入耳的顺序是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B正确。
C.当遇到巨大声响时,空气振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闭嘴、堵耳可以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防止鼓膜被震破,C正确。
D.咽鼓管一端连通咽部,另一端连通鼓室。鼻、咽、喉发炎时,病菌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D正确。
故选A。
20.B
【分析】1.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2.题图中: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软骨,5关节窝;6肱二头肌,7肱三头肌,8骨,9肘关节。
【详解】A.2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连接起来,其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而使关节灵活的是4关节软骨和3关节腔内的滑液,A错误。
B.1关节头从5关节窝中滑脱的现象,称为脱臼。脱臼后,关节无法正常活动,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复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剧烈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可以减少脱臼现象的发生,B正确。
C.双手提重物时,需要肌肉提供较大的力量,6肱二头肌和7肱三头肌都收缩,C错误。
D.运动时,8骨起杠杆作用,9肘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提供动力,D错误。
故选B。
21.C
【分析】哺乳动物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因此,由骨、骨连结(如关节)和骨骼肌组成了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
【详解】A.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A正确。
B.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B正确。
C.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时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会导致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这就是脱臼。脱臼后,关节无法正常活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剧烈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可以减少脱臼现象的发生,C错误。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得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因此,运动系统结构完整不一定能完成各种运动,D正确。
故选C。
22.B
【分析】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详解】A.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其中骨和骨连结构成骨骼,活动的骨连结称为关节,故A正确。
B.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故B错误。
C.完成锻炼动作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如屈肘动作需要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等的配合,故C正确。
D.锻炼能强化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提高关节的稳定性(牢固性)和活动范围(柔韧性),故D正确。
故选B。
23.B
【分析】(1)观膝关节结构示意图可知,①关节囊、②关节腔、③关节头、④关节软骨、⑤关节窝、⑥关节面。
(2)膝跳反射作为简单反射,需有效刺激启动,经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完成。
(3)膝关节牢固性由关节面、关节囊、韧带等共同维持,关节囊及内外韧带起关键加固作用,并非仅依赖关节面;关节灵活性靠关节腔滑液(减少摩擦)和关节软骨(缓冲、减摩)保障。小腿弹起时,伸肌收缩、屈肌舒张,体现肌肉协作实现运动的机制。
【详解】A.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需要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引发,比如用小锤轻敲膝盖下方的韧带等合适刺激,才能产生膝跳反射现象,A正确。
B.关节的牢固性与多种结构有关。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内外还有韧带等结构增强牢固性。所以膝关节的牢固性不只是与⑥关节面有关,还与关节囊等结构密切相关,B错误。
C.图中②是关节腔,关节腔内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④是关节软骨,关节软骨覆盖在关节面上,表面光滑,也可减小运动时的摩擦,使关节运动更灵活,C正确。
D.当小腿弹起时,属于伸膝动作,此时图中A股四头肌处于收缩状态,牵拉骨绕关节运动,从而完成小腿弹起的动作,D正确。
故选B。
24.D
【分析】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各系统协调配合,主要依赖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系统通过快速的电信号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进行较慢的体液调节,两者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
【详解】A.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循环系统负责体内物质运输,二者不主导调节,故A不符合题意。
B.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运动系统负责运动,与整体调节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泌尿系统功能是形成尿液和排泄废物,生殖系统与繁殖相关,均非调节核心,故C不符合题意。
D.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受神经的调节,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5.C
【分析】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含量少但作用大,且激素调节受神经系统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详解】A.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系统包括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故A不符合题意。
B.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低,但能显著调节生命活动,如生长激素促进生长,故B不符合题意。
C.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激素调节起辅助作用,如应激反应中神经和激素共同作用,故C符合题意。
D.激素分泌直接或间接受神经系统控制,如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肾上腺素分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6.(1)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软骨 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有关节软骨/关节腔内有滑液
(2) 神经 循环、呼吸、消化等系统 关节 收缩 舒张
(3)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高强度运动,运动时佩戴护肘护膝
【分析】图甲中,①是关节囊、②是关节头、③是关节腔、④是关节窝、⑤是关节软骨。
图乙中,轻质铝材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骨,轴承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关节,气动人工肌肉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骨骼肌。
【详解】(1)根据关节的结构知识可知,图中①是关节囊、③是关节腔、⑤是关节软骨。
关节具有既牢固又灵活的特点,其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它能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同时还能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的运动更加灵活。
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的作用: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更加灵活。
(2)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运动系统以及其他系统的配合共同完成的。在肘关节模型中,控制系统能对模型的运动进行调控,相当于人体的神经系统。
人体完成运动不仅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为运动提供能量等。所以除了神经系统,还需要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参与。
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在肘关节模型中,轴承起到了连接和允许转动的作用,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关节。
在人体的屈肘动作中,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在肘关节模型中,气动人工肌肉A相当于肱二头肌,气动人工肌肉B相当于肱三头肌。当触碰感应装置后,要完成屈肘动作,气动人工肌肉A应收缩,气动人工肌肉B应舒张。
(3)为了避免运动损伤,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高强度运动,运动时佩戴护肘护膝;掌握正确运动姿势,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加强身体素质训练等。
27.(1)反射弧
(2) 2传入神经 4传出神经
(3) 脊髓 非条件反射
(4) 大脑皮层 先缩手
【分析】图中,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
【详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所以该模式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2)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因此,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
(3)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所以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4)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手被针刺后会感到疼痛,疼痛的感觉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
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需要经过脊髓上传到大脑,所以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的路径比传导到效应器的路径长,因此小华是先缩手后感觉到疼痛。
28.(1) 肱二头肌 收缩
(2)肌腹
(3)神经
(4) 消化 循环 呼吸
【分析】(1)图中,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详解】(1)图A表示屈肘动作,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图A中,①表示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其中能够收缩和舒张的部分是肌腹。
(3)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由图A和图B可知,任何运动都需要多块骨骼肌协作完成,同时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4)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消化系统能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为运动提供物质基础;呼吸系统能够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为细胞呼吸提供氧气;循环系统能够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到组织细胞,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所以运动所需的能量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系统有关。
29.(1) 支点 关节软骨
(2)收缩
(3)C
(4) 脱臼/关节脱位 b关节囊
(5)合理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合理即可)
【分析】图甲:a关节头、b关节囊、c关节腔、d关节窝、e关节软骨;图乙: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
【详解】(1)人体能产生运动,是因为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再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在此过程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
图甲中,e是关节软骨,它覆盖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得关节更加灵活。
(2)图乙中①是肱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运动员在进行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所以如图乙所示①处于收缩状态。
(3)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图丙中,最为合理的是图C,它正确展示了骨骼肌跨越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4)不恰当的运动可能会造成图甲中的a关节头从d关节窝中滑脱,这种现象称为脱臼(关节脱位)。
运动时用的运动护膝与关节的b关节囊有相似的作用,护膝和关节囊紧实的包裹有助于增加膝关节的牢固性,避免膝关节因过度弯曲而受伤。
(5)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使用手机,容易患上“手机肘”,从而使部分手指出现麻木、刺痛。为避免这种情况,中学生应合理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
30.(1) 前 凹
(2) 虹膜 小
(3)由大变小
(4)2
【分析】图1中,①瞳孔,②角膜,③晶状体,④视网膜,⑤玻璃体,⑥巩膜;图2中,1耳郭,2鼓膜,3鼓室,4听小骨,5半规管,6耳蜗,7咽鼓管。
【详解】(1)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导致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所以ICL晶体植入手术前,患者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物像落到了视觉感受器(视网膜)的前方。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ICL晶体植入手术可理解为在眼球虹膜后、晶状体前植入一个“隐形眼镜”,其作用是使光线发散一些,从而使物像后移落在视网膜上,因此植入的ICL晶体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2)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光线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ICL晶体植入手术后,患者拆掉遮盖眼睛的纱布后眼前一亮,说明光线变强,这时瞳孔会在虹膜的调节下变小,以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
(3)课间休息时,同学们通过窗户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眼睛是在看远处的物体,此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小。图1中③是晶状体,所以其曲度发生的变化是由大变小,这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
(4)骨传导耳机可将声波通过骨头传导至内耳,开放双耳,不经过外耳道和鼓膜,因此可以减小声音对图2中2鼓膜的损伤,但使用不当也会损伤听力。
3.2 函数的基本性质--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大(小)值 常见题型总结练 2025-2026学年数学高一年级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图象法求单调区间
1.如图是函数的图象,则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A. B. C. D.
2.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B. C. D.
3.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函数的减区间为( )

A. B.
C. D.
4.定义在上的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二:函数单调性的判断
1.已知四个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在定义域内具有单调性的函数是( )
A. B.
C. D.
2.(多选题)在区间上为减函数的是( )
A. B. C. D.
3.(多选题)下列函数中,在R上是增函数的是( )
A.y=|x| B.y=x
C.y=x2 D.y=
4.下列函数中,在上单调递增的是( )
A. B. C. D.
三:证明或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1.下列函数中,满足“对任意,,当时,都有”的是( )
A. B. C. D.
2.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 )
A.1 B. C. D.
3.下列函数中,在区间上为增函数的是( )
A. B. C. D.
4.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满足,则在区间内单调递增
B.若满足,则在区间内单调递减
C.若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则在区间内单调递增
D.若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则在区间内单调递增
四: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1.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 )
A. B. C.和 D.
2.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1] B.[1,) C.[1,4] D.[2,1]
3.已知,则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 .
4.(24-25高一上·全国·课堂例题)已知函数,,根据图象写出它的单调区间..
五: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1.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则整数a的取值可以为( )
A. B. C.0 D.1
2.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若函数(为实数)是R上的减函数,则( )
A. B. C. D.
4.若在上为减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六: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或解不等式
1.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R,且对任意的x1,x2且x1≠x2都有[f(x1)﹣f(x2)](x1﹣x2)>0成立,若f(x2+1)>f(m2﹣m﹣1)对x∈R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1,2) B.[﹣1,2]
C.(﹣∞,﹣1)∪(2,+∞) D.(﹣∞,﹣1]∪[2,+∞)
3.设函数在区间上有意义,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下列各式中,能够确定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的是( )
A. B.
C. D.
4.(多选题)设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则( )
A.
B.
C.
D.
E.
函数的最大(小)值
一:利用图象求函数最值
1.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在[0,7]上是增函数,在[7,+∞)上是减函数,又f(7)=6,则f(x)(  )
A.在[-7,0]上是增函数,且最大值是6
B.在[-7,0]上是减函数,且最大值是6
C.在[-7,0]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是6
D.在[-7,0]上是减函数,且最小值是6
2.函数y=f(x)在[-2,2]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此函数的最小值、最大值分别是(  ).
A.f(-2),0 B.0,2 C.f(-2),2 D.f(2),2
3.若函数,它的最大值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为
二:利用单调性求函数最值
1.函数y=在[2,3]上的最小值为( )
A.2 B.
C. D.-
2.已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B,则A-B等于( )
A. B. C.1 D.-1
3.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
A. B.1 C. D.2
4.若函数y=在区间[2,4]上的最小值为5,则k的值为(  )
A.5 B.8
C.20 D.无法确定
三:求二次函数的最值
1.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有最大值5,最小值1,则的值等于( )
A. B.1 C.2 D.3
2.定义域为R的函数满足,且当时,,则当时,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3.(多选题)关于函数()在上最小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 B.
C.与的取值有关 D.不存在
4.(多选题)已知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则可能的取值为( )
A. B.3 C. D.1
四:判断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和求解单调区间
1.函数在区间上递增,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多选题)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的可能的取值是( )
A.1 B.2 C.3 D.4
五:函数最值的实际应用
1.如图所示是函数的图象,图中曲线与直线无限接近但是永不相交,则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函数的定义域为
B.函数的值域为
C.此函数在定义域中不单调
D.对于任意的,都有唯一的自变量x与之对应
2.若是偶函数,且对任意∈且,都有,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 )
A. B.
C. D.
3.向一个圆台形的容器(如图所示)中倒水,且任意相等的时间间隔内所倒的水体积相等,记容器内水面的高度y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为,则以下函数图象中,可能是的图象的是(  ).
A. B.
C. D.
4.(23-24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一水池有2个进水口,1个出水口,进出水速度如图甲、乙所示.某天0点到6点,该水池的蓄水量如图丙所示(至少打开一个水口).

给出以下4个论断,其中正确的是(  )
A.0点到3点只进水不出水
B.3点到4点不进水只出水
C.3点到4点只有一个进水口进水
D.4点到6点不进水也不出水
答案
一:图象法求单调区间
根据题意,结合函数图象可得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故选:.
函数的定义域需要满足,解得定义域为,
因为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故选:D.
函数的图象在区间和是下降的,在区间和是上升的,
故该函数的减区间为.
故选:C.
,取
如图所示:
单调递减区间是
故答案为
二:函数单调性的判断
对于A,函数分别在及上单调递增,
但存在,使,故A不符合题意;
对于C,函数分别在及上单调递增,
但存在,使,故C不符合题意;
对于D,函数分别在及上单调递减,
但存在,,使,故D不符合题意;
只有B完全符合增函数的定义,具有单调性.
故选:B.
解:函数是上的减函数,
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函数在区间单调递减.
函数在区间单调递增,
所以A,B,C符合要求;D项不符合要求.
故选:ABC.
解:选项A,,当x<0时单调递减,不符合题意;
选项B,显然在R上是增函数,符合题意;
选项C,y=x2,当x<0时单调递减,不符合题意;
选项D,作出草图如下,实线部分,观察图象可得函数在R上为增函数,符合题意.

故选:BD
对于A中,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所以A不符合题意;
对于B中,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单调递增,所以B符合题意;
对于C中,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所以C不符合题意;
对于D中,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
三:证明或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因为对任意,,当时,都有,所以在上为增函数,
A选项,在上为增函数,不符合题意.
B选项,在上为减函数,不符合题意.
C选项,在上为增函数,符合题意.
D选项,在上为增函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因为在上单调递增,且恒成立,
可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所以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
故选:B.
选项A:,开口向下,对称轴为,所以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故选项A错误;
选项B:,所以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故选项B正确;
选项C:可以看作由函数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所以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故选项C错误;
选项D:,开口向下,对称轴为,所以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对于AB:函数满足,或,特值并不具有任意性,
所以区间端点值的大小关系并不能确定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性,故A,B错误;
对于C:区间和有交集,故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增,故C正确,
对于D:区间和没有交集,故不能确定函数在区间内的单调性.
例如在和上递增,但,故D错误.
故选:C.
四: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由可得且,
因为开口向下,其对称轴为,
所以的减区间为和
所以的单调增区间为和
故选:C
由,得,解得,
令,则,
因为在上递增,在上递减,而在上递增,
所以在上递增,在上递减,
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故选:D
解:因为,对称轴为 ,又开口向下,
又,∴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故答案为:

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五: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解:由题意可得,解得,
∴整数a的取值可以为.
故选:A
函数的对称轴为,
由题意可知,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B.
由题意知,解得
故选:D
为上的减函数, 时, 递减,即,①, 时, 递减,即,②且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 .
故选:C.
六: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或解不等式
在上单调递增,,,解得:,
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C.
解:由题意,可知:
∵对任意的x1,x2且x1≠x2都有[f(x1)﹣f(x2)](x1﹣x2)>0成立,
∴函数f(x)在定义域R上为增函数.
又∵f(x2+1)>f(m2﹣m﹣1)对x∈R恒成立,
∴x2+1>m2﹣m﹣1,
∴m2﹣m﹣1<1,
即:m2﹣m﹣2<0.
解得﹣1<m<2.
故选:A.
解: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则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与应该同号,所以,
故选:C.
由题意,函数在上为减函数.
当时,,,,
则,,,故ACD错误;
对于B,因为,所以,
所以,故B正确;
对于E,因为,所以,故E正确.
故选:BE.
函数的最大(小)值
一:利用图象求函数最值
∵函数是偶函数,而且在[0,7]上为增函数,
∴函数在[-7,0]上是减函数.
又∵函数在x=7和x=-7的左边是增函数,右边是减函数,且f(7)=f(-7),
∴最大值为f(7)=f(-7)=6.
故选B.
试题分析:由图观察可知函数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函数在处取的最大值为.
又由图观察可知,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故C正确.
由题意,函数表示开口向上,且对称轴为的抛物线,
要使得当,函数的最大值为,则满足且,
解得,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D.
由题:,函数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减,
可以看成函数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作出图象:
所以函数在递减,在递减,,,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
故答案为:
二:利用单调性求函数最值
y=在[2,3]上单调递减,所以x=3时取最小值为,
故选:B.
函数在区间是减函数,
所以时有最大值为1,即A=1,
时有最小值,即B=,
则,
故选:A.
由知,在上是增函数,所以在上递增,所以.
故选:C
∴或∴k=20.选C.
三:求二次函数的最值
由题意,函数,
可得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当时,则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其最小值为,
显然不合题意;
当时,则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故函数的最大值为,
因为,令,即,即,
解得或,
又因为,所以.
故选: D.
设,则,则,又,∴,∴当时,取到最小值为.
由题意得: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且函数图象开口向上,
则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
故选:BCD.
解:因为函数,函数的对称轴为,开口向上,
又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
所以当时,,解得(舍去)或;
当,即时,,解得(舍去)或;
当,即时,.
综上,的取值集合为.
故选:BC.
四:判断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和求解单调区间
函数,二次函数图像开口向上,
若在区间上递增,
则对称轴x=-a,
即a
故选D.
函数的对称轴为,
由于在上是减函数,所以.
故选:B
函数的对称轴为,
由于在上是减函数,所以.
故选:B
因为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在R上的最小值为,且,
(1)当时,由的值域为,可知必有
所以且,解得,此时
(2)当时,由的值域为,可知必有
所以且,解得,此时
综上可知,
所以的可能的取值为
故选:BCD
五:函数最值的实际应用
1 由图知:的定义域为,值域为,A、B错;
显然在分别递增,但在定义域上不单调,C对;
显然,对应自变量x不唯一,D错.
故选:C
∵对任意的x1,x2∈(0,+∞),都有,
∴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减,
又∵,
∴,
又∵f(x)是偶函数,∴f(﹣)=f().
∴.
故选:A.
由容器的形状可知,在相同的变化时间内,高度的增加量越来越小,
故函数的图象越来越平缓,
故选:D.
由甲,乙图得进水速度为1,出水速度为2,
对A,由题意可知在0点到3点这段时间,每小时进水量为2,即2个进水口同时进水且不出水,所以A正确;
对BC,从丙图可知3点到4点水量减少了1,所以应该是有一个进水口进水,同时出水口也出水,故B错误C正确;
对D,当两个进水口同时进水,出水口也同时出水时,水量保持不变;也可由题干中的“至少打开一个水口”知D错,故D错误.
故选:A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