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养评价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养评价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26 20:3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养评价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爱国,是深植于我们内心的真挚情感,是我们始终不变的崇高信仰。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来培养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活动一:爱国主题演讲
下面是从同学们写的演讲稿中节选的两段,请你读一下,并完成相应练习。
语段一:忆往昔,我们是东方沉睡的雄狮, jiāng( )土惨遭侵略者的践踏。jīn bì huī huáng( )的 diàn táng( )、hóng wěi( )的建筑都毁于一旦,这造成了bù kě gū liáng( )的sǔn shī( )。而今,雄狮已经觉醒,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神舟飞天□蛟龙qián( )海□高铁疾驰□人工智能和超级计算机等成果令世界瞩目。
1.根据拼音写字词,填在语段一的括号里。(8分)
2.请在语段一的“□”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语段二:生活在 ,我们是多么幸福,但我们无法忘记,在 的年代,国家内忧外患,百姓 ,是无数革命先辈不断奋斗才最终改变了中国备受欺凌的命运,才有了现在的 。同学们,我们要铭记历史,发扬并传承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真正做到少年强则国强!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语段二的横线上。(填序号,不重复)(4分)
①流离失所 ②政通人和 ③兵荒马乱 ④太平盛世
4.将语段二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2分)
5.语段二的最后一句话中有一处表达不恰当,请你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中修改。(2分)
6.演讲时要注意表达技巧,在朗读语段二的最后一句话时,我们要用怎样的语气 ()(2分)
A.语调低沉,情感豪迈。 B.语调低沉,情感温柔。
C.语调稍高,情感豪迈。 D.语调轻快,情感悲愤。
要想将演讲稿写得有吸引力,需要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完成下面的练习,增加知识储备。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灰烬(jìn) 己亥(gāi) B.抖擞(shǒu) 隐瞒(mán)
C.鱼鳞(lín) 炊具(chuī) D.剔透(tì) 舀水(yǎo)
8.下面的加点词语中,感彩表达不恰当的是( )(2分)
钱学森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冲破阻碍回国,呕心沥血,成为两弹一星元勋。他处心积虑完成《工程控制论》《导弹概论》等著作,为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80年,钱学森带领团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大家都兴高采烈地相拥而泣。
A.举世闻名 B.呕心沥血 C.处心积虑 D.兴高采烈
活动二:爱国诗歌朗诵
9.小文在整理爱国诗歌,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万马齐喑究可哀。(鸣叫) B.九州生气恃风雷。(依靠)
C.干将发硎。(磨刀石) D.死去元知万事空。(同“原”,本来)
10.下面是小文对爱国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乳虎啸谷,百兽震惶”一句中,“乳虎”象征中国少年。
B.《示儿》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示儿”是给儿子看的意思。
C.“题临安邸”点明了写诗的地点,“己亥杂诗”点明了诗歌的写作时间。
D.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告诉我们,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1.体会爱国诗歌的情感,朗诵时才能打动人心。根据语境填写出相应内容。(10分)
在国家衰败、民族危亡之时,总会有爱国志士奋力呐喊:看到南宋官员们苟且偷安、醉生梦死,林升发出了“ , ”的质问;面对祖国还未统一的残酷现实,陆游有了“ , ”的嘱托;在国家危亡之际,龚自珍借诗句“ , ”表达对涌现杰出人才的期盼。梁启超曾说“ ,不在他人, ”,在今天这个繁荣昌盛的新时代,少年意气风发,真正是“美哉, ,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 ”。
活动三:强国展板制作
(一)于历史悲鸣中坚定强国信念。
【资料一】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节选自《圆明园的毁灭》)
【资料二】①国宝是国家精神的象征与民族历史的见证,国宝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国破则宝散,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中国,社会动荡,国势衰微,国宝重器、盛世遗珍亦如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一样,屡遭浩劫,流离失所。
②“万园之园”“无上之园”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无数文物珍宝被洗劫一空。敦煌莫高窟是我国文化史上最重大的遗存之一,然而不幸的是,敦煌遗书[12]发现于西方列强正在加紧侵略中国的年代。斯坦因只用40块马蹄银便骗走了24箱价值连城的经卷写本和5箱绢画绣品,伯希和只用区区500两白银便换走了10余个大木箱6000余卷敦煌遗书中的精品。
③国宝是时代文化的结晶,是民族历史的见证。国宝流散不仅是民族瑰宝的损失,更是对民族精神的挫伤与打击。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然而,自甲骨被发现以来,就屡遭劫难,数量庞大的甲骨流失海外。星散四方的甲骨,对于外国人而言,或许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也或许是徒供私藏或展览的历史遗物,冷冰冰没有温度;但对于中国人而言,这些斑驳残损的甲骨却是我们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认识了解祖先的生活、溯源文化根脉、连接沟通古人精神的重要中介。
④国宝文物是精神的国土,守土尽责,方能不辱使命。不管“海外文物追索之路”如何复杂艰辛,我们都要勇敢地肩负起民族文化遗产的守护传承责任,“一念在兹,万山无阻”,风雨兼程,砥砺前行。让离家的国宝早日踏上归程,让曾经断裂的历史记忆与情感链条重新接续,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注入来自F史深处的雄浑动力。
【注】敦煌遗书:又称敦煌文献、敦煌文书等,是对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17号洞窟中的一批书籍的总称。敦煌遗书对历史、社会、医学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12.资料一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去掉 为什么 (3分)
13.下列对资料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国宝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国宝的命运决定着国家命运的走向。
B.圆明园被列强毁灭,敦煌遗书遭骗购,这造成我国文化史上的巨大损失。
C.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与文化的根脉。
D.国宝文物是精神的国土,文物的丧失一定会使一个国家沦为行尸走肉。
14.资料二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大量的数据,请结合文末的注释内容分析数据在此处的作用。(4分)
15.上述两则资料都写了被毁坏或掠夺的国宝文物,两位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有何相同点 请结合下列语句简要概括。(4分)
16.阅读完两则资料,请写一写你的感想。(4分)
(二)学习大国工匠精神,谱写祖国繁荣篇章。
唤醒沉睡文物的人
①庄严的神像、奇异的面具、高大的神树……三星堆文物从沉睡中被唤醒。这离不开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们。
②1986年,青铜神树重见天日。刚出土时,只是一堆混杂着泥土的碎片,根本看不出树的形态,甚至找不出一根完整的枝丫。如何让青铜神树重放光彩呢 郭汉中跟随师父杨晓邬接受了这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反复猜测,不断论证,历时三年多,做好了修复前的准备工作。
③1990年,修复工作开始了。他们先根据造型、花纹对碎片进行分类,再把同类的碎片拼接、对位。起初,他们并不知道青铜神树有多高,只能从下往上一点点地摸索,就像完成拼图一样。他们经常弓着身子,小心翼翼地试探每一块残件的合理位置。有时候,为了拼接、固定一块残片,他们需要夜以继日地工作。酷日炎炎,汗水浸透了衣衫;寒风阵阵,他们毫不觉察。两千多个日夜,他们在5米高的脚手架上爬上爬下,终日埋头于青铜神树的修复工作中。七年光阴一晃而过,这株高达396厘米的青铜神树终于被“唤醒”。据考证,这件青铜神树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
④作为徒弟的郭汉中,在学习修复技艺的同时,非常重视对传统技艺的改良创新。2019年11月到2020年5月期间,三星堆新发现六座“祭祀坑”。如何完整地提取坑内的象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为了避免埋藏于地下千年之久的象牙在提取时发生断裂、损坏,郭汉中创造性地自制了许多小工具,解决了象牙提取过程中的难题。他还借鉴了骨科手术的固定方式,采用给象牙打“绷带”的蜡模固型加固方式,保证了上百根象牙安全出坑,开创了考古发掘过程中保护文物的先河,唤醒了更多沉睡的文物。
⑤郭汉中还非常重视文物修复技术的传承。他领衔成立了文物修复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天,他指导徒弟耐心细致地给文物“做手术”:清洗、补缺、粘接、上色、做旧、打磨,一丝不苟。当徒弟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手把手地教。郭汉中说:“三星堆的国宝那么多,我这辈子是修复不完了,但我的徒弟们可以继续干下去,这份古老的技艺也要继续传承下去。”随着工作室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唤醒沉睡文物的队伍。
⑥三尺工作台,装得下古往今来;三十载光阴,换不回青丝如缕。以郭汉中为代表的文物修复师们几十年如一日,逐渐唤醒了沉睡的古蜀文明。
17.请你根据要求梳理提纲,把握内容要点。(4分)
18.短文第③自然段描写了郭汉中与师父一起修复青铜神树的场景,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你的感受。(3分)
19.(1)“唤醒沉睡文物的人”指的是( )(2分)
A.郭汉中 B.文物修复师
C.郭汉中和杨晓邬 D.郭汉中和徒弟
(2)结合短文谈谈“唤醒沉睡文物的人”都“唤醒”了什么。(3分)
20.结合下面两则资料,你对这篇短文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活动四:展望未来征文
21.如今,我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时代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请你畅想一下,二十年后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以“未来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写作前先把想象到的场景或事件梳理一下,列一个写作提纲,然后根据提纲,分段叙述,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30分)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学校、家乡、住房……”;②想象合理,语句通顺;③结构完整,条理清晰;④不少于400字。
第四单元综合素养评价
1.疆 金碧辉煌 殿堂 宏伟 不可估量 损失 潜
2.,、 、 、
3.④ ③ ① ②
4.[示例]难道不是无数革命先辈不断奋斗才最终改变了中国备受欺凌的命运吗
5.我们要铭记历史,发扬并传承革命精神
6. C 7. C 8. C 9. A 10. A
11.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故今日之责任 而全在我少年我少年中国 与国无疆
12.不能去掉。加点词语准确地表现出了侵略者贪婪、野蛮、无耻的嘴脸,呈现了圆明园被毁灭的命运。
13. B
14.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外国人以廉价的钱财掠走中国价值无量的敦煌遗书的事实;数值上的对比,突出了价值的悬殊,表现了国宝流失对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损失。
15.(1)对列强侵略、毁坏行径的愤慨之情
(2)对被毁坏或流失的国宝文物的惋惜之情
16.[示例]追寻流失海外的国宝文物任重道远,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肩负起守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让流落海外的国宝文物早日归家。
17.郭汉中非常重视对传统技艺的改良创新。
郭汉中非常重视文物修复技术的传承。
18.从“弓着身子”“小心翼翼地试探”“夜以继日地工作”等语句中,我体会到郭汉中和师父修复文物不辞辛苦、精益求精、严谨认真、持之以恒的精神,他们对文物修复工作的热爱深深地打动了我。
19.(1)B
(2)文物修复师们不仅唤醒了青铜神树等文物,还唤醒了古蜀文明,让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得以重见天日;同时也唤醒了文物修复技术的传承,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唤醒文物的队伍中。
20.结合两则资料,我体会到文物修复师们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高贵品质,郭汉中的认真刻苦、踏实努力和尽职尽责。文物修复师们值得我们敬佩、赞美和感谢。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