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地球自转的特征
(2024福建南平月考改编)下图为地球某半球俯视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②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③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
④该图为南半球俯视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与a点自转角速度相等的点有( )
①b ②c ③d ④e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25天津武清月考)如图示意地球局部,图中字母均位于地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由于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图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地点是( )
A.a点 B.b点 C.e点 D.北极点
4.与c点相比,e点( )
A.自转线速度大 B.自转线速度小
C.自转角速度大 D.自转角速度小
(2025广东东莞月考)圆形地球同步轨道又称为地球静止轨道,在这样的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将始终位于赤道某地的上空,相对于地球表面是静止的。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我国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时,运载火箭起飞后的飞行方向通常是( )
A.向西南飞行 B.向东南飞行
C.向东北飞行 D.向西北飞行
6.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
A.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运行轨道面垂直于地球赤道平面
C.运行轨道面与地轴夹角为66°34'
D.运行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即23时56分4秒
题组二 地球公转的特征
(2025辽宁大连月考改编)2024年5月8日,巴黎奥运会火炬本土传递活动在马赛启动,之后在法国本土和海外进行火炬传递,火炬最终于7月26日抵达奥运会开幕式现场。下图为地球二分二至日公转轨道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材料中巴黎奥运会火炬传递期间,地球公转的速度( )
A.一直变快 B.一直变慢
C.先变快再变慢 D.先变慢再变快
8.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地球处于图中( )
A.①位置 B.②位置
C.③位置 D.④位置
9.地球绕日公转平均每天转过的角度( )
A.略大于1° B.略小于1°
C.等于1° D.不到0.5°
题组三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025江苏盐城月考)下图中,③为黄道平面,④为赤道平面。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0.据图回答,目前②的度数为( )
A.66°34' B.23°26'
C.65° D.90°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
B.黄赤交角度数即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图中①是黄赤交角
(2024辽宁丹东凤城一中月考)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简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当地球公转到丁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
B.此时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90°
C.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并向北移
D.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并向南移
13.地球由丁位置公转到甲位置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数( )
A.大于23°26' B.小于23°26'
C.等于23°26' D.等于46°52'
14.(2025江西上饶月考)下面左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轨道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为1个 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1个 年。(4分)
(2)指出材料左图中字母与右图中序号的对应关系。(4分)
(3)当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填“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 。(4分)
(4)从C位置到D位置,太阳直射点主要位于 (“南”或“北”)半球,并向 (“南”或“北”)移动。(4分)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地球自转特征及应用
(2025四川绵竹中学开学考)某天文爱好者于2023年1月20—21日连续两天对某恒星进行观测,观测地点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甲地(如下图),图中a、b、c、d为投影到天球面上的该恒星位置,2023年1月20日20时观测到该恒星位于天顶的b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月21日,再次观测到该恒星位于b位置的时间是( )
A.19时3分56秒
B.19时56分4秒
C.20时3分56秒
D.20时56分4秒
2.(易错题)1月21日20时可观测到该恒星位于图中的( )
A.a B.b
C.c D.d
(2025河南创新发展联盟月考,)地球每天都在不停地运动。下图为地球自转速度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图中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相符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据图可知,地球自转的速度( )
A.各地均相同
B.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极点角速度为0
D.各地均不相同
(2024广东东莞月考,)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0°N,100°E)点火发射,并于11月30日05时42分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距地面400~450千米,沿固定轨道绕地球运行的周期约为90分钟,轨道倾角(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约42°~43°。未来,位于海南省的文昌航天发射场将主要承担大吨位空间站的发射任务。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由于地球运动,中国空间站在一天的运行过程中,其轨迹在地球表面的投影与赤道依次形成交点G1,G2,……Gn,则G3位于G1 ( )
A.以西2 500千米 B.以东2 500千米
C.以西1 250千米 D.以东1 250千米
6.文昌航天发射场承担大吨位空间站的发射任务,是因为该地( )
A.对流层厚度较小
B.高层大气较稀薄
C.自转线速度较大
D.自转角速度较大
题组二 地球公转的特征
(2025安徽芜湖月考改编,)下图中甲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阴影部分为黑夜。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 )
A.是北半球春分日,且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B.是北半球春分日,且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C.是北半球秋分日,且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D.是北半球秋分日,且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8.地球由甲位置公转到下一个节气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 )
A.始终变快 B.始终变慢
C.先变快,后变慢 D.先变慢,后变快
题组三 黄赤交角的影响
(2025河南许昌高级中学月考)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5°,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由于黄赤交角的变化(如下图1),回归线在地表每年移动大约14.4米,这使得我国最早的北回归线标志碑(位于台湾省嘉义市,建于1908年,下图2)目前并不位于北回归线上。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北回归线位于标志碑南侧
B.地球上太阳直射点位置不变
C.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约为4万年
D.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最大为24.24°
10.黄赤交角最小时( )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大
B.北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C.北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大
D.南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大
11.(2024广东河源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30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比地球更大的太阳转了60圈了。”
(1)请你为图1中地球公转轨道上B、C、D三个位置的地球画上地轴,并在图1中A、B位置之间用箭头表示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的方向。(2分)
(2)从地球运动相关知识角度看,你认为宇航员爸爸的话可信吗 为什么 (4分)
(3)在第(1)题的基础上判断,当地球公转到图1中B位置时,说出太阳直射点在图2中的位置、图1中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的时段及这一时段对应的图2中的时段。(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B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与东经度数增大方向一致,图中东经度数沿顺时针方向增大,因此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①正确、②错误;地球自转方向具有“北逆南顺”的规律,图中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说明该图为南半球俯视图,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
方法技巧 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简记为“北逆南顺”。
2.C 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中e点位于南极点,因此除e点外,图中各点自转角速度都相等,C正确。
3.A 读图可知,a点(位于赤道)、b点、e点、北极点纬度依次升高,根据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可以判断出图中a点自转线速度最大,A正确。
4.B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与c点相比,e点纬度较高,自转线速度较小,A错误、B正确;结合地球自转角速度分布规律可知,地球表面除极点外,各地自转角速度都相等,因此c、e两点自转角速度是相同的,C、D错误。
5.B 由材料可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在赤道上空,而我国卫星发射中心在北半球,即赤道以北,故运载火箭发射后须向南飞行至赤道上空;且同步轨道卫星相对地球静止,则需与地球自转同步,地球自西向东转,故运载火箭发射后应向东飞行,所以火箭发射后应该调整姿态向东南方向飞行,B正确。
6.D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A错误;因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位于赤道上空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与地球同步运动,故运行轨道面应平行于地球赤道平面,B错误;又因地轴垂直于地球赤道平面,所以运行轨道面与地轴夹角应为90°,C错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故其运行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即23时56分4秒,D正确。
7.D 材料中巴黎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由5月8日至7月26日,7月初地球会经过远日点,地球位于远日点时公转速度较慢,由此可知,从5月8日到7月初(位于远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变慢,从7月初(位于远日点时)到7月26日地球公转速度变快,即巴黎奥运会火炬传递期间,地球公转的速度先变慢再变快,D正确。
8.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二分二至日公转轨道位置示意图中,北半球倾向太阳时为夏至日,南半球倾向太阳时为冬至日,由此可以判断图中地球在④位置时为夏至日,地球在②位置时为冬至日,因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故图中地球应从②位置经过③位置向④位置运动,然后经过①位置,再回到②位置。则③位置就是从冬至日向夏至日运动的中间时间,即春分日,C符合题意。
9.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地球绕日一周转过的角度约为360°,而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1年,约为365天,故地球绕日公转平均每天转过的角度=360°÷365≈0.986 3°,即略小于1°,B正确。
10.A 由题可知,图中③为黄道平面,④为赤道平面,故①所表示的角为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即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为23°26',图中②是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与黄赤交角互余,故应等于90°-23°26'=66°34',A正确。
11.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A说法正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由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即黄赤交角度数等于回归线的度数,B说法正确;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不是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C说法错误;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中①是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即黄赤交角,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错误的说法,故应选C项。
12.C 目前黄赤交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34',二者均不随地球公转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A、B错误;结合近日点、远日点的位置和地球公转方向判断,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为夏至日,因此地球公转到丁位置时为春分日,春分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并向北移,C正确、D错误。
13.C 丁位置为春分日地球所在位置,此时太阳直射赤道;甲位置为夏至日地球所在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此地球由丁位置公转到甲位置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数等于23°26',C正确。
14.答案 (1)恒星 回归
(2)A—②;B—③;C—④;D—①。
(3)近日点 快
(4)南 北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1个恒星年,时间长度为365日6时9分10秒;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1个回归年,时间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
(2)北半球倾向太阳时为夏至日,南半球倾向太阳时为冬至日。读图可知,A北半球倾向太阳,为夏至日,C南半球倾向太阳,为冬至日,结合地球公转方向可知,B为夏至日到冬至日中间经过的点,应为秋分日,D为冬至日到夏至日中间经过的点,应为春分日;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中,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④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①太阳直射赤道且将向北移,应为春分日,③太阳直射赤道且将向南移,应为秋分日。因此A—②、B—③、C—④、D—①。
(3)结合第(2)题分析可知,C位置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位于近日点(1月初)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4)结合第(2)题分析可知,C对应④,D对应①,从④到①期间,太阳直射点主要位于南半球,且由南回归线向北(赤道)移动。
能力提升练
1.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恒星日是某恒星连续两次位于天顶的时间间隔,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由材料可知,1月20日20时观测到该恒星位于b位置,则21日再次观测到该恒星位于b位置的时间应出现在23时56分4秒后,计算可得时间为19时56分4秒,B正确。
2.A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1月21日19时56分4秒会观测到该恒星位于天顶b位置,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则恒星相对地球会自东向西转,故1月21日20时该恒星会向b位置的西侧运动,所以该恒星应处于图中的a位置,A正确。
易错分析 本题容易忽视恒星是静止的,观测到恒星移动,实际是因为地球自转而导致的恒星相对运动,故恒星移动方向应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3.B 本题图解如下:
4.C 结合上题结论可知,曲线②表示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特征,曲线②显示,不同纬度的地球自转线速度不同,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极点递减,但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均为15°/h,极点的自转角速度为0,故B、D错误,C正确。
5.A 结合材料可知,中国空间站沿固定轨道运行,每运行一周(90分钟),其轨迹在地球表面的投影会与赤道形成两个交点,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故交点G3位于交点G1西侧的位置,地球自转线速度在赤道上为1 670 km/h,故G3、G1两点之间距离约为1.5h×1 670 km/h=2 505千米,结合选项,G3位于G1以西2 500千米,A正确。
解题关键 中国空间站是沿着固定轨道绕地球运行的,自身有固定运行周期,并非地球同步卫星,因此其公转轨道位置不会随着地球自转而发生变化,故其运动轨迹的投影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
6.C 表解如下:
推理过程 结论
该发射场位于海南省,纬度较低,对流层厚度较大 A错误
高层大气的稀薄程度与大吨位空间站发射任务的选址关系不大 B错误
该发射场纬度低,自转线速度较大,初始速度较大,发射时耗用燃料较少 C正确
除极点外,地球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 D错误
7.C 结合地球公转轨道形状、方向,可补充出完整的公转图,对其可进行如下分析:
8.A 结合上题结论可知,地球在甲位置时是北半球秋分日,而一年划分为24个节气,两个相邻节气间隔15天,故由甲位置公转到下一个节气,即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之后15天的时间,地球位置正逐渐接近近日点(1月初),所以公转速度始终变快,A正确。
9.A 读黄赤交角变化图可知,近10千年以来,黄赤交角正在变小,故可推测目前黄赤交角应比1908年时小,因黄赤交角度数等于回归线度数,所以目前的北回归线度数应小于1908年的北回归线度数,即位于1908年所建的标志碑南侧,A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其移动周期为一个回归年(目前为365日5时48分46秒),移动范围应为两倍的回归线度数,故最大范围超过24.24°,B、C、D错误。
10.D 因为黄赤交角度数决定回归线度数,且回归线之间的范围为热带,现在黄赤交角约为23.5°,黄赤交角最小时为22.1°,即比现在的黄赤交角小,这会导致回归线之间的范围缩小,即热带的范围变小,A错误;因回归线度数与极圈度数互余,故极圈度数会变大,寒带为极圈到极点的范围,所以寒带的范围会变小,C错误;热带、寒带均变小,则温带的范围会变大,故D正确、B错误。
11.答案 (1)绘图如下:
(2)可信。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一年转过一圈。
(3)E。D→A。G→H。
解析 (1)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图1中B、C、D三个位置地球的地轴应与A位置地球的地轴指向一致。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公转。
(2)宇航员爸爸的话可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公转,周期是一年,绕太阳转60圈,也就是60年,宇航员爸爸今年60岁是可信的。
(3)结合地轴倾向、地球公转方向可知,图1中A、B、C、D分别为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当地球公转到图1中B位置(春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图2中E位置是春分日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地球公转速度1月初(近日点)较快,7月初(远日点)较慢。图1中地球公转速度在A→B过程中,先变快、后变慢;在B→C过程中,一直在变慢;在C→D过程中,先变慢、后变快;在D→A过程中,一直在变快,即秋分日到冬至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在图2中,结合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可知,E代表春分日,F代表夏至日,G代表秋分日,H代表冬至日。故图1中D→A时段对应图2中G→H时段。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