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1)

文档属性

名称 3.2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8-25 20:5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
同步练习
1.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所产生的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U衰变为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10次β衰变
【解析】 半衰期与物理条件无关,A选项错误;一个中子衰变成一个质子,放出一个β粒子,α粒子电离本领最强,γ射线穿透本领最强,B、C选项正确;U衰变为Pb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D错误.
【答案】 BC
2.原子核中能放出α、β、γ射线,关于原子核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α粒子
B.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β粒子
C.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γ粒子
D.原子核中只有质子和中子
【解析】 在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中,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得较紧密,有时作为一个整体放出,这就是α粒子的来源,不能据此认为α粒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原子核里是没有电子的,但中子可以转化成质子,并向核外释放一个电子,这就是β粒子.原子核发出射线后处于高能级,在回到低能级时多余的能量以γ光子的形成辐射出来,形成γ射线,故原子核里也没有γ粒子,故D正确.
【答案】 D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①β射线的粒子和电子是两种不同的粒子
②红外线的波长比X射线的波长长
③α粒子不同于氦原子核
④γ射线的贯穿本领比α粒子的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发现了X、α、β、γ射线,经研究知道X、γ射线均为电磁波,只是波长不同.可见光、红外线也是电磁波,由电磁波谱知红外线的波长比X射线波长要长.另外,β射线是电子流,α粒子是氦核,就α、β、γ三者的穿透本领而言,γ射线最强,α粒子最弱,故C对.
【答案】 C
4.某放射性原子核A,经一次α衰变成为B,再经一次β衰变成为C,则(  )
A.原子核C的中子数比A少2
B.原子核C的质子数比A少1
C.原子核C的中子数比B少2
D.原子核C的质子数比B少1
【解析】 写出核反应方程如下:A→He+B,B→e+C.A的中子数为X-Y,B的中子数为(X-4)-(Y-2)=X-Y-2,C的中子数为(X-4)-(Y-1)=X-Y-3.故C比A中子数少3.C比B中子数少1,A、C均错.A、B、C的质子数分别为Y、Y-2、Y-1,故C比A质子数少1,C比B质子数多1,B对D错.
【答案】 B
5.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此β粒子是(  )
A.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
B.原子核外的电子跃迁时放出的光子
C.原子核外存在着的电子
D.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时,放射出的一个电子
【解析】 β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衰变成一个质子时形成的,D选项正确.
【答案】 D
6.关于放射性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氡原子核了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D.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个
【解析】 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变时的统计规律,对少数原子核毫无意义,A错;发生α衰变时,中子数减少2个,D错.
【答案】 BC
7.14C是一种半衰期为5
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14C的含量为原来的,则该古树死亡时间距今大约(  )
A.22
920年     
B.11
460年
C.5
730年
D.2
865年
【解析】 剩下物质的质量计算公式:m=()nM,由题目所给条件得=()nM,n=2,所以该古树死亡的时间应为2个14C的半衰期,即:t=2T1/2=5
730×2年=11
460年.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 B
8.
U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变成Pb,则(  )
A.m=7,n=3
B.m=7,n=4
C.m=14,n=9
D.m=14,n=18
【解析】 衰变过程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写出核反应方程:U→Pb+mHe+ne
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列出方程
235=207+4m
92=82+2m-n
解得m=7,n=4,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
9.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出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3-2-3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为________射线,射线b为________射线.
图3-2-3
【解析】 三种射线中α射线穿透能力最弱,不能穿透铝箔,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带负电,在磁场中能发生偏转,而γ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在磁场中不发生偏转.所以a为γ射线,b为β射线.
【答案】 γ β
10.(2011·海南高考)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在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131I和137Cs两种放射性核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在下列四个式子中,有两个能分别反映131I和137Cs的衰变过程,它们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131I和137Cs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A.X1→Ba+n
B.X2→Xe+e
C.X3→Ba+e
D.X4→Xe+p
【解析】 衰变的种类有α衰变和β衰变两类,衰变中放出的粒子是氦核或电子而不会是质子或中子,故A、D错误,或从质量数守恒可知X1、X4的质量数分别是138、132,故他们不会是131I和137Cs的衰变.
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2、X3分别是I、Cs,而中子数等于质量数与核电荷数的差值,故他们的中子数分别为78、82.
【答案】 B C 78 82
11.回旋加速器在核科学、核技术、核医学等高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医学影像诊断设备PET/CT堪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它在医疗诊断中,常利用能放射正电子的同位素碳11作示踪原子.碳11是由小型回旋加速器输出的高速质子轰击氮14获得,同时还产生另一粒子,试写出核反应方程.若碳11的半衰期τ为20
min,经2.0
h剩余碳11的质量占原来的百分之几?(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
【解析】 核反应方程为
N+H→C+He①
设碳11原有质量为m0,经过t1=2.0
h剩余的质量为mr,根据半衰期定义有
=()=()≈1.6%.②
【答案】 N+H→C+He 1.6%
12.钍核90Th发生衰变生成镭核88Ra并放出一个粒子,设
图3-2-4
该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它将要进入电势差为U的带窄缝的平行平板电极S1和S2之间的电场时,其速度为v0,经电场加速后,沿Ox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有界匀强磁场,Ox垂直平板电极S2,当粒子从P点离开磁
场时,其速度方向与Ox方向的夹角θ=60°,如图3-2-4所示,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
(1)写出钍核衰变方程;
(2)求粒子在磁场中沿圆弧运动的轨道半径R;
(3)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所用的时间t.
【解析】 (1)钍核衰变方程:90Th―→He+88Ra.
(2)设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为v,
由动能定理得:qU=mv2-mv,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qvB=得轨道半径R=,
所以R=
.
(3)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t=T=.
【答案】 (1)Th―→He+Ra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