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擢英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莆田擢英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26 22:08:35

文档简介

莆田耀英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检测卷
初三历史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答题时请按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要求认
真作答,答策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一、本卷共34小题,每小题2分,共6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目要求。
1.下图是公元前31世纪埃及统治者纳尔迈的权杖上的浮雕,浮雕中,纳尔迈高坐九级台阶上
的殿堂:上方有保护他的女神,身后是其随从,前方是牛、羊、俘虏等战利品。据此推知,
当时的埃及(
A.初步具备国家形态
B.对外征战无往不胜
C.象形文字体系完备
D.矛盾激化王权衰落
2.世界文明古国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成果。如图文明成果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A.摩亨佐·达罗文明B.《汉漠拉比法典》C.帕特农神庙
D.罗马大竞技场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古代埃及
的太阳历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这说明()
A.古代亚非地区经常洪水泛滥
B.文明的形成与环境存在联系
C.古希腊文明来源于亚非文明
D.古代西亚和埃及的文明同源
4.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
是()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王国遗址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漠拉比法典》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第1页共8页
5.“原本的种姓制度并非要划分阶级及人的高低贵贱…种姓制度为了政权需要而经历过许
多调整,并在英属印度时期为符合殖民者需要而被固定、僵化,成为阶级森严的阶序体系。”
这主要说明该制度()
A.等级非常森严B.存在优劣差别C.维护特权等级
D.带有殖民色彩
6.雅典“公民大会所通过的法令都刻在石碑上,然后公布于广场之上。城邦所有的法令、法
律、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查询”。这说
明雅典民主制注重()
A.公民的参与
B.决策的公正C.政策的执行
D.公民的监督
7.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认为,在民主政治中,贫困不能阻碍一个公民参与城邦公共事务。下
列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A.抽签产生公职人员
B.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C.赋予妇女政治权利
D.给参政公民发放津贴
8.公元前4世纪,“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的影响也以
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材料反映的是(
A.伯里克利执政的意义
B.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C.凯撒远征埃及的结果
D.十字军东征后的后果
9.制作资料卡片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有助于记忆知识。下面资料卡中的内容反映的主题
是()
公元前509年,建立了共和国:
公元前3世纪初,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264前146年,发动三次布匿战争,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2世纪,又征服了东地中海地区,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A.古希腊文明的兴起
B.马其顿帝国的扩张
C.罗马共和国的兴起与扩张
D.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10.罗马法中有一案例:“一个人在自己的地里焚烧庄稼收割后的余茬,火势加大而蔓延开
来,烧毁了别人的谷物或葡萄树,如果他是在刮风的日子里引火,他就要像一个放任损害发
生的人一样地被认为犯有过失而承担责任。”此案例说明,在古代罗马()
A.严禁人们破坏农业生产
B.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C.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保护环境已经走向法制化
11.如图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每得史诗伊利行
《荷马史诗
帕特农神庙
《掷铁拼者》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第2页共8页莆田擢英中学 2025—2026 学年九年级上历史学科阶段性检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B A D D D B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B D A A D A C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D D B C A C C B
31 32 33 34
D D B A
二、非选择题
35.选择:A。(2 分)理由:据图片左边部分信息可知,原产地美洲的玉米、甘薯、花生、
马铃薯、向日葵等物种在明朝中后期引进,清朝推广种植,体现了物种交流。右边部分有哥
伦布 1492 年航行路线、麦哲伦船队航行路线信息,反映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因此,研究主
题应是新航路开辟与物种交流。(6 分)
36.(1)前期文化积淀:( ①③ ) 经济物质基础:( ②⑥ )
宽松政治氛围:( ④ ) 技术发展推动:( ⑤ ) (4 分)
(2)特点:首先发生于意大利,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从思想和艺术发展到音乐、
宗教多个领域。(2 分,任写一点即可);核心:人文主义。(2 分)
(3)促进了西欧印刷术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女性地位的提高;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
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4 分,任写两点即可)
37.【示例一】
历史事件 1:哥伦布发现“美洲”(1 分)
历史事件 2:玉米、马铃薯、甘薯等作物(原产美洲)传入中国(1 分)
观点: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不同地区的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2 分)
论述:1492 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进行远洋航行,发现了美洲大陆。16 世纪,
麦哲伦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进行远洋航行,他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哥伦布、麦哲伦等
人的远洋航行开辟了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不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16 世纪中期,原
产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等农作物传入中国。这些农作物的传入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对明清时期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贫瘠地区的开发产生了直接影响,推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
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6 分)
结论:综上所述,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不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加强,新的农作物的传入,在
一定程度上促进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2 分)
【示例二】
历史事件 1: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1 分)
历史事件 2:葡萄牙开始侵占中国澳门(1 分)
观点: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2 分)
论述:1492 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进行远洋航行,发现了美洲大陆。16 世纪,
麦哲伦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进行远洋航行,他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哥伦布、麦哲伦等
人的远洋航行开辟了新航路。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葡萄牙
侵占中国澳门;荷兰殖民者侵占中国台湾,殖民者的入侵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而且严
重损害了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6 分)
结论:综上所述,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先后开始了对外的殖民扩张,他们的侵略严重损
害了被侵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2 分)
【示例三】
历史事件 1:欧洲文艺复兴(1 分)
历史事件 2: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1 分)
观点:欧洲从封建时代走向近代。(2 分)
论述: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