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欧姆定律 全章习题课件(共9份打包)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章欧姆定律 全章习题课件(共9份打包)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26 22:12:52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1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课程标准(2022年版) 本节要点
3.4.2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4.2.12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 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该导体的电 流.
2.会设计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 阻的关系.(难点)
3.会改进实验电路,观察并收集实验 数据,用表格和图像处理数据,归纳 结论.(重点)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学生实验: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池组、开关、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 阻、导线若干.

比 
电阻 
电压 
电阻 
控制变量 
如图所示:
答案图
电阻最大处(或B端) 
滑片P 
电压表 
电流表 
(5)继续移动滑片P,记录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
电阻 
正比 
电阻最大处 

护电路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 
否 
换用不同电阻
的定值电阻重复上述实验 
使实验结论更具普 
遍性 
注意事项:本实验中电压是自变量,电流是因变量,结论千万不能 表述为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请根据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图,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如图所示:
答案图
变大
变大 
2.50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U/V 1.00 1.50 2.00 3.00
电流I/A 0.20 0.30 0.40 0.50 0.60
电阻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关 
如图所示:
答案图
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甲:如图丁所示,将多节干电池串联后接入MN;
改变定值电阻两
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 
C 
乙:如图丁所示,将电池先、后与不同电阻的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入 MN.
A. 仅有甲 B. 仅有乙 C. 甲、乙两种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学生实验: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压 
反比 
电压 
控制变量 
(2)实验电路:请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电阻最大处(或B端) 
如图所示:
答案图
(4)移动滑片P,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适当的值(如2 V),在表格中 记下对应的电阻和电流的大小.
保持不变 
(6)多次更换定值电阻,重复上述实验过程.
U=     V 电阻R/Ω
电流I/A
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
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保护电路 

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
电压,重复上述实验 
电压
表示数 
  小豪和同学们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现有下列器材:学生电源(6 V)、电流表(0~0.6 A,0~3 A)、电压表(0~3 V,0~15 V)、定值电阻(5 Ω、10 Ω、20 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如图所示:
答案图
断开 
A 
保护电路 
0.1 
2 
移动滑片P
电压表 
2 
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
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电阻R/Ω 5 10 15
电流I/A 0.3 0.2 0.15
未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 
(7)在实验过程中,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可能会发生一些故障.请根 据故障情况,在表格中写出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情况.(均 选填“有示数”或“无示数”)
有示数
无示数
无示数
有示数
无示数
无示数
D 
A. 电流表被烧坏
B. 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C. 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
D. 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
1. [科学探究](2024·佛山期末)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请将图甲实验电路图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向右移动时,电 流表示数变大.
如图所示:
答案图
断路 
0.10 
右 
(4)继续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描 点作出图像.
电压U/V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电流I/A 0.20 0.30 0.38 0.50 0.60
如图所示:
答案图
灯泡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2. (2024·佛山二模)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 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 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
如图所示:
答案图
开关断路(或滑动变阻器断路,或电流表断路,合理即可) 
0.40 
2 
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共27张PPT)
第2节 欧姆定律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课程标准(2022年版) 本节要点
3.4.2 理解欧姆定律. 1.理解欧姆定律.(重点)
2.知道欧姆定律的两个变形式的具体含义.(重点)
3.能熟练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式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难点)
4.知道分步骤解电学计算题的基本格式.
欧姆定律
1. 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式
电压 
电阻 
IR 
I
A
U
V
R
Ω
A.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 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
D. 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无关
D
变式1 如图所示,一只小灯泡在电源电压是5 V的电路中正常发 光,电路中的电流是0.5 A,则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
答: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10 Ω.
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同时性:在同一电路上,由于开关的闭合或断开以及滑动变阻器滑 片位置的移动,都会引起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发生变化,所 以公式中的三个量是对同一时刻而言的.
20 
0.45 
20 
(1)通过灯丝的电流;
答:通过灯丝的电流为0.4 A;
变式2 (回归教材)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12 V的电源两端,灯丝的电 阻为30 Ω,求:
(2)通过灯丝的电流为0.3 A时,车灯两端的电压.(灯丝的电阻不变)
解:根据欧姆定律得,通过灯丝的电流为0.3 A时,车灯两端 的电压
U2=I2R=0.3 A×30 Ω=9 V
答:通过灯丝的电流为0.3 A时,车灯两端的电压为9 V.
同一性:电流I、电压U及电阻R是对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 的,在解题过程中要习惯把同一导体的各个物理量用统一的下标(数 字或文字)表示,如:R1、U1、I1.
[科学思维]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 V,定值电阻的电阻 R1为20 Ω,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8 V. 求:
(1)电阻为R1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解:由题图得,两个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电阻 为R2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U=12 V,U2=8 V
则电阻为R1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U1=U-U2=12 V-8 V=4 V
答:电阻为R1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 V;
(2)通过电阻为R2的定值电阻的电流;
答:通过电阻为R2的定值电阻的电流为0.2 A;
(3)电阻R2.
答:电阻R2为40 Ω.
变式3 如图所示,定值电阻的电阻R1是20 Ω,当开关S闭合后,电 流表A的示数为0.5 A,电流表A1的示数是0.3 A. 求:
(1)电源电压;
答:电源电压为6 V;
(2)电阻R2.
答:电阻R2为30 Ω.
 1.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要注意,计算中所用的I、 R、U必须满足同时性和同一性.
2. 电学计算题的解题思路:
(1)判串并:判断研究的电路是简单电路、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
(2)查电表:确定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对象.
(3)思规律:合理运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
(4)用欧姆:根据所求量,结合已知量,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注意:计算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数据要带单位,最后结果不 能是分数,除不尽可保留小数.
A. 同一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同一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 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压 与电流的比值不变
D
3 
3 
2 
3 
变大 
变小 
0.30 
1∶1 
5 
4. (2024·东莞期中)如图所示,定值电阻的电阻R为20 Ω,闭合开关 S,灯泡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电压表的示数为2 V,试问:
(1)灯泡的电阻为多少?
答:灯泡的电阻为10 Ω;
解:由题图可知,闭合开关S,灯泡和定值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 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
(2)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多少?
解: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UR=IR=0.2 A×20 Ω=4 V
答: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 V;
(3)电源电压为多少?
解: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
U=UL+UR=2 V+4 V=6 V
答:电源电压为6 V.
5. [科学思维](2024·汕头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 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4 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 A,定 值电阻的电阻R1为10 Ω.求:
(1)电源电压;
解:由题图可知,闭合开关S,两个定值电阻并联,
电流表A测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1测通过电阻为
R1的定值电阻的电流.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所以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
U=U2=U1=I1R1=0.3 A×10 Ω=3 V
答:电源电压为3 V;
(2)电阻R2.
答:电阻R2为30 Ω.(共21张PPT)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2课时)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课程标准(2022年版) 本节要点
— 1.会推导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及并联电 路的分流规律.(重点)
2.会运用比例的方法巧解串联电路电压 分配和并联电路电流分配的问题.(难点)
串联分压规律
如图所示,电阻为R1与R2的两个电阻器串联,求两
个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之比.
I1R1 
I2R2 
(I1R1)∶(I2R2) 
R1∶R2 
正 
“20 Ω 1 A” 
20 
并联分流规律
如图所示,电阻为R1与R2的两个电阻器并联,
求通过这两个电阻器的电流之比.
R2∶R1 
反 
1∶1 
2∶3 
3∶2 
1.2 
15 
5 
欧姆定律图像题
10 
0.8 
5 
A
A. 6 V 20 Ω
B. 4 V 20 Ω
C. 6 V 10 Ω
D. 4 V 10 Ω
A. 串联一个电阻为10 Ω的电阻器
B. 并联一个电阻为10 Ω的电阻器
C. 串联一个电阻为5 Ω的电阻器
D. 并联一个电阻为5 Ω的电阻器
C
15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阻R/Ω 30 25 20 15 10 5
电流I/A 0.1 0.12 0.15 0.2 0.3 0.6
0.6 
1∶3 
3 
1.5 
5. [科学思维](2024·珠海一模)如图甲所示,将电阻为R1、R2的两个 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其中通过电阻为R2的定值电阻的电流随其两端 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S1 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4 A;当开关S、
S1均闭合时,电流表示数变为0.9 A. 求:
(1)电阻R2;
答:电阻R2为20 Ω;
(2)通过电阻为R1的定值电阻的电流;
解:当开关S闭合、S1断开时,电路
为只有电阻为R2的定值电阻的简单电
路,电流表测通过电阻为R2的定值电
阻的电流,由题意可知,I2=0.4 A
当开关S、S1均闭合时,两个定值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 流,由题意可知,总电流I总=0.9 A,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且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当开关S、S1均闭合时,通过电阻为R1的定值电阻的电流I1=I总-I2=0.9 A-0.4 A=0.5 A
答:通过电阻为R1的定值电阻的电流为0.5 A;
(3)电阻R1.
答:电阻R1为16 Ω.(共13张PPT)
专题一  动态电路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串联电路的动态分析
角度1 变阻器型
D
A. 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变大
B. 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变小
C.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
A. 电压表示数增大
B. 电流表示数减小
C. 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D. 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判断变阻器型的串联电路动态变化,要抓住以下方法
1. 判断电流的变化:关键看电路中电阻的变化,电阻变大,电流变 小;电阻变小,电流变大.
2. 判断电压的变化:
(1)定值电阻的电压变化与电流变化相同(定值电阻的电阻R不变,它 的I与U成正比);
(2)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变化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化相同(根据串联分 压,电阻变大,分到的电压就大).
角度2 开关型
熄灭 
变大 
变大 
A. 电流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示数变小
C. 电压表示数变小
D. 电压表示数不变
A
并联电路的动态分析
角度1 变阻器型
D
A. 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示数不变
B. 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变小
C. 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变小
D. 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不变
C
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灯泡变暗
B.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C.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D. 可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
角度2 开关型
D
A.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B.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C. 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D. 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C
A. 闭合S1、S2,L1与L2串联
B. 闭合S1、S2,电流表测通过L1的电流
C. 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 闭合S1、S2,若L1被短路,则L1不亮,L2亮
判断并联电路的动态变化,要抓住以下方法
1. 判断电流的变化: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即其中一个支路的电 阻发生变化,只会使此支路的电流跟着变化,而另一支路的电流不 受影响,保持不变).
2. 判断电压的变化: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所以只 要是并联电路,电压一般都是不变的.
图像分析型动态电路
[物理学与工程实践](2024·西宁中考)控制大气污染物浓度是 确保空气质量,实现碧水蓝天的重要措施.图甲是物理学习小组设计 的大气污染物浓度监测简化电路.当污染物浓度增大时,污染物浓度 监测表的示数增大;气敏电阻的电阻R随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 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污染物浓度增大时,气敏电阻的电阻增大
B. 当污染物浓度增大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C. 当污染物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增大
D. 污染物浓度监测表是电压表改装而成的
B
【解析】由题图甲可知,定值电阻与气敏电阻串联,电流表测串联 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由题图乙可知,当污染 物浓度增大时,气敏电阻的电阻减小,故A错误;当污染物浓度增大 时,气敏电阻的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则电流表示数增大,故B 正确;当污染物浓度增大时,气敏电阻的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 变,则电路电流增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由串联电路电压 的关系可知,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减小,故C错 误;由于当污染物浓度增大时,污染物浓度监测表的示数增大,由 以上分析可知,污染物浓度监测表是电流表改装而成的,故D错误.(共15张PPT)
专题三 特殊方法测电阻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等效替代法测电阻
[科学思维]如图所示,利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测定值电阻 的电阻Rx.
a 
(2)闭合开关S1.
S3 
S3 
S2 
I 
R0 
变式1 (2024·汕头一模改编)佳佳设计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铅笔芯 的电阻,电源电压恒为6 V.
b 
a 
15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两个电阻器接在电路 的同一位置,分得同样大小的电压,或通过同样大小的电流,就说 明两个电阻器的效果是一样的(即等效),此时两个电阻器的电阻大小 相等.
如图所示,利用已知电阻为R0的定值电阻和电压表测量定 值电阻的电阻Rx.
电源 
(3)则待测电阻Rx=   (用已知量和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R0 
变式2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未知电阻器的电阻Rx,已 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R1,请你把以下测量步骤补充完整.
(1)闭合开关S,将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读出
电压表示数为U1.
(3)电阻Rx=   (用已知量和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最左 
如图所示,利用已知电阻为R0的定值电阻和电流表,测量 定值电阻的电阻Rx.
(3)待测电阻Rx=   (用已知量和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S1、S2 
S1 
变式3 如图所示,利用已知电阻为R0的定值电阻和电流表,测量定 值电阻的电阻Rx.
(1)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
(2)只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
(3)则Rx=  (用已知量和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串流无压,方程解它
[科学思维]如图所示,利用已知电阻为R0的定值电阻和电流 表,测量定值电阻的电阻Rx.
(1)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
(2)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
(3)待测电阻Rx=   (用已知量和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变式4 如图所示,利用已知最大电阻为R0的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测 量定值电阻的电阻Rx.
(1)闭合开关S,将滑片移至最右端,测出此时
电路中的电流,记为I1.
(3)待测电阻Rx=   (用已知量和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最左端 (共27张PPT)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课程标准(2022年版) 本节要点
4.1.9 用电流表和电压 表测量电阻. 1.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 阻.(重点)
2.会选择电压表、电流表的测量范围和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难点)
3.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性.(难点)
测量定值电阻的电阻
学生实验: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电阻.
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
阻器 
进行实验:(1)请根据给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断开 
电阻最大(或B) 
保护电路 
如图所示:
答案图
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电阻的平均值/Ω
1 =
2
3
电压 
电流 
平均值 
保护电路 

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 
减小误差 
测量范
围 
试触
  小华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只电阻Rx约为5 Ω的定值电阻的电阻.
(1)根据设计的实验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图甲中最后两根导 线.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要变大.
如图所示:
答案图
A 
5.5 
正比 
< 
15 
【实验拓展】
A. 滑动变阻器断路
B. 滑动变阻器短路
C. 电阻为Rx的定值电阻断路
D. 电阻为Rx的定值电阻短路
C 
定值电阻短路
滑动变阻器断路
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 
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学生实验: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滑动变阻器 
电压 
电流 
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L/Ω
1
2
3
不是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不能 
温度 
不能 
无法控制小灯泡的电阻一定 
 在测量标有“2.5 V”字样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有如 下器材可供选用:
A. 两节干电池        
B. 开关一个和导线若干   
C. 电压表(0~3 V,0~15 V)
D. 电流表(0~0.6 A,0~3 A)
E. 滑动变阻器(0~100 Ω)
(1)请正确连接实物图甲,需要满足的要求:滑片P在最右端时,通过 灯泡的电流最小.
如图所示:
答案图
(2)第一次测量时的电压等于2.5 V,小灯泡正常发光,之后调节滑动 变阻器,让电压逐次下调,使灯丝温度不断降低,灯泡变暗直至完 全不发光,测量的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格中电压和电流数据在图 乙中描点连线.
数据序号 1 2 3 4 5 6 7
电压U/V 2.5 2.1 1.7 1.3 0.9 0.5 0.1
电流I/A 0.28 0.26 0.24 0.21 0.19 0.16 0.05
如图所示:
答案图
8.93 

大 
灯丝电阻受到温度的影响 
数据序号 1 2 3 4 5 6 7
电压U/V 2.5 2.1 1.7 1.3 0.9 0.5 0.1
电流I/A 0.28 0.26 0.24 0.21 0.19 0.16 0.05
不正确 
定值电阻 
小灯泡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超
过了电压表的测量范围 
右 
7.6 
使用前未调零 
(2)解决问题后,小夏设计并连接了如图2所示的部分电路,请用笔画 线代替导线将图2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可交叉).
如图所示:
答案图
右 
保护电路 
断路 
10 
未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测量结果可能存在较大误差(共13张PPT)
专题二 电路故障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伏安电路故障
如图是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 定,电压表和电流表均完好,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开关、 导线均连接完好,请回答下列问题.
小灯泡短路 
小灯泡断路 
滑动变阻器断路(答案合理即可)
滑动变阻
器同时接入了下端两个接线柱 
变式1 按如图所示电路正确连接实物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如 下现象:
定值电阻断路 
定值电阻
滑动变阻器断路 
 伏安电路故障分析的一般步骤如下:先看电流表,判 断是断路还是短路;再看电压表,判断故障位置.
故障
串、并联电路故障
C
A. 灯L可能变亮
B. 灯L的亮度可能不变
C. 定值电阻可能断路
D. 定值电阻可能短路
A
A. 电阻为R1的定值电阻断路
B. 电阻为R1的定值电阻短路
C. 电阻为R2的定值电阻断路
D. 电阻为R2的定值电阻短路
分析串、并联电路故障,要掌握以下知识
1. 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互相影响,任意一处断路,电路中所有用 电器都不工作;若某个用电器发生短路,其他用电器还能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2. 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任意一条支路断路,其他支路正 常工作;若某一条支路发生短路,即为电源短路,所有支路都停 止工作.
3. 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①电流表必须与被测对象串联,若并 联,反而将被测对象短路;②电流表不能与电源两端直接相连,会造成电源短路,烧坏电流表和电源.
4. 电压表的电阻很大,相当于断路:①电压表必须与被测对象并 联,若串联,会导致所有与之串联的元件都无法正常工作,电压表 几乎分走所有电压;②电压表可直接与电源两端相连,测电源两端 电压.
电路故障的检测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两灯均不亮.已知电路连 接正确,是其中一个小灯泡灯丝烧断.请在不拆开原电路的基础上, 从图乙所示的实验器材中任选一种连入电路,并设计检测方法,找 出损坏的小灯泡,完成表格中相关内容.
L1 
L2 
L1 
L2 
L1 
L2 
A. 把一根导线两端分别接a、b两点,闭合
开关S,如果L1发光,则说明L2损坏
B. 把电流表两端分别接在a、b两点,闭合
开关S,如果电流表无示数,则说明L2损坏
C. 把电压表两端分别接在a、b两点,闭合开关S,如果电压表无示 数,则说明L2损坏
D. 把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L的两端分别连接在a、b两点,闭合开关 S,如果L、L1不发光,则说明L2损坏
A(共23张PPT)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1课时)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课程标准(2022年版) 本节要点
— 1.能推导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阻关 系.(重点)
2.会运用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阻关 系解决电学问题.(难点)
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如图所示,串联电路中两个电阻器的电阻分别
为R1、R2,求串联后的总电阻R.
I1R1 
I2R2 
I1R1 
I2R2 
R1+R2 
 1.多个电阻器(电阻分别为R1、R2、R3…Rn)串联,同 样可以得到R=R1+R2+R3+…+Rn,即电阻越串越大.
2. 对于n个相同的电阻为R0的电阻器串联,同样可以得到R=nR0.
3. 利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来解释: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 当于材料和横截面积都不变,只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电路 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大,总电阻也叫串联电路的等效 电阻.
4. 串联电路中,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都增大;任何一个电阻 减小,总电阻都减小.
80 
0.3 
24 
(1)电路的总电阻R;
解:因为两个电阻器串联,由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可 得,电路的总电阻
R=R1+R2=20 Ω+40 Ω=60 Ω
答:电路的总电阻R为60 Ω;
变式1 如图所示,R1=20 Ω,R2=40 Ω,两个电阻器串联后接到电 压为12 V的电源上,闭合开关S后,求:
(2)流过电阻为R1的电阻器的电流;
答:流过电阻为R1的电阻器的电流为0.2 A;
(3)电阻为R2的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解:由欧姆定律得电阻为R2的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U2=I2R2=0.2 A×40 Ω=8 V
答:电阻为R2的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8 V.
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如图所示的并联电路中,支路电阻器的电阻分别是
R1、R2,求两个电阻器并联的总电阻R.
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两条由相同材料制成的长度
Ⅲ 
4 
变小 
1. 根据图像判断物理量的大小,一般方法是先根据该物理量的计算 公式,找出公式中分子是什么物理量,然后看图线,越接近分子, 求解的物理量的值越大.
2.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越并越小.
变式2 (2024·重庆中考B卷改编)将电阻R1=10 Ω的电阻器与另一电 阻为R2的电阻器接入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 为0.45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3 A. 求:
(1)通过电阻为R2的电阻器的电流;
解:由题图可知,两个电阻器并联,电流表A1测量
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电阻为R1的电阻器的
电流.则干路电流I=0.45 A,通过电阻为R1的电阻器的电流I1=0.3 A
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电阻为R2的电阻器的电流I2=I-I1=0.45 A-0.3 A=0.15 A
答:通过电阻为R2的电阻器的电流为0.15 A;
(2)电源电压;
答:电源电压为3 V;
(3)电路的总电阻.(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电路的总电阻为6.67 Ω.
2 
0.2 
30 
0.4 
15 
5 
A. 导体乙为定值电阻,它的电阻为20 Ω
B. 导体甲和乙的电阻不可能相等
C. 当导体甲和乙并联接在6 V的电源上时,干路电 流为0.6 A
D. 当导体甲和乙串联在电流为0.2 A的电路中时, 导体甲的电阻为10 Ω
C
4. [科学思维]图甲是一种家用天然气泄漏检测仪,其内部简化电路图如图乙所示,工作电压为4.5 V,定值电阻的电阻R为100 Ω;当电阻为R0的天然气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达到
3 V时,报警器报警,求此时:
(1)通过电阻为R的定值电阻的电流;
答:通过电阻为R的定值电阻的电流为0.015 A;
(2)报警器和气敏电阻的总电阻.
答:报警器和气敏电阻的总电阻为200 Ω.(共51张PPT)
第十七章章末复习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电流与
电压、电
阻的关系
1.实验 设计
①实验电路:

②探究I与U的关系:控制   一定,多次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   ,记录通过定值电阻的   ;
③探究I与R的关系:控制 
 一定,多次改变定值电阻的电阻R,记录通过定值电阻的   .
电阻
电压
电流
定值电阻两端的
电流
电压




电流与
电压、电
阻的关系
2.实验
结论
在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
在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阻成   .
电阻一定
正比
电压一定
反比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跟导体的电阻成   .
2.公式:   (变形式:U=   、R=  ).
3.注意 问题
①三个物理量U、I、R要注意同一性、同时性;
②导体的电阻是由自身的   、   和 
 决定的,受   影响;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正比
反比
IR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温度




伏安法
测电阻
1.实验原理:   .
2.实验电路:如上图.
3.实验方法:移动滑片P,不断改变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计算每次的电阻,然后通过   来减小误差.
4.注意事项:小灯泡的电阻受   影响,不是一个定值,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   通过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5.特殊方法测电阻:等效替代法、伏阻法、安阻法等.
求平均值
温度
不能




电阻
的串
联与
并联
1.串联
2.并联
R=R1+R2


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及简单计算
A.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D
30 
0.3 
30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A.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B. 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增大
C.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D. 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D
4. [物理学与工程实践](2024·长沙中考)小明制作了一款可调亮度的 小台灯,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泡的电阻为10 Ω,不 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滑动变阻器标有“20 Ω 1 A”字样.
小 
1.5 
8 
1.44 
1∶4 
变小 
欧姆定律相关图像题
A. 被检测的空气PM2.5浓度越高,电流表示
数越小
B. 电流表示数变小的同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C. 电流表的示数为0.12 A时,判定被检测空气严重污染
D. 被检测的空气PM2.5浓度为0.2 mg/m3时,电压表的示数为8 V
D
1.5 
0.5 
8 
A. 20 Ω B. 10 Ω
C. 8 Ω D. 5 Ω
A
9. (2024·湖南中考改编)超载存在安全隐患,交通部门常用“地磅” 检测货车是否超载.图甲是小枫设计的模拟地磅原理的简化电路图, 电源电压恒为3 V,定值电阻的电阻为R0,力敏电阻的电阻R随所受 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
15 
大 
1 000 
10. [科学思维]亮亮设计了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反映环境温度变 化的电路.其电路原理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压表的 测量范围为0~3 V,定值电阻的电阻R0=150 Ω,热敏电阻的电阻R1 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当环境温度为
20 ℃时,求:
(1)电阻R1;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
则通过电阻为R0的定值电阻的电流;
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热敏电阻
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由题图乙可知,当环境温度为20 ℃时,热敏电阻的电阻R1=250 Ω
答:电阻R1为250 Ω;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则通过电阻 为R0的定值电阻的电流为0.01 A;
(2)电源电压;
答:电源电压为4 V;
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热敏
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3)此电路所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
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热敏
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答:此电路所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为100 ℃.
串 
L2 
0.15 
2. [科学探究](2021·广东中考)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实 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 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标 有“20 Ω 2 A”字样)和开关各一个,定值电阻五个(5 Ω、10 Ω、
15 Ω、20 Ω、25 Ω),导线若干.
(1)将如图甲所示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如图所示:
答案图
左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2.5 V 
3. [物理学与工程实践](2020·广东中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热敏电阻温度计
  热敏电阻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其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 化,图甲为某型号热敏电阻的实物图,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 称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的称为正温度 系数热敏电阻,利用热敏电阻的特性做成的温度计,叫作热敏电 阻温度计.
  图乙为热敏电阻的电阻R1随温度t变化的图像(为方便计算,已将 图线作了近似处理).图丙是用热敏电阻做测温探头的某热敏电阻温 度计的电路图,其中电源电压可在0.60~1.20 V之间调节,定值电 阻的电阻R2=100 Ω.该电路工作原理是当保持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 不变时,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随电阻均匀变化(即随温度均匀变化),
故只需将电压表V1表盘的刻度改成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可以直接从 电压表V1表盘上读出温度值.测量时,将热敏电阻放入待测温度处, 闭合开关,调节电源电压,使电压表V2的示数保持0.20 V不变(即电 路中的电流保持2 mA不变),再从电压表V1表盘上读出待测温度t.
负 
520 
变小 
0.92 
2.5~40 
【解析】(3)由题图乙可知,R1与t的关系为一次函数,设R1=kt+b, 把t=0、R1=520 Ω和t=30 ℃、R1=280 Ω代入可得:520 Ω=k×
0+b,280 Ω=k×30 ℃+b,联立等式可得k=-8 Ω/℃,b=520 Ω, 则R1=-8 Ω/℃×t+520 Ω,当电压表V1表盘上显示的温度是20 ℃ 时,R1'=-8 Ω/℃×20 ℃+520 Ω=360 Ω,此时热敏电阻两端的电 压U1=IR1'=2×10-3 A×360 Ω=0.72 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此时电源电压U=U1+U2=0.72 V+
0.20 V=0.92 V.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典例1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器材有电压恒为3 V的电 源、开关、导线若干、电阻为R1和R2的两个定值电阻、电流表、电 压表、滑动变阻器,连接了图甲所示的电路.
断开 
B 

流表示数 
A 
50 
(4)某小组利用以上的实验器材,将电阻为R1的定值电阻更换为电阻 为R2的定值电阻,重新连接电路并进行相同操作,画出的I-U图像 如图丙所示.
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了 
电压表并
< 
如图所示:
答案图
典例2 [科学探究](2020·广东中考)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 验时,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压为6 V的电源,电流表(0~
0.6 A),电压表(0~3 V),开关,电阻分别为5 Ω、10 Ω、15 Ω和20 Ω的定值电阻各1个,最大电阻分别为10 Ω和50 Ω的滑动变阻器 各1个,导线若干.
甲 
50 
几乎不 
滑动变阻器下面两个接线柱同时接入电路 
2.5 
电阻R/Ω 
电流I/A 
【解析】(1)甲电路中,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电流表与定值电阻 串联,电流从电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故甲正确;乙 电路中,电流表与定值电阻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且电流表 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乙错误;丙电路中,电压表与定值电阻 并联,电流表与定值电阻串联,但两电表的正、负接线柱都接反 了,故丙错误;
(3)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但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时,两表的示数均保持不变,说明滑动变阻器接线错误,错误可能 是将滑动变阻器下面两个接线柱同时接入电路.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典例3 (2022·广东中考)
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处于断开状态 
(2)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分别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 下:
测量次序 1 2 3 4 5
电压U/V 1.80 1.50 1.00 0.30
电流I/A 0.32 0.30 0.26 0.18
0.60 
0.22 
5 
错误 
若灯丝断了,则
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的示数
几乎为零,与表中数据不符 
测量次序 1 2 3 4 5
电压U/V 1.80 1.50 1.00 0.30
电流I/A 0.32 0.30 0.26 0.1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