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4.2充要条件
主备人:
一、教学目标与素养
1.理解充要条件的意义,达到数学抽象核心素养水平的要求 .
2.通过对典型数学命题的梳理,掌握命题的条件的充 要性的判断方法,达到逻辑推理核心素养水平的要求.
3.通过充要条件与几何问题的结合,强化充要条件的 证明过程,达到直观想象核心素养水平的要求.
课程思政教育:通过充要条件的逻辑关系(如“若p则q”与“若q则p”互为充要),引导学生理解事物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体会数学逻辑与哲学思维的相通性。强调充要条件证明的严密性,类比科学探索中“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通过情景导入的一段话也给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二、教学重点
理解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1.会判断一些简单的充要条件问题.
2.能对充要条件进行证明.
四、教法学法
讲练结合,通过学生的举例,培养他们多角度审视问 题的习惯,让学生在学习充要条件的过程中提升数学抽 象、逻辑推理等相关核心素养。
五、课时安排
(共1课时)
6、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手写)
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让我们知道了导致结论成立的条件可能不唯一,同样的条件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生活中还有一些实例,比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像这种条件和结论唯一的结构,其实在我们数学上,也有很多类似的问题,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概念形成 思考: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与它们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 (1)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其中一角所对的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3)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c<0; (4)若A∪B是空集,则A与B均是空集. 提示 不难发现,上述命题中的命题(1)(4)和它们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 命题(2)是真命题,但它的逆命题是假命题; 命题(3)是假命题,但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1.充要条件 如果“若p,则q”和它的逆命题“若q,则p”均是真命题,即既有 p q ,又有q P,就记作p q ,此时,p既是q的充分条件,也是q的必要条件,我们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为充要条件. (注意点: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①确定哪个是条件,哪个是结论;②尝试用条件推结论;③再尝试用结论推条件;④最后判断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 例题讲解: 例3 下列各命题中,那些p是q的充要条件? (1)p:四边形是正方形,q: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2)p:两个三角形相似,q:两个三角形三边成比例; (3)p:xy>0,q:x>0,y>0; (4)p:x=1是一元二次方程ax +bx+c=0的一个根,q:a+b+c=0(a≠0) (1)因为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不一定是正方形(为什么),所以q p ,所以p不是q的充要条件. (2)因为“若p,则q”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若q,则,p”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所以它们均为真命题,即p q ,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3)因为xy>0时,x>0,y>0不一定成立, 所以p q,所以p不是q的充要条件. (4)因为“若p,则 q”与“若q,则p”均为真命题,即 p q ,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2.充分不必要条件:若 p q,q p ,则称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必要不充分条件:若p q , q p,则称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若p q,q p ,则称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探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 件都有哪些 你能找出多少 可以发现,“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边形的-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既是“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充分条件,又是必要条件,所以它们都是“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 另外,我们再看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它表明“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也是“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充要条件上面的这些充要条件从不同角度刻画了“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据此我们可以给出平行四边形的其他定义形式.例如: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类似地,利用“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充要条件,可以给出“三角形全等”的其他定义
课堂练习 已知集合A={1,a} ,B={1,2,3},则“a=2”是“A B”的( ) 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对应边长比的平方”是“两个三角形相似”的( ) 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关于x的方程,求使方程有两个正实数根的充要条件。
课堂小结 你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学生交流反思,教师引导。 1.充要条件 如果“若p,则q”和它的逆命题“若q,则p”均是真命题,即既有 p q ,又有q P,就记作p q ,此时,p既是q的充分条件,也是q的必要条件,我们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为充要条件. 2.充分不必要条件:若 p q,q p ,则称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必要不充分条件:若p q , q p,则称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若p q,q p ,则称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板书设计 1.4.2充要条件 一、新课 1.充要条件 p既是q的充分条件,又是q的必要条件,我们说p是q 的充要条件 2.“四种”条件 3.充要条件的证明 ①p是q的充要条件,则由p→q证的是充分性,由q→p 证的是必要性 ②p的充要条件是q,则由p→q证的是必要性,由q→p 证的是充分性 例3 例4 练习
堂堂清 充要条件的概念,和判定
作业布置 教材P23 B:习题1.4的第4,5题 C:习题1.4的第4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