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开学第一课
2025.09
历史课堂规矩
一、互相尊重、教学相长
二、四个绝对不允许(绝对不允许上课睡觉、绝对不允许交头接耳说话传纸条、绝对不允许在课堂上起哄及恶意捣蛋、绝对不允许用任何理由拖欠作业)
三、我不会因为成绩而区别对待,但会因为你的态度决定对谁更用心
四、我们是师生,也可以是“战友”
五、上课必须根据PPt讲解,在书本上做好知识整理
六、上课积极互动,活跃思维
一、何为历史
历史那些有趣的事
【七月四日】今日天气百一十度。打牌。
【七月五日】往暑期学校注册。下午打牌。
【七月六日】暑期学校第一日化学。打牌。
【七月七日】上课打牌。
【七月八日】无事打牌。天稍稍凉些。
【八月四日】化学第四小考极不称意,平生考试,此为最下。打牌。
【八月五日】打牌。
【八月八日】读小说。打牌。
【九月六日】昨日与金涛君相戒不复打牌。
—胡适《胡适留学日记》
一、何为历史
历史那些有趣的事
【1934.3.2】今天才更深切地感到考试的无聊。一些放屁胡诌的讲义硬要我们记!
【1934.3.13】昨夜一夜大风,今天仍然没停,而且其势更猛……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
一、何为历史
一、何为历史
史,记事者也。 —许慎《说文解字》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
—卡尔《历史是什么》
一般来讲,所谓历史,不外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简言之为往事),或者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的记录(往事的记录)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
发生的是“过去”,写出来的是“历史”。 —钱乘旦《史学月刊》2013年第7期
一、何为历史
历史是客观的,历史学是主观的
历史Ⅰ:过去发生的事
历史Ⅱ:对过去发生的事的记录与解释
本体意义上的历史(作为事件的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或过程,它永远消失在另一个时空之中,不可重现。
我们所接触的历史(作为记录和解释的历史),实际上是经过了历史认识主体重构的历史,或称历史学中的历史。
历史是民族的集体记忆、情感寄托、精神纽带
一、为何学史
(一)传承民族文化
三、为何学史
(一)传承民族文化
历史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用,但实际上我们是离不开它的。其实对于一个民族,无论是其整体还是个人,记忆都是不可或缺的,历史就是民族的记忆。
《重说中国近代史》
张鸣
不忘来时路,方能走得更远
二、为何学史
(二)以史鉴来
二、为何学史
▲两名日本军官进行杀人竞赛
▲南京大屠杀画面
▲一日本士兵拿着砍下的头颅微笑
(二)以史鉴来
二、为何学史
(二)以史鉴来
二、为何学史
(二)以史鉴来
二、为何学史
(二)以史鉴来
二、为何学史
(二)以史鉴来
挚爱的妻和母亲,
作家、历史家,人权斗士。
江苏淮安市淮河北岸张纯如纪念馆
二、为何学史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先后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夏威夷大学讲座教授、杜克大学讲座教授、匹兹堡大学历史系退休名誉教授等职。
被认为是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史学大家之一。
死亡不是人生终点,遗忘才是
(二)以史鉴来
①阅读、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②归纳、总结历史资料的能力;
③分析、比较、综合历史事实的能力;④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如果你不读中国历史,你就不知道中国为什么伟大;如果你不读世界历史,你就不知道中国为什么落后。
——资中筠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英】培根《谈读书》
二、为何学史
(三)读史明智
二、为何学史
(四)应试
全国二卷·语文
全国三卷·英语
全国二卷·数学
全国一卷·语文
历史是最好的
教科书
二、为何学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2016.11.30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
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三、如何学史
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的区别
初中历史 高中历史
学科地位 小科 “3+1+2”中的“1”
学习内容 通史 通史+专题史
能力要求 “识记”“理解” (记忆式历史) “认识”“探讨”
(分析式历史)
三、如何学史
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的区别
三、如何学史
高中历史教材
通 史
专题史
高一年级学习
(合格性考试)
选择历史科目的同学
高二年级学习
三、如何学史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建构正确全面的历史认识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如何学史
作者 书名 作者 书名
钱穆 《国史大纲》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霍布斯鲍姆 《年代四部曲》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 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辛德勇 《制造汉武帝》 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
田余庆 《东晋门阀政治》 谭其骧 简明中国(世界)历史地图集
孟森 《明清史讲义》 史景迁 《太平天国》《雍正王朝》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
周策纵 《五四运动史》 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
徐中约 《中国的奋斗(1600-2000)》 岳南 《南渡北归》
读万卷书
三、如何学史
行万里路
北京故宫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中山陵
三、如何学史
看纪录片
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
三、如何学史
随时思考
秦汉服饰
唐朝服饰
明朝服饰
清朝服饰
四、如何学习高中历史?
【单元导语】概述本单元所涉及的主要历史内容和学习要求,便于在学习开始之时了解本单元的内容线索和应掌握的必备知识。
【本课导入】置于每一课的课文标题之下。通过导图和导入语,以情境导入方式,生动、简洁地引出本课要讲述的内容。帮助理解本课内容,增加学习兴趣。
【学习聚焦】每目设一个学习聚焦,置于每一目的标题旁,以精练的文字概括或提炼本目的基本内容。有利于自学和重点难点的掌握,也有利于帮助提高综合概括能力。
【思考点】 紧密结合正文提问,可即时回答, 以提高兴趣和关注力,并训练历史理解与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纵横】 (初中相关史事)从时间和空间等角度,扩展、补充正文内容,通过相关史事的讲述,揭示不同时空条件下历史的延续、变迁与发展。
【史料阅读】 (初中材料研读) 配合课文,提供简要的文献材料,作为知识的补充或拓展,加深对正文内容的理解,提升证据意识和阅读、分析、解释史料的能力。
【问题探究】(初中课后活动)结合每课正文内容设置一个思考题,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深入掌握本课基本内容,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素养。
【学习拓展】(初中知识拓展)根据本课所学内容进一步扩展历史思维。
【图表】 指与课文内容相契合的各种插图和表格。各种文化遗址、文物、历史文献、历史人物、图画、历史事件的照片、图画及示意图、历史地图、地名表和反映统计数字的柱状图,加强学习的直观性。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读懂教材
三、如何学史
三、如何学史
三、如何学史
四、结语
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他厚重。
历史是一门有趣的学问,它好玩。
历史是一门需要不断思考的学科它具有实证性,
不能异想天开。
历史和我们的距离很近,
我们既是历史的参与者,又是历史的创造者。
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
历史是有厚度的,他也是有温度的
历史课堂准则谨记
1.上课铃响前就应在教室内自己位置上坐好等待上课,并把历史教材、历史配套练习以及其他学习用具(如:笔、笔记本、地图册等)准备好,放在桌子上,不能迟到!
2.上课认真听讲,不睡觉,不发呆,不讲小话,不私下换座位,不埋头写练习(包括历史练习),不看其他的无关书籍。
3.作业及时上交,单元练习认真对待,严禁抄袭作业,用红笔订正,将会随机检查
期待在今后的历史学习中
与大家一起进步
今日作业——预习《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Today's homework
1、自主预习,通读教材,了解重点(标记)
2、初中涉及过的史实有哪些?
(例如:北京人、分封制)
标注出教材中不理解的内容或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