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过
洞
庭
念
奴
娇
张孝祥
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又遭到毁谤而罢官,再次经历了仕途的险恶。他七月由桂林北归, 一路泛湘江,过衡阳,登衡山祝融峰,自长沙经湘阴,中秋之夜到洞庭湖畔。平湖秋月之夜,诱发了词人的“勃然诗兴”,使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词。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作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时年35岁。
1、有感情的朗读,感受词中描绘的洞庭湖的美景。
2、反复诵读,体会词的韵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知人论世
张孝祥
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安徽乌江人。
南宋前期爱国词人。
知人论世
他为人直率坦荡,气魄豪迈,作词时笔酣兴健,顷刻即成。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爱国之情,激昂奔放。作品《于湖集》、《于湖词》。
张孝详与张元干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他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孝祥自小聪敏,读书过目不忘,下笔顷刻千言。刚16岁,就考了乡试第一名。23岁时,他参加会试,不巧的是,正与权相秦桧的孙子秦埙xūn同时应试。
殿试后,考官本来迎合秦桧之意,定秦埙为状元,张孝祥列第二。宋高宗亲自阅卷,将张孝祥定为状元,同榜单进士还有范成大、杨万里等人,将秦埙定为探花。
登上政治舞台不久,张孝祥便站在了主战派一面。
他及第不久便上言为岳飞鸣冤;在朝堂上对秦桧党羽曹泳提亲“不答”,这一对主和派鲜明的反对立场,使得他得罪秦桧一党。
秦桧指使党羽诬告其父张祁杀嫂谋反,将张祁投入监狱,百般折磨,张孝祥因此牵连受难,幸而秦桧不久身死,才结束了这段艰难的时期。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
文本研读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qióng田三万顷qǐng,着zhuó我扁piān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chéng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jīn袖冷,稳泛沧láng浪空阔。尽挹yì西江,细斟zhēn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xián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初读悟情
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诗歌,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描绘画面。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2.请同学们齐读诗歌,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上阕主要写景,景中寓情。通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月色湖光美景,表现作者对湖光山色的喜爱和对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的追求与赞颂。
下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旷达胸襟和超脱的人生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
3.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
人格高尚,光明磊落,心无纤尘,如月下的大江表里澄澈。
胸怀坦荡,忠肝义胆,如同晶莹的冰雪。
境界高远,气魄豪迈,身处逆境而从容沉稳,身心与博大的宇宙融为一体。
这三句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既是写月夜洞庭的景色,也是词人心迹的写照。
作者用“表里俱澄澈”的美景来整体表现自己“肝胆皆冰雪”的品质,其高洁人格、高尚气节、高远胸襟完全融入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皎洁清朗、通体透明的艺术境界之中,一个高风亮节、超尘脱俗的形象跃然纸上。
1.“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堪称千古名句,请具体分析这几句在表达上的妙处。
再读品味
2.请同学们有感情诵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全诗小结
全诗小结
小 结
《念奴娇 过洞庭》是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对洞庭湖景色的喜爱,为官高洁却被谗落职的怨愤,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同时也透露出超然物外、不恋官场的旷达。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拓展延伸
请结合上下阕的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词流露出词人怎样的情怀。
注: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秋八月,张孝祥离开湖南长沙,到达湖北荆州(今江陵)任职。这首词是他在赴任途中所作。
词的上片写词人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下片写停船后作者期待风向回转,天气变好,及时登程的心情。
全词流露出词人对山水美景的热爱,以及面对困境时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其诗文皆追摹苏轼;而平昔为词,未尝著稿,笔酣兴健,得苏轼之浩怀逸气,襟抱开朗,仍是含蓄不尽。
——钱基博
1.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 , 。
2.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写招待客人时,自己舀尽西江的水,用北斗星做酒器的两个句子是: , 。
3.《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写出了中秋的洞庭湖,碧波万顷,水波不兴,幽然之境令人神往的句子是: , , 。
4.《念奴娇·过洞庭》中,“ , , ”三句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5. 《念奴娇·过洞庭》中,点出了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 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的句子是: , 。
6. 《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 , , 。
《念奴娇 过洞庭》理解性默写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
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7.《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描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澄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的词句是: , , 。
8.《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忘却时间的句子是: , !
9.《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由洞庭湖的澄澈,想起自己在岭表一年因被谗而免职的经历,感慨系之的句子是: , , 。
10. 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也有类似的句子是: , 。
11.《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词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词句是: , 。
12.《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天人合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句是: , 。
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