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202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课程内容要求
必修二 信息系统与社会
课程内容要求
2.1 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们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影响,描述信息社会的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2 通过分析典型的信息系统,知道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理解计算机、移动终端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描述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的基本工作原理。
2.3 通过分析物联网应用实例,知道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了解常见的传感与控制机制。
2.4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信息系统,理解计算机网络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通过组建小型无线网络,了解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知道接入方式、带宽等因素对信息系统的影响。
必修二 信息系统与社会
课程内容要求
2.5 通过分析常见的信息系统,理解软件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借助软件工具与平台开发网络应用软件。
2.6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合理使用信息系统,负责任地发布、使用与传播信息,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的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
2.7 认识到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熟悉信息系统安全防范的常用技术方法,养成规范的信息系统操作习惯,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2.8 通过搭建小型信息系统的综合活动,体验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认识信息系统在社会应用中的优势及局限性。
必修二 信息系统与社会
第二部分
考点聚焦
主题四 信息社会责任
知识梳理
1.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风险
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主要有硬件风险、软件风险、数据风险和网络风险等。
(1)硬件风险:包括地震、台风、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以及偶发性事件造成的信息系统设备故障或损坏,以及硬件被盗、自然老化等带来的风险。
(2)软件风险:包括软件本身隐藏着一些未被发现的缺陷或漏洞,易被黑客攻击;软件被病毒破坏,导致信息系统崩溃;用户误操作或非正常操作(如未授权使用),以及使用他人账户进行不正当操作等带来的风险。
主题四 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与防范方法
知识梳理
1.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风险
(3)数据风险:包括因信息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被人为误删改、被非法用户窃取等带来的风险。
(4)网络风险:①未授权访问,即没有预先经过同意而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如有意避开系统访问控制机制,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或擅自扩大权限,越权访问信息;②网络攻击,包括恶意软件、僵尸网络、拒绝服务攻击、后门和欺骗等。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与防范方法
知识梳理
2.信息系统安全风险防范方法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与防范方法
知识梳理
3.养成良好的信息系统操作习惯
(1)不偷盗、借用、损坏信息系统设备;
(2)不随意更改、删除数据;
(3)不使用未经安全软件查杀病毒的硬盘;
(4)不随意使用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进行在线购物、转账;
(5)不打开来历不明的网站;
(6)不随意下载文件;
(7)系统定期杀毒和升级;
(8)定期进行数据备份。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与防范方法
知识梳理
二、信息社会责任
1.信息安全问题
社交网络平台的广泛使用,通常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可能威胁到用户的隐私安全:
(1)社交网络平台可以记录用户登录后的所有活动,定位网页浏览者的个人信息,并有可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用户的个人信息推送给第三方。
信息社会责任
知识梳理
(2)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可能存在潜在危险。例如,当用户进行“点赞”操作时,社交网络平台可能会自动把用户的个人喜好信息传向与其合作的企业,企业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用户喜好,给用户发送广告。
(3)移动终端中使用社交网络平台更易泄露隐私。例如,用户随意分享个人信息,使用公共场所免费的Wi-Fi容易导致信息被盗,移动终端更易被定位等。
(4)社交网络平台拥有大量的用户,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发布在该网络平台上,一旦网络平台被计算机病毒入侵,用户的个人信息很有可能被黑客窃取。
信息社会责任
知识梳理
2.防范措施
社交网络平台的用户主要可以通过下列措施来保护自身信息安全:
(1)为每个账户创建单独的“超强”密码。
(2)谨慎分享,不分享私密信息(如位置信息、银行账号、密码)等。
(3)确保使用的任何一台联网计算机都拥有良好的安全保障措施,如安装了最新的防病毒软件等。
(4)尽量不使用公共场所免费的Wi-Fi登录社交网络平台,避免账号信息被盗。
(5)不下载不安全的软件、不浏览不明网站。
信息社会责任
知识梳理
3.信息社会道德准则
(1)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按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2)依法律己,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3)净化网络语言,坚决抵制网络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风,健康合理科学上网。
信息社会责任
知识梳理
4.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行为规范
(1)获取和鉴别信息。
互联网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其中也有很多虚假信息,如虚假新闻、诈骗信息、谣言等,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破坏。一般来说,来自政府机关、科研单位、学校、专业机构官网的信息,相对权威、可靠。在获取信息时,根据信息的分类,可访问相应的专业机构官方网站、官方公众号等。
通过搜索引擎搜索时,要多加分析和思考,必要时请教老师或家长。多渠道获取信息,并加以比较和分析,是发现问题和疑点的有效方法。
针对获取的信息,要学会理性、客观地分析来源,多方对比查证鉴别,也可以向专业人士、权威机构求助,以去伪存真。
信息社会责任
知识梳理
4.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行为规范
(2)交流和表达信息。
在网上交流时,要少用、不用网络语言,应使用文明规范用语,规范书写电子邮件。
(3)发布和转发信息。
在发布和转发信息时,要自觉遵守网络文明礼仪、道德准则,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确保内容的真实性,不随意发布和转发虚假信息,坚决不造谣,为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贡献力量。
信息社会责任
知识梳理
5.信息社会相关法律法规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犯罪、网络犯罪越来越引起重视。国家先后颁布了许多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1)《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2)《涉及国家秘密的通信、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审批暂行办法》。
(3)《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
(4)《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信息社会责任
知识梳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信息系统犯罪进行了界定,并制定了相应处罚规定。
(6)2016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针对网络运行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
(7)2020年,国家制定了《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对在收集、保存、使用、共享、转让、公开披露等信息处理环节中的相关行为作出规范。
(8)2021年11月1日,我国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信息社会责任
知识梳理
6.信息社会责任
(1)安全意识。
(2)法律意识。
(3)维权意识。
(4)社会责任意识。
信息社会责任
感谢您的观看
202X/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