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广西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教科版《信息技术》复习课件:必修 1主题二 数据处理与应用(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年广西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教科版《信息技术》复习课件:必修 1主题二 数据处理与应用(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5-09-27 10:2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202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课程内容要求
必修一 数据与计算
课程内容要求
1.1 在具体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知道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
1.2 在运用数字化工具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认识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1.3 针对具体学习任务,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
1.4 通过典型的应用实例,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
必修一 数据与计算
课程内容要求
1.5 根据任务需求,选用恰当的软件工具或平台处理数据,完成分析报告,理解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意义。
1.6 从生活实例出发,概述算法的概念与特征,运用恰当的描述方法和控制结构表示简单算法。
1.7 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感受算法的效率,掌握程序调试与运行的方法。
1.8 通过人工智能典型案例的剖析,了解智能信息处理的巨大进步和应用潜力,认识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必修一 数据与计算
第二部分
考点聚焦
知识梳理
一、数据处理及其过程
1.数据处理
(1)数据处理是对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过程。
(2)数据处理的过程一般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以及报告撰写等环节。
主题二 数据处理与应用
数据处理及其过程
知识梳理
2.数据采集
(1)数据采集是指人们根据需求采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它是确保数据处理过程有效的基础。
(2)数据采集有人工获取数据和自动采集数据两种方式,如下表所示。
数据处理及其过程
采集方法 人工获取 自动采集 调查 访谈 观察 实验 文献调研 物联感知 视频监控 网络平台
采集工具 问卷 表格 文献检索工具 传感器 摄像机 采集软件
网络爬虫
移动 APP
知识梳理
3.数据加工(整理)
数据加工是指通过数据编码、数据清洗、数据重组等一系列过程,使采集到的数据符合数据分析的需求。
数据处理及其过程
知识梳理
4.数据分析
(1)数据分析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与工具,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提取与发现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形成结论的过程。
(2)数据分析的作用:
①了解事物的现状。
②剖析事物的发展历程。
③预测事物的未来走向。
数据处理及其过程
知识梳理
(3)数据分析方法:
在日常工作和现状研究中,运用最多的是描述性分析方法,如对比分析法、平均分析法、交叉分析法、结构分析法。
①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也叫比较分析法 ,通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差异,可以分辨数据的性质、变化、发展等个性特征。对比分析法可以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是同一时间不同总体指标的对比,纵向比较是不同时间同一总体指标的对比。
②平均分析法:平均分析法是运用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来反映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等条件下某一数据特征的一般水平。
数据处理及其过程
知识梳理
(3)数据分析方法:
③交叉分析法:交叉分析法是一种立体分析法,它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来计算两个或多个变量在交叉点的统计值,从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④结构分析法:结构分析法也称构成分析法,是将各个部分与总体进行对比,是分析事物的内部结构和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方法。
数据处理及其过程
知识梳理
(4)数据(加工)分析工具:
①表格数据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数据的计算、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
②通常,在线数据分析平台可以对数值、文本、图像等数据进行分析。
③除了使用现成的工具分析数据,也可以根据需要编写程序进行数据分析,如可以使用Python语言编写程序对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处理及其过程
知识梳理
(5)表格数据的计算方式:
①利用公式计算:数值数据的计算包括算术运算和关系运算。在表格软件中输入公式的标志是输入等于号“=”。
算术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
关系运算也称为比较运算,包括等于(=)、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不等于(<>)。关系运算的结果为True或者False,属于逻辑数据。
数据处理及其过程
知识梳理
(5)表格数据的计算方式:
②利用表格软件自带函数计算:
数值数据函数包括SUM(求和)、COUNT(计数)、AVERAGE(求平均值)、MAX(求最大值)、MIN(求最小值)、SQRT(求平方根)、MOD(求余数)、POWER(求乘幂)等。
文本数据函数包括LEN(求字符串长度)、LEFT(从左边截取字符串)、RIGHT(从右边截取字符串)、MID(截取指定子串)等。
日期/时间数据函数包括TODAY(返回当天日期)、NOW(返回当前日期和时间)、DATEDIF(返回两日期间相差的实足年数、月数和天数)等。
数据处理及其过程
知识梳理
(6)表格数据的加工:
表格软件可以对表格数据进行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操作。
①排序:排序有升序和降序两种基本方式。升序是从小到大排列数据,降序则正好相反。
数值数据按数值的大小排序;文本数据按ASCII码值的大小排序;逻辑数据的 False相当于0,True相当于1;汉字排序有两种方式,一是按拼音的字典顺序排序,二是按笔画的多少逐字排序。
数据处理及其过程
知识梳理
(6)表格数据的加工:
②筛选:当需要从表格中找出满足一定条件的几行或几列数据时,需要用到数据筛选功能。
③分类汇总:表格数据可以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汇总统计,汇总统计包括求总和、计数、求平均值、取最大值、取最小值、求偏差、求方差等。
数据处理及其过程
知识梳理
5.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是指将数据分析的结果通过表格、图表、图形等方式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有效地帮助人们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趋势和规律等,传递数据背后的信息。
常见的数据图表包括柱形图、条形图、折线图、饼图、面积图、散点图、雷达图等,数据可视化图形包括地图、词云、热力图、树图、网络图等,甚至可以是动图、动画。
数据处理及其过程
知识梳理
(1)图表类型主要有以下5类:
①柱形图:通常用于比较各项数据。
数据处理及其过程
知识梳理
(1)图表类型主要有以下5类:
②饼图:用于显示各部分数据在总数据中的占比。
数据处理及其过程
知识梳理
(1)图表类型主要有以下5类:
③折线图:常用于分析相等时间间隔下数据的发展趋势。
数据处理及其过程
知识梳理
(1)图表类型主要有以下5类:
④雷达图:用来比较每个数据相对中心的数值变化,适用于多维数据的呈现,且可以对每个维度的数据进行排序。
数据处理及其过程
知识梳理
(1)图表类型主要有以下5类:
⑤散点图:用于表示若干数据系列中各数值之间的关系,以便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数据处理及其过程
知识梳理
(2)数据可视化图形主要为词云这是一种文本数据的可视化工具,可以对大量文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予以视觉上的突出,从而过滤掉其他文本信息,使用户可以快速了解文本主旨。
数据处理及其过程
知识梳理
6.研究报告的撰写
撰写报告是对整个数据处理过程的总结。研究报告一般包括五个部分:
①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②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③调查结果。
④调查结论。
⑤意见和建议。
数据处理及其过程
知识梳理
二、数据安全与保护
1.数据安全
威胁数据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数据存储介质损坏和个人失误等。此外,非法数据交易也严重威胁着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与保护
知识梳理
二、数据安全与保护
1.威胁数据安全的主要因素
(1)计算机病毒能影响计算机软件或硬件的正常运行,破坏数据的正确与完整,甚至可能导致系统崩溃,对数据安全的威胁很大。
(2)黑客攻击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扰乱系统运行、盗窃系统保密信息和破坏目标系统等。
(3)数据存储介质的损坏包括物理损坏、设备故障等。
(4)个人失误也会给数据安全带来威胁,例如,口令设置过于简单易破解、将个人账号随意转借他人等行为都将对数据安全造成威胁。
数据安全与保护
知识梳理
2.数据保护
数据在采集、存储、管理与使用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安全风险,因此要对数据进行保护。
(1)数据备份是将需要备份的数据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中复制到其他存储介质的过程。数据备份的常见方法有可移动存储设备备份和网络备份等。
数据安全与保护
知识梳理
(2)数据加密是使用特定算法把敏感的明文数据变换成难以识别的密文数据。
(3)在使用各种数字设备时 ,应具有个人隐私数据安全意识。例如,应该连接可信的无线网络;合理配置智能终端的数据采集功能,保护个人隐私数据;使用某种系统和服务时,认真阅读操作提示和安全事项。
数据安全与保护
感谢您的观看
202X/01/0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