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9-27 15:1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n—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根据该化学方程式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 B.反应所需条件
C.反应物的颜色和状态 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
2.【新情境·跨学科】(2024·山西)在书写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配平之前,首先要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进行观察。如图所示,方框内应填写的数字为(  )
A.3 B.4 C.7 D.9
3.(2024·湖南)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中,涉及到的部分实验操作如下,其中安全、规范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加铁钉 D.称量
4.【新情境·生活实际】(2024·广东) “百年陈皮胜黄金”。陈皮含有香芹酮(C10H14O),关于香芹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含有25个原子
C.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1 D.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5.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mg水受热变为mg的水蒸气 B.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
C.10 g食盐溶于80 mL水得90 mL食盐水 D.2 g氢气和18 g氧气反应生成18 g水
6. 下列关于2CO+O2点燃2C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7. 【新情境·跨学科】刘敞所著的《爆竹》中有这样的诗句:“烈火琅环碎,深堂露雳鸣。”火药能产生“露雳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点燃 N2↑+3X↑+K2S,则X的化学式为( )
A. H2O B. CO2 C. CO D. C3O6
8.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表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3H6O3+3O2=3CO2+3H2O B.C3H6O3+O2=CO2+H2O
C.C3H6O3+3O2=CO2↑+3H2O D.2C3H6O3+6O2=6CO2+6H2O
9. 化学反应:A+2B==C+D,5.6 g A跟7.3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 g C。现要制得0.4 g D,则所需A的质量为( )
A.5.6 g B.11.2 g C.14.6 g D.20 g
10.【新考向·素养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观念: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元素的质量不一定改变
B.科学思维:化学反应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则质量不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科学探究与实践:用14 g C与32 g O2反应,可推知生成CO2的质量为46 g
D. 科学态度与责任: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加了
11.(2024·陕西)乙烯(C2H4)与丙烯(C3H6)是两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对于质量相同的二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含分子种类相同 B.所含分子数目相同
C.每个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相同 D.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相同
12.【新情境·跨学科】如图为治理汽车尾气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B.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
C.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11
13.【新情境·跨学科】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的值为46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的质量之比是2:1
D.容器中甲和丁的质量之和等于乙和丙的质量之和
14.某汽车公司发明一种车辆落水监控专利技术,当车辆落水时会启动预制的电解水装置,并将产生的气体通过不同的管道分别通入车厢内和车辆底部的浮力装置中,从而自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B. 在此过程中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为1:2
C. O2进入车舱内部,可以供给呼吸
D. H2进入车辆底部的浮力装置可以增大汽车的浮力
15.【新考向·科学技术】2024年2月4日,我国化学家利用碳化钼负载金催化剂实现了直接用水作为氢源的乙炔加氢制乙烯的新反应过程。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B.参加反应的乙炔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碳化钼负载金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D.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不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6. (6分)会说“化”的符号。小林同学在进行教材中质量守恒定律相关实验探究时,笔记中记录了如下内容,请用化学符号表示笔记中加点的部分或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用语。
(1)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硫酸铜 与氢氧化钠 反应生成了蓝色的氢氧化铜 沉淀。
(3)将锌粒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天平不平衡,是因为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是由_____构成的。
17.(8分)认识化学反应可以从微观及应用两个角度着手。
(1)从微观角度看:
右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①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 (填序号)粒子。
A. B. C.
②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③ 该反应中、、三种粒子的个数比是 。
(2)从应用角度看:
①国产大飞机C919上用到了钛合金,工业制钛的反应之一如下,请配平:______TiF4+______H2SO4 ______HF+______SO3+______TiO2。
②长沙铜官窑古镇非遗绝技“打铁花”的表演,吸引了众多游人。表演者们将铁水打散在空中,瞬间火星四射,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 固体氢化镁(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同时释放出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新考法·工业生产】(7分)煤层气中含有CH4、SO2、H2S等气体,煤层气的有效利用需要处理其中所含的SO2和H2S。
Ⅰ、不同的视角认识SO2。
(1)分类角度:SO2属于______(选填字母)。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2)应用角度:SO2在一定条件下可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二氧化碳,工业上利用该原理来除去SO2气体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环保角度: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提高SO2的吸收效率的措施。模拟实验吸收含SO2的气体,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为提高SO2的吸收效率,请分析规律,选择的条件是 (文字归纳)。
Ⅱ、H2S的处理:
Fe2O3可用作脱除H2S气体的脱硫剂。Fe2O3脱硫和Fe2O3再生反应如图所示。
(4)“脱硫”过程生成的物质除S、FeS固体外,还有 。
(5)脱硫剂再生时可以使用水汽代替O2。700℃条件下,用水汽代替O2再生时,生成Fe3O4、H2S和H2,Fe3O4也可作脱硫剂。写出水汽作用条件下脱硫剂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新情境·中国科技】(9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化学用语
①铝元素______; ②铝离子______;
③标出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④N2中数字“2”的含义: 。
(2)“5G”改变生活,“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如图是一种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已知:硅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
①为了使反应Ⅰ的物质充分反应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②反应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原因是 (答出一种即可)。
③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9分)
20.(9分)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B:反应后天平指针__________(填“偏左”“偏右”或“不偏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对比分析实验A和实验B,在反应物不变的前提下,要保持天平平衡,使实验数据能真实反映质量守恒定律,对实验B的改进措施为_______________。
(3)实验C:反应在敞口容器中进行仍成功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___。
(4)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均不变。
21.(10分)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_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_______ 。
(3)小红按如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点燃后,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提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燃烧后的产物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于试管口 黄色固体为Mg3N2
(4)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5)写出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 。
(6)镁与氮气反应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
(7)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1.已知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实验室现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样品,某兴趣小组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和_______不变。
(2)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a=_______。
(3)列式计算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线符合题意)
1.C 2.A 3. A 4.A 5.D 6. B 7. B 8. A 9.B 10. D 11.D
12.D
解析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此反应把污染环境的有害气体CO和NO转化成了无害的CO2和N2; 有单质生成,因此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8:(44×2)=7:22。
13.C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6g+Rg+28g+10g+3g=50g+2g+5g+35g+3g,R=48;反应后,甲、丁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乙、丙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戊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则参加反应的甲、丁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乙、丙的质量之和;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的质量之比是2:1。
14.B
15.C
解析 A.由图可知,1个乙烯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化学式为C2H4 ;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C2H2、H2O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2H4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H2O+COC2H4+CO2,参加反应的乙炔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可知,碳化钼负载金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不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6.(6分)(1)2H2O22H2O+O2↑ (2)CuSO4 NaOH Cu(OH)2 (3)H2
17.(8分)(1)① C ②化合反应 ③2:1:2
(2)①1 2 4 2 1 ②3Fe+2O2Fe3O4
③MgH2+2H2O === Mg(OH)2+2H2↑
18.(7分)(1)bc (2)SO2+CaCO3一定条件CaSO4+CO2
(3)较低的含硫烟气温度和流速 (4)水
(5)3FeS+4H2O 700℃ Fe3O4+3H2S+H2
解析 (1)S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属子氧化物;
(2)SO2在一定条件下可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二氧化碳,此反应可在工业上除去SO2;
(3)由图像分析可知:SO2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流速小,SO2的吸收率越高,流速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率吸收率越低,故为提高率的吸效率,选择的条件是:较低的含硫烟气温和流速;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氢元素,故还应生成了水;
(5)700℃条件下,水和FeS反应生成Fe3O4、H2S和H2。
19.(9分)(1)Al Al3+ Cl3 1个氮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
(2)将石英砂碾碎 2H2+SiCl4Si+4HCl 该反应中有氢气参加,混有氧气会引起爆炸 HCl
解析:(1)铝元素的符号是Al ;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表示为Al3+ ;
物质中元素化合价标在化学式该元素正上方,正负在左,数字在右,氯化铝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表示为Cl3。
(2)根据题意,反应物都是固体,高温接触反应,因此将石英砂碾碎后可以更充分地接触从而充分反应;根据题意,该反应是四氯化硅和氢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化学方程式是: 2H2+SiCl4Si+4HCl ;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氧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且高温条件下硅能被氧化,故该反应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该流程中氯化氢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因此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HCl。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9分)
20.(9分)(1)4P+5O2 2P2O5
防止红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先胀大后变瘪
(2)偏右  产生的CO2气体逸出 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3)该反应不消耗气体也不产生气体  (4)种类、数目和质量
21.(10分)(1) 2Mg + O2 点燃2MgO
(2)不同意 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形成密封体系,平衡气压
(5) 3Mg + N2 点燃Mg3N2
(6)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7)O2比N2化学性质活泼
解析 (1)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 + O2 点燃2MgO。
(2)小明的观点不正确,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是因为氧气参加了反应。
(3)根据实验结论,黄色固体为氮化镁,它可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4)镁燃烧放出大量热,可能导致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将塞子重开,所以小气球的作用是形成密封体系,平衡气压。
(5)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Mg + N2 点燃Mg3N2。
(6)镁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可以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
(7)空气中氮气的含量远大于氧气,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远多于氮化镁,原因是相同条件下,氧气比氮气化学性质活泼。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2. (1)质量 化学性质 (2)4.8g 4.5g
(3)解: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O2↑
245 96
x 4.8g
x=12.25 g
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00%=66.2%
答: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66.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