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2 课时1 合并同类项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1.能根据各部分量的和=总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2.能运用合并同类项解形如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中的“化归”思想.
活动1:根据下列情境,回答相关问题.
情境1: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的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的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
任务一:找出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设前年购买计算机台,则
问题1:情境1中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
问题2:如何用方程表示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活动1:根据下列情境,回答相关问题.
情境2:数学与诗歌:太阳下山晚霞红,我把鸭子赶回笼;一半在外闹哄哄,一半的一半进笼中;剩下十五围着我,共有多少请算清.
设鸭子有只,则有:.
任务一:找出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问题1:情境2中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
问题2:如何用方程表示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思考
1.上述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有什么共性?说说你找等量关系的技巧?
各部分量的和=总量
2.说说列方程有哪些步骤?
(1)审:审清题意;
(2)设:设出合理的未知数;
(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求出方程的解;
(5)验: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口头检验)
(6)答:作答.
活动1:小组合作,解下列方程
任务2:利用合并同类项解方程
(1);(2).
解:(1)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
(2)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
思考
上述解方程中的“合并同类项”起了什么作用?
解方程中“合并同类项”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达到把方程转化为ax=b,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易错点】(1)系数合并错误;
(2)系数化为1时,漏除不含未知数的一边.
1. 下列方程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 )
A. 由 ,得 ;
B. 由 ,得 ;
C. 由 ,得 ;
D. 由 ,得 .
D
2.有一列数1,4,7,10,...,在这列数中取出连续的三个数,其和为48,问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分析:这列数的排列规律:相邻2个数,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3.
解:设中间数为x,则前一个数为x-3,后一个数为x+3,
依题意有:x-3+x+x+3=48,
合并同类项得3x=48,系数化为1得x=16,
所以x-3=13,x+3=19,
答:这三个数分别是13,16,19.
1.解形如“ax+bx+···+mx = p”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
2.列方程解应用题分哪些步骤?
1.下列方程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 )
A. 由 3x-x=-1+3,得 2x=4
B. 由 2x+x=-7-4,得 3x=-3
C. 由 15-2=-2x+x,得 3=x
D. 由 6x-2-4x+2=0,得 2x=0
D
2.填空.
(1)某中学七年级(5)班共有学生57人,该班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设该班有女生有x人,可列方程为 ;
(2)如果2x与x的和为9,那么x等于 .
2x+x=57
3
3.解下列方程:
(1)-3x+0.5x=10; (2)6m-1.5m-2.5m=3;(3)3y-4y=-25-20.
解:(1)合并同类项得-2.5x=10,
化系数为1得x=-4;
(2)合并同类项得2x=3,
化系数为1得x=1.5;
(3)合并同类项得-y=-45,
化系数为1得y=45.
4.足球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数目的比为3:5,一个足球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个?
解:设黑色皮块有3x个,则白色皮块有5x个,
依题意有:3x+5x=32,
合并同类项得8x=32,系数化为1得x=4,
所以3x=12,5x=20,
答:黑色皮块有12个,则白色皮块有20个.
答:计划生产Ⅰ型洗衣机1500台,Ⅱ型洗衣机3000台,Ⅲ型洗衣机21000台.
解:设计划生产Ⅰ型洗衣机x台,则计划生产Ⅱ型洗衣机2x台,Ⅲ型洗衣机14x台,依题意,得
x+2x+14x=25500,
解得x=1500,
则2x=3000,14x=21000.
5. 某洗衣机厂2023年计划生产洗衣机25500台,其中Ⅰ型、Ⅱ型、Ⅲ型三种洗衣机的数量之比为1:2:14,这三种洗衣机计划各生产多少台
5.2 课时2 移项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理解移项法则,会解形如“ax+b=cx+d”的一元一次方程;
2.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找到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独立阅读下列情境,回答相关问题.
情境1:把一批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
问题:两种分图书的方法,有什么量是相等(不变)的,由此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
任务一: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
可以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那么每人分3本时,图书总数是(3x+20)本;每人分4本时,图书总数是(4x-25)本,则可得方程3x+20=4x-25.
活动:独立阅读下列情境,回答相关问题.
情境2:我区期末考试一次数学阅卷中,阅卷第20题(简称阅20题)的教师人数是阅卷第18题(简称阅18题)教师人数的3倍,在阅卷过程中,由于情况变化,需要从阅20题中调12人到阅18题,调动后阅20题剩下的人数比原先阅18题人数的一半还多3人.
问题1:上述的等量关系有哪些?
任务一: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
等量关系:阅卷前:阅20题人数=3×阅18题人数
阅卷后:阅20题人数-12=原阅18题人数÷2+3
解:设原阅18题人数有x人,则原阅20题人数有3x人,
依题意有:3x-12= x+3,
问题2:根据上述的等量关系,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
活动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3x+20=4x-25; (2).
任务二:探索移项解方程
解:(1)3x+20=4x-25,
等式两边减4x减20,得3x-4x=-25-20,化简,得-x=-45,
两边除以-1,得x=45.
(2),
等式两边减加12,得化简,得,两边除以,得x=6.
问题:观察上述解答过程中每题第一步的变形,说一说有改变的是哪一项?它有哪些变化?
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活动2:解下列方程.
(1)5x-7=2x-10; (2)x+2= x-3; (3)3y+9-2y+2=10-4y.
解:(1)移项,得5x-2x=-10+7,
合并同类项,得3x=-3,
系数化为1,得x=-1;
(2)移项,得x- x=-3-2,
合并同类项,得 x=-5,
系数化为1,得x=-10;
(3)移项,得3y-2y+4y=10-9-2,
合并同类项,得5y=-1,
系数化为1,得y= .
小组讨论:1.上述解方程中的“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2.移项的依据是什么?
3.解形如“ax+b=cx+d”(a,b,c,d均为常数,且a≠c)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
1.“移项”简化了方程,使含有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2.等式的性质1.
3.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移项要变号.
判断下面的移项是否正确?
(1) 10+x=10 移项,得 x=10+10
(2) 3x=x-5 移项,得 3x+x=-5
(3) 3x=6-2x 移项,得 3x+2x=-6
(4) 1-2x=-3x 移项,得 3x-2x=-1
(5) 2x+8=12-6x 移项,得 2x+6x=12-8
×
×
×
√
√
回顾本节课,说一说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定义
步骤
应用
注意:移项一定要变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1.下列方程的变形,属于移项的是( )
A.由-3x=24得x=-8
B.由3x+6-2x=8得3x-2x+6=8
C.由4x+5=0得-4x-5=0
D.由2x+1=0得2x=-1
D
2.填空.
(1)已知2m-3=3n+1,则2m-3n= ;
(2)如果代数式5x+5与2x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x的值为 .
4
3.解下列方程:
(1)-0.3x+3=9+1.2x; (2)7-2x=3-4x;(3)1.8t=30+0.3t.
解:(1)移项得-0.3x-1.2x=9-3,
合并同类项得-1.5x=6,
化系数为1得x=-4;
(3)移项得1.8t-0.3t=30,
合并同类项得1.5t=30,
化系数为1得x=20.
(2)移项得-2x+4x=3-7
合并同类项得2x=-4,
化系数为1得x=-2;
4.小明和小刚每天早晨坚持跑步,小明每秒跑6米,小刚每秒跑4米.若小明站在百米起点处,小刚站在他前面10米处,两人同时同向起跑,几秒后小明追上小刚?
解:设x秒后小明追上小刚,
依题意有:6x=4x+10,
移项得6x-4x=10,
合并同类项得2x=10,
系数化为1得x=5,
答:5秒后小明追上小刚.
5.2 课时3 去括号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1.掌握去括号法则解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2.列带有括号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1:阅读情境,回答下列问题.
情境1:某工厂采取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kW·h(千瓦时),全年的用电量是150000kW·h.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平均每月的用电量是多少
任务一:根据情境列带有括号的方程
问题:上述情境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由此你能列出什么样的方程?
全年用电量=上半年用电量+下半年用电量,
列方程得设去年上半年平均每月的用电量是xkW·h,则下半年平均每月用电量(x-2000)kW·h,所以,6x+6(x-2000)=150000.
活动1:阅读情境,回答下列问题.
情境2: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航行,风速为24km/h,顺风飞行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要3小时.求飞机无风时的速度和求两城间的距离.
问题:上述请境由哪些等量关系式?由此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
设飞机无风时的速度为x km/h,则顺风速度为(x+24)km/h,逆风速度为(x-24)km/h,
依题意有
列方程时单位要统一.
活动:同桌互相解下列方程,并归纳去括的注意事项.
解下列方程.
(1)6x+6(x-2000)=150000.;(2)
任务二:探索利用去括号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1)去括号得6x+6x-12000=150000,
移项得,6x+6x-12000+12000=150000+12000,
合并同类项得,12x=162000,
系数化为1得,x=13500;
(2)去括号得,,
移项得,-3x-=-72-68,
合并同类项得,-x=-140,
系数化为1得,x=840.
思考
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步骤 注意事项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注意符号,防止漏乘
移项要变号,防止漏项
系数为1或-1时,记得省略1
两边都除以系数,分子、分母不要写倒了
1.将方程2x-4(2x-3)=6-2(x+1)去括号,正确的是( )
A.2x-8x-12=6-2x+2 B.2x-8x+12=6-2x+1
C.2x-8x+3=6-2x-2 D.2x-8x+12=6-2x-2
2.若关于x的方程3x+(2a+1)=x-(3a+2)的解为x=0,则a的值等于( )
D
D
1.解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
2.去括号时应注意哪几点?
1.下列变形成立的是 ( )
A. 4x-5=3x+2变形得4x-3x=-2+5
B. 4x-1=2x+3变形得4x+2x=1+3
C. 3(x-1)=2(x+3)变形得3x-1=2x+6
D. 3x-1=2变形得x=1
2.爷爷现在的年龄是孙子的5倍,12年后,爷爷的年龄是孙子的3倍,现在孙子的年龄是 岁.
D
12
3.解下列方程:
(1)3x-5(x-3)=9-(x+4); (2)3-(x+6)=﹣5(x-1).
解:(1)去括号得3x-5x+15=9-x-4,
移项得3x-5x+x=9-4-15,
合并同类项得-x=-10,
化系数为1得x=10;
(2)去括号得3-x-6=-5x+5,
移项得-x+5x=5+6-3,
合并同类项得4x=8,
化系数为1得x=2.
4.某羽毛球协会组织一些会员到现场观看羽毛球比赛.已知该协会购买了价格分别为300元/张和400元/张的两种门票共8张,总费用为2700元.请问该协会购买了这两种门票各多少张?
解:设300元/张的门票买了x张,则400元/张的门票买了(8-x)张,
依题意有:300x+400(8-x)=2700,
解得x=5,
所以8-x=3,
答:该协会购买了5张300元/张的门票,3张400元/张的门票.
5.2 课时4 去分母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1.会通过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2.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独立阅读下列情境,回答相关问题.
情境1:火车用26秒的时间通过一个长256米的隧道(即从车头进入入口到车尾离开出口),这列火车又以16秒的时间通过了长96米的隧道.
问题1:火车通过256米的隧道时,实际行走的路程是多少?
任务一:根据实际情境,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56米隧道
256米+火车长度
256米+火车长度
问题2:该情境中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可以列出什么方程?
解:设火车的长度为x米,则通过256米的隧道时,行走的路程是(256+x)米,
通过96米的隧道时,行走的路程是(96+x)米,
依题意有: .
火车用26秒的时间通过一个长256米的隧道(即从车头进入入口到车尾离开出口),这列火车又以16秒的时间通过了长96米的隧道.
活动1:解方程: .
任务二:探索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问题:若使方程的系数变成整系数方程,方程两边应该同乘以什么数
解:去分母得
去括号得2048+8x=1248+13x,
移项得8x-13x=1248-2048,
合并同类项得-5x=-800,
系数化为1得x=160.
活动2:火眼金睛——找出下列方程解答过程中的错误点.
解方程: .
解:去分母,得 4x-1-3x+6 = 1 ,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x=4.
要求:1.找出错误点,并说明错误原因.
2.写出正确答案.
解:去分母得2(2x-1)-3(x+2)=6,
去括号得4x-2-3x-6=6,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14.
去括号时漏乘常数项
去括号符号错误
方程右边的“1”去分母时漏乘最小公倍数6
1.去分母时,应在方程的左右两边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分母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2,去分母时不能漏乘没有分母的项;
3.去分母与去括号这两步分开写,不要跳步,防止忘记变号.
【去分母注意事项】
1.将方程 去分母得到2(2x-1)-3x+1=6,错在( )
A.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找错
B.去分母时漏乘项
C.去分母时分子部分没有加括号
D.去分母时各项所乘的数不同
2.一元一次方程 的解为( )
A.x=1 B.x=-1 C.x=12 D.x=-12
C
D
回顾本节课,说一说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去分母
系数化为1
等式的性质2
等式的性质2
分配律
等式的性质1
去括号法则
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1.方程 去分母正确的是( )
A. 3-2(5x+7) = -(x+17)
B. (5x+7) = -x+17
C. 12-2(5x+7) = -(x+17)
D. 12-10x+14 = -(x+17)
C
2.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A.方程3x-2=2x-1移项得3x-2x=-1-2
B.方程3-x=2-5(x-1)去括号得3-x=2-5x-1
C.方程 去分母得5(x-1)-2x=10
D.方程 系数化为1得x=-1
C
3.在解方程 时,小明被难住.以下是小明、小丽、小飞同学的对话和解答过程,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小明:你俩只要帮我讲讲解此方程第一步的想法、依据就可以了.
小丽:解此方程的第一步,应该先判断运算对象,我观察到含有括号,我认为应该先 ,依据是 ,就可以将方程变为x=a的形式.
小明利用小丽的想法写出解此方程的第一步: .
去括号
乘法分配律
小飞:解此方程的第一步还可以这样想,我观察到此方程含分母,我认为应该先 ,在方程两边都 ,依据是 ,也能将方程变为x=a的形式.
小明利用小飞的想法写出解此方程的第一步: .
去分母
乘以10
等式的性质2
4x+5(x-1)=15(x-1)-16x
4.解下列方程:
解:(1)去分母得-3(x-3)=3x+4,
去括号得-3x+9=3x+4,
移项得-3x-3x=4-9,
合并同类项得-6x=-5,
系数化为1得x= ;
(2)去分母得x-1-2(2x+1)=6,
去括号得x-1-4x-2=6,
移项得x-4x=6+2+1,
合并同类项得-3x=9,
系数化为1得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