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复习一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角膜→房水→瞳孔→ →玻璃体→ (形成物像)→视神经→ (形成视觉)。
3.近视及其预防
由于眼球的前后径 ,或角膜、晶状体的曲度 且不易恢复,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方,可通过戴近视镜—— 加以矫正。
4.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5.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 (产生振动)→听小骨→ 内相应的感觉细胞→听神经→ (形成听觉)。
6.耳的保健: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不用尖锐的东西掏耳;不让脏水进入外耳道;擤鼻涕时,压住单个鼻孔擤,且不要太用力;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 ,或 、堵耳;鼻咽部有炎症时,及时治疗。
二、神经调节
1.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 组成 功能或分布
神经系 统的中 枢部分 脑 大脑 具有调控感觉、运动、语言交流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 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调节 等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
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的联系通路
神经系 统的周 围部分 脑神经 大都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2.神经元
(1)神经元:神经系统 的基本单位。
(2)组成:由 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分为轴突和 。
(3)功能: 。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概念:机体通过 ,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
(3)反射弧的组成与功能
组成 功能 结构损坏时的症状
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无感觉,无反应
续表
组成 功能 结构损坏时的症状
传入神经 将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 无感觉,无反应
使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建立联系,并将神经冲动传给传出神经 无感觉,无反应
传出神经 将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 感觉, 反应
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感觉, 反应
(4)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5)反射的类型
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形成时间 出生后,通过 和 形成
参与中枢 脑干、脊髓
举例 膝跳反射、眨眼反射 望梅止渴、老马识途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与大脑皮层中的 中枢有关
三、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
1.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由骨、 和 组成。
2.关节的主要结构
3.骨骼肌由肌腱和 构成,中间较粗的叫 ,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 ,可绕过 连在不同的骨上。
4.运动的产生:支配骨骼肌的神经传导 使骨骼肌 ,牵动 绕
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5.人屈肘时,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伸肘时,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多组肌肉在 的统一支配下, 、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6.运动并不是仅靠 系统和神经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其他系统的参与。运动的能量供应,有赖于消化系统、 系统和 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7.体育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运动系统的营养,也能提高 的灵敏度。适当的体育运动能促进青少年肌肉的发育和 的增长,增强体质。
8.有效避免运动受伤:合理安排 、准确掌握技术要领、使用必要的 等。
四、激素调节
1.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类型 有无导管 分泌物输送方式 举例
内分泌腺 经 输送 胰岛、甲状腺、性腺、 、肾上腺等
外分泌腺 有 经 输送 唾液腺、肝脏、汗腺等
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内分泌腺 分泌的激素
垂体 等
甲状腺激素等
肾上腺 等
胰岛素等
卵巢、睾丸 雌激素、雄激素等
3.人体几种主要激素及其分泌异常病症
激素名称 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胰岛素
主要功能 调节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促进 调节 和促进生长发育,提高 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和转化
分泌异常 病症 幼年时缺乏患 ;幼年时分泌过多,患 分泌过多:消瘦且情绪易 ;幼年时缺乏,患 ;缺碘,患 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易患
4.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既受 系统的调节,也受 调节的影响。
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示意图
2.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3.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
4.神经元的结构和它们之间的联系示意图
5.膝跳反射的基本过程示意图
6.关节示意图
7.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膝跳反射
1.实验目的:尝试做膝跳反射实验,举例说出什么是反射。
2.方法步骤:两位同学一组,两人轮换进行实验。一位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 搭在这条腿上。另一位同学用手掌内侧的边缘,迅速 受试同学上面那条腿 的韧带,同时观察这条腿有什么反应。
3.实验分析及结论:叩击韧带时,受试者的小腿会 ,这种反应是 的。要想成功地观察到膝跳反射现象,实验中应注意:实验时,要注意安全;受试者在实验中不要刻意 自己的腿;要 叩击一下膝盖下方的韧带,防止大脑对此反射的控制。
4.实验拓展突破:人体通过反射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从而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和
各种环境的变化。
针对训练一
下面是某班同学进行膝跳反射的实验步骤:每两位同学一组,两人轮换进行实验。一位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上。另一位同学用手掌内侧的边缘(或橡胶锤),迅速叩击一下受试同学上面那条腿的部位A(如图),同时观察这条腿的反应。
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叩击的部位A是膝盖下面的 ,这条腿的反应是小腿突然 。
(2)完成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叩击部位A时,该部位的 能感受刺激,并将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B 神经传到C,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收了“叩击”这一信号后,立刻产生神经冲动,并将它通过D传出神经传到E (由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从而引起肌肉收缩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3)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填“脊髓”或“大脑”),感觉到叩击的神经中枢位于 (填“脊髓”或“大脑”)。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是小腿先作出反应,还是先感觉到叩击 ,说明
(填“脊髓”或“大脑”)不仅具有反射功能,还具有传导功能。
(4)如果你有意识地将腿部的肌肉收缩,膝跳反射就不能进行,这说明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受
的控制。
(5)已知小儿麻痹症患者是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损坏了图中的C,那么,这种患者的膝跳反射能否进行 ,原因是 。
(6)通过实验,你知道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膝跳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反射,属于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测定反应速度
1.提出问题:看手机是否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
2.作出假设: 。
3.制订并实施计划
(1)测试者手捏一把尺子上刻度值大的一端。被测试者将拇指和食指对准这把尺子上的刻度值为
的一端,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厘米左右。被测试者眼睛要盯着测试者的这只手,当看到测试者松手时,立即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尺子,记录下夹住尺子处的 。
(2)被测试者边看手机边关注测试者的手,当测试者松开尺子后,立即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尺子,然后记录下夹住尺子处的 。
4.实验结果:不看手机时尺子下落的高度 ,看手机时尺子下落的高度 。
5.实验分析及结论:尺子下落的高度越小,代表人的反应速度越 。从而得出结论: 。
6.实验拓展突破:为避免偶然性,测一个人在一种状态下的反应速度时,要重复多次并取 ,测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下的反应速度或比较不同人的反应速度时,重复的次数要 。
针对训练二
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为了探究酒后驾车是否有危害性,轩轩邀请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微信小程序上选取一款“领红包雨”的小游戏,如图(该游戏可重复操作,且过程相同)。
②爸爸分别在饮酒前和饮酒后集中注意力,玩游戏30秒,记录领取到红包的数量。
③两种状态下分别重复游戏三次,实验结果如表:
测定次数 A组:饮酒前 B组:饮1小杯白酒20分钟后
第一次 40个 21个
第二次 43个 25个
第三次 49个 23个
平均值 44个 23个
(1)在测定反应速度的反射弧中,爸爸看到红包的感受器位于眼球的 (填结构名称)。
(2)轩轩爸爸看到红包雨落下,就以最快的速度点击手机屏幕以击中红包。从反射类型看,该过程属于 (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
(3)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使人的反应速度 。
(4)轩轩发现,爸爸饮酒后还会影响其击中红包的准确性,这主要是因为酒精麻醉了爸爸的大脑和 。
(5)老师认为,轩轩的实验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如何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 。
(6)通过该实验你获得的感悟是 。
1.(2024苏州中考)在膝跳反射实验中,某同学用小槌敲打另一位同学膝盖下部的韧带,会使被测者的小腿前伸。控制被测者这种行为的神经中枢位于 ( )
A.脊髓 B.大脑 C.小脑 D.脑干
2.(2024绵阳中考)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娟同学突然遇到电闪雷鸣,感到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请结合图分析上述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呼吸加快、心跳加速主要与⑤的调节有关
B.②和③对闪电传来的光线都具有折射作用
C.电闪雷鸣引起的视觉和听觉都在④处形成
D.对闪电光线敏感的细胞在①,而对雷声敏感的感觉细胞在⑦
3.(2024德州中考)长期近距离看电子产品易导致近视。患近视后,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可配戴 加以矫正。 ( )
A.前方、凸透镜 B.后方、凹透镜
C.前方、凹透镜 D.后方、凸透镜
4.(2024宁夏中考)2024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防震减灾日,学校组织了防震演练,同学们听到警报声后立即作出避震反应。人耳中接收警报声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 )
A.鼓膜 B.听小骨 C.半规管 D.耳蜗
5.(2024济南中考)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疾病中,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是 ( )
①神经炎 ②佝偻病 ③地方性甲状腺肿 ④血友病 ⑤狂犬病 ⑥侏儒症 ⑦呆小病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③⑥⑦
6.(2024菏泽中考)如图为人体大脑皮层控制排尿反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尿意在人体的大脑皮层产生
C.a、b分别代表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
D.若M处受损阻断,人体仍能排尿,但不能产生尿意
7.(2024福建中考)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性激素与第二性征相关
B.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代谢
C.生长激素是垂体分泌的
D.胰岛素能够调节血糖浓度
8.(2024潍坊中考)欲观察小鼠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引起的症状,合理的实验方法是 ( )
A.手术摘除正常小鼠的垂体
B.手术摘除正常小鼠的甲状腺
C.给正常小鼠饲喂含碘丰富的食物
D.给正常小鼠饲喂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
9.(2024陇南中考)近年来,由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下列关于近视及预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不会引起近视
B.近视的原因是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C.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矫正近视
D.适时远眺有利于晶状体曲度恢复原状
10.(2024济南中考)某生物小组利用光具座、可变焦的水透镜、注射器等器材(说明: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曲度变大;向外抽水,曲度变小),进行了图1所示“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提出保护眼健康的方法”跨学科实践活动;图2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可以模拟人体眼球成像原理,其中可变焦的水透镜模拟的是图2眼球结构中的[ ] ,注射器模拟的是图2眼球结构中的[ ] 。
(2)模拟远眺过程时,“F光源”适当左移,此时光屏上的物像变模糊,应调节注射器使水透镜曲度变 ,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物像,如果不改变水透镜的曲度,可在“F光源”与水透镜之间安装 镜进行调节。
(3)同学看着光屏上的物像,伸手推拉注射器,通过调节水透镜的曲度得到了清晰的物像,这种反射类型属于 反射,此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可用图2中的结构表示,若d处受损,能否正常完成推拉动作 。
(4)同学能有意识地推拉注射器,说明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 ] 控制的。
【详解答案】
教材要点梳理
一、1.巩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视网膜 晶状体
2.晶状体 视网膜 大脑的特定区域
3.过长 过大 前 凹透镜
4.鼓膜 咽鼓管 听小骨
5.鼓膜 耳蜗 大脑的一定区域
6.张口 闭嘴
二、1.大脑皮层 小脑 心跳和呼吸 脊髓 脊神经
2.(1)结构和功能 (2)胞体 树突 (3)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3.(1)神经系统
(2)反射弧
(3)感受器 神经中枢 有 无 效应器 有 无
(4)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5)生来就有 学习 训练 大脑皮层 语言
三、1.关节 肌肉
2.关节面 关节软骨 关节囊 滑液
3.肌腹 肌腹 肌腱 关节
4.神经冲动 收缩 骨 关节
5.收缩 舒张 舒张 收缩 神经系统 相互协调
6.运动 呼吸 循环
7.神经系统 身高
8.运动量 运动护具
四、1.无 血液循环 垂体 导管
2.生长激素 甲状腺 肾上腺素 胰岛
3.生长发育 代谢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利用 侏儒症 巨人症 激动 呆小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 糖尿病
4.神经 激素
教材图片专练
1.虹膜 角膜 晶状体 晶状体的曲度 巩膜 视网膜 玻璃体 折射光
2.耳蜗 听神经 外耳道 听小骨
3.大脑 大脑皮层 小脑 心跳 脊髓 神经
4.神经 胞体 细胞核 神经纤维 突起
轴突
5.感受器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神经末梢 传出神经
6.关节囊 滑液 关节面 关节软骨
7.垂体 甲状腺 肾上腺素 胰腺 胰岛素 卵巢 睾丸
教材实验突破
实验1:膝跳反射
2.自然地 叩击 膝盖下方
3.突然抬起 生来就有 控制 快速
4.适应
针对训练一
(1)韧带 抬起
(2)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 效应器
(3)脊髓 大脑 小腿先作出反应 脊髓
(4)大脑
(5)不能 反射弧不完整,反射无法进行
(6)反射 非条件
解析:(1)实验者用手掌内侧的边缘(或橡皮锤)迅速叩击受试者上面那条腿的部位A(膝盖下方的韧带),受试者小腿突然抬起。(2)完成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当叩击部位A(膝盖下方的韧带)时,该部位的感受器能感受刺激,产生冲动并沿着B(传入神经)传到脊髓里特定的C(神经中枢),由其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D(传出神经)传到E(效应器),引起大腿上相应肌肉的收缩,使小腿突然抬起。(3)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小腿先作出反应。感觉到叩击是因为脊髓产生的神经冲动沿脊髓的白质中的传导束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故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4)在受试同学有意识控制下,重复上面实验,受试同学的小腿不再突然抬起,这说明了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受大脑的控制。(5)膝跳反射产生的过程为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肌肉中有感受牵拉刺激的感受器,能够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完成反射必须具备反射弧的五个部分。若C(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受损,则反射弧不完整,效应器接收不到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因此,不能发生膝跳反射。(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
实验2:测定反应速度
2.看手机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
3.(1)0 刻度 (2)刻度
4.小 大
5.快 看手机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
6.平均值 相同
针对训练二
(1)视网膜 (2)条件 (3)减慢
(4)小脑 (5)增加实验人数 (6)日常生活中要少饮酒或不饮酒
解析:(1)眼球的结构中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能产生神经冲动,因此,在测定反应速度的反射弧中,爸爸看到红包的感受器位于眼球的视网膜。(2)轩轩爸爸看到红包雨落下,就以最快的速度点击手机屏幕以击中红包,这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3)从表格中看出饮酒后,击中红包的数量明显减少,击中红包数量越少,表明人的反应速度越慢。因此,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使人的反应速度减慢。(4)轩轩发现,爸爸饮酒后还会影响其击中红包的准确性,这主要是因为酒精麻醉了爸爸的大脑和小脑。(5)老师认为,轩轩的实验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实验人数等方式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6)通过该实验获得的感悟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少饮酒或不饮酒。
中考真题链接
1.A 解析:膝跳反射是比较低级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的膝跳反射中枢,是由脊髓控制的。故选A。
2.A 解析:呼吸加快、心跳加速主要与⑥脑干的调节有关,A错误。②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对光有折射作用;③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质,对光有折射作用,B正确。视觉的产生部位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听觉的产生部位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因此视觉和听觉都要在④大脑的一定区域才能产生,C正确。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D正确。故选A。
3.C 解析:近视的成因是角膜、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状,或者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方,而不是视网膜上;而凹透镜具有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因此,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矫正近视。因此,患近视后,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可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D 解析:鼓膜把声波转变为振动,A错误。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B错误。前庭和半规管里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与维持身体的平衡有关,C错误。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接受振动刺激能产生神经冲动,D正确。故选D。
5.D 解析:①神经炎是由缺乏维生素B1导致的,①不符合题意。②佝偻病是由缺乏维生素D或缺钙导致的,②不符合题意。③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③符合题意。④血友病属于遗传病,与激素分泌无关,④不符合题意。⑤狂犬病属于传染病,与激素分泌无关,⑤不符合题意。⑥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引起的,⑥符合题意。⑦呆小病是由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导致的,⑦符合题意。所以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是③⑥⑦。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6.D 解析: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大脑皮层中的感觉中枢能够产生各种感觉,尿意在人体的大脑皮层产生,B正确。a上有神经节,因此a是传入神经纤维,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b是传出神经纤维,能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C正确。若M处受损阻断,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完整,人体仍能排尿,且能产生尿意,但是大脑皮层不能控制排尿反射,D错误。故选D。
7.B 解析:性激素影响青春期第二性征的表现,A正确;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错误;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影响青少年的身高,C正确;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D正确。故选B。
8.D 解析:甲亢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与垂体无关,A不符合题意。手术摘除正常小鼠的甲状腺,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B不符合题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但是给小鼠饲喂含碘丰富的食物,不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甲亢,C不符合题意。给正常小鼠饲喂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会导致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甲亢,D符合题意。故选D。
9.A 解析: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会导致眼睛过度疲劳,容易引起近视,而且还容易发生危险,A错误。如果角膜、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近视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B、C正确。为了缓解眼睛的疲劳,要适时远眺放松眼睛,在这个过程中,睫状体由收缩变舒张,晶状体的曲度变小,D正确。故选A。
10.(1)3 晶状体 1 睫状体
(2)小 凹透
(3)复杂(条件) 不能
(4)A 大脑
解析:(1)图1中可变焦的水透镜模拟的是眼球中的3(晶状体),因为晶状体可以通过改变曲度来调节焦距,从而使光线能够聚焦在4(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注射器则模拟的是1(睫状体),因为睫状体可以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形状来改变其曲度,进而控制眼睛的焦距。(2)模拟远眺过程时,如果“F光源”适当左移导致光屏上的物像变模糊,则需要通过调节注射器使水透镜的曲度变小,这样可以使光线更好地聚焦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如果不改变水透镜的曲度,可以在“F光源”与水透镜之间安装凹透镜进行调节,因为凹透镜可以发散光线,使光线在到达水透镜之前已经部分发散,从而有助于形成清晰的物像。(3)同学看着光屏上的物像,伸手推拉注射器,通过调节水透镜的曲度得到了清晰的物像,这种反射类型属于复杂(条件)反射。此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可用图2中的结构表示。若d处(传出神经)受损,则不能正常完成推拉动作,因为传出神经负责将神经冲动从神经中枢传导到效应器(在这里是手臂肌肉),如果传出神经受损,就无法完成相应的动作。(4)同学能有意识地推拉注射器,说明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A(大脑)控制的。